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的血管免疫幼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建宁 张平 +5 位作者 张柳波 侯艳秋 包红雨 宋敏 孟庆奇 傅行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为了提高对血管免疫幼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本文报告1例伴大颗粒淋巴细胞(LGL)增多的AITL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检查,病理和组织化学检测,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多重PCR测定及淋巴细胞免疫... 为了提高对血管免疫幼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本文报告1例伴大颗粒淋巴细胞(LGL)增多的AITL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检查,病理和组织化学检测,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多重PCR测定及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查。结果查明:患者有发热、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脾肿大,伴胸水和腹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外周血LGL明显增多,免疫表型主要表达CD3-CD16+CD56+,TCRγ基因重排阳性,腹水中LGL易见,有异常核分裂象,淋巴结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符合AITL,同时伴有CD56阳性表达。结论:AITL多段表现为侵袭性进展,临床预后差,LGL细胞增多可能是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或来源于肿瘤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幼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大颗粒淋巴细胞 CD3 CD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洪波 王秀娟 郭新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ank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2例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中位发病年龄66(22-80)岁,其中25例为男性。38例Ann Arbor分期III-IV期,23例伴有B组症状,34例IPI中高危及高危。起病临床表现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31例),可伴多浆膜腔积液(24例)、发热(17例)、皮疹(11例)和贫血(15例)。18例病理组织活检显示EBV阳性,28例Ki-67≥40%,6例伴发EBV血症。4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1-121)个月,3年预估生存率为37.6%,无进展生存率为2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介素-6升高、合并多浆膜腔积液的患者生存率更低。结论:AITL起病时临床表现多样,侵袭性高,预后差,常规化疗远期预后不佳。高白介素-6水平、伴有多浆膜腔积液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特征 预后 多浆膜腔积液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何银环 汪小霞 +3 位作者 叶胜兵 程平 饶秋 鲍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原位杂交、Ig和TCR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 目的探讨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原位杂交、Ig和TCR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MEITL患者年龄28~71岁,中位年龄53岁;发病部位:小肠9例,结肠2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镜下肿瘤细胞弥漫浸润肠壁全层,形态单一,小-中等大小,核圆形深染,胞质淡染或透明,染色质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周边黏膜绒毛萎缩,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部分具有亲上皮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CD8、CD43、CD56、Gran B和TIA-1均阳性,CD4、CD5、perforin、CD20、CD79α均阴性,其中2例CD20、CD79α散在异常阳性,Ki67增殖指数高。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9例TCR重排检测均阳性,7例Ig基因重排均阴性。结论MEITL是罕见的肠道高度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活检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资料、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原位杂交和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 肠道单形亲上皮t细胞淋巴 免疫组织化学 t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侵犯骨髓相关病理特征分析
4
作者 李慧兰 汝昆 +5 位作者 李晓艳 孙丽丹 李凤丽 姚静雅 蔺亚妮 刘恩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侵犯骨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AITL侵犯骨髓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ITL相关免疫标记,通过T系基因重排分析T...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侵犯骨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AITL侵犯骨髓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ITL相关免疫标记,通过T系基因重排分析T细胞克隆性。结果肿瘤细胞浸润模式主要以结节状(20/32,62.5%)、间质性或小簇状(10/32,31.3%)为主,结节成分较杂,可呈“肉芽肿样改变”;肿瘤细胞主要为小至中等大小淋巴细胞,异型不明显,少数病例可出现明显浆细胞增生。19例行免疫组化染色,CD4阳性T细胞较少,平均为8.4%;滤泡辅助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相关免疫组化标记阳性率分别为:CD10(7/14,50.0%)、BCL6(6/19,31.6%)、PD-1(13/19,68.4%)、CXCL13(13/19,68.4%),大部分病例肿瘤细胞PD-1和CXCL13同时阳性,且阳性细胞数量较少(均<1%)。24例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22例均一致性表达胞质CD3(cCD3)、CD5、CD4、CD2,均不同程度表达CD10,部分病例胞膜CD3(sCD3)表达缺失(12/22,54.5%),部分病例CD7表达缺失(8/22,36.4%);2例未发现异常T细胞。基因重排:7例行T系基因重排检测,其中3例TCR重排阳性。结论AITL侵犯骨髓的肿瘤细胞比例较低且异型性小,容易漏诊及误诊,当骨髓中出现细胞成分较杂的淋巴细胞灶,提示AITL侵犯骨髓。流式细胞术发现表型异常T细胞(CD4和CD10双阳性),强烈提示AITL侵犯骨髓。AITL侵犯骨髓的诊断应综合考虑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及基因重排等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 骨髓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7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5
