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肿瘤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彭淑平 方唯意 +3 位作者 蒋日成 周建国 董琳 曹建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8-682,共5页
目的 构建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VBMDMP)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GST-VBMDMP融合蛋白,观察其对Lewis肺癌自发转移瘤模型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VB-MDMP DNA序列(人源性IgG3上游铰链区连接肽连接的Tumstatin的两个功能区获得性肽基因序列)... 目的 构建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VBMDMP)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GST-VBMDMP融合蛋白,观察其对Lewis肺癌自发转移瘤模型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VB-MDMP DNA序列(人源性IgG3上游铰链区连接肽连接的Tumstatin的两个功能区获得性肽基因序列),构建克隆载体PUC19-VBMDMP,亚克隆到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上,经测序和酶切分析鉴定获得了未发生移码突变的PGEX-4T-1-VBMDMP融合载体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后,用 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lutathione sepharose 4B层析柱纯化蛋白表达产物。采用Lewis肺癌自发转移瘤模型,检测VBMDMP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成功的构建pUC19-VB-MDMP克隆和pGEX-4T-1-VBMDMP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获得稳定表达,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层析柱获得纯化的GST-VBMDMP融合蛋白。VBMDMP(GST-VBM-DMP 10、6、2 mg·kg^(-1))对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具有抑制作用(瘤重抑制率分别为95.5%,80.4%,60.05%)。VBMDMP(GST-VBMDMP 10,6,2 mg·kg^(-1))对小鼠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具有抑制作用(自发性肺转移瘤结节抑制率分别为94.8%,86.4%,73.9%)。结论 VBM-DMP对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和肺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 原核表达 LEWIS肺癌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的鉴定
2
作者 戴文建 张曼 +1 位作者 彭淑平 曹建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23-428,共6页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vascular basement membrane—derived mulifunctional peptide,VB—MDMP),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得融合了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肿瘤抑素(tumstatin)活性成分的...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vascular basement membrane—derived mulifunctional peptide,VB—MDMP),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得融合了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肿瘤抑素(tumstatin)活性成分的GST—VBMDMP基因,克隆到pPIC9K载体;然后原生质体转化法转化毕赤酵母细胞,行多克隆筛选和表型鉴定。获得His’Muts表型的转化子,在MGY培养液中30℃摇床培养,每24h从培养液中转移1ml培养液上清于-70℃保存,并保持培养瓶中培养液的量和培养液中甲醇0.5%的浓度不变,第9天行SDS—PAGE检测表达的蛋白并纯化,然后进行细胞和动物生物活性检测。结果:SDS—PAGE发现阳性重组子在MGY培养液中表达的蛋白量在1~7d逐渐增加,到第8天后开始减少,用Gluta—thione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GST—VBMDMP融合蛋白;GST—VBMDMP能抑制C57BL/6鼠动脉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同时GST—VBMDMP(2、6、10mg/kg)对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瘤重抑制率分别为96.6%、82.1%、61.2%)和自发性肺转移瘤(瘤结节抑制率分别为96.8%、87.9%、75、3%)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VBMDMP能够抑制鼠动脉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并对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和肺转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 抗肿瘤 血管形成抑制剂 血管基底膜 内皮细胞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氰化钾对血管基膜的特殊染色作用
3
作者 孙异临 曲宝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98-300,共3页
为探讨铁氰化钾〔potassiumferricyanideK3Fe(CN) 6〕对血管基膜的特殊染色作用 ,以铁氰化钾作为染色剂对生物样本进行处理 ,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血管基膜对该物质的反应。结果显示 ,用铁氰化钾浸染后的病理标本 ,血管基膜部位染色明显加... 为探讨铁氰化钾〔potassiumferricyanideK3Fe(CN) 6〕对血管基膜的特殊染色作用 ,以铁氰化钾作为染色剂对生物样本进行处理 ,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血管基膜对该物质的反应。结果显示 ,用铁氰化钾浸染后的病理标本 ,血管基膜部位染色明显加深 ,电子密度增高。提示 :铁氰化钾可以与血管基膜结合 ,从而为研究血管基膜的超微病理变化提供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氰化钾 血管基膜 电子显微镜 超微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对血管内皮和平滑肌及基膜的调控 被引量:2
4
作者 钟文群 陈刚 赵怡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720-724,共5页
