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7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通过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子宫平滑肌瘤进展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李晓银 何辉 +1 位作者 吴翠松 闻先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5-1333,共9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子宫平滑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水平,探讨其是否通过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42,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子宫平滑肌瘤的进展...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子宫平滑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水平,探讨其是否通过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42,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子宫平滑肌瘤的进展。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组织样本,选取5例行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标本,将子宫肌瘤旁正常平滑肌组织作为对照组,子宫肌瘤组织作为子宫平滑肌瘤组。根据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组织,将其分为肌壁间组、黏膜下组和浆膜下组,每组选取5例。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VEGFA和Cdc42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情况。在体外实验中,提取子宫平滑肌细胞和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利用CCK-8实验筛选VEGF受体抑制剂阿昔替尼(axitinib)的最适浓度,并通过质粒转染平滑肌瘤细胞过表达VEGFA。根据实验目的分别处理细胞。采用CCK-8和EdU细胞增殖流式检测法评估axitinib对子宫平滑肌瘤细胞活力和增殖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分析axitinib、Cdc42抑制剂ML141和过表达VEGFA对子宫平滑肌瘤细胞中VEGFA、Cdc42、β-catenin及其下游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子宫肌瘤组织中VEGFA和Cdc4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且肌壁间子宫肌瘤中的VEGFA和Cdc4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黏膜下及浆膜下肌瘤(P<0.01)。CCK-8和EdU染色实验结果表明,axitinib对子宫平滑肌细胞活力实验的适宜浓度为5μmol/L,axitinib浓度为5μmol/L时能有效抑制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的活力和增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子宫平滑肌瘤细胞中VEGFA、Cdc42、β-catenin及其下游cyclin D1、c-Myc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axitinib和ML141显著抑制了β-catenin及其下游蛋白的表达(P<0.05),VEGFA能显著抑制Cdc42的表达(P<0.01),但ML141未抑制VEGFA表达(P>0.05)。过表达VEGFA后,VEGFA、Cdc42、β-catenin及其下游cyclin D1、c-Myc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VEGFA可能通过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子宫平滑肌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阿昔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杨阳 张文华 王万祥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3-712,共10页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55例患者术后标本及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VEGF-A、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标志物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结果55例患者的癌组织中HER-2高表达15例(27.2%)、VEGF-A高表达23例(41.8%)、PD-L1高表达18例(32.7%),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HER-2表达组在肿瘤位置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VEGF-A表达组在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度、肿瘤位置、N分期、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PD-L1表达组在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疾病分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9-9水平、HER-2表达为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术前CA19-9水平、肿瘤最大直径、N分期、VEGF-A、PD-L1表达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HER-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相比于HER-2低表达患者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HER-2、VEGF-A、PD-L1对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意义重大,是潜在的靶向治疗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角蛋白19片段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英 吴凯 田胤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52-345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RFA21-1)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化疗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130例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采用顺铂为基础化疗...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RFA21-1)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化疗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130例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采用顺铂为基础化疗的晚期驱动基因阴性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标准的一线治疗,作为观察对象;同期选取100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通过顺铂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治疗无效组15例,治疗有效组37例;治疗显效组78例,比较各组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探索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顺铂治疗后,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均降低(P<0.05);与治疗无效组相比,治疗显效组、治疗有效组患者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均降低(P<0.05);对比治疗显效组、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患者各项因素分析,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9、CYRFA21-1、VEGF同样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采用ROC分析得出,血清MMP-9、CYRFA21-1、VEGF单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顺铂治疗效果,预测价值较高(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中MMP-9、CYRFA21-1、VEGF表达水平升高,MMP-9、CYRFA21-1、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顺铂治疗后,其表达降低,且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治疗效果有关,临床可通过早期监测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早期预测治疗效果,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在胆管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张建芳 孙雪琴 +2 位作者 崔叶谦 陈洋 王绍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554-3560,共7页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侵袭性高、预后较差。