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3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孙玮 张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 目的:分析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妥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靶向治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何扬 王大燕 +1 位作者 吴绿仙 傅海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1~12月本院13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过敏性紫癜81例,过敏性紫癜肾炎58例。另选择同期37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VEGFR3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1~12月本院13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过敏性紫癜81例,过敏性紫癜肾炎58例。另选择同期37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VEGFR3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组与过敏性紫癜组血清VEGFR3低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VEGFR3降低,VEGFR3/VEGFR2/VEGF通路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期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胎盘生长因子比值、子宫动脉搏动指数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小明 唐显赫 宁书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78-80,共3页
目的 研究孕中期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比值,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对子痫前期(P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孕检且分娩的孕妇146名为研究对象。依... 目的 研究孕中期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比值,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对子痫前期(P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孕检且分娩的孕妇146名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PE将其分为对照组和PE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比较孕中期sFlt-1、PLGF、sFlt-1/PLGF比值、PI,分析PE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46名孕妇中73名发生PE,发生率为50%。PE组孕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sFlt-1、sFlt-1/PLGF比值、PI高于对照组,PLG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lt-1、PLGF、sFlt-1/PLGF比值为P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孕中期血清sFlt-1/PLGF比值是PE的发生影响因素,PI对其发生无影响,临床应密切观察相关指标,并进行有效、合理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胎盘生长因子 子宫动脉而子宫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2及其配体等因素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萍 朱小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505-1509,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VE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 VEGFR-2)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06~2017-12我院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病例组(n=30),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VE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 VEGFR-2)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06~2017-12我院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病例组(n=30),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30)。根据黄斑水肿程度及范围将30例病例组受试者分为局限性黄斑水肿组(n=10)、弥漫性黄斑水肿组(n=10)、黄斑囊样水肿组(n=10)。采用PCR法测定各组血清s VEGFR-1、s VEGFR-2 mRNA相对表达值,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s VEGFR-1、s VEGFR-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与血清s VEGFR-1、s VEGFR-2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受试者血清s VEGFR-1 mRNA相对值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黄斑囊样水肿组受试者血清s VEGFR-1、s VEGFR-2 mRNA相对值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局限性黄斑水肿组、弥漫性黄斑水肿组(P <0. 05),弥漫性黄斑水肿组明显高于局限性黄斑水肿组(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 VEGFR-1、s VEGFR-2表达水平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发黄斑水肿显著相关(P <0. 05)。结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血清s VEGFR-1、s VEGFR-2 mRNA表达水平升高,患者黄斑水肿程度越严重其血清s VEGFR-1、s VEGFR-2表达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与普通型平滑肌瘤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文泽 马国涛 +6 位作者 肖雨 梁智勇 楼伟珍 李霁 赵大春 吴焕文 刘彤华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索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及普通型平滑肌瘤(leiomyoma,LM)中表达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IVL,并匹... 目的探索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及普通型平滑肌瘤(leiomyoma,LM)中表达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IVL,并匹配10例LM作为对照,挑选存档组织块进行bcl-2和VEGFR-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细胞的表达情况并与L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例IVL病例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全部呈中-强着色,阳性率100%;VEGFR-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9例呈中-强着色,1例阴性,阳性率95%。10例LM的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弱-中等着色,阳性率100%;而VEGFR-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则均为阴性,阳性率为0。结论 Bcl-2和VEGFR-3在IVL中均呈高表达,尤其VEGFR-3表达与LM有明显差异,提示IVL具有与LM不同的分子改变,而这些分子改变可能在IVL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BCL-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水平与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6
