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阻力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血糖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颖 颜轶隽 +4 位作者 刘蕾 胡毓敏 张扬 刘凯 姜博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2604-2610,共7页
背景2型糖尿病与肌少症是两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关于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临床干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抗阻力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对合并肌少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质量及血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 背景2型糖尿病与肌少症是两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关于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临床干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抗阻力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对合并肌少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质量及血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5月于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61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老年患者(≥65岁)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试验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抗阻力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TIR)、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握力(kg)、6 m步速(m/s),并分析干预前后ASMI、握力、6 m步速改善程度与TIR、MAGE改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对照组TIR较干预前降低(P<0.05);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HbA_(1c))、TIR、MAGE、6 m步速、优势手握力较干预前改善(P<0.05)。干预12周后,两组HbA_(1c)、TIR、MAGE、ASMI、6 m步速、优势手握力变化幅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 m步速变化幅度与TIR变化幅度呈正相关(r_(s)=0.411,P<0.05),与MAGE(r_(s)=-0.472,P<0.05)和HbA_(1c)(r_(s)=-0.315,P<0.05)变化幅度呈负相关。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合并肌少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抗阻力运动联合营养干预不但可以增加肌肉量和身体功能,而且可以改善血糖稳定性和血糖达标时间。抗阻力运动和营养干预简便易行,安全性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训练 运动疗法 糖尿病 2 肌少症 骨骼 血糖控制 血糖稳定性 社区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效益:系统综述的系统综述
2
作者 王梅 朱文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3-56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身体活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以及相关健康结局的证据。方法根据PRISMA指南,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获得2017年至2024年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数据提取,采用AMST... 目的系统评价身体活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以及相关健康结局的证据。方法根据PRISMA指南,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获得2017年至2024年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数据提取,采用AMSTAR2评估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对最终纳入的系统综述进行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8篇系统综述,其中6篇为高质量,2篇为低质量。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干预(有氧运动、抗阻训练、联合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均能显著降低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心肺适能,降低心血管风险因素(如体质量、血压、血脂),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与死亡率。联合训练和较高强度的运动方案可能更有效;专业监督下的运动干预效果更优。结论规律且多模式的身体活动能改善T2DM患者血糖控制,降低相关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建议推广个别化、多元化、剂量充足(鼓励更高总量)、强度适宜(鼓励更高强度)、多模式结合、专业监督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运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身体活动 血糖控制 并发症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基因多态性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8
3
作者 高红红 任丽君 +5 位作者 马豪莉 王利 侯会娟 司马盼盼 谢骅 宋瑞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SIRT1基因多态性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接受2型糖尿病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患者216例,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26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分析患者...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SIRT1基因多态性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接受2型糖尿病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患者216例,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26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分析患者SIRT1基因多态性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216例患者接受26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HbA1c、FPG、2h PG和BMI指标均明显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CC型患者HbA1c、FPG、BMI、2h PG各指标比TT型患者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1基因多态性分析显示患者Rs12778366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另外对145例患者STIR1基因mRNA表达分析发现,TT型患者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TC/CC型患者(P<0.001)。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治疗既往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安全有效,且携带C等位基因的患者疗效更好;SIRT1基因Rs12778366位点可能通过影响SIRT1基因mRNA的表达而影响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 SIRT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健康理念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4
作者 时诗柔 武晴 +3 位作者 刘晓惠 张玲 杜利娜 冯双双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8-33,共6页
目的基于主动健康理念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主动健康理念和循证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对内容进行修改,最终形成方案终稿。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6月的6... 目的基于主动健康理念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主动健康理念和循证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对内容进行修改,最终形成方案终稿。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6月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7-12月的61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主动健康理念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监测频率及足部护理条目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修订版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主动健康理念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强调患者主动参与,从多维度展开干预,能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控制与生活质量,为糖尿病护理带来新方法,也为主动健康理念用于慢性病管理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主动健康 自我管理 血糖控制 生活质量 慢性病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谷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在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5
