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时变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1
作者 李垚 张栓 +3 位作者 邓月 倪高翔 方子帆 杜雪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5,共7页
针对精密减速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服役可靠性问题,考虑关键传动构件力学性能和弹性变形,将太阳轮、摆线针轮和针齿等传动构件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关键传动构件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太... 针对精密减速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服役可靠性问题,考虑关键传动构件力学性能和弹性变形,将太阳轮、摆线针轮和针齿等传动构件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关键传动构件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太阳轮输入转矩相对误差为0.96%,行星架输出角速度相对误差为0.06%,验证了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采用模糊函数和区间不确定性方法,表征关键传动构件的强度退化过程,基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和威布尔分布,建立减速器齿轮系统和轴承系统时变可靠性模型,探究强度退化和参数不确定性对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关键传动构件的时变可靠性和灵敏度的影响规律,并提出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失效风险图。结果表明:在关键构件服役5000 h后,摆线轮的可靠度(0.91)在服役过程中最低,是传动系统最薄弱的环节;系统服役时间越长,强度退化导致系统失效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强度退化 参数不确定性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制造误差的复式行星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2
作者 苏永政 周建星 +2 位作者 曹莉 费翔 尚俊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106,111,共7页
为探究制造误差对复式行星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基于势能法得到了系统的时变啮合刚度,综合考虑阻尼、时变啮合刚度、制造偏心误差等因素,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传动系统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Newmark-β积分法求解了系统的... 为探究制造误差对复式行星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基于势能法得到了系统的时变啮合刚度,综合考虑阻尼、时变啮合刚度、制造偏心误差等因素,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传动系统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Newmark-β积分法求解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了单构件制造偏心误差及多构件误差耦合作用对系统啮合力、啮合力幅值波动及太阳轮中心浮动轨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多构件误差的耦合作用会使啮合力波动范围增大,低阶倍频幅值有所上升;偏心误差使系统的啮合力幅值波动呈上升趋势,其中受短行星轮误差影响较大;双行星轮误差的同时作用加剧了太阳轮浮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行星传动系统 制造偏心误差 动态啮合力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啮合误差的复式行星传动系统均载特性研究
3
作者 苏永政 周建星 +3 位作者 曹莉 费翔 李元正 王铭铭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5,共6页
为研究复式行星传动系统的均载特性及影响均载特性的因素,通过势能法建立齿轮刚度求解模型,求解了传动系统的时变啮合刚度;计入阻尼、时变啮合刚度、啮合误差等因素影响,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系统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Newmark... 为研究复式行星传动系统的均载特性及影响均载特性的因素,通过势能法建立齿轮刚度求解模型,求解了传动系统的时变啮合刚度;计入阻尼、时变啮合刚度、啮合误差等因素影响,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系统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Newmark-β积分法求解了系统的动态响应,以均载系数量化均载性能,分析了转速、负载及单构件和多构件偏心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转速会降低系统的均载性能,增加负载会提高系统的均载性能;偏心误差的增大会使系统的均载性能降低,当偏心误差同时作用在内啮合的构件上时会使均载系数下降3.1%;当同类行星轮的偏心误差以旋转中心作用时,会有效降低偏心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集中质量法 偏心误差 均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行星传动系统虚拟样机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7
4
作者 巫世晶 王晓笋 +1 位作者 胡建正 公志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0-553,共4页
为了提高车辆传动系统的设计水平,结合多体动力学仿真及分析的理论,阐述了基于动力学虚拟样机技术的车辆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以 ADAMS 为平台,结合 Unigraphics中的三维模型,建立了某车辆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虚拟样机,并进行了仿真计算... 为了提高车辆传动系统的设计水平,结合多体动力学仿真及分析的理论,阐述了基于动力学虚拟样机技术的车辆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以 ADAMS 为平台,结合 Unigraphics中的三维模型,建立了某车辆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虚拟样机,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获得了该传动系统的重要性能参数,并就影响传动系统的性能和寿命的相关参数进行了分析,为同类产品的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虚拟样机 多体动力学 ADAMS 行星传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键合图理论的单环路行星传动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宝锋 崔亚辉 +2 位作者 张安 刘凯 郭坤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9-634,共6页
