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观基因组学的DNA元件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卢一鸣 屈武斌 张成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0-648,共9页
在人类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的"后基因组"时代,对基因组序列的功能注释,尤其是各种DNA调控元件的鉴定,已成为进一步理解人类基因组复杂机制的瓶颈问题.最近,针对染色质状态图谱的大规模研究工作,揭示了各类DNA元件特征性的染色... 在人类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的"后基因组"时代,对基因组序列的功能注释,尤其是各种DNA调控元件的鉴定,已成为进一步理解人类基因组复杂机制的瓶颈问题.最近,针对染色质状态图谱的大规模研究工作,揭示了各类DNA元件特征性的染色质修饰标记.这些研究结果推动了一系列基于有监督和无监督学习的DNA元件预测方法的产生,其中一些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基因组的DNA元件预测,并且已成为未知基因组的常规注释工具.这些预测方法因其算法特点和预测策略不同而适用于不同类型的DNA元件预测任务.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者需要联合使用多个预测方法来达到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平衡.尽管各类算法在DNA元件预测中都有一些成功的应用,但每一类算法都有其特有的弊端,需要使用者认真避免.本文回顾了前期和当下DNA元件预测方法的主要类型,全面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下一步可以改进的方向.本综述中的分析和观点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DNA元件预测算法的主要原则,进而在相关研究中更好地应用这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元件 基因表达调控 表观基因组学 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方法进展与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谭建新 孙玉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2,共10页
表观遗传学是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表观基因组学则是在基因组水平上对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DNA甲基化已经成为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的最终... 表观遗传学是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表观基因组学则是在基因组水平上对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DNA甲基化已经成为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的最终目标是绘制出人类基因组中甲基化可变位点图谱。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研究方法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不同类型研究的需要。文章主要介绍目前已有的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 表观基因组学 DNA甲基化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学走进基因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时代
3
作者 宋迟 张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2-36,共5页
2014年7月,"第34届国际动物遗传学大会"在我国召开,1300多名中外代表出席会议。本专题从动物基因组学与表观基因组学新技术应用、鸡基因组学与表观基因组学研究、鸭基因组学研究及特禽基因组学研究等五个方面对大会部分专家... 2014年7月,"第34届国际动物遗传学大会"在我国召开,1300多名中外代表出席会议。本专题从动物基因组学与表观基因组学新技术应用、鸡基因组学与表观基因组学研究、鸭基因组学研究及特禽基因组学研究等五个方面对大会部分专家报告内容进行了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基因组学 遗传 编辑技术 s核酸酶 美国哈佛大 切割技术 基因插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基因组学加速实用化进程陆续发现癌症分子靶标
4
作者 河田孝雄 《生物产业技术》 2013年第6期27-31,共5页
继表观基因组癌症治疗药物之后,表观基因组癌症诊断药也开始得到实际应用。表观基因组学的研究陆续发现了癌症分子靶标,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表观基因组药物研制上。表观基因组学、抗体探针、高灵敏度的甲基化组(methylolne)技术开... 继表观基因组癌症治疗药物之后,表观基因组癌症诊断药也开始得到实际应用。表观基因组学的研究陆续发现了癌症分子靶标,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表观基因组药物研制上。表观基因组学、抗体探针、高灵敏度的甲基化组(methylolne)技术开发正在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基因组学 分子靶标 癌症 实用化 基因组药物 治疗药物 抗体探针 技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学在瘦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
5
作者 徐俊姣 刘素彤 +4 位作者 张琪振 管雅捷 崔蓓蕾 吴文静 刘鸣昊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1-1166,共6页
表观遗传学机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瘦人群体中,相关表观遗传学机制的研究为揭示NAFLD的潜在病因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方向。本文介绍了近年表观遗传学在瘦型NAFLD发展中的作... 表观遗传学机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瘦人群体中,相关表观遗传学机制的研究为揭示NAFLD的潜在病因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方向。本文介绍了近年表观遗传学在瘦型NAFLD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瘦型NAFLD表观遗传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述了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并探讨了表观遗传学改变如何影响瘦型NAFLD的发病机制、疾病进展以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表观基因组学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九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成功召开
6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8-778,共1页
第十九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于2018年8月19-22日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大会由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与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承办。大会主席为张启发院士、执行主席为杨维才研究员、... 第十九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于2018年8月19-22日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大会由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与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承办。大会主席为张启发院士、执行主席为杨维才研究员、秘书长为李平教授。来自国内外16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19个企业的1100余名代表参会。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就基因组测序与新技术、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与生物信息、基因组多样性、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和分子育种等6个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大会安排了口头报告45个,其中国外特邀报告6个、国内特邀报告3个、重要报告30个、学生报告6个。大会共收到摘要194篇,展示墙报79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因组 四川农业大 中国科 基因技术 植物遗传 基因组多样性 表观基因组学 特邀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测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国治 邓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2期20-22,25,共4页
