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正常人血清抗角蛋白自身抗体水平的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党育平 李巍 +3 位作者 刘玉峰 万业宏 李承新 夏汝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4-265,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正常人血清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nti-keratinautoantibody,AKautoAb)的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并探讨AKautoAb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人角蛋白进行包被,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新生儿脐带血、幼儿、成年人及老年人血清IgM与Ig...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正常人血清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nti-keratinautoantibody,AKautoAb)的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并探讨AKautoAb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人角蛋白进行包被,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新生儿脐带血、幼儿、成年人及老年人血清IgM与IgG类AKautoAb的水平,并进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结果脐带血IgM和IgG类AKautoAb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其它年龄组(P∨0.05);而幼儿脐带血及成年人、老年人血清IgM和IgG类AKautoAb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出生时AKautoAb即存在但水平较低,幼年期AKautoAb的水平迅速增加,以后各年龄段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蛋白 正常人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抗角蛋白抗体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罗德梅 李文红 +7 位作者 王倩 杜文静 孟岩 李慧君 闫怡 冯宁 马秀敏 罗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287-3290,共4页
目的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人类类风湿关节炎(RA)的血清免疫学是否相似。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3月,15只SPF级7~8周健康... 目的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人类类风湿关节炎(RA)的血清免疫学是否相似。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3月,15只SPF级7~8周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10只用于建立CIA模型,最终8只造模成功(CIA模型组)。造模成功后,采集CIA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股动脉血,常规分离血清,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AK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Anti-CCP抗体和RF-Ig M抗体;分离膝关节滑膜,用40 g/L多聚甲醛固定作为病理标本,进行HE染色。结果CIA模型组大鼠血清AKA阳性5例,空白对照组均阴性。空白对照组和CIA模型组大鼠血清Anti-CCP抗体及RF-Ig M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关节滑膜病理HE染色可见滑膜细胞排列清晰,组织学结构正常,未见增生,无明显炎性细胞聚集和浸润;CIA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病理HE染色可见滑膜细胞排列紊乱,毛细血管增生,滑膜增生明显,滑膜下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CIA大鼠血清中出现AKA阳性,与人类RA的血清免疫学类似,适用于RA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大鼠 Wistar 类风湿因子 蛋白抗体 环瓜氨酸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CL20单克隆抗体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相关的结节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魏佳 马成星 +2 位作者 郑颖 那雨琪 丁晶晶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抗CCL20单克隆抗体是否可抑制高水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相关的结节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提取健康人和结节病患者的PBMC,并进行分组。除空白对照组(正常人PBMC)和结节病PBMC对照组(患者PBMC)... 目的探讨抗CCL20单克隆抗体是否可抑制高水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相关的结节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提取健康人和结节病患者的PBMC,并进行分组。除空白对照组(正常人PBMC)和结节病PBMC对照组(患者PBMC)外,另将结节病组PBMC中分别加入SAA、SAA+抗CCL20单克隆抗体、SAA+NF-κB抑制剂BAY11-7082或地塞米松,经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分别作为PBMC+SAA刺激组、PBMC+SAA+NF-κB抑制剂BAY11-7082组、PBMC+SAA+抗CCL20单抗组、PBMC+地塞米松干预组,使用ELISA分别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7A、IL-23、IL-6、CCL20和TGF-β1的表达,使用RT-PCR测定各组细胞中CCR6、IL-17、ROR-γt和Foxp3的mRNA表达水平,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NF-κB和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BMC+SAA+抗CCL20单抗组与PBMC+SAA组相比,细胞上清液中的IL-17A、IL-23和IL-6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TGF-β1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PBMC+SAA+抗CCL20单抗组相较于PBMC+SAA组,细胞中CCR6、IL-17A、ROR-γt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Foxp3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SAA+抗CCL20单抗组中p-NF-κB蛋白表达水平较PBMC+SAA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抗CCL20单克隆抗体可抑制高水平SAA相关的结节病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血清淀粉样蛋白A 核因子ΚB CCL20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液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曲世晶 叶华 +1 位作者 贾汝琳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3-936,共4页