基于键合图理论,在考虑内外齿轮时变啮合刚度、阻尼和齿面摩擦力的基础上,使用LuGre摩擦模型,建立了NGW型行星齿轮的键合图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PX型和XP型单环路行星传动系统的键合图分析模型。使用20sim软件分别对XP型和PX... 基于键合图理论,在考虑内外齿轮时变啮合刚度、阻尼和齿面摩擦力的基础上,使用LuGre摩擦模型,建立了NGW型行星齿轮的键合图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PX型和XP型单环路行星传动系统的键合图分析模型。使用20sim软件分别对XP型和PX型两种单环路行星传动系统进行了速度和效率的计算和仿真,其仿真结果表明键合图建模理论与方法可以用于解决单环路行星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分析和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合图 单环路 非线性 20sim 行星传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齿侧间隙的风力机齿轮箱行星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长征 张磊 +2 位作者 刘杰 赵昕 白晓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87-1593,共7页
分析考虑齿侧间隙的大型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齿轮箱行星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使用集中参数法,建立包含啮合刚度、支承刚度、齿侧间隙、传动误差以及外部载荷激励的动力学模型。应用RungeKutta算法进行求解,分别分析输入转... 分析考虑齿侧间隙的大型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齿轮箱行星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使用集中参数法,建立包含啮合刚度、支承刚度、齿侧间隙、传动误差以及外部载荷激励的动力学模型。应用RungeKutta算法进行求解,分别分析输入转速与齿侧间隙对系统非线性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转速会增大各构件的扭转振动角位移,但各频率成分未发生明显改变。此外,在齿轮存在双侧间隙的情况下,随着齿侧间隙的增大,系统的非线性逐步增强,系统冲击状态由无冲击转为单边冲击,响应类型由准周期响应转为混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 齿轮箱 行星传动系统 齿侧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重卡行星传动系统振动噪声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梁伟智 贾爽 +1 位作者 李慎龙 曾小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1-224,共4页
以一款新型混合动力重卡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行星传动系统处于高速状态下的振动噪声情况以及各动力源动态响应特性。文中基于Romax软件建立了行星传动系统中的轴、轴承和齿轮组模型,并经过装配得到行星传动系统的三维模型。在车辆处于高... 以一款新型混合动力重卡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行星传动系统处于高速状态下的振动噪声情况以及各动力源动态响应特性。文中基于Romax软件建立了行星传动系统中的轴、轴承和齿轮组模型,并经过装配得到行星传动系统的三维模型。在车辆处于高速挡时,分析了由行星排传递误差激励下引起的行星传动系统的啸叫噪声,该过程有利于行星传动系统的结构优化。最后,研究了该系统在发动机、电机转矩波动激励下的动态响应特性,为新款混合动力重卡的多动力源动态协调控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行星传动系统 振动噪声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传动系统啮合振动信号的传递路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奕宏 何国林 曾智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37-40,共4页
在行星传动系统工作过程中,由于行星轮的公转,行星轮与齿圈的啮合点不断发生变化,啮合振动信号因此受到传递路径的影响。在啮合点远离传感器端的过程中,其信号强度逐渐变小,在靠近传感器端的过程中,信号强度逐渐增大。为了准确描述该啮... 在行星传动系统工作过程中,由于行星轮的公转,行星轮与齿圈的啮合点不断发生变化,啮合振动信号因此受到传递路径的影响。在啮合点远离传感器端的过程中,其信号强度逐渐变小,在靠近传感器端的过程中,信号强度逐渐增大。为了准确描述该啮合振动信号传递路径的变化规律,利用Virtual.lab建立行星齿轮箱壳体有限元模型,通过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建立传递路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为行星传动系统振动信号的数学建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传动系统 啮合振动信号 传递路径 有限元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绞车行星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广平 朱国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6,共3页
行星传动系统是液压绞车动力传动系统的主要部分,与普通定轴齿轮传动相比,具有质量轻、体积小、传动比大以及传动平稳和传动效率高等优点。以液压绞车行星传动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设计理论的行星传动系统设计方法,构建了行星传... 行星传动系统是液压绞车动力传动系统的主要部分,与普通定轴齿轮传动相比,具有质量轻、体积小、传动比大以及传动平稳和传动效率高等优点。以液压绞车行星传动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设计理论的行星传动系统设计方法,构建了行星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模型,运用Matlab优化设计工具箱,对行星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经过对优化结果的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较优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设计后的行星传动系统设计不但节省了原材料及制造成本,结构更为紧凑,同时也提高了液压绞车的综合性能,缩短了设计周期,对一般齿轮传动及减速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绞车 行星传动系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裂纹故障行星传动系统固有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宗 熊景鸣 +1 位作者 詹旭阳 岳建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33,共4页
