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李银水 黄翔 +6 位作者 罗金华 吕典 金晶 李必钦 秦璐 顾炽明 余常兵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3-871,共9页
为明确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的最优配置,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单作玉米(MM)和单作大豆(MS)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带宽行比:2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2(T1)、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2)、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3)、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 为明确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的最优配置,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单作玉米(MM)和单作大豆(MS)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带宽行比:2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2(T1)、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2)、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3)、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4)、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5),研究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产量总体上随着带宽增加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大豆籽粒产量总体上随着带宽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同带宽条件下,随着玉米大豆行比增加,玉米籽粒产量下降,大豆籽粒产量增加;玉米和大豆的植株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变化规律与籽粒产量基本相一致。与对照相比,T2有提高玉米和大豆的收获指数,增加氮素在玉米和大豆籽粒的分配比例、降低在茎秆的分配比例的趋势。综合产量、经济效益以及群体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效率的表现,2.4 m带宽下种植2行玉米3行大豆为鄂西南山区玉米/大豆的最优间套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宽行比 玉米/大豆 带状间套作 产量 氮素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间作大豆行比配置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海 沈鹏 +4 位作者 吕凯 阮贞静 李梅 刘廷菊 安曈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9,共9页
[目的]探究玉米间作大豆不同行比配置的水土流失规律,为坡耕地具有水土保持效果的玉米间作大豆模式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坡耕地条件下以玉米间作大豆为研究对象,选定坡度(10°,16°,22°)和降雨强度(40,80,120 mm... [目的]探究玉米间作大豆不同行比配置的水土流失规律,为坡耕地具有水土保持效果的玉米间作大豆模式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坡耕地条件下以玉米间作大豆为研究对象,选定坡度(10°,16°,22°)和降雨强度(40,80,120 mm/h),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探究玉米、大豆单作及玉米‖大豆2∶1(2行玉米间作1行大豆),2∶2,2∶3,2∶4行比配置的水土流失特征。[结果]玉米‖大豆2∶4行比配置较玉米单作、玉米‖大豆2∶1,2∶2,2∶3行比配置、大豆单作地表径流量平均减少64.23%,57.19%,31.17%,10.12%,0.36%,侵蚀量平均减少82.90%,80.75%,46.53%,29.78%,36.33%,地表径流产流时间平均延缓101.55%,49.06%,23.13%,30.77%,0.82%。雨强和径流产生时间、入渗流产生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和径流量、侵蚀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坡度和径流产生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在高雨强、高坡度下间作较大豆单作水土保持效果表现更好。[结论]总体来看,玉米‖大豆2∶4行比配置在不同雨强和坡度下水土保持效果较好,是一种合理可行的山区坡耕地作物多样性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比配置 水土流失 坡耕地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与大豆间作行比对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李斌 邓浩亮 +3 位作者 潘小番 王玉锦 杨平峰 王丽晶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1期19-21,25,共4页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是提高作物产量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河西绿洲丰富的光热资源和便利的灌溉条件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明确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与大豆间作行比的最优配置,于2022年4—9月在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开...