作者 段纬喆 王中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观察德谷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降糖方案在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按随... 目的观察德谷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降糖方案在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谷赖胰岛素治疗方案,试验组采用德谷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方案,均治疗12周。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统计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空腹血糖值(FPG)、空腹血清C肽值(FCP)、餐后2 h血清C肽值(2hP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水平,以及基础胰岛素使用量、降糖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HbA1c、FPG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但两组间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FCP、2hPCP值均高于对照组,但试验组HOMA-IR值低于对照组(t=8.757、23.760、6.998,均P<0.01);试验组基础胰岛素使用量、BMI值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5.37,P<0.01)。结论德谷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方案治疗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该类患者血糖控制平稳,有效,不良反应少,且有降糖之外的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 德谷胰岛素 利拉鲁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侯锦杰 徐蓉 +2 位作者 谢晓冉 游嘉欣 夏添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1-36,共6页
目的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低血糖高风险人群及精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2轮专家函询及课题组讨论,制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因素筛查表,选取2023年6-10月内分泌科收治的... 目的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低血糖高风险人群及精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2轮专家函询及课题组讨论,制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因素筛查表,选取2023年6-10月内分泌科收治的58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低血糖的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在全样本集以及采用Bootstrap法(500次)进行内部验证。结果193例患者(32.99%)发生低血糖。Lasso回归筛选出24个变量,其中11个变量(性别、舒张压、家庭人均月收入、饮酒、近1年发生低血糖次数、识别低血糖症状、高血压、高血脂、多重用药、随机C肽、糖化血红蛋白)构建列线图。全样本集及Bootstrap法验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和0.821,Brier分数分别为0.156和0.159,灵敏度为0.702和0.747,特异度为0.839和0.809。结论构建的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为临床医护人员筛查低血糖的高危人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2糖尿病 持续葡萄糖监测 血糖 高血压 高血脂 列线图 风险预测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其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3
7
作者 于平平 肖湘成 +1 位作者 王琳云 王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5-431,共7页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并探讨其与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211名调查其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同时现场检测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并探讨其与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211名调查其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同时现场检测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不同组间血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其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调查对象中自我管理行为总体水平不高;2hPG,HbA1C受不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影响较大(P<0.05);自我管理行为与FPG(r=–0.277,P=0.015),2hPG(r=–0.453,P<0.001),HbA1C(r=–0.435,P=0.001)呈负相关;病程≥5年时患者的血糖控制因自我管理行为的不同而呈现明显的不同;患者的FPG与饮食控制的管理最相关,2hPG与饮食控制、坚持用药、血糖自我监测3个管理维度密切相关,HbA1C与饮食控制、坚持用药相关;患者参加糖尿病教育的次数、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式以及病程是影响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不佳,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有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特别是2hPG和HbA1C的控制;在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时要关注患者的病程、治疗的方式以及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社区 自我管理行为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7
8
作者 孙晓敏 汪虹 +1 位作者 许方蕾 宋立源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建立档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建立档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10个月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干预10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项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指标也均较入组时下降,血糖值控制改善,与对照组各对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个性化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行为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相关性牙周炎患者血糖控制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彩云 孙剑 +3 位作者 孟杨 曾宪涛 周静 庞光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相关性牙周炎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具体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注册中心、Medline、EMbase、SIGLE、GreyNet、NTI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相关性牙周炎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具体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注册中心、Medline、EMbase、SIGLE、GreyNet、NTI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有关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血糖控制影响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1991—2011年4月31日。均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然后采用RevMan 5.1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纳入7个研究,共计471例受试患者。结果牙周基础治疗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相关性牙周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0.94~-0.22,P=0.001)。治疗组牙周袋探诊深度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95%CI:-2.26~-0.69,P=0.000 2)。结论牙周基础治疗有利于2型糖尿病相关性牙周炎患者总体血糖水平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治疗 2糖尿病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科峰 柴林燕 +1 位作者 张允东 高海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92-495,499,共5页
