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群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lu298Asp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狄群 占伊扬 +1 位作者 程蕴琳 丁小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群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Glu2 98Asp多态性的分布 ,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及住院病例中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95例为研究组 ,同时选择性别、年龄与研究组相匹配的体检...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群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Glu2 98Asp多态性的分布 ,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及住院病例中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95例为研究组 ,同时选择性别、年龄与研究组相匹配的体检正常者 95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测定他们的空腹血脂、身高、体重及坐位血压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检测eNOS基因Glu2 98Asp多态性 ,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 研究组Glu Asp基因型构成比为 2 6 3 % ,对照组为 1 2 6 % ,两组eNOS基因Glu2 98Asp构成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χ2 =5 67,P <0 0 5)。 2 98Asp等位基因频率研究组为 1 3 2 % ,对照组为 6 3 % ,两组等位基因频率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 (χ2 =5 0 6 ,P <0 0 5)。结论 eNOS基因Glu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窦豆 高远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5-348,共4页
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调控机制可分为基因表达水平调节和蛋白水平调节两个方面。其中,eNOS的基因表达水平调节主要包含启动子的调节和mRNA的稳定性调节两方面。而eNOS的蛋白水平调节又可分为三个方面:eNOS细胞内转位的调节机... 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调控机制可分为基因表达水平调节和蛋白水平调节两个方面。其中,eNOS的基因表达水平调节主要包含启动子的调节和mRNA的稳定性调节两方面。而eNOS的蛋白水平调节又可分为三个方面:eNOS细胞内转位的调节机制;eNOS复合体形成的调节机制;eNOS氨基酸残基磷酸化的调节机制。eNOS的分子调控机制与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对eNOS分子调控机制的进一步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一氧化 磷酸化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含子源性microRNA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严丽梅 吴建勇 +2 位作者 于潇华 徐竞鸥 欧和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7-753,共7页
前期工作表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第4内含子中的27碱基(nucleotide,nt)重复序列是27-nt microRNA的来源,并对eNOS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该内含子源性27-nt microRNA参与调节eNOS表... 前期工作表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第4内含子中的27碱基(nucleotide,nt)重复序列是27-nt microRNA的来源,并对eNOS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该内含子源性27-nt microRNA参与调节eNOS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内皮细胞增殖中的可能作用,通过构建27-ntmicroRNA高表达质粒,用脂质体将该质粒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该细胞系中eNOS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以及胞核转录因子的表达改变,并观察HUVEC增殖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27-ntmicroRNA高表达能降低eNOSmRNA的水平和蛋白质表达;同时对转录因子Sp1、Ap1的蛋白质表达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转染后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未转染的细胞明显减慢,尤其转染了27-nt microRNA的双倍长度突变体(pEGP-mut-54nt-mi)质粒的HUVEC,其生长倍增时间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达49.4%.结果表明,27-nt microRNA明显抑制eNOS蛋白及其mRNA表达,同时HUVEC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转录因子Sp1和Ap1在27-ntmicroRNA对eNOS的表达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实验提示,内含子源性microRNA与转录因子共同参与对内皮细胞增殖及其相关性基因的表达调节,可能是众多真核细胞中某些疾病相关性基因表达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内皮一氧化 内皮细胞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7
4
作者 梁茜 董吁钢 +2 位作者 杨希立 杨光 崔金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多态性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133例冠心病患者和122例对照...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多态性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133例冠心病患者和122例对照者ACE、eNOS和ApoE基因多态性,对比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冠心病组ACEDD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28.6%vs13.1%,P<0.01,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危险性相关。两组eNOS和ApoE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OS和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危险性无明显相关。【结论】ACE基因多态性可能是中国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基因芯片技术可能是研究多种易感基因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一种高效、敏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 内皮一氧化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微重力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窖蛋白-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康春燕 袁明 +4 位作者 邹琳 章烨 李天志 王俊锋 刘长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22-1324,共3页