手术为首选治疗,但因多数患者确诊晚,手术效果不佳,通常需依赖化疗等综合治疗,然而中位生存期依然很短,迫切需要新策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侵袭性高、预后较差。手术为首选治疗,但因多数患者确诊晚,手术效果不佳,通常需依赖化疗等综合治疗,然而中位生存期依然很短,迫切需要新策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作为血管生成的重要因素,常在CCA患者肿瘤细胞中高表达。近年研究表明,VEGF促进血管生成,加剧CCA的侵袭和转移。VEGF抑制剂作为治疗CCA的新兴手段,为实现精准医疗打开了新的窗口。采用VEGF抑制剂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化疗等方法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VEGF在CCA中的表达情况和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VEGF抑制剂在CCA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细胞 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脱氢酶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薛乐乐 井玉莹 +8 位作者 杨凯歌 祁力文 吴桐 任祎琳 臧翌辰 王良海 张海俊 梁伟华 胡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9-505,共7页
目的探讨乙醇脱氢酶1A(ADH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GEPIA)分析ADH1A和VEGFA在HCC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富集分析(GSEA)... 目的探讨乙醇脱氢酶1A(ADH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GEPIA)分析ADH1A和VEGFA在HCC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富集分析(GSEA)探讨ADH1A在HCC中的相关通路;收集84例HCC患者的样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并选取54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做对照,分析ADH1A和VEGFA与HCC中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ADH1A和VEGF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并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ADH1A和VEGFA的表达与HCC患者的临床进展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DH1A在HCC中低表达而VEGFA在HCC中高表达,并且两者呈负相关关系(P<0.00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ADH1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而VEGFA在HCC组织中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HCC组织中ADH1A高表达组的脉管癌栓及HCC患者的复发比例更低(P<0.05);HCC组织中VEGFA高表达组的肿瘤直径>5 cm、高TNM分期、有微卫星以及G2-G3分化程度比例更高(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DH1A高表达同时VEGFA低表达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高。结论HCC患者肿瘤组织中ADH1A的低表达以及VEGFA的高表达与肿瘤的进展有关,可作为HCC患者预后评估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乙醇脱氢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肿瘤复发 生物信息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及其与血管、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思秀 李小玉 +1 位作者 孔祥丽 冯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管、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拥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67例口腔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C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管、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拥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67例口腔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及其他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晚期病例、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的VEGF-C表达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15和<0.001),而VEGF-C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VEGF-C高表达组的LVD明显高于VEGF-C低表达组(P=0.001),但两组间MVD无统计学差异(P=0.125)。此外,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LVD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26)。结论 VEGF-C可能主要通过参与诱导口腔鳞癌淋巴管生成促进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密度 淋巴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彭利 王顺祥 +2 位作者 张凤瑞 唐瑞峰 张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C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3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24例正常肝组织中VEGF -C的表达。结果:肝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VEGF -C阳性表 达率分别为72.1%(31/43)、23.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C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3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24例正常肝组织中VEGF -C的表达。结果:肝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VEGF -C阳性表 达率分别为72.1%(31/43)、23.3%(10/43)和12.5%(3/24),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VEGF -C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χ2=5.82,P<0.05)。癌组织中VEGF -C的表达与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有关(P<0.05)。结 论:VEGF -C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血小板生成因子-4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庞霞 郑湘予 +1 位作者 李晟磊 陈奎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5-867,共3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小板生成因子-4(FLT-4)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ES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19例)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50例)中VEGF-C与FLT-4蛋白...