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中细胞核因子-κB、环氧合酶-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仇玮 孟祥文 +5 位作者 高立永 曹俭 戴培林 许璇 王琳 张晓妹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596-599,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收集南京市江宁医院2010年至2011年中晚期胃癌手术切除病理组织67例标本,其中男性43例...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收集南京市江宁医院2010年至2011年中晚期胃癌手术切除病理组织67例标本,其中男性43例,女性24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0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胃癌标本中NF-κB、COX-2及VEGF的表达情况,以相应癌旁组织(55例,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2.5岁)作为对照,并且采用抗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NF-κB、COX-2及VEGF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69%、64.18%及79.10%,且三者的表达均呈正相关,胃癌组织中NF-κB、COX-2及VEGF表达均阳性组,MVD值也最高(35.95±3.38),与三者表达均阴性组相比,MVD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NF-κB、COX-2及VEGF均高表达,三者均可能参与了胃癌的血管生成,并对胃癌的血管生成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κB(NF-κB) 环氧合酶-2(COX-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胃癌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余雪君 刘欣艳 +4 位作者 李彩荣 王锦俊 赵纯诚 盛霞 陶玙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与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和病理确诊的56例N...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与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和病理确诊的56例NSCLC标本,其中25例肺鳞癌、31例肺腺癌;另取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VEGF、MMP-2和TIMP-2的表达。结果 VEGF、MMP-2和TIMP-2在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和MMP-2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TIMP-2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但都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VEGF、MMP-2和TIMP-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和转移相关,可作为评价肺癌组织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股骨头坏死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雁儒 张辉 +3 位作者 卡卡 马辉 李军伟 黄文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61,167,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治疗兔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兔BMSCs,采用电转法分别转染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BMP-2质粒...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治疗兔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兔BMSCs,采用电转法分别转染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BMP-2质粒和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VEGF质粒,分为4组,空白组、VEGF组、BMP-2组、混合培养组.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各组BMSCs的BMP-2和VEGF蛋白的表达.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钙的含量.将6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ANFH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转染上述4组质粒,减压后植入ANFH模型,收集股骨头标本分别做X线检查、股骨头组织H-E染色检查.结果:体外实验显示,ALP活性和钙含量,空白组<VEGF转染组<BMP-2转染组<混合转染组.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第4、8周X线和组织学观察,VEGF和BMP-2真核表达载体联合转染BMSCs组股骨头修复效果优于其他3组.结论:VEGF和BMP-2均能提高BMSCs体外培养中ALP的含量和促进体外培养时BMSCs向骨细胞转化.VEGF复合BMP-2转染BMSCs可增强骨坏死区骨修复和血运重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股骨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2及其配体等因素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萍 朱小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505-1509,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VE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 VEGFR-2)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06~2017-12我院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病例组(n=30),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VE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 VEGFR-2)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06~2017-12我院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病例组(n=30),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30)。根据黄斑水肿程度及范围将30例病例组受试者分为局限性黄斑水肿组(n=10)、弥漫性黄斑水肿组(n=10)、黄斑囊样水肿组(n=10)。采用PCR法测定各组血清s VEGFR-1、s VEGFR-2 mRNA相对表达值,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s VEGFR-1、s VEGFR-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与血清s VEGFR-1、s VEGFR-2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受试者血清s VEGFR-1 mRNA相对值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黄斑囊样水肿组受试者血清s VEGFR-1、s VEGFR-2 mRNA相对值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局限性黄斑水肿组、弥漫性黄斑水肿组(P <0. 05),弥漫性黄斑水肿组明显高于局限性黄斑水肿组(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 VEGFR-1、s VEGFR-2表达水平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发黄斑水肿显著相关(P <0. 05)。