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衔接与协调: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模式的转换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士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7,共7页
"土地换保障"是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它的实行有利于保障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土地换保障"模式的弊病日益呈现,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衔接和协调问题则成为能... "土地换保障"是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它的实行有利于保障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土地换保障"模式的弊病日益呈现,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衔接和协调问题则成为能否建成覆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一般模式的回顾,认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与公民无偿享有基本生产保障权利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自愿参加相协调,与农村土地资本化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因此,需要逐步取消"土地换保障"模式,将失地农民纳入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土地换保障 衔接与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规合一”的目标体系与接口设计研究-从“三标脱节”到“三标衔接”的创新探索 被引量:78
2
作者 沈迟 许景权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6,26,共6页
构建新型规划衔接与协调机制,突破技术瓶颈与体制约束,是当前"多规合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焦点领域。"多规"之所以不协调,相当程度上源于多部门规划中的"三标"—目标体系、指标体系和空间布局... 构建新型规划衔接与协调机制,突破技术瓶颈与体制约束,是当前"多规合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焦点领域。"多规"之所以不协调,相当程度上源于多部门规划中的"三标"—目标体系、指标体系和空间布局坐标体系之间严重缺乏衔接,导致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和不衔接不协调等问题,而当前相关研究极少真正涉及这一关键领域。研究分析了"三标脱节"的表现及其根源,提出在"多规合一"中实现"三标衔接",构建全新的规划目标体系,并强调通过接口设计指导"多规"衔接,探索"多规合一"背景下构建规划衔接与协调机制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规合一 目标体系 接口设计 三标衔接 规划衔接与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规范体系视域下党内法规保留的功能定位与规范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喻少如 唐成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共10页
党内法规保留是将法律保留相关原理引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形成的有关党内事务制定权配置的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背景下,党内法规保留应以法治规范体系作为制度建构的基本视角。基于与法律保留的功能比较,党内法规保... 党内法规保留是将法律保留相关原理引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形成的有关党内事务制定权配置的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背景下,党内法规保留应以法治规范体系作为制度建构的基本视角。基于与法律保留的功能比较,党内法规保留具有统制、区分、整合、保障等功能。在法治规范体系视域下,当前党内法规保留制度存在明显结构缺陷。可以从重塑党内法规保留的结构理念、重新阐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第四条第一款的保留对象、建立相对保留制度、单列党章保留事项、对中央党内法规绝对保留事项进行内涵解读等方面进行结构重塑与完善。此外,在党内法规保留的保留标准上,应确立面向从严治党的重要事项保留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保留 法治规范体系 法律保留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与协调 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