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是提高作物产量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河西绿洲丰富的光热资源和便利的灌溉条件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明确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与大豆间作行比的最优配置,于2022年4—9月在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开展了田间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单作玉米、玉米与大豆间作行比2∶2、玉米与大豆间作行比2∶3、玉米与大豆间作行比2∶4,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下玉米和大豆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群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会降低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下,玉米穗长、穗粗和产量均随大豆行数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穗粒数、果穗重、百粒重和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是间作模式提高了群体产量,玉米与大豆间作行比2∶2、2∶3、2∶4处理群体产量较单作玉米分别提高1.54%、3.32%和1.80%。综合来看,玉米与大豆间作行比2∶3的间作模式虽降低了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但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了群体产量,是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与大豆间作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与大豆间作 行比 产量构成要素 群体产量 河西绿洲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不同行比对作物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4
作者 李雅佩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9期112-115,121,共5页
本研究于2023年6-10月在商洛市丹凤县龙驹寨街道陈家社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置单作玉米、单作大豆、2行玉米间作2行大豆、2行玉米间作3行大豆和2行玉米间作4行大豆5种大豆玉米行比配置,分... 本研究于2023年6-10月在商洛市丹凤县龙驹寨街道陈家社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置单作玉米、单作大豆、2行玉米间作2行大豆、2行玉米间作3行大豆和2行玉米间作4行大豆5种大豆玉米行比配置,分别用M、S、M2S2、M2S3和M2S4表示,分析了不同行比配置对大豆和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比配置显著影响玉米和大豆生长季干物质积累量的形成,以2行玉米间作4行大豆行比配置(M2S4)处理下玉米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效果最优,以单作大豆处理下大豆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不同行比配置处理对玉米收获期有效穗数、百粒重、穗粒数、产量和大豆收获期有效株数、百粒重、每株粒数、产量有显著影响。不同行比配置下的净效益在10101.89~26466.86元/hm^(2),以单作玉米下(M)的经济效益最低,以2行玉米间作3行大豆行比配置(M2S3)处理的最高,为26466.86元/hm^(2)。在商洛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生产中,2行玉米间作3行大豆的行比配置有助于作物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提升,可作为商洛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最优种植配置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行比配置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玉米不同行比套作对马铃薯生理特性和群体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承建 赵思毅 +5 位作者 王季春 王龙昌 赵勇 蔡叶茂 滕艳 杨国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7-128,共12页
以马铃薯中薯5号(早熟,株型直立)和米拉(中晚熟,株型扩散)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套作行比,研究大田条件下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中2个品种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群体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生理特性的差异及其对群体产量的影响。结... 以马铃薯中薯5号(早熟,株型直立)和米拉(中晚熟,株型扩散)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套作行比,研究大田条件下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中2个品种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群体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生理特性的差异及其对群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两品种PAR、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均呈下降趋势,中薯5号脯氨酸含量(Pro)、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因行比而不同;米拉MDA、CAT呈下降趋势,SOD相近,Pro、POD的变化因行比而不同。套作降低了两品种SPC,提高了两品种Pro、SOD、POD。中薯5号PAR套作低于单作,MDA套作高于单作,CAT块茎形成期低于单作,块茎增长期高于单作;米拉PAR套作高于单作,MDA、CAT套作低于单作。两品种套作PAR和CAT 3∶2行比高于2∶2行比,SPC相近,其他生理指标因生育时期而不同。套作降低了中薯5号的光环境,提高了米拉的光环境,3∶2行比光环境优于2∶2行比。套作条件下米拉的耐荫性比中薯5号更强,两品种3∶2行比套作比2∶2行比套作耐荫性更强。光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理特性的变化,并使套作马铃薯块茎产量显著降低。中薯5号和米拉2∶2行比套作LER分别为0.88,1.00,均无套作优势;3∶2行比套作LER分别为1.24,1.40,具有较强的套作优势,后者宜在生产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玉米 套作 单作 行比 生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玉米套作不同行比对马铃薯不同品种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承建 赵思毅 +5 位作者 王龙昌 王季春 赵勇 蔡叶茂 滕艳 杨国才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2X期52-59,共8页