基因组测序技术从第1代Sanger测序经第2代高通量测序已发展到第3代单分子测序,第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当前基因组测序中最主要的分析技术。对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全基因组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和... 基因组测序技术从第1代Sanger测序经第2代高通量测序已发展到第3代单分子测序,第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当前基因组测序中最主要的分析技术。对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全基因组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和表观基因组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原理、步骤及现状进行综述,以为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应用提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基因组重测序 基因组测序 表观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和营养的表观遗传观点和展望 被引量:8
8
作者 庞广昌 陈庆森 +1 位作者 胡志和 解军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21,共21页
生物活性食品成分和营养可以改变表观遗传现象,例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因此通过对相关的关键性基因的表达修饰,可以控制其生理、病理、胚胎发育、老化和癌症形成。显然,营养和功能性食品可能可以直接抑制或者激活催化DNA甲基化的酶... 生物活性食品成分和营养可以改变表观遗传现象,例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因此通过对相关的关键性基因的表达修饰,可以控制其生理、病理、胚胎发育、老化和癌症形成。显然,营养和功能性食品可能可以直接抑制或者激活催化DNA甲基化的酶,或者通过组蛋白修饰作用,从而影响表观遗传表现型。从这个意义上说,食品和营养的表观遗传作用可以作为一个防止过度营养、代谢疾病和癌症的有吸引力的手段。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已经成为广泛流行的现代文明病,如2型糖尿病、肥胖病、炎症和神经紊乱等的新兴研究领域。功能性食品或者营养成分对表现型和疾病状态的作用不仅是一个个体的问题,它可以成功地传递到后代,也就是传代遗传作用。像营养滋补品或毒性成分等主要环境因子都可能作为内分泌的干扰者,它们虽不能促进遗传突变,或改变DNA序列,但是这些因子的确可以改变表观基因组。生殖细胞的表观遗传突变可以永久地改变生命活动程序,因而可以进行表观表现型的遗传传代。不幸的是,目前我们对食品和营养的表观遗传学的了解还很有限,对其表观遗传传代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将就食品的功能性因子如何促进表现型传代和疾病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行综述,同时提出一个新的假说,亦即:功能性食品和机体之间通过细胞通讯网络互作;接下来机体和生殖细胞通过细胞通讯网络互作,从而实现食品通过改变机体表观遗传表现型,机体表现型再通过改变生殖细胞DNA和组蛋白修饰进行传代。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扩大可利用的资源,通过进一步弄清营养和功能性成分的表观遗传作用机制,为改善我们健康状况,避免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说 食品营养 表观遗传 表观基因组学 遗传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老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金科 杨凯凯 +2 位作者 杨善儒 李旭 王晓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7-529,共3页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3.10亿,占比22.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日益加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衰老与增龄相关疾病的增加,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能力,给家庭与社会造成...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3.10亿,占比22.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日益加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衰老与增龄相关疾病的增加,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能力,给家庭与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其中,血管老化导致的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仍然是国人死亡的第一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衰老 炎症 线粒体 表观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肿瘤耐药领域的研究进展:从单组学到多组学联合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泽恩 刘玉洁 +2 位作者 欧阳倩颖 刘昭前 刘英姿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0-627,共8页
耐药是癌症治疗面临的主要难题,明确肿瘤耐药机制和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组学主要包括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影像组学等。近年来,肿瘤耐药研究从单组学到多组学联合,取得了飞速的发... 耐药是癌症治疗面临的主要难题,明确肿瘤耐药机制和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组学主要包括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影像组学等。近年来,肿瘤耐药研究从单组学到多组学联合,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显著加快了肿瘤新的药物靶点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耐药 基因组 表观基因组学 转录组 蛋白质组 代谢组 影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双 叶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3-160,共8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呼吸困难和肺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的慢性肺纤维化性疾病,预后不良。IPF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与老化、遗传、环境暴露、氧化应激和微生物-宿主防御反应有关。基因突变、转录和翻译异常、表观基因...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呼吸困难和肺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的慢性肺纤维化性疾病,预后不良。IPF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与老化、遗传、环境暴露、氧化应激和微生物-宿主防御反应有关。基因突变、转录和翻译异常、表观基因调控改变及代谢紊乱均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采用高通量技术的组学研究从多维度揭示了IPF的发病机制,为寻找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了新视角。本文综述了应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阐明IPF发病机制、寻找生物标志物、提供治疗靶点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基因组 转录组 表观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的多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时文睿 渠鸿竹 方向东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3-657,共15页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自限性炎症疾病,伴有多种合并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组学技术是研究疾病的有效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发现痛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风险因子,其鉴定出的...