目的:检测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serum nega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SNRA)患者的关节液中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MCV)抗体水平,了解关节液... 目的:检测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serum nega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SNRA)患者的关节液中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MCV)抗体水平,了解关节液中这两种抗体对诊断SNRA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膝关节液中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实验组为SNRA患者,共29例,对照组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共28例,并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实验组29例SNRA患者膝关节液中抗CCP抗体阳性者10例(34.5%),测定值为(114.5±62.6)U/m L;抗MCV抗体阳性者6例(20.7%),测定值为(32.0±11.3)U/m L;对照组28例OA患者膝关节液中3例抗CCP抗体阳性(10.7%),测定值为(20.6±0.1)U/m L,2例抗MCV抗体阳性(7.1%),测定值为(22.1±1.7)U/m L。SNRA组关节液抗CCP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4.5%vs.10.7%,χ2=4.571,P<0.05);SNRA组关节液抗MCV抗体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20.7%vs.7.1%,χ2=2.167,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CCP抗体在SNRA中的敏感性为34.5%,特异性为89.3%,阳性预测值为76.9%,阴性预测值为56.8%;抗MCV抗体敏感性为20.7%,特异性为92.9%,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53.1%;膝关节液中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48.0%,特异性为82.8%,SNRA关节液抗CCP抗体阳性组、抗MCV抗体阳性组与各自阴性组相比较,在年龄、病程和晨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膝关节液抗CCP抗体阳性组和抗MCV抗体阳性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评分(the 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均比各自阴性组高(P均<0.01)。抗CCP抗体与ESR和CRP之间呈正相关(r=0.567,P<0.01;r=0.664,P<0.01);抗MCV抗体与ESR和CRP之间呈正相关(r=0.344,P<0.01;r=0.749,P<0.01)。结论:SNRA关节液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SNRA诊断和疾病活动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血清 类风湿因子 抗体 环瓜氨酸肽 抗体 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 滑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CA125和抗转铁蛋白抗体水平测定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志红 申爱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CA125和抗转铁蛋白抗体(TFA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2例EMT(Ⅰ、Ⅱ期25例,Ⅲ、Ⅳ期27例)患者及40例对照血清和腹腔液中CA125和TFAb的水平。结果:3组血清和腹... 目的:探讨CA125和抗转铁蛋白抗体(TFA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2例EMT(Ⅰ、Ⅱ期25例,Ⅲ、Ⅳ期27例)患者及40例对照血清和腹腔液中CA125和TFAb的水平。结果:3组血清和腹腔液中CA125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997和45.551,P<0.001);EMTⅢ、Ⅳ期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CA125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3组血清、腹腔液中CA125和TFAb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45、40.926和59.916、59.919,P<0.05)。采用CA125和TFAb串联试验对EMT诊断的特异性可达到100.0%,CA125和TFAb并联试验中腹腔液对EMT诊断的灵敏性为94.2%。结论:CA125和TFAb均有助于EMT的诊断,联合测定血清或腹腔液中CA125和TFAb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转铁蛋白抗体 CA125 血清 腹腔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角蛋白16单克隆抗体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万业宏 李承新 +4 位作者 刘玉峰 高天文 夏汝山 党育平 武彩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研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对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原代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应用3H-TdR掺入DNA合成测定法,观察抗角蛋白16mAb(anti-K16mAb)对角质形成细胞代谢增殖的影响。用... 