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框架设计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尧 左明章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技术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条件,也为表现性评价的创新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据此,文章探讨了表现性评价的价值取向,分析表现性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的学习表现数据采集尚不全面、评价过程主观性较强且耗时耗力、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效... 技术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条件,也为表现性评价的创新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据此,文章探讨了表现性评价的价值取向,分析表现性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的学习表现数据采集尚不全面、评价过程主观性较强且耗时耗力、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效果欠佳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框架,包括:坚持以育人目标为指引,确保评价设计与实施的一致性;提高数据采集质量,保障评价的客观性;推动人机协同支持的数据分析,提供发展性结果与反馈;促使学生开展反馈调节,引领个体自我发展。在实践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的四大实践路径,即构建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支持环境,支撑评价工作的开展;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框架,促进评价的规范与成熟;优化评价过程与技术工具,推动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运行机制,确保评价的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赋能 表现性评价 课程教学 发展性评价 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助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现实意义、内在机理与设计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丽 柴唤友 胡天慧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4,共8页
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助力破解“有指标缺工具”的“卡脖子”难题。然而,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以何”“为何”“如何”助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仍有待探讨。该文首先从... 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助力破解“有指标缺工具”的“卡脖子”难题。然而,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以何”“为何”“如何”助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仍有待探讨。该文首先从新模式、新技术、新支撑和新服务四个方面论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助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现实意义;从目标同向、内容一致、理念相同、方法契合四个层面解析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助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内在机理。随后,该文分析了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中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原则和流程,并分别以协作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评价为例阐述了其具体应用。最后,该文分别从情境创设、数据采集、技术应用和质量保证四个维度指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助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表现性评价 信息技术 成长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学科表现性评价与表现性任务的设计
3
作者 胡知凡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6-94,共9页
表现性评价是学生在参与表现性任务的过程中,考查学生在完成“产品”或“表现”时,如何运用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反思和质疑,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等多种复杂能力的状况。表现性评价非常适合中小学艺术学科的... 表现性评价是学生在参与表现性任务的过程中,考查学生在完成“产品”或“表现”时,如何运用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反思和质疑,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等多种复杂能力的状况。表现性评价非常适合中小学艺术学科的教学评价。表现性评价既注重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又注重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素养的表现情况。根据表现性评价的特点,探讨如何设计表现性目标、表现性任务与表现性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科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理说明文表现性评价工具的研制与使用策略
4
作者 王从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8,共7页
在课堂教学评价由“对学习的评价”向“促进学习的评价”转型的背景下,表现性评价尤其需要关注。研制和使用表现性评价工具能提高高中事理说明文写作教学的效率。研制表现性评价工具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确保评价内容要素与核心写作知识... 在课堂教学评价由“对学习的评价”向“促进学习的评价”转型的背景下,表现性评价尤其需要关注。研制和使用表现性评价工具能提高高中事理说明文写作教学的效率。研制表现性评价工具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确保评价内容要素与核心写作知识一致,二是语言表达准确、易懂、层次鲜明。使用这一评价工具,应处理好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自评与他评、评价工具预设与生成等四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理说明文 表现性评价工具 高中写作教学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性评价在“建议信”写作教学中的嵌入策略探析
5