建立2K-H行星传动纯扭转模型;运用韦伯法计算正常、太阳轮局部裂纹故障和行星轮局部裂纹故障的内外啮合刚度;对正常模型和裂纹故障模型进行固有特性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太阳轮故障对2、3、5阶固有频率影响较大,行星轮故障对2、3、6阶固有... 建立2K-H行星传动纯扭转模型;运用韦伯法计算正常、太阳轮局部裂纹故障和行星轮局部裂纹故障的内外啮合刚度;对正常模型和裂纹故障模型进行固有特性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太阳轮故障对2、3、5阶固有频率影响较大,行星轮故障对2、3、6阶固有频率影响较大,且行星传动系统在裂纹故障影响下不存在振动模式划分规律。为行星轮系动力学分析奠定基础,对行星传动系统设计和故障齿轮系统进行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传动系统 裂纹 啮合刚度 固有频率 振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传动系统啮入冲击提取技术及验证
11
作者 胡升阳 方宗德 +3 位作者 刘超 侯祥颖 杜进辅 沈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63-70,109,共9页
针对行星传动系统受误差随机性及复杂耦合关系影响难以准确构建系统啮入冲击解析模型的局限,提出结合希尔伯特-黄变换、小波降噪及瞬时频率理论,由试验应变信号提取系统啮入冲击的方法。通过设计测量方法并搭建试验平台,获取应变信号频... 针对行星传动系统受误差随机性及复杂耦合关系影响难以准确构建系统啮入冲击解析模型的局限,提出结合希尔伯特-黄变换、小波降噪及瞬时频率理论,由试验应变信号提取系统啮入冲击的方法。通过设计测量方法并搭建试验平台,获取应变信号频率瞬时变化点,判定提前啮入发生位置,从而获取系统啮入冲击,并创建内啮合副啮入冲击解析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所提方法予以验证。结果表明,试验结果因受外界因素影响大于理论结果和有限元结果,但三者在趋势及规律性上完全一致。该试验提取方案避免了复杂数学解析模型的构建,且不受系统复杂性及多样性影响,具备广泛、准确、方便等优点,可为实时修形设计以及复杂传动系统的动态性能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传动系统 试验提取 啮入冲击 希尔伯特-黄变换 瞬时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模态变化机理及变区间动态灵敏度分析
12
作者 严鹏飞 李亚宁 +2 位作者 高强 蒋方宇 昝晓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09-4117,共9页
针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优化设计过程中确定参数有效设计范围的问题,开展两级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参数动态灵敏度研究。以车用两级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构建系统的固有振动模型,对两级行星排的振型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针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优化设计过程中确定参数有效设计范围的问题,开展两级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参数动态灵敏度研究。以车用两级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构建系统的固有振动模型,对两级行星排的振型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推导行星系统的振动能量的表达式,揭示了振动能量的分布状态及能量只在同一阶次振动传递的规律。进一步探究了系统固有频率的模态变化机理,阐述参数变化引发系统固有频率模态跃迁的振动能量传递本质。采用求导法推导系统固有频率的参数灵敏度方程,研究模态跃迁现象对参数灵敏度的影响规律,揭示固有频率灵敏度随参数取值改变的动态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模态跃迁现象划分参数灵敏度区间的方法,实现对优化设计阶段变量取值范围选择工作的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模态跃迁 参数灵敏度 模态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齿圈下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特性研究
13
作者 陆春元 焦洪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6-133,共8页
建立了计入内圈齿轮柔性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和静态传输误差激励,采用龙格-库塔数值算法计算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了齿轮节线和齿根上的动态应力和变形分布。结果表明柔性内齿圈... 建立了计入内圈齿轮柔性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和静态传输误差激励,采用龙格-库塔数值算法计算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了齿轮节线和齿根上的动态应力和变形分布。结果表明柔性内齿圈的降低了内齿圈与行星轮之间的动态负载分配系数,传动系统的负载特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于固定内齿圈,最大应力位于沿轴向的中点上,沿齿宽方向的动态变形最大值出现在齿面末端,动态变形从齿顶边缘到齿根边缘呈递减趋势。由于支承刚度较小,负载分配系数随厚度的增加迅速减小,且行星销的错位和静态传输误差对系统的负载分配系数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柔性齿圈 动态响应 负载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齿廓修形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莫帅 刘志鹏 +2 位作者 罗炳睿 岑国建 徐家科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9,共9页