目的:探讨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诊T2DM患者138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联合治疗组,各6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 目的:探讨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诊T2DM患者138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联合治疗组,各6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程度、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炎症因子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外周血中血糖指标水平,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介质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外周血中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低于常规组;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氢(LHP)含量低于常规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高于常规组(P<0.05);血清中炎症介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含量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T2DM患者接受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更为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并抑制全身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DPP-4抑制剂 血糖控制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阻力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中方 白姣姣 +2 位作者 李全磊 袁一君 谢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81-84,共4页
目的评价渐进性抗阻力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1期)、MEDLINE、EMBASE、PUBMED、OVID、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关于2型... 目的评价渐进性抗阻力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1期)、MEDLINE、EMBASE、PUBMED、OVID、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抗阻力运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自数据库开始收录时间起至2013年6月),同时筛检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相关研究、共518例患者。与不运动组相比,渐进性抗阻力运动组的HbA1c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有氧运动组相比,两组HbA1c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渐进性抗阻力运动组的肌力改善水平明显高于有氧运动组和不运动组(均P<0.01)。三组身体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性抗阻力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肌力的效果显著,应加强抗阻力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抗阻力运动 血糖控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320例血糖控制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斌斌 马建华 +4 位作者 苏晓飞 丁波 孙睿 罗勇 郭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92-1193,共2页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涉及饮食、运动以及药物等共同作用结果,中国人群血糖控制普遍不达标,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已将中国人群HbAlc控制水平提高到7.0%.从而避免过分严格的血糖控制带来的低血糖以及死亡风险。但即便提高到7....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涉及饮食、运动以及药物等共同作用结果,中国人群血糖控制普遍不达标,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已将中国人群HbAlc控制水平提高到7.0%.从而避免过分严格的血糖控制带来的低血糖以及死亡风险。但即便提高到7.0%,可能仍有很多患者未达标,为了解这一现状.我们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血糖控制 患者 调查 门诊 中国人群 HBALC 死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教育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薛丽娟 王晓琴 冯小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72例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法。3个月、6个月、1年后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72例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法。3个月、6个月、1年后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结果干预6个月、1年观察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同伴教育有助于改善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农村 同伴教育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唐建东 李清楚 +1 位作者 任健 李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884-3886,共3页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10例初诊2型糖尿病和11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10例初诊2型糖尿病和11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LR等。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组FBG、TC、TG、NL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Hb A1c>7%组患者FBG、TC、TG、NLR均高于Hb A1c≤7%组;糖尿病组中,NLR与Hb A1c呈正相关;Hb Alc>7%组控制血糖后FBG、Hb A1c、TG、NLR较治疗前均有下降。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NLR升高,与Hb A1c呈正相关,控制血糖可降低N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血糖控制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状态与血糖控制情况、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怀芬 杜娟 +1 位作者 方欢乐 李晓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7期2346-2348,2352,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状态与血糖控制情况、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性。方法:13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值分为非焦虑组(SAS评分<50分)43例、轻中度焦虑组(SAS评分50~69分)71例、重度焦虑组(SAS评分≥7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状态与血糖控制情况、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性。方法:13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值分为非焦虑组(SAS评分<50分)43例、轻中度焦虑组(SAS评分50~69分)71例、重度焦虑组(SAS评分≥70分)24例。对比三组患者糖代谢指标、微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轻中度焦虑组、重度焦虑组患者外周血中FPG、P2hPG、HOMA-IR、CRP、ASAA、IL-6、MDA、ROS的水平均高于非焦虑组,CAT、GSH-Px的含量低于非焦虑组;重度焦虑组患者外周血中FPG、P2hPG、HOMA-IR、CRP、ASAA、IL-6、MDA、ROS的水平均高于轻中度焦虑组,CAT、GSH-Px的含量低于轻中度焦虑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程度增加是导致糖代谢异常、微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状态加剧的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焦虑状态 血糖控制情况 微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花 张丽侠 郑丽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纳入T2DM患者170例,其中绝经前女性T2DM患者(A1组)21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A2组)79例,小于50岁男性T2DM患者(B1组)22例,50岁及以上男性T2DM患者(B2组)48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纳入T2DM患者170例,其中绝经前女性T2DM患者(A1组)21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A2组)79例,小于50岁男性T2DM患者(B1组)22例,50岁及以上男性T2DM患者(B2组)48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所有患者腰椎(L2、L3、L4和L2-4)及股骨近端[(股骨颈(FN)、大转子(TM)和Wards三角区(WA)]的骨密度。以各部位骨密度为因变量,以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年龄、体重指数、病程等可能影响骨密度的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血糖控制水平是否对T2DM患者骨密度有影响。结果:A1组未发现Hb A1c水平对骨密度有影响。A2组中Hb A1c水平对L2、L3、L4和L2-4的骨密度有影响(β=-0.579、-0.556、-0.614和-0.476,P均〈0.05)。B1组中Hb A1c水平对L4、L2-4和WA的骨密度有影响(β=-0.443、-0.284和-0.227,P均〈0.05)。B2组中Hb A1c水平对L4、L2-4和TM的骨密度有影响(β=-0.745、-0.297和-0.147,P均〈0.05)。结论: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是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对于男性及绝经后女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密度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何展鹏 罗宏斌 米剑媚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1期71-72,85,共3页