目的探讨回转模拟微重力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窖蛋白-1(caveolin-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效应。将细胞分为回转12h组、回转24h组(在30r/min条件下回转培... 目的探讨回转模拟微重力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窖蛋白-1(caveolin-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效应。将细胞分为回转12h组、回转24h组(在30r/min条件下回转培养12、24h),以及对照12h组、对照24h组(放置于细胞回转器旁静置培养12、24h)。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的NO释放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胞膜窖的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eNOS和caveolin-1的表达。结果回转12h组较对照12h组NO产量和eNOS蛋白表达均有增加,回转24h组较对照24h组NO产量和eNOS蛋白表达也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透射电镜可见,对照12h组和对照24h组PMVEC细胞膜表面均可见典型的希腊字母Ω状胞膜窖,较丰富,结构清晰;回转12h组PMVEC细胞膜上胞膜窖的结构破坏,数量减少;回转24h组PMVEC细胞膜上很难发现胞膜窖的特征性结构,数量进一步减少。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回转12h组与对照12h组相比,回转24h组与对照24h组相比,PMVEC中caveolin-1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回转模拟微重力可抑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caveolin-1的表达,增强eNOS表达,提高细胞内NO的释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内皮细胞 毛细血管 胞膜窖 窖蛋白1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炎症条件下人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何志旭 廖清奎 +5 位作者 徐学聚 罗春华 周同甫 李钦伯 李丰益 王树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 :探讨炎症时阿司匹林 (AS)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 (NO)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Griess法测上清液NO-2 /NO-3 水平、黄递酶法测NOS活性、常规生化法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 (MDA)浓度 ,染料排... 目的 :探讨炎症时阿司匹林 (AS)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 (NO)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Griess法测上清液NO-2 /NO-3 水平、黄递酶法测NOS活性、常规生化法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 (MDA)浓度 ,染料排除法测细胞活力 ,RT -PCR技术分析iNOSmRNA水平。结果 :白介素 (IL) - 1β、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γ -干扰素 (INF)联用脂多糖 (LPS)诱导后上清液中NO-2 /NO-3 由 (4 2 7± 0 75 ) μmol/L增加到(9 35± 1 2 5 ) μmol/L ,对内皮细胞造成明显的损伤。但 3mmol/LAS组NO生成及NOS活性明显降低 ,LDH释放率及MDA浓度下降 ,细胞存活率上升 ,与NO诱导组相比差异显著。并随AS剂量的增加对NO的抑制及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但AS对生理水平的NO没有抑制作用。同时发现 10mmol/L浓度以下AS对iNOSmRNA表达水平没有影响 ;但 10 - 2 0mmol/L的AS则可在转录水平上抑制iNOSmRNA的表达。并观察到水杨酸钠及消炎痛不具有抑制NO产生的作用。结论 :AS具有明显抑制IL - 1β、TNF -α、γ -INF及LPS诱导NO生成的作用 ,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避免炎症时高浓度NO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一氧化 炎症 一氧化 血管内皮细胞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评估体外受精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楠 张坪 +2 位作者 赵永玲 江乾 甄秀丽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评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价值。方法:纳入IVF-ET助孕患者60例,于移植前一周期着床窗口期行子宫内膜取样,采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评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价值。方法:纳入IVF-ET助孕患者60例,于移植前一周期着床窗口期行子宫内膜取样,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NOS蛋白的表达及MVD,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eNOS mRNA的表达。根据临床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30例)和未妊娠组(30例),比较两组eNOS mRNA、蛋白表达及MVD的差异。结果:妊娠组eNOS mRNA(0.72±0.21)明显高于未妊娠组(0.2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eNOS蛋白阳性表达率(80.0%)明显高于未妊娠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MVD(14.53±3.28)明显高于未妊娠组(12.20±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eNOS蛋白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814,P<0.01)。结论: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eNOS mRNA及蛋白的高表达和MVD增加均能够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利于IVF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一氧化 子宫内膜容受性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着床窗口期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红霞 王春光 +1 位作者 邵国光 张丽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2-594,共3页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间质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肺癌组织中iNOS和VEGF的表达,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CD34标记微血管内...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间质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肺癌组织中iNOS和VEGF的表达,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CD34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显微镜下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肺癌组织中iNOSmRNA及其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98%和58.54%,明显高于癌旁(均为20%)及正常肺组织(均为16.67%)(P<0.005),且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iNOSmRNA及蛋白表达与VEGF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4125,P<0.01;r=0.4623,P<0.005),且iNOS和VEGF均与MVD明显相关(P<0.05)。结论:iNOS表达可以作为评价肺癌分期、预测转移风险的参考指标;iNOS与VEGF在诱导血管生成过程中可能发挥相互依赖的正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一氧化 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 血管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第4内含子基因多态与福建汉族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9