为明确马铃薯/玉米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筛选适宜与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以4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玉米套作的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商品性和总产值的变化... 为明确马铃薯/玉米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筛选适宜与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以4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玉米套作的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商品性和总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极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单个商品薯质量、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质量、商品薯率和商品薯质量占总薯质量的比率(商品薯≥50g)。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块茎质量3∶2行比套作极显著高于2∶2行比套作,单株商品薯数和商品薯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的差异随马铃薯品种而不同,单个商品薯质量和商品薯质量占总薯质量的比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无显著差异。马铃薯生物产量(干质量和鲜质量)、块茎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套作明显低于单作,2∶2行比套作低于3∶2行比套作。套作条件下费乌瑞它商品性较好,中薯5号商品性较差,鄂薯5号、米拉中等。套作总产值的高低并不总与马铃薯的商品性成正向关系。套作总产值高于单作玉米产值,但与单作马铃薯产值相比存在品种及套作行比间的差异。适合与玉米套作的品种与行比依次为:费乌瑞它3∶2行比、中薯5号3∶2行比、米拉3∶2行比、费乌瑞它2∶2行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玉米套作 行比 品种 产量 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油菜制种行比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国槐 官春云 +2 位作者 李木旬 于长海 陈社元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40-442,共3页
采用父母本110的行比,研究了不同行母本植株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接受花粉量和产量结构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母本行植株接受花粉量,晴天大于阴天,阴天大于雨天;南风时,靠南边行的大于靠北边的;离父本行越近的越大于离父... 采用父母本110的行比,研究了不同行母本植株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接受花粉量和产量结构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母本行植株接受花粉量,晴天大于阴天,阴天大于雨天;南风时,靠南边行的大于靠北边的;离父本行越近的越大于离父本行远的.母本单株有效果数、每果粒数和单株产量,离父本行越近的其值越高,单株阴果数和千粒重则相反.母本行植株接受花粉量与单株有效果数、每果粒数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制种行比雨季以12~3人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制种 花粉 产量 行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豫玉15号制种最佳行比和密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君艳 张凯 +2 位作者 刘传铃 陈彦伟 王荣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3-963,共1页
通过对杂交种豫玉15号制种不同父母本行比和密度的研究,找出最佳行比和密度的制种方案,以提高豫玉15号的制种产量。
关键词 玉米 行比和密度 制种 豫玉15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秧行比对科S/华占制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熊朝 唐荣 +3 位作者 刘爱民 张海清 舒志芬 肖层林 《作物研究》 2015年第4期362-365,373,共5页
为了探索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机械移栽合适行比,以组合科S/华占为材料,设置父母本行比4∶20、4∶30机械移栽2个处理,以行比2∶10人工移栽为对照。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4∶20机械移栽群体每公顷颖花数达172 793 880粒,父母本颖花比为1∶2.... 为了探索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机械移栽合适行比,以组合科S/华占为材料,设置父母本行比4∶20、4∶30机械移栽2个处理,以行比2∶10人工移栽为对照。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4∶20机械移栽群体每公顷颖花数达172 793 880粒,父母本颖花比为1∶2.54,母本平均结实率为33.42%,实际产量为2 323.20 kg/hm2。结果显示行比4∶20符合杂交水稻制种绳索授粉方式下父母本机械移栽高产制种群体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父母本 机械移栽 行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间作行比对早熟春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谢运河 李小红 +2 位作者 王业建 李立 周虹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26-28,31,共4页