目的研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对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原代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应用3H-TdR掺入DNA合成测定法,观察抗角蛋白16mAb(anti-K16mAb)对角质形成细胞代谢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anti-K16mAb作用后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mAb作用后,角质形成细胞样品的cpm降低,并呈抗体剂量依赖方式。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由27%上升至42.2%,同时处于G1期与G2期的细胞比例分别相应下降。结论anti-K16mAb可抑制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将细胞阻滞于S期,无法进入G2期与M期分裂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单克隆抗体 蛋白16 质形成细胞 增殖活性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忠军 金玉怀 +1 位作者 戴华 张金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96-797,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 病理 免疫应答反应 统计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单克隆抗角蛋白抗体检查肺血管内角化物诊断羊水栓塞 被引量:1
8
作者 汪德文 姜景涛 +1 位作者 陈怀芳 李德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6期425-426,共2页
羊水栓塞是羊水进入母血循环引起的产科分娩并发症,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甚至在短时间内造成母婴急死。为了提高本症的诊断,特开展此项研究。
关键词 单水栓塞 单克隆蛋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角蛋白抗体(Keratin)对Ⅰ期肺鳞癌淋巴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伟良 徐建勋 扬莉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索Ⅰ期肺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30例Ⅰ期肺鳞癌HE阴性的248淋巴结作了抗角蛋白抗体(Ker)检测。结果测定的淋巴结中有10/248只阳性,占4%。小巢转移癌细胞位于淋巴结被膜... 目的探索Ⅰ期肺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30例Ⅰ期肺鳞癌HE阴性的248淋巴结作了抗角蛋白抗体(Ker)检测。结果测定的淋巴结中有10/248只阳性,占4%。小巢转移癌细胞位于淋巴结被膜、窦索及脉管内。阳性病例数有8/30例;占267%,其中高分化及中分化鳞癌各4例。随访资料显示,Ker淋巴结阳性与阴性患者之位生存期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Ⅰ期肺鳞癌的淋巴结中Ker阳性证实有微转移者,对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均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癌 淋巴结微转移 预后 肺肿瘤 蛋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抗角蛋白自身抗体独特型抗体的产生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夏汝山 刘玉峰 +3 位作者 李巍 李承新 万业宏 党育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1-373,共3页
目的观察长期注射大剂量同种异体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 auto Ab)后,家兔血清中针对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 auto Ab)独特型抗体的产生。方法肌肉注射亲和层析纯化的AK auto Ab(5 mg/kg),隔日1次,连续90 d,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独特型... 目的观察长期注射大剂量同种异体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 auto Ab)后,家兔血清中针对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 auto Ab)独特型抗体的产生。方法肌肉注射亲和层析纯化的AK auto Ab(5 mg/kg),隔日1次,连续90 d,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独特型抗体。结果注射AK auto Ab的家兔产生了针对AK auto Ab F(ab′)2片段的抗独特型抗体,于给药4 wk血清抗体滴度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结论长期注射大剂量同种异体AK auto Ab的家兔可产生免疫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自身抗体 独特型抗体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内耳膜迷路蛋白抗体的判定
11
作者 胡宁 姜泗长 +1 位作者 顾瑞 胡吟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44-446,共3页
探讨生物素-链霉亲合素标记免疫印迹法检测人血清抗膜迷路蛋白抗体的结果判断方法,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通过对人血清空白对照、去生物素标记抗体空白对照、亲合素封闭对照、阴性反应对照、拟诊病人血清对照以及自身免疫病血清对照实... 探讨生物素-链霉亲合素标记免疫印迹法检测人血清抗膜迷路蛋白抗体的结果判断方法,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通过对人血清空白对照、去生物素标记抗体空白对照、亲合素封闭对照、阴性反应对照、拟诊病人血清对照以及自身免疫病血清对照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确定65 kD反应带以及82 kD深染反应带、56~48 kD或33~30 kD 区域的深染反应带为人血清抗膜迷路蛋白抗体阳性反应。65 kD阳性率的95% 和99% 的可信限分别为30.4% ~82.6% 和23.8% ~87% ;后3 项合并的阳性率的95% 和99% 的可信限分别为18% ~72% 和13.4%~77.6% 。134 kD与70 kD 的反应为亲合素与链霉亲合素的特异性反应,为无关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 耳聋 血清诊断 膜迷路蛋白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角蛋白抗体进入活细胞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12