作者 方玲 王柠 +1 位作者 林珉婷 慕容慎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87-690,693,共5页
目的研究福建汉族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第4内含子27 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VNTR)与脑血管病关系。方法依据缺血性卒中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 目的研究福建汉族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第4内含子27 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VNTR)与脑血管病关系。方法依据缺血性卒中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收集13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rge arteryatherosclerosis,LAA),63例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及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237名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2%琼脂糖电泳技术检测eNOS基因第4号内含子27 bp VNTR的多态性。结果正常福建汉族人eNOS基因第4内含子除bb,ab,aa基因型外,尚出现罕见的bc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89,0.203,0.004,0.004;b、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92,0.106及0.002。LAA及LI患者27 bp VNTR多态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LAA组bc基因型频率(0.030)虽明显高于对照组(0.0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性卒中伴/不伴高血压病与该基因多态无相关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aa基因型频率为0.048,明显高于bb+ab基因型(OR=11.42,95%CI:1.209-117.892,P<0.05)。结论eNOS第4内含子aa基因型可能是福建汉族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遗传危险因素,但该位点多态性与福建汉族LAA及LI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内皮一氧化 基因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淋巴微转移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相关性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志坚 杨晓峰 +2 位作者 吴求亮 谷志远 张银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5-447,45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_C)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口腔癌微转移中的作用及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对 4 7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15例正常口腔黏膜采用RT_PCR方法检测其VEGF_C、iNOSmRNA的表达 ;对 10个正常淋巴结、4 7例...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_C)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口腔癌微转移中的作用及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对 4 7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15例正常口腔黏膜采用RT_PCR方法检测其VEGF_C、iNOSmRNA的表达 ;对 10个正常淋巴结、4 7例口腔鳞癌患者的 35 5个淋巴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细胞角蛋白 (CK)的表达。结果  4 7例口腔鳞癌标本VEGF_C、iNOS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 5 7 4 %、6 8 1% ,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2 0 0 %、33 3% (P <0 0 5 ) ;2 7例VEGF_CmRNA阳性标本中 ,iNOSmRNA阳性占 88 9% (2 4 2 7) ,二者存在明显相关性 (P <0 0 1) ;4 7例标本中CK阳性率为 4 8 9% (2 3 4 7) ,VEGF_C、iNOS表达与CK呈正相关关系。VEGF_C、iNOS阳性组中淋巴微转移率分别为 6 3 0 %、6 5 6 % ,高于阴性组的 30 0 %、13 3% (P <0 0 5 )。结论 在口腔癌微转移的机理中VEGF_C与iNOS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皮肤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增生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水生 涂亚庭 +3 位作者 朱晓琴 刘业强 李延 黄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80-483,共4页
目的:研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增生期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它们与增生期血管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研究iNOS产生的一氧化氮(NO)和VEGF的相互作用及NO在介导VEGF促血管瘤间质内血管生成中的... 目的:研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增生期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它们与增生期血管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研究iNOS产生的一氧化氮(NO)和VEGF的相互作用及NO在介导VEGF促血管瘤间质内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增生期皮肤血管瘤标本中iNOS、VEGF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①42例血管瘤组织表达VEGF,32例表达iNOS,血管畸形表达较弱或不表达iNOS和VEGF;②VEGF与iNOS的表达呈正相关性;③VEGF、iNOS的表达与血管瘤组织MVD呈正相关性,血管瘤MVD明显高于血管畸形。结论:①VEGF表达与iNOS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iNOS对VEGF的表达和调节血管生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②MVD随着VEGF和iNOS表达的增强而增加,说明两者对血管瘤血管生成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一氧化 诱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脱偶联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致病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赵艳霞 格日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5-318,共4页