基于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高传动效率和低噪音等要求,以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考虑偏心误差和安装误差的斜齿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弯⁃扭⁃轴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四阶Runge⁃Kutta法求解动力学方程得到行星齿轮的动... 基于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高传动效率和低噪音等要求,以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考虑偏心误差和安装误差的斜齿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弯⁃扭⁃轴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四阶Runge⁃Kutta法求解动力学方程得到行星齿轮的动态啮合力、动态传动误差和动载系数等动态特性,并以此为评价指标展开行星齿轮的修形研究。建立了齿廓修形后的齿面方程和考虑齿面修形的动力学方程,研究不同修形量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修形量的增大,行星齿轮的动态啮合力、动态传动误差和动载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到最低值后又开始增大,最终确定齿轮的合理修形量。经过整机性能测试发现合理修形下的行星减速器振动噪声降低、传动性能提升,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减振降噪、传动效率提升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齿轮修形 动态啮合力 动态传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度约束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威 于照 +1 位作者 贾志新 孟惠荣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45-947,共3页
在阐述了传统设计法存在诸多弊端的基础上 ,应用可靠性设计理论和最优化设计技术 ,提出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将行星轮齿面接触和齿根弯曲强度、应力作为随机变量处理 ,以可靠性指标作为约束条件 ,建立了可靠性优化设... 在阐述了传统设计法存在诸多弊端的基础上 ,应用可靠性设计理论和最优化设计技术 ,提出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将行星轮齿面接触和齿根弯曲强度、应力作为随机变量处理 ,以可靠性指标作为约束条件 ,建立了可靠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给出了最优设计结果。计算实例结果表明 ,该方法更接近工程实际 ,比传统常规设计和普通优化设计更加合理、科学 ,是一种更具工程实用价值的综合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传动系统 可靠性 优化设计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复杂微弱故障的非线性特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梁晓玉 徐玉秀 +1 位作者 邢钢 闻邦椿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8-543,共6页
针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振动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性和故障特征微弱等特点,基于混沌理论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正常、单一和多类耦合故障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用小波包算法对所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预处理;恰当选取最佳时延和最小嵌入... 针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振动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性和故障特征微弱等特点,基于混沌理论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正常、单一和多类耦合故障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用小波包算法对所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预处理;恰当选取最佳时延和最小嵌入维数重构相空间。在此基础上,用相图定性描述不同故障状态的故障类型;用关联维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量化其各故障状态的特性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状态下的相图有一定的差异性;且故障越严重、故障耦合的越多,其关联维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越大,混沌特性越强。因此,利用混沌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可以有效识别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单一故障以及故障特征频率不重叠和故障特征频率重叠的两类耦合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相图 关联维数 最大LYAPUNOV指数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相关信息融合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晓清 徐玉秀 +2 位作者 梁晓玉 杨文平 闻邦椿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不同测点的信息对故障敏感度不同、各测点的振动传递使故障与测点具有关联性等特点,提出基于振动相关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模型。分别获取正常和5种故障状态在3个测点下振动信号的小波包能量特征向量;计算同一测点不同状态信号的能量... 针对不同测点的信息对故障敏感度不同、各测点的振动传递使故障与测点具有关联性等特点,提出基于振动相关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模型。分别获取正常和5种故障状态在3个测点下振动信号的小波包能量特征向量;计算同一测点不同状态信号的能量特征相关系数及不同测点相同状态信号的能量特征相关系数。通过分析这两类信息所呈现的特性建立故障诊断模型。用14组待检信号进行故障诊断模型的实例分析,其诊断结果与实际故障状态完全一致。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5种故障状态进行分类,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故障状态一致,验证了所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的正确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振动相关信息融合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能有效反映出不同故障状态的特性,能准确诊断出复杂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微弱及耦合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 相关系数 信息融合 支持向量机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微弱及耦合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工况下采煤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12