作者 龙彬梅 黄超林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18-321,共4页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水平与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4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67例PE患者为试验组,选择本院同期住院的正常分...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水平与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4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67例PE患者为试验组,选择本院同期住院的正常分娩孕妇50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MPK、sFlt-1和氧化应激反应水平[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物(SOD)];分析试验组不同严重程度的PE患者AMPK、sFlt-1、MDA、SOD水平差异;利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方法对妊娠女性发病风险因子进行分析;分析试验组患者AMPK、sFlt-1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AMPK、sFlt-1、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PE组的AMPK、sFlt-1、MDA水平均低于重度PE组,SOD高于重度PE组(P<0.05);两组妊娠期患糖尿病情况和AMPK、sFlt-1、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和AMPK、sFlt-1、MDA、SOD水平是影响孕妇发生PE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E患者AMPK、sFlt-1与MDA水平呈正相关,与SOD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PE患者AMPK、sFlt-1水平出现异常升高,AMPK、sFlt-1水平与氧化应激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清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孔磊 杨晓峰 +1 位作者 孙景武 张彩虹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表达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11月~2006年11月该院行根治性直肠癌手术患者150例,其中,腹腔镜组50例,开腹组10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表达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11月~2006年11月该院行根治性直肠癌手术患者150例,其中,腹腔镜组50例,开腹组10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两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期血清VEGF-C和sIL-2R水平,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血清VEGF-C水平从术后第3天开始一直呈下降趋势,于术后第10天时已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而开腹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清VEGF-C水平出现升高,之后逐渐下降,术后1个月时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3、7天与腹腔镜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sIL-2R从术后第3天开始两组患者血清sIL-2R水平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于术后第10天时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比传统开腹手术可能更具有优势,规范操作下不会增加肿瘤侵袭转移机会,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疕合剂对体外培养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2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陈兴 李忻红 卢益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白疕合剂干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 aT细胞)后,对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量及其受体2(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aC aT细胞建立银屑病实验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 目的观察中药白疕合剂干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 aT细胞)后,对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量及其受体2(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aC aT细胞建立银屑病实验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阿维A组和白疕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并单设空白对照组。给药后制备血清,干预HaC aT细胞模型。ELISA检测VEGF分泌量,RT-PCR检测VEGFR-2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EGFR-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白疕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干预HaC a T细胞后,VEGF分泌量及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明显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白疕合剂可能通过抑制VEGF分泌量、降低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以达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疕合剂 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顾纯吉 孙燕瑜 +2 位作者 翟静晶 岳永飞 陈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探究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进行诊治分娩的PE患者125例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 目的 探究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进行诊治分娩的PE患者125例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分娩的健康产妇130名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VEGF和TRAF6水平。记录PE患者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分析影响PE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VEGF联合TRAF6水平对PE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TRAF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32.80%(41/125)。不良妊娠结局组VEGF水平低于良好妊娠结局组,TRAF6水平高于良好妊娠结局组(P<0.05)。不良妊娠结局组初产妇占比、收缩压、舒张压高于良好妊娠结局组(P<0.05)。VEGF(OR=0.146)、TRAF6(OR=4.772)是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VEGF、TRAF6及二者联合预测PE患者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7、0.760、0.906。结论 VEGF是PE患者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TRAF6是危险因素;VEGF与TRAF6联合对患者妊娠结局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妊娠结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素-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延风 刘陕西 +2 位作者 邬德东 陈玺 任利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5,88,共5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肿瘤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接种30只裸鼠皮下,建立实体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As2O3高剂量(5mg/kg)、低剂量(2.5mg/kg)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肿瘤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接种30只裸鼠皮下,建立实体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As2O3高剂量(5mg/kg)、低剂量(2.5mg/kg)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治疗组接受As2O3腹腔注射10d,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免疫荧光标记CD31并计算血管密度;免疫组化方法测定Ang-2的表达;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砷剂治疗可抑制瘤块生长,2.5mg/kg和5mg/kgAs2O3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0.33%和50.85%。As2O3治疗组的微血管密度(MVD)、VEGF荧光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ng-2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呈强阳性表达,可清晰标记肿瘤内的血管;对照组和As2O3治疗组血管内皮细胞Ang-2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结论As2O3对Ang-2表达无明显影响,在As2O3治疗抑制瘤细胞VEGF表达的情况下,Ang-2表达可促进血管的退化。Ang-2主要在新生的内皮细胞表达,故可能作为新生血管的标记物,成为肿瘤新生血管研究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胃癌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Ki-67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方 吴波 +1 位作者 钱小明 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823-826,898,共5页