二聚体结构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氧化L-精氨酸生成一氧化氮(NO),后者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血管内氧化还原反应失衡导致eNOS脱偶联,脱偶联的eNOS产生超氧化物而非NO,导致内皮功能损伤,进而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二聚体结构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氧化L-精氨酸生成一氧化氮(NO),后者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血管内氧化还原反应失衡导致eNOS脱偶联,脱偶联的eNOS产生超氧化物而非NO,导致内皮功能损伤,进而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深入了解eNOS脱偶联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一氧化 脱偶联 血管疾病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24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调节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伟 莫国君 +3 位作者 罗雪兰 王辉 杨鹏 欧和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7-801,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24(miR-24)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调节的分子机制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miR-24及其反义序列的高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根...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24(miR-24)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调节的分子机制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miR-24及其反义序列的高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根据转染质粒将实验细胞分为:miR-24高表达组、miR-24干扰组和空白质粒对照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HUVECs增殖能力,划痕和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人工基底膜检测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eNOS和Sp1转录因子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质粒对照组比较,miR-24高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45.45%(0.36±0.04 vs 0.66±0.08,P<0.05);miR-24高表达组细胞迁移速度明显减缓,且迁移数目降低74.75%(30.25±3.78 vs 119.80±10.94,P<0.01),未能形成明显管腔样结构。(2)与空白质粒对照组比,miR-24高表达组eNOS m RNA降低46.2%(0.49±0.02vs 0.91±0.01,P<0.05),蛋白表达减少49.07%(0.55±0.05 vs 1.08±0.05,P<0.05);同时Sp1 m RNA降低44.9%(0.49±0.01 vs 0.89±0.02,P<0.05),其蛋白质表达量也相应减少54.90%(0.46±0.02 vs 1.02±0.04,P<0.05)。在miR-24抑制组中,上述指标较空白质粒对照组降低,但比miR-24高表达组显著升高,特别是小管形成数量、及管腔长度与空白质粒对照组相近。结论:miR-24显著抑制HUVECs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能力,并且与miR-24对eNOS的表达调控有关;miR-24明显抑制eNOS表达,Sp1的参与可能是这一调节过程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 管腔 一氧化 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昔布对裸鼠人胃癌原位种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永强 王强 +1 位作者 郑国静 孙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29-931,共3页
目的探讨罗非昔布对裸鼠人胃癌原位种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种植转移模型,以罗非昔布... 目的探讨罗非昔布对裸鼠人胃癌原位种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种植转移模型,以罗非昔布给裸鼠灌胃,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罗非昔布对原位种植瘤胃癌组织中VEGF、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VEGF的表达:对照组VEGF阳性率为81.25%,罗非昔布组为61.25%,联合组为35.00%,罗非昔布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与罗非昔布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iNOS的表达显示:对照组iNOS阳性率为73.75%,罗非昔布组为52.50%,联合组为26.67%,罗非昔布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环氧合酶-2抑制剂罗非昔布可能通过降低胃癌肿瘤组织中VEGF、iNOS的表达,使肿瘤血管生成受抑,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昔布 胃癌 原位移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诱导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晏桂华 侯全忠 +2 位作者 左娟红 陈丰华 晏正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194-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哮喘气道重塑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32只大鼠中随机取8只作对照组,其余为哮喘组。哮喘组又分为哮喘3d(8只)、7d(8只)和14d(8只)组。对照组大鼠1d和8d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目的:探讨哮喘气道重塑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32只大鼠中随机取8只作对照组,其余为哮喘组。哮喘组又分为哮喘3d(8只)、7d(8只)和14d(8只)组。对照组大鼠1d和8d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15d开始用37℃生理盐水雾化吸入,1次/d,10min/次,共3d。各哮喘组用卵蛋白粉(OVA)10mg、氢氧化铝20mg制成2mL悬液代替生理盐水作腹腔注射,1%OVA代替生理盐水分别雾化吸入3、7和14d。末次激发24h后行肺泡灌洗,回收肺泡灌洗液,测VEGF和iNOS的浓度。取右下肺组织切片作常规HE染色,测定气道内周径(Pi)、外周径(Pe),并计算管壁面积(WA)和气道平滑肌面积(SMC-A)。结果:各哮喘组气道中VEGF和iNOS浓度、WA/Pi和SMC-A/Pi均高于对照组,而且VEGF和iNOS浓度分别与WA/Pi和SMC-A/Pi呈正相关。结论:VEGF和iNOS可能参与哮喘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一氧化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诸国华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98-1001,共4页
