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课堂表现性任务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杨靓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0,共4页
表现性任务是教师依据学生所学知识或技能开展的能促进其巩固、内化、运用的教学活动。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课堂表现性任务创设缺乏主题性、目标性和逻辑性,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背道而驰。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课堂表现性任... 表现性任务是教师依据学生所学知识或技能开展的能促进其巩固、内化、运用的教学活动。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课堂表现性任务创设缺乏主题性、目标性和逻辑性,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背道而驰。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课堂表现性任务首先需要教师制定可测可评的任务目标,然后围绕文本主题意义设计系列化、层次性任务;最后将任务评价贯穿表现性任务始终,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任务 小学英语 学习活动观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养导向的表现性任务:内涵解析、关键特征与设计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章勤琼 聂菲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2,共10页
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呼唤素养导向的表现性任务设计。素养导向的表现性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理解等解决复杂问题的任务。它关注学生的真实行为表现,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的表现性任务具有情... 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呼唤素养导向的表现性任务设计。素养导向的表现性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理解等解决复杂问题的任务。它关注学生的真实行为表现,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的表现性任务具有情境的真实性、思维的开放性、难度的挑战性和学习的进阶性四个关键特征。素养导向的表现性任务包含任务目标、任务内容和任务标准三大部分要素,可以采取以下设计路径:基于逆向思维,确定学习目标;聚焦内容分析,创设具体任务;借助分类理论,研制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表现性任务 评分规则 表现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如何研制表现性任务:从目标分解技术谈起 被引量:8
3
作者 邵朝友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5,21,共4页
表现性任务是构成表现性评价的关键,其研制依据在于课程标准。在一些课程标准不具体、不清晰情况下,若使表现性任务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极有必要转化课程标准为更具体的评价目标。目标分解技术是获致评价目标重要手段,对于表现性任务研... 表现性任务是构成表现性评价的关键,其研制依据在于课程标准。在一些课程标准不具体、不清晰情况下,若使表现性任务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极有必要转化课程标准为更具体的评价目标。目标分解技术是获致评价目标重要手段,对于表现性任务研制具有重大价值,研制表现性任务时,可融入目标分解技术。具体而言,研制步骤可遵循明晰评价目的、确定评价目标、撰写表现性任务、审核研制结果、完善研制结果等五个步骤。为成功研制表现性任务,建议教师加强评价理论学习、开展实践行动、建立合作团队,或改编现有样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评价目标 表现性任务 目标分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表现性任务促进深度学习的实践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褚艳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23,共5页
一引言表现性任务(performancetask)曾以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舞台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改革风潮表现性任务注重以作品或表现来反映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引导学生从求知转向表现,倡导“学以致表”(from kno... 一引言表现性任务(performancetask)曾以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舞台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改革风潮表现性任务注重以作品或表现来反映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引导学生从求知转向表现,倡导“学以致表”(from knowing to showing)(特蕾西·K·希尔,2019:8)。近年来,在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的“三新”背景下,“深度学习”教学改革项目把表现性任务再次带回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线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表现性任务 表现性评价 实践策略 教育工作者 教学改革项目 新课程 新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工程”教学中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与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荣莹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6期17-20,共4页
将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情境作为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案例背景,使用相关理论架构设计表现性任务,并提供相应的评价量表,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情境,增强活动沉浸感,强化对生态工程原理及意义的理解。
关键词 表现性任务 评价量表 生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舒兰兰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6-71,共6页
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由表现性目标、表现性任务和评价标准三个核心要素构成,其设计框架是设定表现性目标、构建表现性任务、开发评价标准。以“我是小小昆虫学家”为例呈现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表现性... 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由表现性目标、表现性任务和评价标准三个核心要素构成,其设计框架是设定表现性目标、构建表现性任务、开发评价标准。以“我是小小昆虫学家”为例呈现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表现性评价设计框架的应用:通过具象化学科核心素养与跨学科素养设定表现性目标;构建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实践机会的表现性任务使其素养可视化;开发评价标准确保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针对性,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并评估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跨学科主题学习 表现性任务 评价标准 小学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表现性”:语文知识教学向素养培育转化——以《鹊桥仙》吟唱教学为例
7