作者 汤汪洋 王健超 +4 位作者 钟礼花 张文芳 朱琼 陈燕坪 陈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cell lymphoma,follicular type,nTFHL-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7例nTFHL-F的临床资料,总结组织学形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cell lymphoma,follicular type,nTFHL-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7例nTFHL-F的临床资料,总结组织学形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女比为6∶1,中位年龄62岁。首发症状:6例为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腹胀不适;临床分期:进展期6例,局限期1例。肿瘤呈滤泡结节状生长,无显著的多形性炎症背景及高内皮血管增生。其中5例呈进行性转化的生发中心(progression transformer germinal center,PTGC)样生长模式,2例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样生长模式。肿瘤细胞可表现为中心细胞样、单核B细胞样、胞质透亮水肿样3种形态。肿瘤细胞表达3种以上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FISH检测结果显示ITK∷SYK基因融合皆阴性(0/7),二代测序检出TET2基因突变2例(2/2),RHOA基因突变1例(1/2),VAV1基因突变1例(1/2)。随访2~64个月,3例死亡(3/7),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结论nTFHL-F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临床分期高,预后较差。nTFHL-F与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型关系密切,可在同一个体中同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 滤泡型 血管免疫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
6
作者 贺娟 王星宇 +8 位作者 何鸿 王立鑫 谭艳梅 李源鑫 黄颖 余快 赵敏 谢涛 李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5-903,共9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T-follicular helper cell lymphoma,angioimmunoblastic-type,nTFHL-AI)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nTFHL-AI患者临床信息,利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T-follicular helper cell lymphoma,angioimmunoblastic-type,nTFHL-AI)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nTFHL-AI患者临床信息,利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和抗原受体基因重排评估nTFHL-AI临床病理特征。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预后因素。结果:免疫染色提示CD4阳性肿瘤细胞例数明显超过CD8(66%vs.5%)。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小RNA(EBV-encoded small RNA,EBER)阳性患者比EBER阴性患者更易表达CXCL13(P=0.006)。5年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31%和16%。CXCL13阳性组OS和PFS显著优于CXCL13阴性组(P=0.003、P=0.040)。相反,BCL6阳性表达与较差的OS和PFS相关(P=0.026、P=0.044),EBER阴性也与较差的OS和PFS相关(P=0.013、P=0.047)。多因素分析表明EBER阴性是OS和PFS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01、P=0.003)。结论:CXCL13阳性预示nTFHL-AI患者预后良好,而BCL6阳性和EBER阴性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并且EBER阴性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血管免疫细胞 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 Epstein-Barr病毒编码的小RNA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萍 王晶 +2 位作者 赵伟 景红梅 克晓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91-1595,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的治疗和预后因素。收集23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因素。结果表明,23例AITL患者的中位年龄6...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的治疗和预后因素。收集23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因素。结果表明,23例AITL患者的中位年龄62岁,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中高危/高危21例(91.3%),14例患者(60.9%)存在结外侵犯,5例(21.7%)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总体反应率为68.2%,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38.3%和28.7%。