NO是人体中一个血管舒张因子,对心脑血管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NO在抗平滑剂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血小板和白细胞黏附、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是由L-精氨酸一个末端胍基氧化产生,这种反应通过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 NO是人体中一个血管舒张因子,对心脑血管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NO在抗平滑剂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血小板和白细胞黏附、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是由L-精氨酸一个末端胍基氧化产生,这种反应通过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NOS分为3型,包括神经型NOS、诱导型NOS和内皮型NOS(eNOS),分别由3种不同的基因编码[1]。因为eNOS可在蛋白合成水平上调控NO生成,因此,eNOS基因是心血管疾病的候选基因[2]。目前研究结果显示,eNOS基因研究较多位点是27 bp VNTR、G894T(Glu298Asp)和T-786C。我们将对上述3个位点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进行阐述。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eNOS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血管疾病 血管障碍 高血压 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舌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曙光 陈伟良 +5 位作者 杨岚 邱钧琦 张积仁 章锦才 艾伟健 郑俊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NOS和VEGF在舌鳞癌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SP免疫组化方法,对舌...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NOS和VEGF在舌鳞癌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SP免疫组化方法,对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中iNOS和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RT-PCR检测到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中iNOS\VEGF mRNA条带明显,SP免疫组化检测到iNOS\VEGF蛋白在舌癌细胞胞浆中呈强阳性表达。【结论】iNOS\VEGF mRNA和蛋白在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中呈高水平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生一氧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詹昌德 潘敬运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17-119,129,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检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eNOSmRNA(以GAPDH为内标 )水平。【结果】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中均能检测到eN...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检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eNOSmRNA(以GAPDH为内标 )水平。【结果】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中均能检测到eNOSmRNA ,其中心肌细胞的表达高于非心肌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作用 6、12和 2 4h ,心肌细胞eNOSmRNA水平明显减少。【结论】在大鼠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皆有eNOS基因表达 ;血管紧张素Ⅱ可抑制心肌细胞eNOS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药理 内皮 基因表达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血清对血管内皮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及人血丙种球蛋白的干预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跃娥 张园海 +1 位作者 吴蓉洲 项如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9期1032-1034,共3页
关键词 诱导一氧化 人血丙种球蛋白 川崎病 血管 干预机制 内皮 冠状动脉损害 炎症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及肺血管重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师桃 耿希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eNOS)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及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经心动超声及多普勒检查 ,确定为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 10例为对照组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共 3 0例 ,为实验组。体外循环建立前取...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eNOS)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及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经心动超声及多普勒检查 ,确定为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 10例为对照组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共 3 0例 ,为实验组。体外循环建立前取右肺中叶少许肺组织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进行灰度扫描。以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 (WT % )、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 (WA % )反映肺血管壁的增厚程度。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先心病患者随肺动脉压力的增高 ,肺组织eNOS表达呈下降趋势 ,而肺小血管形态发生明显改变 ,WT %、WA %明显增高 (P <0 .0 1)。eNOS的表达与肺高压程度、肺血管形态学改变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P <0 .0 1)。结论 先心病肺高压的eNOS含量低下 ,造成内源性一氧化氮(NO)生成减少 ,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NO 内皮一氧化 ENOS 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心脏病 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