作者 吴锐 陈罡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12,66,共5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标志着语文课程改革走向素养本位。素养导向的语文学习要化知为智、化智为用,在语言运用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转化,通过知识结构化,实现化知为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标志着语文课程改革走向素养本位。素养导向的语文学习要化知为智、化智为用,在语言运用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转化,通过知识结构化,实现化知为智;通过表现性学习任务驱动,实现化智为用。基于“三层级进阶阅读教学”理论的设计模式,可以作为实现语文知识教学转化的有效参考。本文以《鹊桥仙》吟唱教学为例,实践“结构化+表现性”的语文知识教学转化框架,增强学生高阶思维与跨学科整合能力,落实核心素养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 表现性任务 语文知识 教学转化 “三层级进阶阅读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综合与实践”学习领域的表现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喆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66,共7页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学习领域,如何开展“综合与实践”学习评价是亟待解决的课题.表现性评价对“综合与实践”学习领域具有适切性,“综合与实践”表现性评价是指: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整合运用数学和其它学科...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学习领域,如何开展“综合与实践”学习评价是亟待解决的课题.表现性评价对“综合与实践”学习领域具有适切性,“综合与实践”表现性评价是指: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整合运用数学和其它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综合问题或完成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以应用评分规则对学生的过程表现与学习结果做出判断.在构建起“综合与实践”表现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为例,针对表现性评价设计阶段,阐释了“目标—任务—规则”3要素的设计过程与方法.以期表现性评价在“综合与实践”教学决策链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与实践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任务 评分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性评价在职校学生评价中的运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冯莹 《职教论坛》 2006年第12X期11-13,共3页
职业技术教育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表现性评价的特征,阐明了表现性评价在职业学校学生评价中的独特优势。对于如... 职业技术教育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表现性评价的特征,阐明了表现性评价在职业学校学生评价中的独特优势。对于如何开展表现性评价的问题,从设计表现性任务以及开发评价标准这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并提出教师在实施表现性评价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任务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科学教育中的表现性评价述评 被引量:9
10
作者 宋歌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5,共9页
表现性评价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教育评价方式,可以"可视化"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复杂思维和高阶认知能力。科学表现性评价不仅可以评估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评价建构科学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协同能力和学会学... 表现性评价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教育评价方式,可以"可视化"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复杂思维和高阶认知能力。科学表现性评价不仅可以评估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评价建构科学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协同能力和学会学习,符合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教育改革目标。本研究围绕测评框架建构和评价任务开发这两个表现性评价的核心问题展开文献分析,为我国科学教育评价体系中引入表现性评价提供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科学教育 核心素养 表现性任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物学科中的表现性评价及其实例 被引量:24
11
作者 徐岩 吴成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80,共6页
表现性评价以评价学生在任务情景中所表现一出来的能力为核心,强调任务的真实性和情景性。实施表现性评价的重点在于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评分规则。生物学科中的观察、实验、调查、角色扮演、设计、制作和课外实践等活动类型适合进行... 表现性评价以评价学生在任务情景中所表现一出来的能力为核心,强调任务的真实性和情景性。实施表现性评价的重点在于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评分规则。生物学科中的观察、实验、调查、角色扮演、设计、制作和课外实践等活动类型适合进行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过程性评价和质性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水平有着综合的评价和重要的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任务 评分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科学探究的表现性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芳 朱铁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中学生科学探究的表现性评价是依据他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进行的。为提高评价的效度、信度和可行性,利用表现性评价来评定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遵循一些基本的规范:要确定评价目的;要设计合适的表现性任务;要制定可操作性的... 中学生科学探究的表现性评价是依据他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进行的。为提高评价的效度、信度和可行性,利用表现性评价来评定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遵循一些基本的规范:要确定评价目的;要设计合适的表现性任务;要制定可操作性的评定细则;要客观记录学生在探究中的表现;要利用评价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学业评价要加强对科学探究活动评定的实践研究;要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书面测验与真实性评定相结合;要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评定的公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探究 表现性评价 中学生 表现性评价任务 评定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课程图谱研究:价值探析、模型构建与应用
13
作者 李祎 赵雪妍 +1 位作者 张书琪 范佳荣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8,共9页