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小板生成因子-4(FLT-4)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ES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19例)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50例)中VEGF-C与FLT-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ESCC组织中2者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2.0%(41/50)、47.4%(9/19)、26.0%(13/5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T-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2.0%(36/50)、36.8%(7/19)、18.0%(9/5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FL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SCC组织中2者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536,P=0.000)。结论:VEGF-C和FLT-4与ES-CC的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2者可望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小板生成因子-4 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基因转染对Tca8113细胞转移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华成舸 潘剑 +2 位作者 温玉明 李龙江 王昌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_C(VEGF_C)对鳞癌细胞淋巴道转移能力的影响 ,以探讨其在口腔黏膜鳞癌淋巴道转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VEGF_C高表达舌癌细胞株 ,以裸小鼠皮下接种构建动物肿瘤模型 ,观察VEGF_C高表达对...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_C(VEGF_C)对鳞癌细胞淋巴道转移能力的影响 ,以探讨其在口腔黏膜鳞癌淋巴道转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VEGF_C高表达舌癌细胞株 ,以裸小鼠皮下接种构建动物肿瘤模型 ,观察VEGF_C高表达对移植瘤的生长和颈淋巴转移的影响。结果 VEGF_C高表达移植瘤实验组的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对照组 ,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移植瘤原发灶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VEGF_C对舌鳞癌的淋巴道转移有相对特异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基因转染 细胞 鳞癌细胞 肿瘤淋巴结转移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师秀琴 徐嵩龄 李醒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5-707,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7(CCR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影响。方法:25例食管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组)术前进行化疗2周期后手术;与新辅助化疗组初诊时期别相同的食管癌患者45例(单纯手术组)术...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7(CCR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影响。方法:25例食管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组)术前进行化疗2周期后手术;与新辅助化疗组初诊时期别相同的食管癌患者45例(单纯手术组)术前均未进行化疗和放疗。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手术切除标本中CCR7和VEGF-C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淋巴结转移率和CCR7、VEGF-C阳性率分别为24.0%(6/25)、48.0%(12/25)和20.0%(5/25),单纯手术组分别为55.6%(25/45)、75.6%(34/45)和68.9%(31/45),新辅助化疗组淋巴结转移率、CCR7和VEGF-C阳性率均低于单纯手术组(χ2分别为6.48,5.41,15.28,P均<0.05)。单纯手术组CCR7蛋白与VEGF-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623,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下调组织中CCR7和VEGF-C的表达,从而减少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新辅助化疗 趋化因子受体-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doplanin、β-caten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纪亮 张鹏 +4 位作者 李玉兰 姜杨 李永涛 杨慧科 刘艳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观察Podoplanin、β-caten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组织及癌周边区正常食管组织淋巴管的表达,寻找可用于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管研究的标记物。方法取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63份,癌周正... 目的观察Podoplanin、β-caten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组织及癌周边区正常食管组织淋巴管的表达,寻找可用于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管研究的标记物。方法取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63份,癌周正常食管组织20份。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癌周边区Podoplanin、β-catenin及VEGFR-3的表达情况。区分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标本,比较VEGFR-3表达阳性率的差异。选取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癌组织中微脉管丰富的区域,在镜下(×200)计数Podoplanin标记为阳性的淋巴管数量,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结合镜下淋巴管和血管的典型形态学特征,可以确定Podoplanin(阳性表达呈棕黄色间断线状)只表达于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膜上。VEGFR-3呈棕黄色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上,在癌细胞胞质和血管壁也可呈阳性表达;VEGFR-3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标本中淋巴管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标本(分别为68.57%、28.00%,P<0.001)。β-catenin在正常食管及食管癌组织的淋巴管均可呈阳性表达(棕褐色、均匀的线状染色),但在癌组织淋巴管的表达(47.62%)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20.00%,P<0.05)。正常食管组织LMVD(1.46±0.47)明显低于食管癌组织(4.29±1.05,P<0.01)。结论Podoplanin可作为食管癌组织内淋巴管的特异性标记物,VEGFR-3和β-catenin可作为非特异性标记物。VEGFR-3在淋巴管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DOPLANIN Β-cATENIN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肿瘤 鳞状细胞 食管 淋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基因稳定转染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体外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鹏 张剑波 王继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目的:观察以pCI-neo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反义基因转染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中VEGF-C蛋白的表达,并研究其对人胃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重组质粒pCI-neo-anti VEGF-C和pCI... 