作者 魏小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6,共7页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写作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真实情境下“通过写作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建议信写作教学过程中嵌入表现性评价,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写作教学理念,促进写作课堂的“教—学—评”一体化。建议信写作教学中嵌...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写作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真实情境下“通过写作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建议信写作教学过程中嵌入表现性评价,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写作教学理念,促进写作课堂的“教—学—评”一体化。建议信写作教学中嵌入表现性评价的策略主要包括:围绕核心写作知识和技能,嵌入表现性评价目标;紧扣真实写作情境的核心要素,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依托学生真实的写作表现,建构表现性评价标准;以表现性评价标准为主线,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议信 写作教学 表现性评价 “教—学—评”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与混合检索的学科核心素养表现性评价设计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永固 刘泉 +1 位作者 李晓娟 余泽宇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4,共14页
在全球教育发展进程中,基于核心素养的智能化教育评价已然成为主流趋势。其中,表现性评价作为衡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于当下教育评价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然而,当前表现性评价在实践层面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课程标准导... 在全球教育发展进程中,基于核心素养的智能化教育评价已然成为主流趋势。其中,表现性评价作为衡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于当下教育评价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然而,当前表现性评价在实践层面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课程标准导向性欠缺、真实情境构建不充分以及评价规则推理效能低下。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基于概念性测评框架(CAF)理论,融合多智能体协同推理与混合RAG策略,构建了一套集评价目标提取、任务设计和量规制定于一体的智能化表现性评价设计系统。为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研究选取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三个典型教学单元展开实验评估。结果显示:其一,系统生成的评价目标文本在语义准确度和内容完整度方面均表现优异;其二,在任务设计维度,系统在真实性、多样性以及目标一致性上成效显著;其三,在量规设计方面,系统在核心素养导向性和高阶思维递进性维度显著优于教师组设计成果。研究创新性地实现了多智能体与混合RAG策略的深度融合,构建了证据驱动的智能化表现性评价设计范式,为提升核心素养评价设计的科学性与效率提供了新理论路径和创新技术方案,对推动学科核心素养智能化评价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证据为中心 核心素养 表现性评价 多智能体 检索增强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表现性评价的策略 被引量:13
7
作者 庄惠芬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67,共4页
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发展儿童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实施表现性评价,须把握表现性评价的情境性、开放性、多元化等特点,用学习关联评价,用评价促进学习,探索“嵌合式”的表现性评价、“整合式”的表现性评价... 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发展儿童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实施表现性评价,须把握表现性评价的情境性、开放性、多元化等特点,用学习关联评价,用评价促进学习,探索“嵌合式”的表现性评价、“整合式”的表现性评价、“循证式”的表现性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指向全面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主题式学习 表现性评价 综合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英语单元教学中表现性评价连续体的设计与实施
8
作者 胡润 张金秀 国红延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6,共6页
高中英语单元教学中,针对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等高阶素养目标设计具有连续性的表现性评价任务,对教师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有效推动“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表现性评价连续体的“连续性”体现在评价目标连续、评价任务连... 高中英语单元教学中,针对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等高阶素养目标设计具有连续性的表现性评价任务,对教师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有效推动“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表现性评价连续体的“连续性”体现在评价目标连续、评价任务连续、评价工具和方式连续以及评价反馈连续等几个方面。表现性评价连续体可用来观察和测评学生素养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帮助师生适时调整教与学的方式,提升单元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单元教学 表现性评价 评价连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空间观念进阶的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设计
9
作者 周善伟 黄德忠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58-62,共5页
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是反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成效的重要手段。以空间观念为例,其内核为空间表象、空间思维、空间表达、空间应用,结合学习进阶理论,其表现性水平划分为知识感知、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进而构建空间观念的表... 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是反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成效的重要手段。以空间观念为例,其内核为空间表象、空间思维、空间表达、空间应用,结合学习进阶理论,其表现性水平划分为知识感知、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进而构建空间观念的表现性评价目标、任务、评分规则,并在教学中实践应用,为指向学科素养的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和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观念 表现性评价 小学数学 学科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应用