结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血清s VEGFR-1、s VEGFR-2 mRNA表达水平升高,患者黄斑水肿程度越严重其血清s VEGFR-1、s VEGFR-2表达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孔磊 杨晓峰 +1 位作者 孙景武 张彩虹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表达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11月~2006年11月该院行根治性直肠癌手术患者150例,其中,腹腔镜组50例,开腹组10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表达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11月~2006年11月该院行根治性直肠癌手术患者150例,其中,腹腔镜组50例,开腹组10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两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期血清VEGF-C和sIL-2R水平,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血清VEGF-C水平从术后第3天开始一直呈下降趋势,于术后第10天时已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而开腹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清VEGF-C水平出现升高,之后逐渐下降,术后1个月时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3、7天与腹腔镜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sIL-2R从术后第3天开始两组患者血清sIL-2R水平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于术后第10天时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比传统开腹手术可能更具有优势,规范操作下不会增加肿瘤侵袭转移机会,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疕合剂对体外培养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2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陈兴 李忻红 卢益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白疕合剂干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 aT细胞)后,对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量及其受体2(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aC aT细胞建立银屑病实验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 目的观察中药白疕合剂干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 aT细胞)后,对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量及其受体2(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aC aT细胞建立银屑病实验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阿维A组和白疕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并单设空白对照组。给药后制备血清,干预HaC aT细胞模型。ELISA检测VEGF分泌量,RT-PCR检测VEGFR-2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EGFR-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白疕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干预HaC a T细胞后,VEGF分泌量及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明显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白疕合剂可能通过抑制VEGF分泌量、降低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以达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疕合剂 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环氧合酶-2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表达关系的研究
7
作者 温新元 张新 +2 位作者 田明国 张凤瑞 程相钦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 -C)和环氧合酶 - 2 (COX - 2 )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4 3例HCC组织中的VEGF -C及COX - 2进行检测。结果 VEGF -C高表达及中度表达 31例中 ,CO...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 -C)和环氧合酶 - 2 (COX - 2 )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4 3例HCC组织中的VEGF -C及COX - 2进行检测。结果 VEGF -C高表达及中度表达 31例中 ,COX - 2高表达及中度表达 2 7例 ,COX - 2无表达及轻度表达 1 6例中 ,VEGF -C无表达及轻度表达 1 2例 ,两者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 =0 4 0 7,P <0 0 5 )。结论 VEGF -C和COX - 2在HCC组织中同时高表达 ,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环氧合酶-2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屈海燕 乔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7期16-19,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VEGF、VEGF-C蛋白在70例胃癌标本和30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OX-2、VEGF...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VEGF、VEGF-C蛋白在70例胃癌标本和30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OX-2、VEGF、VEGF-C蛋白在胃癌细胞胞质中呈棕黄色表达,表达率分别为71.4%、62.9%、55.7%,在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率为13.3%、6.7%、16.7%。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的COX-2、VEGF、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TNM分期、淋巴转移的COX-2、VEGF、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的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与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与VEGF、VEGF-C蛋白,VEGF与VEGF-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X-2、VEGF、VEGF-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COX-2的表达与VEGF、VEGF-C的表达相关,COX-2可能通过调节VEGF、VEGF-C蛋白的表达从而调节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环氧合酶-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2在慢性砷染毒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戴研平 高晓勤 《解剖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86-189,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慢性砷中毒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砷染毒组和对照(蒸馏水)组,采用经口自由饮用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6个月。H-E染色观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慢性砷中毒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砷染毒组和对照(蒸馏水)组,采用经口自由饮用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6个月。