目的:观察以pCI-neo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反义基因转染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中VEGF-C蛋白的表达,并研究其对人胃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重组质粒pCI-neo-anti VEGF-C和pCI-neo空载体质粒,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以未转染组为对照,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扩大培养后,再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分析VEGF-C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最后用MTT法分析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均显示pCI-neo-anti VEGF-C转染组无VEGF-C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MTT检测表明pCI-neo-anti VEGF-C转染组活细胞数较其它各组均低(P<0.05)。结论:pCI-neo-anti VEGF-C成功转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且可封闭VEGF-C mRNA,使已转染pCI-neo-anti VEGF-C的人胃癌细胞VEGF-C蛋白的表达减少,并能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生长,为进一步研究VEGF-C的生物学功能及胃癌的基因治疗研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癌细胞 反义寡核苷酸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被引量:2
13
作者 卓文磊 王彦 +1 位作者 陈正堂 敖绪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28-131,I0004,共5页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HA)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被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FSM)培养;HA 10μg/ml组和HA 20μg/ml组:分别用HA 10μg/ml和20μg/ml的FSM培...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HA)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被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FSM)培养;HA 10μg/ml组和HA 20μg/ml组:分别用HA 10μg/ml和20μg/ml的FSM培养,48h后,分别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A549细胞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为弱阳性;HA 10μg/ml和HA 20μg/m组l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皆呈强阳性。HA 20μg/ml组与HA 10μg/ml组相比,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皆显著增加(P<0.01)。结论:HA能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A549细胞表达VEG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肺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抗原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俊 郭燕 +4 位作者 章必成 陈正堂 高建飞 赵勇 向德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81-48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介导淋巴管生成的重要分子,参与了肿瘤淋巴道转移的过程。人抗原R(HuR)是最早发现的RNA结合蛋白之一,可增加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mRNA的稳定性,从而上调蛋白质表达。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HuR在...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介导淋巴管生成的重要分子,参与了肿瘤淋巴道转移的过程。人抗原R(HuR)是最早发现的RNA结合蛋白之一,可增加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mRNA的稳定性,从而上调蛋白质表达。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Hu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C表达、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81例NSCLC组织和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HuR和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81例NSCLC的HuR胞浆阳性表达率、HuR胞核阳性表达率、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37/81)、82.7%(67/81)和70.4%(57/81),与肺良性病变组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胞浆HuR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p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肺癌组织学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胞浆HuR高表达(P<0.05)而不是胞核HuR高表达(P>0.05)与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胞浆HuR和VEGF-C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进展有关。HuR可能参与了肿瘤细胞VEGF-C的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抗原R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XRCC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翡 刘雪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50-1553,共4页
目的研究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与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XRCC1基因蛋白与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XRCC1基因蛋白水平,... 目的研究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与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XRCC1基因蛋白与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XRCC1基因蛋白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XRCC1蛋白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XRCC1蛋白表达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VEGF-C表达的相关性,同时比较XRCC1蛋白阳性表达病例甲状腺癌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差异。结果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XRCC1、VEGF-C蛋白高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中XRCC1蛋白的表达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r=0.728),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中XRCC1、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均与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正相关。XRCC1阳性表达癌组织的MVD值高于癌旁正常组织、XRCC1阴性表达癌组织。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XRCC1、VEGF-C高表达且呈正相关,可能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左顺庆 王建军 郭家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和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和VEGF-C在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48例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的阳...