作者 武彩霞 李巍 +3 位作者 刘玉峰 李承新 卢宁 万业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 观察抗角蛋白抗体能否进入活细胞。方法以鼠单克隆抗体 (mAb)IgG作用于培养中的人Tca8113细胞 ,以黑素瘤细胞和抗HBsAg抗体作用的Tca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细胞固定后与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结合 ,用荧光显微镜及共聚焦显微镜 ,观察... 目的 观察抗角蛋白抗体能否进入活细胞。方法以鼠单克隆抗体 (mAb)IgG作用于培养中的人Tca8113细胞 ,以黑素瘤细胞和抗HBsAg抗体作用的Tca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细胞固定后与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结合 ,用荧光显微镜及共聚焦显微镜 ,观察细胞的荧光着色。结果抗角蛋白mAb作用的Tca8133细胞胞浆呈亮绿色 ,着色较均匀 ,细胞核未见着色。两种对照均未见着色。结论抗角蛋白mAb可进入活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单克隆抗体 TCA8113细胞 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3B4的噬菌体呈现的scFv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管海宏 付萌 +3 位作者 李巍 夏汝山 王刚 刘玉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0-472,共3页
目的:构建并表达噬菌体呈现的天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mAb)3B4的单链抗体(scFv),并测定其活性。方法:分别以pMD18TmAb3B4VH和pMD18TmAb3B4VL为模板进行PCR,扩增mAb3B4的VH和VL基因,然后将其依次插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scMH中。经DNA序列测... 目的:构建并表达噬菌体呈现的天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mAb)3B4的单链抗体(scFv),并测定其活性。方法:分别以pMD18TmAb3B4VH和pMD18TmAb3B4VL为模板进行PCR,扩增mAb3B4的VH和VL基因,然后将其依次插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scMH中。经DNA序列测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用辅助噬菌体VCSM13超感染诱导表达scFv;用ELISA检测其与亲本mAb3B4的抗原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对扩增的mAb3B4的VH和VL基因进行测序,结果表明VH基因与原序列完全一致,VL基因在骨架区FR1有1个碱基发生突变。用VCSM13超感染后能检测到scFv的表达,其与亲本一样具有多反应性,但抗原结合模式不完全相同。结论:成功地构建并表达了天然抗角蛋白mAb3B4噬菌体呈现的单链抗体,表达的scFv与mAb3B4的抗原结合活性有一定的差异,为探讨天然自身抗体的抗原结合模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蛋白自身抗体 SCFV 多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口疮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抗核抗体
14
作者 余和生 程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55-56,共2页
复发性口疮又称复发性阿弗它口炎(RAS),是最常见的一种口腔粘膜病。有报道一般人群的罹患率高达20%。在我粘膜专科门诊1986年7月至1987年6月一年初诊病例中,RAS占50.15%,居粘膜病首位。血清免疫球蛋白和抗核抗体的检测在临床上具相对... 复发性口疮又称复发性阿弗它口炎(RAS),是最常见的一种口腔粘膜病。有报道一般人群的罹患率高达20%。在我粘膜专科门诊1986年7月至1987年6月一年初诊病例中,RAS占50.15%,居粘膜病首位。血清免疫球蛋白和抗核抗体的检测在临床上具相对简易可行的特点,故我们对初诊RAS患者着重观察此二项指标的改变,兹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及一般情况 对象为我粘膜专科初诊轻型RAS病例(MiRAS),共78例。其中男性3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疮 抗体 血清免疫球蛋白 阿弗它口炎 罹患率 口腔粘膜病 初诊病例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室 检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抗角蛋白抗体的应用比较
15
作者 金嘉宽 徐亚利 +1 位作者 安芳 姜亚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2-15,共4页
抗角蛋白抗体是鉴别上皮性肿瘤的有效标记物之一,由于角蛋白分子量多种多样,故形成之抗体亦不完全相同,其免疫反应亦异。本文应用8种不同种类之抗角蛋白抗体(其中5种系北京生研所提供)对87例各种类型之肿瘤比较了它们在免疫组化反应上... 抗角蛋白抗体是鉴别上皮性肿瘤的有效标记物之一,由于角蛋白分子量多种多样,故形成之抗体亦不完全相同,其免疫反应亦异。本文应用8种不同种类之抗角蛋白抗体(其中5种系北京生研所提供)对87例各种类型之肿瘤比较了它们在免疫组化反应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多克隆抗体k-D反应谱系较广,且对低分化鳞癌的反应亦较好,但非特异性染色较重易造成判断上的困难。单克隆抗角蛋白抗体的特异性较强,非特异性染色轻。但反应谱较窄。其中HK2对腺癌的敏感性较高,如将HK2、HK5按1∶1比例混合使用则更可提高其对腺癌的反应程度,同时还相应提高了对鳞癌的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抗体 免疫组化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1融合蛋白表达、纯化及抗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3
16
作者 谭志平 黄亮群 +3 位作者 郑多 房海燕 夏昆 夏家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 :表达GST p11和 6xHis p11融合蛋白并制备GST p11特异性抗体。方法 :将人p11基因克隆入两种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2和pQE30 ,分别在大肠杆菌BL2 1和M15中表达 ,用GlutathioneSepharose 4B和Ni NTAagar ose亲和柱分别纯化目的蛋白。... 目的 :表达GST p11和 6xHis p11融合蛋白并制备GST p11特异性抗体。方法 :将人p11基因克隆入两种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2和pQE30 ,分别在大肠杆菌BL2 1和M15中表达 ,用GlutathioneSepharose 4B和Ni NTAagar ose亲和柱分别纯化目的蛋白。利用纯化的GST p11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 :得到高表达量的融合蛋白 ,经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较高纯度的GST p11和 6xHis p11蛋白。以GST p11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得到p11多克隆抗体 ,Westernblotting证实该抗体能够识别 6xHis p11蛋白 ,具有较高特异性。结论 :利用原核表达人p11融合蛋白制备的p11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1融合蛋白 纯化 血清 制备 亲和层析 p11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昆虫小胸鳖甲几丁质酶抗血清的制备及抗体效价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雪莹 李洁琼 +2 位作者 庄淑珍 刘小宁 马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9-664,共6页