H-E染色观察睾丸一般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化学法对睾丸组织VEGF和VEGFR2的表达进行定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睾丸组织VEGF和VEGFR2的mRNA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观察精子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砷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睾丸组织质量也明显降低,而低剂量砷组大鼠体质量、睾丸质量、睾丸脏器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睾丸结构正常,染砷组大鼠睾丸组织上皮结构疏松,层次排列紊乱,层次逐渐减少,精原细胞出现空泡样改变,睾丸间质充血、渗出等,尤其中、高剂量砷组有较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VEGF和VEGFR2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低,砷染毒组大鼠精子凋亡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砷中毒时,VEGF可能通过旁分泌-自分泌的方式参与调控大鼠睾丸的功能,VEGF及其受体2在砷中毒大鼠精子发生和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砷中毒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8、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水平变化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张露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659-66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变化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纳入乳腺癌组,将64...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变化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纳入乳腺癌组,将6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术前、术后3 d血清COX-2、IL-8、VEGF-A水平。比较复发者与无复发者术后3 d、术后1 a血清COX-2、IL-8、VEGF-A水平。结果术前,乳腺癌组血清COX-2、IL-8、VEGF-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乳腺癌组血清COX-2、IL-8、VEGF-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乳腺癌组血清COX-2、IL-8、VEGF-A水平低于术前(P<0.05);术后3 d,对照组血清COX-2、IL-8、VEGF-A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乳腺癌组复发4例,未复发63例。术后3 d、术后1 a,复发者血清COX-2、IL-8、VEGF-A水平高于未复发者(P<0.05);复发者术后1 a血清COX-2、IL-8、VEGF-A水平高于术后3 d(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OX-2、IL-8、VEGF-A变化显著,可据此判断手术效果。监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COX-2、IL-8、VEGF-A水平有助于了解预后,预测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保乳术 细胞介素-8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及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在星形细胞瘤中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王玉亭 周垂贤 +2 位作者 王道奎 王金鹏 秦时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12例健康脑组织中Ang-2及VEGF蛋白的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PSS 10....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12例健康脑组织中Ang-2及VEGF蛋白的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行χ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分析它们的表达情况和相关性。结果 60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有39例(65.00%)出现Ang-2蛋白阳性表达,35例(58.33%)出现VEGF蛋白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健康脑组织(16.67%、16.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星形细胞病理分级的提高,Ang-2及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2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8649,P<0.05)。结论 Ang-2和VEGF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且在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AT2受体通过Ang(1-9)-ACE2-AT2通路抑制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NO的生成
12
作者 张岩 李永勤 +5 位作者 王聪霞 张春艳 胡艳超 寇惠娟 马维冬 刘晓唤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757-763,共7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rh ACE2)作用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后对NO产生的影响,采用siRNA沉默AT2受体研究Ang(1-9)-ACE2-AT2通路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VEC),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rh A...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rh ACE2)作用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后对NO产生的影响,采用siRNA沉默AT2受体研究Ang(1-9)-ACE2-AT2通路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VEC),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rh ACE2组、AT2受体抑制剂组和阴性对照siRNA组。Griess试剂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RT-PCR检测HUVEC中eNOS mRNA的表达,检测细胞内NO的生成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NOS的表达。观察rh ACE2对AngⅡ作用后CMVEC生成NO、eNOS mRNA、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加用AT2受体抑制剂PD123319干预后,rh ACE2对磷酸化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观察siRNA干扰CMVEC中AT2受体蛋白后对eNOS活性、NO的影响。结果 AngⅡ组NO的含量[(3.495±0.362)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1.513±0.392)nmol/L,P<0.05];AngⅡ+rhACE2组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量和磷酸化eNOS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AngⅡ组(P<0.05),而eNOS mRNA和非磷酸化eNOS蛋白表达水平与AngⅡ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AT2通路抑制剂PD123319干预后的AT2受体抑制剂组磷酸化eNOS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ngⅡ+rhACE2 30 min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AT2siRNA组转染48 h AT2受体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AT2受体抑制剂组和阴性对照siRNA组相比,转染AT2 siRNA组的eNOS活性和NO含量均显著降低。结论 rh ACE2作用于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后,eNOS活性增强,NO生成增加,Ang(1-9)-ACE2-AT2信号通路参与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AT2受体 重组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ng(1-9)-ACE2-AT2通路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下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体外大鼠Müller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晓娟 惠延年 +2 位作者 郭斌 张乐 郝晓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395-399,共5页