18
作者 毛清华 张勇强 +3 位作者 赵晓勇 张旭辉 樊红卫 张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3,共6页
采煤机截割煤层时,牵引部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处于变速工况,且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结构复杂,导致振动信号存在多种调制现象,影响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故障特征提取。针对上述问题,将阶次分析技术与包络谱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包络阶次谱分析的采... 采煤机截割煤层时,牵引部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处于变速工况,且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结构复杂,导致振动信号存在多种调制现象,影响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故障特征提取。针对上述问题,将阶次分析技术与包络谱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包络阶次谱分析的采煤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非平稳时域振动信号进行Hilbert包络分析,然后将非平稳时域包络信号进行计算阶次跟踪处理,转换为等角度的角域信号,最后对等角度角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信号的包络阶次谱。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及基于动力传动故障诊断综合试验台的变速工况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故障诊断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变速工况下的振动调制信号,阶次分析难以提取特征阶次,而包络阶次谱分析方法可有效提取其特征阶次,并实现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故障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牵引部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故障诊断 阶次分析 计算阶次跟踪 包络阶次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桂菊 肖才远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7,共4页
应用有限元理论静态分析,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进行了结构静力学研究.将Pro/Engineer中建立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行星架组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导入ANSYS中生成行星架组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得到了行星架组件的应力分布云图和... 应用有限元理论静态分析,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进行了结构静力学研究.将Pro/Engineer中建立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行星架组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导入ANSYS中生成行星架组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得到了行星架组件的应力分布云图和位移分布云图,验证了行星架组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PRO/ENGINEER 有限元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速扰动策略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混沌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娟 李同杰 +1 位作者 靳广虎 鲍和云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6,共6页
基于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纯扭转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转速扰动的策略实现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混沌运动的周期稳定化。对于系统未知,且转速允许变动量很小的情况,运用最优参数控制方法计算转速扰动量变化值,实现了转速小扰动要求下的行星齿... 基于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纯扭转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转速扰动的策略实现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混沌运动的周期稳定化。对于系统未知,且转速允许变动量很小的情况,运用最优参数控制方法计算转速扰动量变化值,实现了转速小扰动要求下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混沌控制。对于系统已知,且转速允许变动量相对较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所谓参数大扰动控制方法,并以输入转速为扰动控制量,通过转速大扰动策略,同样实现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混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混沌控制 转速扰动策略 最优参数控制方法 参数大扰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