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年轻患者预后,免疫抑制剂对于复发难治患者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年龄大于65岁、IPI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淋巴结受累数目、近期疗效、纤维蛋白原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骨髓是否受累为预后相关因子。多因素分析显示,LDH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及骨髓受累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IPI、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修改的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的危险分层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结论:AITL好发于老年患者,具有高度侵袭性,合并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易感染,预后差,年轻、一般情况较好患者初始强化治疗有可能获益,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年轻患者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免疫抑制剂可作为复发难治患者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特征 预后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纯红系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福旭 张学军 +3 位作者 潘崚 乔淑凯 郭晓玲 董作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62-865,共4页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外周T细胞淋巴瘤,常合并自身免疫现象,如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是NHL中的少见类型。为了研究AITL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1例37岁男性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测、单个...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外周T细胞淋巴瘤,常合并自身免疫现象,如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是NHL中的少见类型。为了研究AITL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1例37岁男性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测、单个核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Coombs试验、血清学检测、CT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等。结果查明,患者有广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颈部淋巴结活检表明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重度贫血,网织红细胞降低,Coombs实验阳性,骨髓红系增生低下,提示并发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纯红系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经过CHOP-E方案化疗后,合并的AIHA和PRCA以及AITL浸润症状均消失。结论:成功地确诊了合并有AIHA和PRCA的AITL,淋巴结活检和骨髓检测意义大,CHOP-E化疗方案对此种AITL有一定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溶血贫血 纯红系再生障碍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肖秀斌 鲁云 +9 位作者 苏航 仲凯励 陈喜林 达勇 刘静 赵世华 王爽 杨波 杨秋实 张伟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单中心近年收治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点及常规化疗近期疗效。方法:1999年9月~2010年9月于本院明确诊断AITL患者23例,其中21例接受治疗。初次治疗17例予CHOP样或CHOP方案,4例予左旋门冬酰胺...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单中心近年收治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点及常规化疗近期疗效。方法:1999年9月~2010年9月于本院明确诊断AITL患者23例,其中21例接受治疗。初次治疗17例予CHOP样或CHOP方案,4例予左旋门冬酰胺酶+博莱霉素+地塞米松+长春地辛方案;化疗后予受累野照射每组各1例,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每组各1例。复发后予ICE、DHAP或ProMACE/CytaBOM方案化疗。维持治疗采用干扰素或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者5例,采用西达苯胺者3例。结果:发病中位年龄60岁,男:女为1.9:1,Ann ArborⅢ~Ⅳ期占96%,57%患者有B组症状,22%患者合并脾受侵/脾肿大。实验室检查结果示,39%患者乳酸脱氢酶升高,75%患者β2微球蛋白升高,80%患者D-二聚体升高。病理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XCL13阳性率100%(12/12),EBER阳性率80%(8/10)疗效结果分析,CHOP样方案组7例获CR,8例获PR;含左旋门冬酰胺酶方案组1例获CR,1例获PR。21例患者中位生存27(2.9~51.1)个月,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4%、29%。化疗后90%患者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33%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结论:AITL为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和生物学行为的外周T细胞肿瘤,多数患者同时存在凝血机制异常。AITL患者因并发免疫功能异常,化疗后骨髓抑制及感染问题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特征 化疗 CHOP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唐雪峰 李甘地 +1 位作者 李亚林 赵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6-599,共4页
关键词 血管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病理 CX-CL13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书红 王全顺 +5 位作者 孙露 李红华 赵瑜 贾博军 张晓玲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208-1210,共3页