目的探索一套以实践、体验等方式为主的糖尿病教育形式,达到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病情的目标。方法对在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9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进行以实践为主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实践组,n=49)和传统的课堂糖尿病健... 目的探索一套以实践、体验等方式为主的糖尿病教育形式,达到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病情的目标。方法对在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9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进行以实践为主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实践组,n=49)和传统的课堂糖尿病健康教育(课堂组,n=50),对比分析两组在病情控制及生活方式改变上的差异。结果实践组随访12个月时的空腹血糖(6.33±1.42)mmol/L、餐后2 h血糖(9.18±2.63)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1.3)%、体重指数减低(1.01±1.39)kg/m2、糖尿病知识评分(24.7±3.9)分、运动次数(4.8±2.6)次/周、自我监测血糖次数(4.7±5.0)次/月等,均优于课堂组(P值均<0.05)。结论以实践为主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形式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及体重控制上优于传统的课堂式糖尿病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健康教育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骨密度关系的观察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郝雅斌 洪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7期487-489,500,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血糖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规律治疗1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30例,其中15例为血糖控制较好组[GGC组:平均年龄(61.2±1.1)岁],另外15例为血糖控制较差组[PGC组:平均年龄(63.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血糖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规律治疗1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30例,其中15例为血糖控制较好组[GGC组:平均年龄(61.2±1.1)岁],另外15例为血糖控制较差组[PGC组:平均年龄(63.4±0.9)岁]。另设正常对照组15例[NC组:平均年龄(61.8±1.5)岁]。分别测定3组成员股骨颈及L1~4水平的BMD、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IGF-1、空腹C-肽、血钙、血磷、血镁、全段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3组在iPTH和IGF-1水平上差异无显著性。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股骨颈BMD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骨密度水平与IGF-1、体重等指标相关,骨吸收增加与高血糖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血糖控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日周期类型对血糖控制与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洁 肖凌凤 +2 位作者 付增瑞 姜艳鑫 任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周期类型对血糖控制与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清晨型-夜晚型量表(MEQ)、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对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对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测定。结果根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周期类型对血糖控制与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清晨型-夜晚型量表(MEQ)、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对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对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测定。结果根据MEQ得分将患者分为清晨型76例、中间型95例、夜晚型37例。与清晨型组患者相比,夜晚型组患者年龄小、CES-D得分高、HbA1c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MEQ得分和使用胰岛素治疗是HbA1c的影响因素,性别与MEQ得分是CES-D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夜晚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存在不利影响,并影响其心理健康,临床医护工作者应重视对2型糖尿病患者日周期类型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日周期类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血糖控制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O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2
20
作者 王雪 聂恒卓 刘海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1,共8页
背景 近年来,信息化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作为国内外常见的“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的OTO(online-to-offline)模式已由治疗向预防转移,且已被证明可为慢性病管理提供有效支撑。目前国内鲜有OT... 背景 近年来,信息化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作为国内外常见的“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的OTO(online-to-offline)模式已由治疗向预防转移,且已被证明可为慢性病管理提供有效支撑。目前国内鲜有OTO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目的 探讨OTO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8—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从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转介至本市5家社区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干预组(n=55),对其进行为期12个月的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干预,干预组给予OTO模式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第6个月和12个月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文版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结果 最终完成本次研究的患者共105例,其中干预组53例,对照组52例。干预前两组患者FBG、2 h-PBG、H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对FBG、2 h-PBG、HbA水平有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FBG、2 h-PBG、HbA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第6个月和12个月的FBG、2 h-PBG、HbA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第6个月和12个月的FBG、2 h-PBG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第12个月的FBG、2 h-PBG、HbA水平均低于干预第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第12个月的2 h-PBG水平低于干预第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第6个月和12个月FBG、2 h-PBG、Hb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DSCA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DSCA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同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SDSCA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OTO模式健康管理有助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有利于实现对糖尿病的长期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O模式 糖尿病 2 血糖控制 自我管理行为 健康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