目的:观察缺氧条件下外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体外大鼠Müller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酶消化法纯化培养并鉴定大鼠Müller细胞。台盼兰染色测定细胞活性。应用光镜、细胞计数、免疫细胞化学、MTT法、原位细胞凋亡等... 目的:观察缺氧条件下外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体外大鼠Müller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酶消化法纯化培养并鉴定大鼠Müller细胞。台盼兰染色测定细胞活性。应用光镜、细胞计数、免疫细胞化学、MTT法、原位细胞凋亡等方法分析Müller细胞在不同的缺氧时间(0~24h)、添加不同浓度VEGF(10~100μg/L)及VEGF受体Flk-1阻断剂SU1498处理后,细胞中VEGF和Flk-1,Flt-1的表达、细胞活性及凋亡等变化。结果:纯化培养至第3代的Müller细胞,经鉴定其纯度为90%,活力是87.3%。缺氧8~12h时Müller细胞胶质源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增强,VEGF和Flk-1,Flt-1表达增加,可见细胞肿胀、脱落。缺氧20h时,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生降低到79.3%,细胞凋亡指数增加了6.5倍。缺氧24h前加入75μg/LVEGF使细胞活性增强了1.3倍,凋亡指数下降到2/3。VEGF在10~75μg/L范围内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正常情况下,Flk-1,Flt-1表达很少,但是缺氧后,表达量明显上升,Flt-1更显著。加入SU1498后能部分抑制VEGF对Müller细胞的作用。结论:短时间缺氧使Müller细胞反应性增生,VEGF和Flk-1,Flt-1表达增加,外源性VEGF可能部分地借助于受体Flk-1和Flt-1对缺氧的Müller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ÜLLER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缺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多发鼻息肉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春英 吴平 +1 位作者 郑明秀 杨晓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8-239,共2页
多发鼻息肉的治疗和预后与其生长部位和形态特点有密切关系,其中大部分为起源部位不连续的多个单发息肉,一般有蒂或广基,好发部位为窦口鼻道复合体、额隐窝。但有一小部分多发鼻息肉为双侧鼻腔、鼻窦黏膜广泛炎症反应和息肉样变性,... 多发鼻息肉的治疗和预后与其生长部位和形态特点有密切关系,其中大部分为起源部位不连续的多个单发息肉,一般有蒂或广基,好发部位为窦口鼻道复合体、额隐窝。但有一小部分多发鼻息肉为双侧鼻腔、鼻窦黏膜广泛炎症反应和息肉样变性,息肉、息肉样变黏膜与正常黏膜无明显分界线,鼻腔、鼻窦黏膜弥漫性水肿样增生,无蒂,无好发部位可寻,中鼻甲甚至鼻中隔也发生同样病变,复发率相当高。本实验以这两组不同类型多发鼻息肉为研究对象,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在其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 因子受体2 嗜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CD34 TNF-αVEGF水平变化及氨基胍干预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贺 李惠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区脑血管内皮细胞CD34表达及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氨基胍干预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8只,于分组...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区脑血管内皮细胞CD34表达及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氨基胍干预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8只,于分组后12周、16周两个时间段观察;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喂养,其余2组按照文献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组及治疗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喂养6周,用ONETOUCH血糖仪测定血糖,以随机非空腹血糖>16.7mmol·L-1定为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氨基胍溶液每天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处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海马区脑血管密度CD34表达变化,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海马区血管内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脑血管内皮细胞CD34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16周CD34表达较12周显著增加(P<0.01),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较12周显著升高(P<0.05或0.01);治疗组各时间点CD34表达均显著少于模型组(P<0.01),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CD34表达及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均参与及影响2型糖尿病大鼠脑血管重塑过程,氨基胍干预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等途径改善糖尿病脑血管重塑,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管重塑 大鼠 海马区脑血管内皮细胞 CD34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氨基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神经纤毛蛋白-1可预测贝伐单抗在晚期胃癌的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冬 《循证医学》 CSCD 2012年第3期130-130,共1页
Cutsem等通过检测入组AVAGAST研究的712例晚期胃癌患者治疗前血浆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和肿瘤组织的神经纤毛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 Cutsem等通过检测入组AVAGAST研究的712例晚期胃癌患者治疗前血浆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和肿瘤组织的神经纤毛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VEGFR-1)、VEGFR-2等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水平,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神经纤毛蛋白-1 晚期胃癌 贝伐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VEGFR-2 COX比例风险模型 recep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龙邦 李桂圆 +3 位作者 王靖华 周晓军 马恒辉 徐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482-484,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法 )染色技术对 95例NSCLC石蜡组织标本的VEGF、MMP 2及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进行...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法 )染色技术对 95例NSCLC石蜡组织标本的VEGF、MMP 2及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VEGF、MMP 2在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的正常肺组织 (P <0 .0 1)。VEGF及MMP 2阳性表达癌组织中的MVD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癌组织中的MVD。