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八味汤结合穴位埋线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俊玲 禹霞 戴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究芍药八味汤结合穴位埋线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56例)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57例)西医常规疗法结合芍药八味汤及... 目的探究芍药八味汤结合穴位埋线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56例)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57例)西医常规疗法结合芍药八味汤及穴位埋线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胃脘痞闷、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纳呆食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积分变化、内镜病理评分变化、胃泌素(GAS)及生长抑素(SS)水平变化、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1(IL-1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不良反应数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脘痞闷、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纳呆食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中医症状积分、黏膜炎症及炎症活动度、腺体以及肠上皮化生等内镜病理评分、GAS及SS水平、IL-8、IL-11及TNF-α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胃脘痞闷、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纳呆食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中医症状积分、黏膜炎症及炎症活动度、腺体以及肠上皮化生等内镜病理评分、GAS及SS水平、IL-8、IL-11及TNF-α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脘痞闷、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纳呆食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中医症状积分、黏膜炎症及炎症活动度、腺体以及肠上皮化生等内镜病理评分、GAS及SS水平、IL-8、IL-11及TNF-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0.00%,0/57)与对照组(3.57%,2/56)均较低,P>0.05。结论芍药八味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好,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芍药八味汤 穴位埋线 疗效 胃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封髓汤结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型)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浩 杨惠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究补肾封髓汤结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型)患者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型)患者,均由医院2018年5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7例)... 目的探究补肾封髓汤结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型)患者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型)患者,均由医院2018年5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7例)采取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患者(57例)采取补肾封髓汤结合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发热、肌肉痛、关节痛、面部红斑、脱发、头晕目眩等)积分变化及患者24 h尿蛋白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变化、患者皮损消退时间及起效时间、治疗期间合并感染情况、治疗前后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变化及补体、血沉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9%,55/57)高于对照组(85.96%,49/57)(P<0.05);观察组患者皮损消退时间及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率(3.51%,2/57)低于对照组(15.79%,9/5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发热、肌肉痛、关节痛、面部红斑、脱发、头晕目眩等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水平、SLEDAI评分、IL-10、CRP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补体3(C;)、补体4(C;)、血沉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发热、肌肉痛、关节痛、面部红斑、脱发、头晕目眩等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水平、SLEDAI评分、IL-10、CRP水平、IgA、IgG、IgM水平、C;、C;、血沉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热、肌肉痛、关节痛、面部红斑、脱发、头晕目眩等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水平、SLEDAI评分、IL-10、CRP水平、IgA、IgG、IgM水平、C;、C;、血沉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51%,2/57)与对照组(5.26%,3/57)不良反应均较低(P>0.05)。结论补肾封髓汤结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型)患者疗效佳,患者症状改善,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阴虚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补肾封髓汤 来氟米特 疗效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瘀血痹片结合火针“三通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疗效、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华南 章晓云 吴剑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究瘀血痹片结合火针“三通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患者疗效、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20例膝骨性关节炎(血瘀型)患者,均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门诊与住院部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采... 目的探究瘀血痹片结合火针“三通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患者疗效、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20例膝骨性关节炎(血瘀型)患者,均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门诊与住院部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60例)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瘀血痹片及火针“三通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或畸形、面色黧黑、舌紫黯或瘀斑、苔薄白等)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骨代谢指标变化、骨关节炎指数(WOMAC)变化及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变化(VAS)、Lequesne指数变化、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变化(WHOQOL-BREF)、治疗后12个月及治疗后18个月疾病复发率情况。结果较观察组患者(96.67%,58/6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6.67%,52/60)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或畸形、面色黧黑、舌紫黯或瘀斑、苔薄白等)及IL-1β、IL-6及TNF-α水平、Ⅰ型胶原C-末端肽(C-terminal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Ⅰ)及Ⅱ型胶原C-末端肽(C-terminaltelopeptide of typeⅡcollagen,CTX-Ⅱ)、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metalloproteinase-3,MMP-3)等骨代谢指标、WOMAC评分、VAS评分及Lequesne指数评分、WHOQOL-BREF评分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或畸形、面色黧黑、舌紫黯或瘀斑、苔薄白等)及IL-1β、IL-6及TNF-α水平、CTX-Ⅰ、CTX-Ⅱ、COMP、MMP-3、WOMAC评分、VAS评分及Lequesne指数评分、WHOQOL-BREF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或畸形、面色黧黑、舌紫黯或瘀斑、苔薄白等)及IL-1β、IL-6及TNF-α水平、CTX-Ⅰ、CTX-Ⅱ、COMP、MMP-3、WOMAC评分、VAS评分及Lequesne指数评分、WHOQOLBREF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及治疗后18个月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瘀血痹片结合火针“三通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较好,复发率较低,安全可行,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气滞血瘀型 瘀血痹片 火针“三通法” 疗效 膝关节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藤麻黄方敷贴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文宁 刘新艳 张葆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究金藤麻黄方敷贴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20年5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塞来昔布胶囊、来氟米特片、... 目的 探究金藤麻黄方敷贴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20年5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塞来昔布胶囊、来氟米特片、白芍总苷胶囊、甲氨蝶呤片),观察组患者治疗同对照组,同时结合金藤麻黄方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关节炎指数(AI)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水平、健康评定量表(HAQ)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观察组95.12%(39/41)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49%(33/41)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及AI评分、CRP及RF、ESR水平、HAQ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VAS及AI评分、CRP及RF、ESR水平、HAQ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及AI评分、CRP及RF、ESR水平、HA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3例(7.32%),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4.88%),P>0.05。结论 金藤麻黄方敷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良好,患者症状显著改善,恢复较好,且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本次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金藤麻黄方 敷贴 疗效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博 曾帮智 +3 位作者 杨才勇 党宁 荆成宝 赵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04-70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5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肝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5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肝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ALT、AST及TBIL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IL-8、IL-10及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出现了肝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的紊乱及炎症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应及时监测,以便更加有效的治疗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免疫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