以早熟春大豆湘春豆26和春玉米湘康玉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间作行比对早熟春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3的玉米与大豆间作行比能形成最佳的玉米与大豆间作复合群体,早熟春大豆能充分利用玉米间剩余资源,此复合群... 以早熟春大豆湘春豆26和春玉米湘康玉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间作行比对早熟春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3的玉米与大豆间作行比能形成最佳的玉米与大豆间作复合群体,早熟春大豆能充分利用玉米间剩余资源,此复合群体经济效益高,可达15 475.59元/hm2,比清种大豆、清种玉米分别高56.9%和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间作行比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与白菜薹种间杂交制种的播期和行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国槐 刘本坤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菜薹 种间杂交 制种 播期 行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玉米套作行比和马铃薯品种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承建 赵思毅 +1 位作者 王季春 王龙昌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3期63-66,共4页
为明确马铃薯品种和套作行比对套作总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与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和套作行比,以4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和2∶2和3∶2两种马铃薯/玉米套作的行比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套作2∶2行比相比较,3∶2行比显著提高了马铃... 为明确马铃薯品种和套作行比对套作总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与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和套作行比,以4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和2∶2和3∶2两种马铃薯/玉米套作的行比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套作2∶2行比相比较,3∶2行比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单株块茎重、块茎产量,但降低了单个块茎重。套作条件下费乌瑞它商品性较好,产量较高,宜作为套作的首选品种;米拉商品性中等,产量低,但3∶2行比套作玉米产量高;中薯5号商品性较差,但3∶2行比套作马铃薯和玉米产量均较高,两者均可作为套作的补充品种。适合与玉米套作的品种与行比依次为∶米拉3∶2行比、中薯5号3∶2行比、费乌瑞它3∶2行比、费乌瑞它2∶2行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玉米套作 行比 品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单胚甜菜保持系和不育系制种行比对发芽率的影响
13
作者 王茂芊 王维成 +2 位作者 吴则东 王丛玲 王华忠 《中国糖料》 2015年第5期34-35,共2页
为了确定国产单胚甜菜保持系和不育系制种最适栽植行比,选择2对不育系与保持系即兰85-CMS×兰85-O和兰71-CMS×兰71-O为试验材料,2012年按保持系与不育系行比为1:3、1:4栽植母根,2013年按保持系与不育系行比为1:10栽植母根。结... 为了确定国产单胚甜菜保持系和不育系制种最适栽植行比,选择2对不育系与保持系即兰85-CMS×兰85-O和兰71-CMS×兰71-O为试验材料,2012年按保持系与不育系行比为1:3、1:4栽植母根,2013年按保持系与不育系行比为1:10栽植母根。结果表明,随着不育系行数增加,即与保持系距离越远,则种子发芽率越低,选择保持系与不育系行比为1:4最佳,种子发芽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单胚雄性不育系 行比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与3∶2行比下不同马铃薯品种与玉米套作的光合生理响应机制(摘要)
14
作者 王季春 黄承建 +6 位作者 赵勇 唐道彬 吕长文 高旭 蔡叶茂 陈香颖 杨国才 《南方农业》 2013年第S1期90-90,共1页
在重庆北碚槽上(海拔650m),研究了马铃薯/玉米套作2∶2和3∶2行比下,4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中薯5号、鄂马铃薯5号和米拉)的光合生理响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2∶2较之3∶2行比,马铃薯平均株高更高,LAI偏低,HI、单株主茎数... 在重庆北碚槽上(海拔650m),研究了马铃薯/玉米套作2∶2和3∶2行比下,4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中薯5号、鄂马铃薯5号和米拉)的光合生理响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2∶2较之3∶2行比,马铃薯平均株高更高,LAI偏低,HI、单株主茎数和分枝数差异因品种而异,单株结薯数和薯重偏低;套作条件下单株结薯数以‘中薯5号’最多;套作生物产量2种行比均以‘费乌瑞它’和‘鄂马铃薯5号’较高,‘中薯5号’和‘米拉’较低;复合产量和总产值均较高的组合为费乌瑞它3∶2行比;套作LER(土地当量比)>1,套作优势大小依品种和行比而不同。2.中、下位叶PAR截获,米拉群体高于中薯5号群体;两品种冠层群体平均PAR3∶2行比高于2∶2;随着叶位从高至低,马铃薯群体中、下位叶PAR呈下降趋势,降低幅度套作高于单作。3.套作提高了马铃薯叶片Chla、Chlb、Chla+Chlb含量;2种行比套作之间叶绿素含量、SLW的差异因品种和生育时期不尽一致,但LAI和叶绿素a/b值3∶2行比套作高于2∶2行比套作;套作降低了马铃薯Pn、Gs、Tr,提高了WUE。两品种3∶2行比套作Pn、Gs、Tr均高于2∶2行比套作;套作降低了马铃薯上位叶Pn、Gs,提高了中、下位叶Pn、Gs,不同叶位Ci、Tr、WUE存在品种间差异。4.马铃薯叶、茎、块茎干物质积累及全株干物质积累总量2∶2行比低于3∶2行比;套作中薯5号干物质积累总量高于套作米拉。5.套作降低了马铃薯SPC(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叶片Pro(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套作提高了中薯5号MDA含量和CAT活性,降低了米拉MDA含量和CAT活性;两品种套作CAT活性3∶2行比高于2∶2行比;套作中薯5号SPC高于套作米拉,SOD活性低于套作米拉。6.适合与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和套作行比为费乌瑞它/玉米3∶2行比和2∶2行比、中薯5号/玉米3∶2行比、米拉/玉米3∶2行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玉米 套作 品种 行比 光合特性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花生不同行比套作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晓涵 孟艳 +3 位作者 郑宾 任雅喃 李增嘉 宁堂原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107-110,共4页