目的几丁质酶是昆虫重要的防御物质,本研究采用DNA-蛋白质联合免疫策略制备荒漠昆虫小胸鳖甲几丁质酶(MpCHI786)的抗血清,用于检测小胸鳖甲在外界不良条件下几丁质酶的变化。方法从小胸鳖甲成虫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后RT-PCR扩增Mpchi786 ... 目的几丁质酶是昆虫重要的防御物质,本研究采用DNA-蛋白质联合免疫策略制备荒漠昆虫小胸鳖甲几丁质酶(MpCHI786)的抗血清,用于检测小胸鳖甲在外界不良条件下几丁质酶的变化。方法从小胸鳖甲成虫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后RT-PCR扩增Mpchi786 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Mpchi786,在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诱导表达获得融合蛋白His-MpCHI786。对融合蛋白切胶纯化后与弗氏佐剂混合作为抗原。另外,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Mpchi786,对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8 h后RT-PCR检测其在肝脏的瞬时表达。以pcDNA3.0-Mpchi786肌肉注射免疫小鼠3次后,再用His-MpCHI786融合蛋白加强免疫2次,DNA免疫和免疫结束后收集免疫小鼠的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抗血清效价和特异性。结果 RT-PCR结果显示尾静脉高压注射8 h后,pcDNA3.0-Mpchi786质粒在小鼠肝脏有特异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用His-MpCHI786融合蛋白作为抗原,pcDNA3.0-Mpchi786DNA质粒免疫3次的抗血清和His-MpCHI786融合蛋白加强免疫2次后的抗血清都显示了特异性反应条带。ELISA检测结果显示抗血清效价高达1∶204 800以上。结论利用DNA-蛋白质联合免疫法能够获得效价高、特异性的小胸鳖甲几丁质酶MpCHI786的抗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胸鳖甲 几丁质酶 DNA-蛋白质联合免疫 血清 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角蛋白全IgG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18
作者 夏汝山 王刚 +2 位作者 樊建勇 李巍 刘玉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3-695,707,共4页
目的 :构建抗角蛋白抗体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CHO(dhfr-)细胞中表达。方法 :从含抗角蛋白抗体基因的原核Fab表达载体中 ,扩增VH 及VL 基因。以回收的PCR产物为模板 ,用重叠PCR扩增带有前导序列的VH、VL 基因。经XbaI/BamHI和XhoI/Hi... 目的 :构建抗角蛋白抗体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CHO(dhfr-)细胞中表达。方法 :从含抗角蛋白抗体基因的原核Fab表达载体中 ,扩增VH 及VL 基因。以回收的PCR产物为模板 ,用重叠PCR扩增带有前导序列的VH、VL 基因。经XbaI/BamHI和XhoI/HindIII酶切后 ,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WD中 ,构建重组载体pWDκH。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 ,用lipofectAMINE 2 0 0 0转染CHO(dhfr-)细胞。取培养上清检测抗人角蛋白全IgG的表达。结果 :构建了抗人角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WDκH ,并在CHO(dhfr-)细胞中表达。结论 :在CHO(dhfr-)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具有抗原结合活性的抗人角蛋白Ig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蛋白抗体 CHO(dh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ERA-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世英 刘夏燕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3-36,共4页
将拟南芥ERA-1基因除信号肽外的剩余编码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上,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发现表达的目的蛋白位于包涵体中,大量表达目的蛋白并用镍柱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获得足量的重组蛋白后将其作为抗原免疫家兔,获... 将拟南芥ERA-1基因除信号肽外的剩余编码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上,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发现表达的目的蛋白位于包涵体中,大量表达目的蛋白并用镍柱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获得足量的重组蛋白后将其作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用重组蛋白亲和纯化抗血清中的ERA-1多克隆抗体。利用野生型拟南芥、ERA-1敲除突变系和ERA-1过表达系的叶片总蛋白进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ERA-1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发现纯化后的ERA-1多克隆抗体(1∶1 000体积比稀释)能特异地检测到拟南芥中的ERA-1蛋白。本试验成功制备了ERA-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可以用于今后对ERA-1基因功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ERA-1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血清 多克隆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特异性人补体C1q/TNF相关蛋白-2抗体的制备及验证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洪波 胡兴 +2 位作者 伍贤进 李娜 吴东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77-1478,共2页
人体中已发现13种与脂联素在结构和功能上相类似的蛋白,这类蛋白被称为hCTRP(humanC1q/TNF—relatedpro—tein)。在已发现的CTRP中,CTRP2与脂联素最为相似,
关键词 人补体C1q TNF相关蛋白-2 原肽 血清 亲合纯化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