VEGF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和肿瘤病理分级增高无显著相关 (P >0 .0 5 )。MMP 2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结论 :VEGF和MMP 2可能参与了NSCLC的新血管生成 ,故VEGF、M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免疫组化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2α、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中微血管生成及生物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毅 潘铁成 +3 位作者 李军 陈涛 魏翔 胡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35-36,共2页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小细胞肺癌(N SCLC)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 IF-2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 VD)。结果48例N SCLC的H IF-2α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9%和75%,与...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小细胞肺癌(N SCLC)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 IF-2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 VD)。结果48例N SCLC的H IF-2α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9%和75%,与正常肺组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H IF-2α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721,P<0.01);H IF-2α或VEGF阳性N SCLC组织中M VD明显高于阴性组织;N SCLC转移者与未转移者的H IF-2α和VEGF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 IF-2α参与了诱导VEGF表达,促进N SCLC血管生成及转移的过程,可能在N SCLC早期形成和发展阶段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缺氧诱导因子-2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PR5激动剂减轻H2O2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高通透性及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星阅 任自敬 +2 位作者 王越 樊瑞雪 周佩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0-826,共7页
目的鞘氨醇⁃1⁃磷酸酯受体5(S1PR5)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脑屏障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探讨S1PR5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bEnd.3细胞分为对照组、H_(2)O_(2)组、... 目的鞘氨醇⁃1⁃磷酸酯受体5(S1PR5)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脑屏障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探讨S1PR5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bEnd.3细胞分为对照组、H_(2)O_(2)组、H_(2)O_(2)+5μmol/L A971432(S1PR5特异性选择性激动剂)组、H_(2)O_(2)+10μmol/L A971432组、H_(2)O_(2)+20μmol/L A971432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改变;FITC⁃Dextran渗透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S1PR5、ZO⁃1、VE⁃Cadherin、Occludin、Bax、Bcl2、Caspase⁃3、p⁃Erk1/2、Erk1/2、Nrf2、HO⁃1、SOD1和SOD2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观察ZO⁃1的荧光强度;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bEnd.3细胞的S1PR5蛋白表达(1.00±0.01)相比,H_(2)O_(2)组(0.59±0.03)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H_(2)O_(2)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减少ZO⁃1、VE⁃Cadherin、Occludin、Nrf2、HO⁃1、SOD1和SOD2蛋白表达以及ZO⁃1荧光强度,降低细胞活力,增加MMP⁃9、Bax/Bcl2、Caspase⁃3、p⁃Erk1/2/Erk1/2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内总活性氧(P<0.05)。与H_(2)O_(2)组[(75.33±3.76)%]相比,H_(2)O_(2)+10、20μmol/L A971432组[(93.34±0.49)%,(100.60±7.29)%]可以明显逆转H_(2)O_(2)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与H_(2)O_(2)组相比,H_(2)O_(2)+5、10、20μmol/L A971432组的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显著降低,ZO⁃1、VE⁃Cadherin、Occludin、Nrf2、HO⁃1、SOD1和SOD2蛋白表达和ZO⁃1荧光强度增加,细胞活力增加,MMP⁃9、Bax/Bcl2、Caspase⁃3、p⁃Erk1/2/Erk1/2蛋白表达和细胞内总活性氧降低(P<0.05)。结论A971432选择性激动S1PR5可减轻H_(2)O_(2)诱导的bEnd.3内皮细胞高通透性及凋亡,并可能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与H_(2)O_(2)组相比,H_(2)O_(2)+10、20μmol/L A971432组可以明显逆转H_(2)O_(2)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1-磷酸酯受体5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通透性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与MMP-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常宏 吴泰璜 +2 位作者 穆庆岭 潘晓华 靖昌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7期14-15,共2页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 (H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MP- 2 )表达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 7例 HCC组织、41例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 VEGF和MMP- 2的蛋白表达。结果  6 7例肿瘤组织...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 (H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MP- 2 )表达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 7例 HCC组织、41例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 VEGF和MMP- 2的蛋白表达。结果  6 7例肿瘤组织 41例 VEGF呈阳性表达 ;41例癌旁组织 11例 VEGF呈表达阳性 (P<0 .0 1)。VEGF的表达与 HCC癌灶大小、镜下门静脉癌栓发生以及肿瘤 TNM分期密切相关 (P<0 .0 5 )。 6 7例肿瘤组织 36例 MMP- 2呈阳性表达 ;癌旁组织仅有 13例阳性表达 (P<0 .0 5 )。MMP- 2的表达与 HCC癌灶大小、肿瘤 TNM分期密切相关 (P<0 .0 5 )。 VEGF与 MMP- 2同时阳性表达者为 2 7例。结论  VEGF和 MMP- 2在HCC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 ,且与 HCC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相关性。VEGF与 MMP- 2在 H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表明 VEGF与 MMP- 2在 HC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