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自限性炎症疾病,伴有多种合并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组学技术是研究疾病的有效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发现痛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风险因子,其鉴定出的变异位点或差异表达产物为研究痛风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提供了不同维度的见解和认识。本文通过PubMed检索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了多组学技术在痛风中的应用和研究结果,对近年来多组学技术在痛风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了解痛风患者在不同分子层次上的特异性变化,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痛风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基因组 表观基因组学 转录组 蛋白组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干燥综合征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13
作者 喻晓雯 王琴 +1 位作者 严诗楷 吴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895-1901,共7页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以淋巴细胞浸润和外分泌腺功能损伤为特征,还可累及全身多脏器,临床危害极大。组学技术是从整体角度研究人类组织细胞的基因、蛋白、代谢物及其分子间相互的作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SS的发病机理、...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以淋巴细胞浸润和外分泌腺功能损伤为特征,还可累及全身多脏器,临床危害极大。组学技术是从整体角度研究人类组织细胞的基因、蛋白、代谢物及其分子间相互的作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SS的发病机理、诊断、病情评估、疗效机制等方面。本文回顾了组学技术在SS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SS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转录组 蛋白组 表观基因组学 代谢组 微生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对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卉 吴天晨 +2 位作者 胡轩铭 李建香 王苏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2-884,共3页
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最早于1999年被发现鉴定,它是催化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关键限速酶,而Aβ单体的异常聚集所形成的淀粉样斑块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典型病理特征。在AD患者的大脑及体液中BACE1的浓度及活性异常增高,B... 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最早于1999年被发现鉴定,它是催化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关键限速酶,而Aβ单体的异常聚集所形成的淀粉样斑块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典型病理特征。在AD患者的大脑及体液中BACE1的浓度及活性异常增高,BACE1在AD的病理级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BACE1是减少Aβ生成,改善早期AD的重要药物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肽类 蛋白质加工 转译后 表观基因组学 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胶质瘤诊断与治疗要点及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5-700,共6页
儿童胶质瘤异质性突出,具有独特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并非成人胶质瘤的“缩小版”。本文强调儿童胶质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的基本要点,介绍其与成人胶质瘤靶向治疗的异同,阐述儿童胶质瘤涉及的重要驱动基因异常及其对应的靶向治... 儿童胶质瘤异质性突出,具有独特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并非成人胶质瘤的“缩小版”。本文强调儿童胶质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的基本要点,介绍其与成人胶质瘤靶向治疗的异同,阐述儿童胶质瘤涉及的重要驱动基因异常及其对应的靶向治疗策略,重点描述组蛋白H3突变致儿童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的表观遗传学治疗策略,并展望儿童胶质瘤诊断与治疗的未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神经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分子靶向治疗 表观基因组学 儿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子及相关调控组在肠型胃癌中的重塑特征及其预后预测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旭 储召乐 +5 位作者 秦苾珺 刘碧颖 李先锋 王涛 刘文康 王斌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5-704,共10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H3K27ac修饰在肠型胃癌的全基因组分布情况,探讨其增强子及相关调控组重塑特征,建立临床预后评估模型。方法收集于2022年1-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患者的15例肠型胃癌组织与1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进行靶向H3K27ac修饰的染色... 目的研究组蛋白H3K27ac修饰在肠型胃癌的全基因组分布情况,探讨其增强子及相关调控组重塑特征,建立临床预后评估模型。方法收集于2022年1-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患者的15例肠型胃癌组织与1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进行靶向H3K27ac修饰的染色质靶向捕获(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CUT&Tag)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两种组织H3K27ac修饰在基因组的分布差异;基于H3K27ac修饰分布特征,鉴定增强子元件,探讨增强子及相关调控组的重塑特征;采用单因素Cox和多因素Cox等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增强子相关靶基因的预后预测模型。结果两种组织的H3K27ac修饰的基因组分布特征无明显差异,主要位于增强子区域;与正常胃黏膜相比,肠型胃癌增强子H3K27ac修饰的整体水平更高;共鉴定出8847个在肠型胃癌中活性增加的增强子(获得性增强子),占所有增强子的8.3%,其可能促进胃癌细胞增殖、黏附等恶性行为;联合6个获得性增强子相关靶基因(BHLHE41、CEP97、CHI3L2、NR6A1、SUPT3H和TOMM20)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推测患者总体生存期。结论增强子重塑是肠型胃癌显著的表观遗传学特征之一,增强子可能通过上调MYC、E2F3等基因表达促进癌细胞恶性增殖与黏附行为,并基于增强子靶基因构建预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型胃癌 表观基因组学 H3K27ac 增强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T淋巴细胞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
17