目的:研究表明,一些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肺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同时检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Ki-67,以研究它们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之间的... 目的:研究表明,一些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肺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同时检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Ki-67,以研究它们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老年NSCLC患者中的EGFR、VEGF及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EGFR、VEGF及Ki-67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9.4%、57.8%和92.2%,正常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0,9.52%和4.7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EGFR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i-67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采用免疫组化法同时检测肺癌中的多种生物指标简易可行,为临床医师对患者的分期和预后提供重要信息,也为老年NSCLC患者分子靶向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KI-67 老年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前进 胡伯年 +1 位作者 裴俊烽 李博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LRFA)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LRFA组和对照组。L...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LRFA)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LRFA组和对照组。LRFA组患者采用LRFA治疗后,继续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对照组仅采用PIAF方案化疗。主要观察指标为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L)、实体瘤疗效评价(RECIST)等级、无进展生存期和2年死亡率;次要观察指标为血清VEGF和MMP-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RFA组患者病情进展率明显降低(28.33%vs 50.00%,P=0.015);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500 d vs 380 d,P=0.013);临床干预后6个月时HRQL明显增高[(80.33±5.84)vs(65.87±9.59),P=0.000];临床干预后7、14和28天以及6个月时VEGF明显降低(P值均为0.000);临床干预后14和28天以及6个月时MMP-2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03、0.001和0.000)。结论 LRFA明显改善了肝癌患者临床预后,并显著降低患者VEGF、MMP-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叶仁群 谢嘉嘉 +2 位作者 林国彬 曾纪斌 宋晓容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VEGF及其受体...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VEGF及其受体Flt-1水平。结果:治疗组血清VEGF及其受体Fl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4 h尿蛋白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VEGF、Flt-1与尿蛋白呈正相关。结论:VEGF及其受体Flt-1在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补阳还五汤可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VEGF及其受体Flt-1蛋白表达,是其保护肾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早期糖尿病肾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蔡岩 王雨生 +3 位作者 徐建锋 杨秀梅 石圆圆 张朝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成过程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532nm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rown-Norway,BN... 目的探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成过程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532nm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rown-Norway,BN)大鼠实验性CNV。光凝后7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OX-2和VEGF在CNV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检测光凝后1d、3d、7d和14d CNV中COX-2和VEGF蛋白与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CNV区域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均有COX-2和VEGF蛋白的表达,主要表达于胞浆中。COX-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在光凝后3d时达高峰,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在光凝后7d时达高峰。COX-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早于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论COX-2在CNV生成早期表达上调,且其表达先于VEGF的表达,提示COX-2可能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在CNV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AECOPD患者合并肺炎风险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邵细琴 陈扬波 +2 位作者 孙妍 李娜 陈丹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3-587,645,共6页
目的分析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否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差异,并评估其判断预后的潜力。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及温州市中心医院连续性... 目的分析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否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差异,并评估其判断预后的潜力。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及温州市中心医院连续性符合条件的CAP患者(n=48)、CAP+AECOPD患者(n=20)或AECOPD(n=34)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常规自动化测试C-反应蛋白(CRP)、hs肌钙蛋白T、NTproBNP、降钙素原和血液计数,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分析sFlt-1水平。结果不同诊断组患者的炎症指标、sFlt-1、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有明显差异(P<0.05)。CAP+AECOPD组的CRP、sFlt-1、降钙素原、hs肌钙蛋白T、NT-proBNP、纤维蛋白原较AECOPD组显著升高(P<0.05),而血红蛋白较AECOPD组显著下降(P<0.05)。CRP(r=0.504,P=0.005)、sFlt-1(r=0.384,P=0.009)和降钙素原(r=0.307,P=0.042)与住院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入院时相比,sFlt-1水平在出院后再入院的患者中表现更高[(27.91±5.82)ng/Lvs.(16.26±4.33)ng/L,P=0.022],并且在30d内死亡患者中sFlt-1水平[(30.46±5.74)ng/L]更高。sFlt-1水平高于19.451ng/L区分AECOPD和CAP+AECOPD的阳性预测值为66%,阴性预测值为80%,灵敏度为66%,特异性为80%,ROC曲线下面积为0.78。结论血清sFlt-1水平能快速区分AECOPD患者是否合并CAP,而且可以初步预测住院时间和短期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急性加重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细胞核因子-κB、环氧合酶-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仇玮 孟祥文 +5 位作者 高立永 曹俭 戴培林 许璇 王琳 张晓妹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596-599,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收集南京市江宁医院2010年至2011年中晚期胃癌手术切除病理组织67例标本,其中男性43例...