为了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2例AITL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治疗和生存情况。结果表明:12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全身淋巴结肿大,9例伴有发热等全身... 为了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2例AITL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治疗和生存情况。结果表明:12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全身淋巴结肿大,9例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确诊依据淋巴结活检,病理组织学呈现淋巴结结构破坏,免疫母细胞增生,树枝状血管增生的特点,免疫表型全部为成熟外周T细胞性。12例患者均用CVP为主的化疗方案,总有效率58%。3年生存率为25%,全组中位生存25个月。结论:AITL临床过程呈侵袭性,进展快,中位生存期短,预后差,应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 血管免疫细胞t细胞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治疗初治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仲凯励 苏航 +6 位作者 肖秀斌 刘静 鲁云 陈喜林 达永 路春蕾 张伟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229-1233,共5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对初治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确诊的初治AITL患者9例。全组患者均接受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一线化疗... 目的:前瞻性研究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对初治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确诊的初治AITL患者9例。全组患者均接受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一线化疗。结果:全组患者发病中位年龄54岁,男∶女为2∶1,88.9%为Ann-Arbor stageⅢ~Ⅳ期,77.8%合并B症状。初诊时伴有贫血的患者占66.7%,LDH或β2微球蛋白升高占55.6%。EPOCH方案近期疗效CR率22.2%,总反应率66.7%。中位随访20个月,4年PFS和OS分别为11.1%和33.3%,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EPOCH方案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3~4度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分别为77.8%和33.3%,44.4%的患者出现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结论: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一线治疗AITL患者较传统CHOP方案未见明显生存获益。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并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t细胞淋巴 EPOCH方案 初治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慧 杜玉薪 +3 位作者 李玲 付晓瑞 孙振昌 张明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68例中,37例采用CHOP/CHOPE方案化疗,31例采用以吉西他滨和铂类药物为基础的GDPT方案化疗。结果:68例年龄33~85岁,...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68例中,37例采用CHOP/CHOPE方案化疗,31例采用以吉西他滨和铂类药物为基础的GDPT方案化疗。结果:68例年龄33~85岁,≥60岁39(57.4%)例,男女比例为2.1∶1,Ann Arbor分期Ⅲ~Ⅳ期62(91.2%)例,ECOG评分>1分27(39.7%)例,出现B症状41(60.3%)例,出现皮疹/瘙痒20(29.4%)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40(58.8%)例,血浆β2微球蛋白含量升高31(45.6%)例,贫血24(35.3%)例,低白蛋白血症24(35.3%)例。48(70.6%)例IPI评分>2分,38(55.9%)例PIT评分>2分。整体治疗后客观缓解率达75.2%;GDPT方案一线治疗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长于CHOP/CHOPE方案。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β2微球蛋白含量升高、出现皮疹/瘙痒、ECOG>1分是OS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2.300(1.159~4.368)、2.568(1.316~4.974)、1.958(1.054~3.591);年龄≥60岁和ECOG>1分是PFS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2.135(1.292~3.763)、1.784(1.247~3.035)。结论:患者年龄、治疗前ECOG评分、是否出现皮疹/瘙痒症状及血浆β2微球蛋白含量可作为AITL预后危险度评估的参考因素;GDPT可考虑为AITL的一线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1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4
作者 王玥 郭亮 +1 位作者 金春卉 曲丽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8-1074,共7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lymphoma,angioimmunoblastic-type,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nTFHL-AI伴B细...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lymphoma,angioimmunoblastic-type,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行HE、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73岁。临床表现以全身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及B症状为主;Ann Arbor分期:Ⅳ期8例,Ⅰ+Ⅱ期2例。实验室检查以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血浆EBV核酸定量阳性8例。镜下均可见典型结节状聚集或散在的透明细胞、分枝状高内皮血管及增生杂乱“风吹”状的滤泡树突网。肿瘤细胞背景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0~5个/HPF 7例,5~10个/HPF 2例,>50个/HPF 1例。浆细胞含量≤5%6例,浆细胞含量10%和20%各1例,浆细胞含量较多(30%)2例。组织细胞明显增生7例。见RS样大细胞1例。背景中含大量B细胞5例,含少量B细胞5例。10例患者均表达T细胞标志物,滤泡辅助性T细胞标志物CD10、BCL6、CXCL13和PD-1同时阳性6例,BCL6、CXCL13和PD-1同时阳性10例。EBER原位杂交阳性8例。10例患者均检测到TCR基因重排和IG基因重排阳性。所有患者诊断后均行化疗,其中3例疾病进展死亡。结论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nTFHL-AI中,B细胞的克隆性增生与EBV是否感染及感染细胞的数量无关,同时浆细胞增生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 血管免疫细胞 单克隆B细胞增生 EBV感染 微环境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继发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巧灵 冯昌银 杨映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20-1421,共2页