为明确马铃薯/花生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马铃薯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花生套作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产量、品质和总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产量套作明显高于单作,其中2... 为明确马铃薯/花生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马铃薯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花生套作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产量、品质和总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产量套作明显高于单作,其中2∶2、3∶2处理的春马铃薯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77%和2.12%,秋季马铃薯产量分别提高8.24%和6.81%。与单作相比,套作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中维生素C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马铃薯/花生相对较高的产量保证了较高的产值,尤其是2∶2行比套作模式,表现出最高的经济效益。综之,套作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和经济效益,并可改善马铃薯块茎品质;2∶2行比具有较强的套作优势,生产中马铃薯/花生套作宜采用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花生套作 行比 产量 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杂油1号制种父母本不同行比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英雄 田森林 《作物研究》 2005年第2期97-98,共2页
为了明确湘杂油1号制种时父母本适宜行比,为大面积制种提供技术方案,于2002年在张家界进行了父母本不同行比制种的比较试验。试验共设1∶1,1∶2,1∶3,1∶4,1∶5等5个父母本行比,结果表明:(1)行比小的单株产量高,而群体产量低,行比大的... 为了明确湘杂油1号制种时父母本适宜行比,为大面积制种提供技术方案,于2002年在张家界进行了父母本不同行比制种的比较试验。试验共设1∶1,1∶2,1∶3,1∶4,1∶5等5个父母本行比,结果表明:(1)行比小的单株产量高,而群体产量低,行比大的单株产量低,而群体产量高,其中以1∶4的群体产量居第1位,为912.4kg/hm2;(2)距父本距离近的母本行全株有效角果数多,距离父本行远的母本行全株有效角果数减少,每角实粒数减少,千粒重升高。采用1∶4的行比,可保证制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湘杂油1号品种 制种父本 制种母本 行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行比配置对鲜食玉米—绿豆套种甘薯体系产量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肖富良 肖国滨 +5 位作者 郑伟 肖小军 吕伟生 李亚贞 黄天宝 吴艳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39-43,共5页
为实现红壤旱地鲜食玉米—绿豆套种甘薯立体种植体系产量和效益的最大化,筛选出较鲜食玉米—绿豆轮作(CK1)和甘薯单作(CK2)增产程度最高的行比结构,设计了1∶1、3∶2、2∶1的行比套种甘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套种提高... 为实现红壤旱地鲜食玉米—绿豆套种甘薯立体种植体系产量和效益的最大化,筛选出较鲜食玉米—绿豆轮作(CK1)和甘薯单作(CK2)增产程度最高的行比结构,设计了1∶1、3∶2、2∶1的行比套种甘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套种提高了系统产量、土地当量比、产出和纯收益,经济效益较CK1增加6.12%~72.46%,较CK2增加132.91%~279.07%,增收显著;随着行比值的增加,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绿豆和甘薯产量逐渐下降,导致系统产量、土地当量、产出和产投比均下降。综合来看,在鲜食玉米—绿豆套种甘薯模式中保持玉米和绿豆的行株距,按照1∶1的行比套种甘薯能获得最高的系统产量、土地当量比、经济效益和产投比,适宜在红壤旱地区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比配置 间作套种 鲜食玉米 绿豆 甘薯 红壤旱地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葵绿豆不同行比间作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璐 何录秋 杨学乐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26-28,共3页
通过油葵绿豆不同行比间作的比较,探讨间作方式对油葵、绿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在间作条件下油葵的株高增高、单盘结实粒数增加、产量提高,绿豆的主茎分枝数减少、单株荚果数减少、产量降低;油葵与绿豆间作时... 通过油葵绿豆不同行比间作的比较,探讨间作方式对油葵、绿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在间作条件下油葵的株高增高、单盘结实粒数增加、产量提高,绿豆的主茎分枝数减少、单株荚果数减少、产量降低;油葵与绿豆间作时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可显著增加总产量、提高单位面积产值;以2行油葵与4行绿豆间作的种植方式(A1处理)表现最优,其产值可达3591.59元/667m~2,比油葵单作和绿豆单作分别增加67.62%和15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 绿豆 间作 行比 产量 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沟播小麦施肥量与行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彦卿 张建刚 张冀涛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21,共2页
沟播施肥量与宽,窄行比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比间产量无显著差异;高肥与行比的交互作用极为显著.在高肥条件下沟播应相应放宽行比,选用30:10cm或26:10cm的较宽行比,容易高产。
关键词 旱地 冬小麦 施肥量 行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冷凉山区马铃薯套种玉米的最佳行比初探 被引量:7
20
作者 和新元 《云南农业》 2005年第6期24-25,共2页
通过在兰坪县开展间套作试验,对马铃薯套种玉米的三种行比进行比较,得出以2:2行比的间套作方式较为有利的依据,并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 行比 冷凉山区 玉米 套种 最佳 高寒 配套措施 间套作 兰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