作者 赵一鸣 李开楊 +1 位作者 杨梅 赵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87-2091,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的肝脏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等方面。本文简述了CD8+T淋巴细胞通过Fas-Fas配体(FasL)信号通路、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以及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的肝脏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等方面。本文简述了CD8+T淋巴细胞通过Fas-Fas配体(FasL)信号通路、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以及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三种途径发挥细胞毒性作用特异性杀伤病毒及肿瘤靶细胞参与免疫调节;同时总结了CD8+T淋巴细胞促进巨噬细胞招募且与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协同参与脂肪组织炎症发展,并通过自身攻击及表观遗传学机制导致肝损伤,促进NASH发病。由此得知CD8+T淋巴细胞可能成为NASH新的治疗靶点,未来继续深入研究CD8+T淋巴细胞在NASH中影响发病进程的具体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CD8阳性T淋巴细胞 脂肪组织 炎症 表观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乙酰转移酶2B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邱立强 徐昌武 夏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3-545,共3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上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动脉粥样硬化(AS)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在内的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AS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介导的表观遗传调控在AS中... 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上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动脉粥样硬化(AS)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在内的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AS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介导的表观遗传调控在AS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p300-CBP转录因子 组蛋白类 表观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环状RNA与汉族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康洁红 常向云 +2 位作者 朱余蓉 巴涛 孙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863-1868,共6页
背景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的诊断方法对2型糖尿病(T2DM)的早期诊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表观遗传学可影响胰岛β细胞的发育和分泌功能、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最终导致T2DM的发生。目的观察汉族T2DM患者外周血hsa_circ_0005414... 背景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的诊断方法对2型糖尿病(T2DM)的早期诊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表观遗传学可影响胰岛β细胞的发育和分泌功能、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最终导致T2DM的发生。目的观察汉族T2DM患者外周血hsa_circ_0005414、hsa_circ_0139634、hsa_circ_0032491、hsa_circ_0002922的差异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探讨候选环状RNA(circRNAs)与汉族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21例汉族T2DM患者(T2DM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汉族健康者22例(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糖代谢相关指标和4个候选circRNAs的相对表达水平(2;)。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候选circRNAs与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候选circRNAs与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T2DM的诊断价值。结果T2DM组hsa_circ_0032491、hsa_circ_0002922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hsa_circ_0005414、hsa_circ_0139634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FPG)、Log;空腹胰岛素(FINS)是影响汉族人群hsa_circ_0032491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且R;=0.503。hsa_circ_0005414、hsa_circ_0139634、hsa_circ_0032491、hsa_circ_0002922诊断T2D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0.199、0.968、0.84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a_circ_0139634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可降低T2DM的患病风险〔OR=0.092,95%CI(0.016,0.520),P=0.007〕,hsa_circ_0032491〔OR=3.607,95%CI(1.625,8.004),P=0.002〕、hsa_circ_0002922〔OR=5.105,95%CI(1.683,15.482),P=0.004〕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可增加T2DM的患病风险。结论hsa_circ_0032491、hsa_circ_0002922可作为诊断汉族T2DM的生物学标志物;hsa_circ_0139634、hsa_circ_0032491、hsa_circ_0002922是汉族T2DM患病的独立预测因子,hsa_circ_0139634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可降低T2DM的患病风险,hsa_circ_0032491、hsa_circ_0002922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可增加T2DM患病风险,其可能在T2DM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RNA 环状 表观基因组学 危险因素 生物标志物 汉族 诊断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环境对慢性低灌注性认知障碍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环环 高静 +1 位作者 苏凯奇 冯晓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903-2909,共7页
慢性低灌注性认知障碍是因大脑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导致脑皮质或皮质下梗死、脑白质变性、血-脑脊液屏障及海马等损伤而出现的一种认知缺陷。目前,慢性低灌注性认知障碍在临床治疗中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药物。大量动物研究表明丰富环境... 慢性低灌注性认知障碍是因大脑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导致脑皮质或皮质下梗死、脑白质变性、血-脑脊液屏障及海马等损伤而出现的一种认知缺陷。目前,慢性低灌注性认知障碍在临床治疗中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药物。大量动物研究表明丰富环境干预能减轻慢性低灌注造成的脑组织损伤,促进缺血脑区的神经生长和功能恢复。为此,本文总结了丰富环境作为非药物干预方式通过调控细胞自噬及表观遗传机制、抑制氧化应激、保护血-脑脊液屏障、促进神经血管重建和突触可塑性的研究进展,为慢性低灌注性认知障碍的治疗及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逆转慢性低灌注造成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脑缺血 慢性低灌注 丰富环境 表观基因组学 创伤 神经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