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收集南京市江宁医院2010年至2011年中晚期胃癌手术切除病理组织67例标本,其中男性43例,女性24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0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胃癌标本中NF-κB、COX-2及VEGF的表达情况,以相应癌旁组织(55例,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2.5岁)作为对照,并且采用抗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NF-κB、COX-2及VEGF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69%、64.18%及79.10%,且三者的表达均呈正相关,胃癌组织中NF-κB、COX-2及VEGF表达均阳性组,MVD值也最高(35.95±3.38),与三者表达均阴性组相比,MVD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NF-κB、COX-2及VEGF均高表达,三者均可能参与了胃癌的血管生成,并对胃癌的血管生成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因子-κB(NF-κB) 环氧合酶-2(COX-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胃癌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股骨头坏死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雁儒 张辉 +3 位作者 卡卡 马辉 李军伟 黄文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61,167,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治疗兔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兔BMSCs,采用电转法分别转染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BMP-2质粒...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治疗兔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兔BMSCs,采用电转法分别转染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BMP-2质粒和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VEGF质粒,分为4组,空白组、VEGF组、BMP-2组、混合培养组.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各组BMSCs的BMP-2和VEGF蛋白的表达.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钙的含量.将6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ANFH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转染上述4组质粒,减压后植入ANFH模型,收集股骨头标本分别做X线检查、股骨头组织H-E染色检查.结果:体外实验显示,ALP活性和钙含量,空白组<VEGF转染组<BMP-2转染组<混合转染组.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第4、8周X线和组织学观察,VEGF和BMP-2真核表达载体联合转染BMSCs组股骨头修复效果优于其他3组.结论:VEGF和BMP-2均能提高BMSCs体外培养中ALP的含量和促进体外培养时BMSCs向骨细胞转化.VEGF复合BMP-2转染BMSCs可增强骨坏死区骨修复和血运重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股骨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合酶-2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沈樑 张帅 +1 位作者 古维立 梁柳森 《现代医院》 2014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在甲状腺肿瘤中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甲状腺良性肿瘤80例、甲状腺癌107例、正常甲状腺15例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合酶-2表达的检测,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在甲状腺肿瘤中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甲状腺良性肿瘤80例、甲状腺癌107例、正常甲状腺15例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合酶-2表达的检测,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临床分型、年龄、性别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癌、正常甲状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0%,7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氧合酶-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3.8%、64.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合酶-2在甲状腺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髓样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3%、69.2%、89.5%、57.1%,环氧合酶-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3%、88.5%、89.5%、78.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合酶-2与甲状腺癌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甲状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环氧合酶-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环氧合酶-2起到重要作用,并存在一些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两者能使甲状腺癌在恶性程度和预后判断上提供一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环氧合酶-2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雪君 刘欣艳 +4 位作者 李彩荣 王锦俊 赵纯诚 盛霞 陶玙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与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和病理确诊的56例N...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与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和病理确诊的56例NSCLC标本,其中25例肺鳞癌、31例肺腺癌;另取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VEGF、MMP-2和TIMP-2的表达。结果 VEGF、MMP-2和TIMP-2在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和MMP-2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TIMP-2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但都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VEGF、MMP-2和TIMP-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和转移相关,可作为评价肺癌组织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淋巴管生成与S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增磊 王丽娜 +3 位作者 孔庆暖 卫红军 陈桦 黄维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0期23-26,46,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淋巴管生成与S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关系,以及SOX2、VEGF-C、淋巴管生成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青岛市市立医院病理科2013年1月~2014年4月乳腺癌组织标本9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乳...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淋巴管生成与S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关系,以及SOX2、VEGF-C、淋巴管生成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青岛市市立医院病理科2013年1月~2014年4月乳腺癌组织标本9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乳腺癌组织中SOX2、VEGF-C及Podoplanin的表达。比较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组织学分级的乳腺癌组织中SOX2、VEGF-C及淋巴管密度值(LVD)的表达情况。结果 90例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者SOX2、VEGF-C和LVD的阳性率分别为84.62%、76.92%和61.54%,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44.00%、48.00%、3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7.05、6.33,P=0.00、0.01、0.01)。组织学分级Ⅱ~Ⅲ级者SOX2、VEGF-C的阳性率分别为82.35%、76.47%,高于组织学分级Ⅰ级者(45.45%、4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7.46,P=0.00、0.01)。SOX2、VEGF-C阳性者LVD阳性率分别为60.60%和61.29%,高于SOX2、VEGF-C阴性者(33.33%、3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6、5.07,P=0.02、0.02)。SOX2阳性者VEGF-C阳性率为75.76%,高于SOX2阴性者(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0.02)。结论 SOX2、VEGF-C、LVD阳性表达提示肿瘤的高侵袭性,且三者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SOX2在肿瘤中可能通过促进VEGF-C分泌诱导淋巴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SOX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PODOPLANIN 淋巴管生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