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是完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的重要方面,已成为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鉴于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内涵和表现机制上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实践视域下落实素养测评的探索仍然面临着测评项目属性把握困难、测评项目针对性... 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是完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的重要方面,已成为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鉴于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内涵和表现机制上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实践视域下落实素养测评的探索仍然面临着测评项目属性把握困难、测评项目针对性不强等现实困境。为全面刻画表征学生在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素养,研究依托课程图谱可视化测评的优势,基于理论分析法,构建了以学科核心素养点为顶层指引、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各种表现水平任务为核心的课程图谱结构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以初中物理学科为例构建了课程图谱实例,并在实际教学测评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后,从支持计算机自适应测试开展、助力个性化学习追踪与诊断、优化习题训练智能导学过程的视角给出了课程图谱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为构建符合时代新要求的素养评价机制提供方向指引、理论框架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测评 课程图谱 表现性任务 数字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可见的学习”:让博物馆课程由虚向实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雅平 马红民 +1 位作者 刘婧 王贝贝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57,共4页
针对学校博物馆课程中存在的目标大而空泛、评价流于形式甚至缺失缺位、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应设计“可见的学习”,即成功标准可见,实现目标可观测;评估证据可见,实现过程可调控;评价量规可见,实现评价促发展。“可见的学习”... 针对学校博物馆课程中存在的目标大而空泛、评价流于形式甚至缺失缺位、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应设计“可见的学习”,即成功标准可见,实现目标可观测;评估证据可见,实现过程可调控;评价量规可见,实现评价促发展。“可见的学习”为优化学校博物馆课程及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的学习 博物馆课程 教学评一体化 表现性任务 评价量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设计理论的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蜀黔 陈家尧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基于逆向设计理论进行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的路径是:基于学科理解,提取大观念;基于大观念,分解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确定评价证据;基于评价证据,设计评价任务。设计者可从课程标准、编者意图和文本体式等角度提取大观念,运用追问法将... 基于逆向设计理论进行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的路径是:基于学科理解,提取大观念;基于大观念,分解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确定评价证据;基于评价证据,设计评价任务。设计者可从课程标准、编者意图和文本体式等角度提取大观念,运用追问法将大观念分解为教学目标,再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可视化评价证据,并围绕这些评价证据来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确保评价证据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呈现。大单元教学设计须让教学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确保教学行为不偏离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是教师获取评价证据、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设计理论 教学评价设计 表现性任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养导向下单元设计的三大关键要求及其实现范式——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多视角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敖锁 段玉山 《地理教学》 2023年第16期4-7,16,共5页
单元设计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一环。从多学科视角解读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对单元设计的要求。本文从地理学、哲学、学习科学等学科视角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解读,发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对单元... 单元设计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一环。从多学科视角解读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对单元设计的要求。本文从地理学、哲学、学习科学等学科视角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解读,发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对单元设计有三大关键要求,即确立适切的聚焦性素养目标、构建知行合一的真实性情境、设计单元问题引领的表现性任务,并以“地表形态变化”单元为例阐释了三大关键要求的实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单元设计 素养目标 知行合一 表现性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学生厚植创新素养:培养创新后备人才的区域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红艳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34,共3页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依托“一中心多基地”平台,整体设计、一体推进区域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一是建设包括学科基础型课程、拓展丰富型课程及活动实践型课程的三维课程体系,充实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载体;二是通过建立“三维度四层...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依托“一中心多基地”平台,整体设计、一体推进区域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一是建设包括学科基础型课程、拓展丰富型课程及活动实践型课程的三维课程体系,充实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载体;二是通过建立“三维度四层级”评价体系,开发学生创新素养评价工具,制定学校创新素养培育项目考核标准,推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切实落地;三是建立完善教育科研制度和师资培训机制,大力培养创新型教师,切实提高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素养 创新思维 创新实践 表现性任务 GRASPS工具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