10
作者 舒兰兰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6-71,共6页
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由表现性目标、表现性任务和评价标准三个核心要素构成,其设计框架是设定表现性目标、构建表现性任务、开发评价标准。以“我是小小昆虫学家”为例呈现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表现性... 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由表现性目标、表现性任务和评价标准三个核心要素构成,其设计框架是设定表现性目标、构建表现性任务、开发评价标准。以“我是小小昆虫学家”为例呈现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表现性评价设计框架的应用:通过具象化学科核心素养与跨学科素养设定表现性目标;构建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实践机会的表现性任务使其素养可视化;开发评价标准确保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针对性,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并评估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跨学科主题学习 表现性任务 评价标准 小学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作单元嵌入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11
作者 莫晶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3,43,共5页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文针对传统习作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主体垄断、评价功能割裂等弊端,立足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的编排特点,通过整合逆向课程设计理念与表现性评价的...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文针对传统习作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主体垄断、评价功能割裂等弊端,立足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的编排特点,通过整合逆向课程设计理念与表现性评价的评估机制,形成素养导向下评学共生的习作单元的设计与实施思路,实现习作教学从“知识灌输”转向“素养生长”,从“结果控制”转向“过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习作单元 表现性评价 设计与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初中英语新教材Workbook教学探究
12
作者 顾海燕 万红红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6,共5页
译林版初中英语新教材每册新增单元配套Workbook评价练习,对单元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为单元评价提供内容支撑。表现性评价能够将真实任务与评价实践连接起来,实现教学目标、学习任务、教学评价的统一。本文结合Workbook教学案例,提出表现... 译林版初中英语新教材每册新增单元配套Workbook评价练习,对单元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为单元评价提供内容支撑。表现性评价能够将真实任务与评价实践连接起来,实现教学目标、学习任务、教学评价的统一。本文结合Workbook教学案例,提出表现性评价促进Workbook教学的实施路径:围绕单元主题,确定评价目标;基于真实情境,设计表现性任务;指向评价目标,开发评分规则。该路径有助于实现Workbook的评价功能,发挥其巩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新教材 WORKBOOK 表现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跨学科实践“内跨”“外跨”的表现性评价
13
作者 王丽 王永田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67-71,共5页
跨学科实践需内跨自然科学、外跨工程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应根据学生日常完成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当下生物学跨学科实践评价存在内跨重认知思维轻行为表现、外跨重实物创新轻动作情感表现等问题。在梳理生物学跨学... 跨学科实践需内跨自然科学、外跨工程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应根据学生日常完成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当下生物学跨学科实践评价存在内跨重认知思维轻行为表现、外跨重实物创新轻动作情感表现等问题。在梳理生物学跨学科实践项目跨有内外特点的基础上,围绕评价目标、评价规则、评价任务构建跨而有评的表现性评价框架,并通过具体案例对生物学跨学科实践内跨和外跨评而有效、三评一致的表现性评价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实践 生物学 表现性评价 三评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校长候选人表现性评价及其启示
14
作者 李顺雨 张海营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1-76,共6页
校长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在源头上遴选出具有高水平的中小学校长,美国开始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对校长候选人进行考察。美国校长候选人表现性评价体系由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流程五方面构成,... 校长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在源头上遴选出具有高水平的中小学校长,美国开始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对校长候选人进行考察。美国校长候选人表现性评价体系由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流程五方面构成,具有契合国家相关教育标准、考察真实情境下的领导能力、过程中可以获得相应的支持、坚持以人为本的特点。参考美国校长候选人表现性评价的做法,我国可以从重构职前校长评价体系、规范任职资格证书考核工作、增加表现性考核内容以及配套校长候选人培训的支持等方面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校长候选人 表现性评价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表现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5
作者 王小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65-70,共6页