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和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和VEGF-C在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48例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8%(34/48)和68.8%(33/4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12.5%和16.7%,P<0.05)。HIF-1α和VEGF-C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关。HIF-1α与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HIF-1α和VEGF-C蛋白在肺癌中具有高表达,二者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在肺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和化疗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耀鹏 朱晓峰 王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1-713,739,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I期(c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微淋巴管密度(MLVD)、淋巴结转移及其与化疗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I期NSCLC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VEGF-C的表达,计数MLVD,检测血清V... 目的探讨临床I期(c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微淋巴管密度(MLVD)、淋巴结转移及其与化疗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I期NSCLC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VEGF-C的表达,计数MLVD,检测血清VEGF-C蛋白含量,并结合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化疗前、后VEGF-C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NSCLC中,VEGF-C呈过度表达,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癌组织中淋巴结阳性组和淋巴结阴性组的VEGF-C阳性表达率(91.9%vs.76.7%)、MLVD[(20.0±4.8)vs.(10.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VEGF-C蛋白含量与组织检测VEGF-C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848,P<0.01),化疗患者化疗前血清VEGF-C蛋白含量(237±72.3)ng/mL较化疗后(178±69.2)ng/mL变化明显(P<0.01)。结论 VEGF-C在cI期NSCLC中过度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血清VEGF-C蛋白含量测定是一种有效的VEGF-C检测方法;化疗前、后血清VEGF-C蛋白含量的变化可以预测化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淋巴管密度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干细胞生长因子治疗严重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钟睿 王家宁 +6 位作者 张蕾 郭凌郧 杨建业 郑飞 晏誉文 余丹丽 谭利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9-645,共7页
目的 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干细胞生长因子(HGF)双基因腺病毒载体在缺血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将8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VEGF组、HGF组、VEGF+HGF组,构建左侧下肢缺血模型,血流仪观察缺血组... 目的 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干细胞生长因子(HGF)双基因腺病毒载体在缺血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将8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VEGF组、HGF组、VEGF+HGF组,构建左侧下肢缺血模型,血流仪观察缺血组织血运情况,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VEGF、HGF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缺血组织的血管生成情况(CD31、SMA),以小鼠治疗期间副作用评估安全性。结果 建模成功后,各组小鼠左侧下肢血流流速均显著下降;术后第7天,各组小鼠左侧下肢血流流量均明显优于术后即刻(P <0.05),且Ad-VEGF-HGF组小鼠左下肢血流量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 <0.05);术后28 d Ad-VEGF-HGF组小鼠左下肢血流量逐步稳定,且术后Ad-VEGF-HGF组小鼠血流明显优于其余各组,且VEGF组、HGF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发现术后7、14、28 d时Ad-HGF组、Ad-VEGF组、Ad-VEGF-HGF组HGF蛋白、VEGF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14 d Ad-VEGF-HGF组的表达水平处于相对峰值(P <0.001),术后第28天时表达水平逐步降低至术前水平。结论 Ad-VEGF-HGF基因注射可显著提高小鼠体内VEGF和HGF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快速达到相对峰值水平,继而进一步促进下肢缺血后的血管生成,增加血流量,改善下肢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生长因子 下肢缺血 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X6转染鼻咽癌细胞对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波 彭渝 +1 位作者 张速勤 李兆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710-712,共3页
目的已经发现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鼻咽部组织中NPC相关基因NGX6(nasopharyngeal carcinom a associatedgene6)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的表达有相关性。文中通过实验研究NP... 目的已经发现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鼻咽部组织中NPC相关基因NGX6(nasopharyngeal carcinom a associatedgene6)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的表达有相关性。文中通过实验研究NPC发展过程中NGX6与VEGF-C的关系。方法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VEGF-C在转染NGX6的NPC细胞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比较其差异。结果与空白载体转染的NPC细胞中表达的VEGF-C相比,转染NGX6的NPC细胞中VEGF-C表达下调。结论 NGX6可能对VEGF-C的表达存在着抑制作用,从而在肿瘤侵袭转移中发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NGX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不同浸润方式的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20
作者 冯正虎 李春青 +3 位作者 王凌 韩冰 聂红兵 苏雪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在不同浸润方式的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参照Anneroth等描述的肿瘤浸润方式对39例舌鳞状细胞癌进行分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不同浸润方式的舌鳞状细胞癌,VEGF-C的...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在不同浸润方式的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参照Anneroth等描述的肿瘤浸润方式对39例舌鳞状细胞癌进行分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不同浸润方式的舌鳞状细胞癌,VEGF-C的表达不同。在Ⅲ、Ⅳ型的舌鳞状细胞癌,VEGF-C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型,而且临床易出现淋巴结转移。结论 VEGF-C与舌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方式有关,其在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的浸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浸润方式 舌鳞状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