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主要由TGFβ及其受体以及受体底物Smad蛋白分子组成,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介导平滑肌细胞分化,参与维持血管内皮基膜的完整性。研究TGFβ信号转导通路在口腔颌面部血... 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主要由TGFβ及其受体以及受体底物Smad蛋白分子组成,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介导平滑肌细胞分化,参与维持血管内皮基膜的完整性。研究TGFβ信号转导通路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肿瘤血管生成等血管相关疾病的中作用机制,探讨其他基因或转录因子对该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可为治疗血管相关性疾病提供新思路。本文就TGFβ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基膜的调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信号转导通路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基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血管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国境 路欣 +2 位作者 许晴 魏静波 史小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 探讨内分泌功能紊乱和避孕药具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DUB)病理变化的共同点。方法 应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DUB的子宫内膜进行组织形态学、血管内皮细胞CD34和基膜层粘连蛋白(LN)的比较研究。结果 避孕药具引发的出血为... 目的 探讨内分泌功能紊乱和避孕药具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DUB)病理变化的共同点。方法 应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DUB的子宫内膜进行组织形态学、血管内皮细胞CD34和基膜层粘连蛋白(LN)的比较研究。结果 避孕药具引发的出血为弥散性,内膜发育受抑制;而内分泌紊乱引发的出血为局灶性,内膜发育呈不同步状态。2组共同点是出血部位的血管呈断裂像,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 和血管基膜中LN的阳性表达都明显减弱。结论 不同诱因的DUB导致子宫出血的直接因素均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和基膜中LN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子宫出血 内膜血管变化 层粘连蛋白(LN)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内分泌功能紊乱 CD34 避孕药具 内膜发育 组织形态学 内分泌紊乱 病理变化 方法应用 子宫内膜 出血部位 阳性表达 血管基膜 直接因素 DU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毛细血管密度显示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晴 路欣 +1 位作者 诸定寿 史小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为准确显示子宫内膜毛细血管的密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人分泌期子宫内膜进行与血管功能密切相关的各种因子的标记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子宫内膜毛细血管密度的测定。结果在同一组织、同一切面上,CLⅣ和CD34显示的毛细血管密... 为准确显示子宫内膜毛细血管的密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人分泌期子宫内膜进行与血管功能密切相关的各种因子的标记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子宫内膜毛细血管密度的测定。结果在同一组织、同一切面上,CLⅣ和CD34显示的毛细血管密度最高。提示CLⅣ和CD34是显示血管密度最好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毛细血管密度 显示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 比较研究 血管基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nff移植肾病理电子显微镜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黄亚冰 郭晖 +1 位作者 官阳 钟伟雄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1-396,共6页
随着临床器官移植的发展,移植病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其中,Banff移植病理学会议的召开及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的建立是国际移植病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自此之后,各类移植器官病理学诊断的Banff标准得以不断更新和... 随着临床器官移植的发展,移植病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其中,Banff移植病理学会议的召开及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的建立是国际移植病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自此之后,各类移植器官病理学诊断的Banff标准得以不断更新和完善。电子显微镜(电镜)的超微病理学观察在移植肾早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复发性疾病和新发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发现和早期合理治疗有助于保障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减少移植肾失功。本文介绍了电子显微镜及其超微病理诊断的基本定义、Banff移植肾病理中有关电镜诊断标准的研究历程及主要进展,总结了在移植肾活检电镜诊断中的典型病变、标准术语及诊断标准,旨在为临床器官移植及基础器官移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移植病理学 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 电子显微镜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超微病理学 供者特异性抗体 移植肾肾小球病 肾小管周毛细血管基膜多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
8
作者 陈继培 《农家科技》 2000年第11期37-37,共1页
老年性糖尿病起病缓慢,病情隐匿,症状不典型,多以并发症为其首发症状。常见并发症状有三种。△足趾坏疽。糖尿病可引起全身小动脉、微小血管硬化,常累及足背动脉,致使毛细血管基膜增厚,血管闭塞,局部血液供应减少,毒性物质难以排出,出... 老年性糖尿病起病缓慢,病情隐匿,症状不典型,多以并发症为其首发症状。常见并发症状有三种。△足趾坏疽。糖尿病可引起全身小动脉、微小血管硬化,常累及足背动脉,致使毛细血管基膜增厚,血管闭塞,局部血液供应减少,毒性物质难以排出,出现趾端麻木、疼痛、溃烂。糖尿病人血糖高,在高糖状态下,细茵易生长繁殖,致使溃烂处感染,且对一般常用抗生素治疗不敏感,容易扩散全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糖尿病 并发症 首发症状 血液供应 血管闭塞 血管基膜 糖尿病人 足背动脉 血管硬化 生长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