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成为核心议题。大单元教学因其整合性、情境性和实践性特征,与表现性评价的“真实任务”“能力导向”理念高度契合。本文以高中语文为例,提出匹配大单元教学特点、对标课程标准要求、兼顾个... 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成为核心议题。大单元教学因其整合性、情境性和实践性特征,与表现性评价的“真实任务”“能力导向”理念高度契合。本文以高中语文为例,提出匹配大单元教学特点、对标课程标准要求、兼顾个性表现与整体反馈、教学评一体化等构建原则,围绕目标、内容、标准三大要素构建起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表现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统编教材实例,从制定具体可行的评价目标、设计灵活多变的评价任务、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等维度探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表现性评价体系的构建逻辑与实施路径,强调通过真实情境任务设计、多维评价目标设定及动态反馈机制,实现对学生高阶思维与文化素养的深度培育,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大单元教学 表现性评价体系 教学评一体化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语文知识建构的表现性评价
16
作者 谭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6-30,共5页
表现性评价为实现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实践依据,需要通过监测和重构语文知识,在事实性知识理解、方法性知识运用、价值性知识体悟中彰显语文知识建构逻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表现性评价,基于语文知识结构、情境和运用确定表... 表现性评价为实现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实践依据,需要通过监测和重构语文知识,在事实性知识理解、方法性知识运用、价值性知识体悟中彰显语文知识建构逻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表现性评价,基于语文知识结构、情境和运用确定表现性目标,设计表现性任务和评价标准,从而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要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知识 表现性评价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语文习作任务中的应用
17
作者 韩梅波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5,共5页
表现性评价和习作任务在理念上高度契合,但表现性评价在习作任务中的应用策略有待进一步深化与细化。习作任务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可以分为前置型表现性评价、精准型表现性评价和综合型表现性评价,具体教学中可以以前置型表现性评价强习... 表现性评价和习作任务在理念上高度契合,但表现性评价在习作任务中的应用策略有待进一步深化与细化。习作任务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可以分为前置型表现性评价、精准型表现性评价和综合型表现性评价,具体教学中可以以前置型表现性评价强习作任务践行力,以精准型表现性评价强习作任务建构力,以综合型表现性评价强习作任务创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小学语文 习作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18
作者 潘香君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64-67,共4页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表现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内生动力,促进数学高阶思维发展,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设计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表现性评价时要融通学科素养与跨学科素养、平衡知识掌握度与活动参与度、关注思维进阶...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表现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内生动力,促进数学高阶思维发展,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设计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表现性评价时要融通学科素养与跨学科素养、平衡知识掌握度与活动参与度、关注思维进阶与社会情感发展。在设计与实施具体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表现性评价时要以素养为旨归、目标为核心、任务为关键、工具为支架、实施为要点,从而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 表现性评价 小学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现性评价理念的小学英语期末测试研究
19
作者 骆琤 孙晓慧 +1 位作者 华佳珊 叶嘉敏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4,共5页
基于表现性评价理念的小学英语期末测试体现了综合考察学生语言能力与素养的学业考评要求,强化了小学学业评价的综合导向和素养指向。本文从制订命题说明、试题研制和实施测评三个方面阐释了进行该类评价的方法,并结合五年级期末测试提... 基于表现性评价理念的小学英语期末测试体现了综合考察学生语言能力与素养的学业考评要求,强化了小学学业评价的综合导向和素养指向。本文从制订命题说明、试题研制和实施测评三个方面阐释了进行该类评价的方法,并结合五年级期末测试提供了具体案例。本文提出,基于表现性评价理念的小学英语期末测试应研读课程标准、制订命题说明,基于评价理念、科学研制试题,关注过程细节、保障测评实施,从而充分发挥该类评价对促进英语教学改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期末测试 命题 表现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概念解析、构成要素及分类框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柴唤友 郑勤华 +1 位作者 胡天慧 王怀波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是技术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方法,对于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如何准确理解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及其构成要素、分类框架,已成为学生综合... 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是技术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方法,对于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如何准确理解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及其构成要素、分类框架,已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是一种遍及教育评价各要素、流程和层面的立体式变革,呈现出表现性、智能性和客观性的特点,且具有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数据、评价结果、评价反馈和信息技术支持六大要素。结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特点,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可被划分为预设式静态性评价、预设式适应性评价、预设式交互式评价、预设式真实性评价和自然式非侵入性评价五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表现性评价 技术赋能 基础教育 教育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