患者女性,51岁。因发现双腋下肿物伴咽痛1年于2015年12月28日就诊。查体:左侧颈后及左侧腋下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直径1~1.5cm,质韧,活动度可;右侧腋窝可触及一肿大淋巴结,大小2cm×2cm,质韧,无粘连,无触痛。
关键词 淋巴 不一致 弥漫大B细胞淋巴 血管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淑兰 张颖鹏 +2 位作者 彭亚婷 李春明 刘藕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69-672,共4页
报告1例以全身红斑、丘疹伴发热为首发症状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男,61岁。因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和发热20d,加重2d入院。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淋巴结结构破坏,淋巴滤泡消失,高内皮血管增生,异形淋巴样细胞浸润。免疫组化... 报告1例以全身红斑、丘疹伴发热为首发症状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男,61岁。因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和发热20d,加重2d入院。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淋巴结结构破坏,淋巴滤泡消失,高内皮血管增生,异形淋巴样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CD5、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3、CD2、CD7及CD4均阳性,CD 10(少许细胞)及增殖核抗原(Ki-67)(约30%)阳性,CD20及B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PAX)5示B细胞局灶阳性,CD21示不规则滤泡树突细胞网,EB病毒编码的RNA(EBER)示少量大细胞阳性。根据患者皮损、淋巴结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诊断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 免疫组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雯洁 孙延庆 +1 位作者 赵英玲 程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946-946,共1页
患者女,59岁,于2013年11月24日入院。入院前1月因发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8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行颈部及胸部CT平扫示双侧颈动脉鞘内多发淋巴结肿大,
关键词 血管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 细胞增多 硼替佐米 氟达拉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趋上皮型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分析
18
作者 刘琪 李玥 +4 位作者 高锋 王超 黄鑫 罗雪妍 郝春晖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7期47-50,共4页
犬趋上皮型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致命的皮肤肿瘤,其临床表现与非趋上皮淋巴瘤等相似,临床检查时需进行鉴别诊断。一英国斗牛犬表现为多发性粉红色皮肤肿物,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物以大、小淋巴细胞为主,组织病理学符合趋上皮型淋巴... 犬趋上皮型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致命的皮肤肿瘤,其临床表现与非趋上皮淋巴瘤等相似,临床检查时需进行鉴别诊断。一英国斗牛犬表现为多发性粉红色皮肤肿物,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物以大、小淋巴细胞为主,组织病理学符合趋上皮型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提示T细胞单克隆增殖,结合影像学确诊为犬趋上皮型T细胞淋巴瘤。患犬接受4次洛莫司汀化疗后发生重度贫血,最终死亡。文章详细报道该例犬趋上皮型T细胞淋巴瘤的诊疗经过,以期为相关疾病提供临床诊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上皮型t细胞淋巴 免疫组织化学 t细胞受体(tCR)克隆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明显淋巴滤泡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
19
作者 韩慧霞 朱梅刚 耿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30-1330,1332,共2页
关键词 淋巴滤泡增生 血管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 病例报告 淋巴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00可表达于生发中心内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20
作者 孙琦 樊祥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242,共1页
CD200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种膜糖蛋白,可表达于B细胞及其增殖性疾病和一部分T细胞。作者以往研究发现,在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中环绕于L&H细胞周围的T细胞表达CD200,
关键词 血管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 CD200 辅助t淋巴细胞 生发中心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淋巴细胞为主型 霍奇金淋巴 增殖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