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例移植皮瓣远端血液循环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7
1
作者 墨天燕 张志芹 史玉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提高移植皮瓣成活率。方法将21例发生移植皮瓣术后血液循环障碍者以皮瓣的血管吻合近端为标志分为A区、B区、C区,动态观察各区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变化及时对症处理。结果 21例中18例皮瓣远端血液循环危象解除或改... 目的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提高移植皮瓣成活率。方法将21例发生移植皮瓣术后血液循环障碍者以皮瓣的血管吻合近端为标志分为A区、B区、C区,动态观察各区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变化及时对症处理。结果 21例中18例皮瓣远端血液循环危象解除或改善,皮瓣成活;3例皮瓣远端部分发生坏死行二次手术植皮。结论分区观察法有利于皮瓣远端血液循环障碍的早期发现,为有效及时处理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组织皮瓣移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移植皮瓣 血液循环障碍 原因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鱼雌核发育单倍体胚胎血液循环障碍产生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琼宇 唐甲卉 +2 位作者 彭娟 唐鹏程 孙远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为研究鱼类单倍体血液循环障碍产生机制,人工诱导获得金鱼(Carassius auratus)雌核发育单倍体胚胎并进行活体观察及邻联茴香胺染色,结果显示金鱼雌核发育单倍体胚胎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循环不良和红细胞生成缺陷。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生的... 为研究鱼类单倍体血液循环障碍产生机制,人工诱导获得金鱼(Carassius auratus)雌核发育单倍体胚胎并进行活体观察及邻联茴香胺染色,结果显示金鱼雌核发育单倍体胚胎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循环不良和红细胞生成缺陷。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生的分子机制,利用反义RNA整胚原位杂交技术比较分析了原始造血和血管发生关键基因scl(Stem cell leukemia)、gata-1(Gata binding protein-1)和flk-1(Fetal liver kinase-1)在雌核发育单倍体和自交二倍体胚胎中的表达模式。原始造血关键基因scl和gata-1的检测结果显示,在金鱼单倍体胚胎中,后侧板中胚层(Posterior lateral-plate mesoderm,PLM)不能正常迁移至胚体中线融合形成原始造血关键部位中间细胞群(Intermediate cell mass,ICM);同时,scl和gata-1的表达沿单倍体胚胎前后轴缩短,并在躯干区域逐渐减弱。血管内皮标记基因flk-1的检测结果显示,单倍体胚胎原始体轴血管结构紊乱,节间血管发育不良或者缺失,没有形成完整的血管系统。此外,活体观察及gsc(Goosecoid)和N-cadherin(Neural cadherin)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金鱼雌核发育单倍体胚胎原肠胚期存在细胞运动缺陷。以上研究结果提示,细胞运动迁移异常导致ICM和原始体轴血管发育缺陷,同时红细胞分化减少及外周血管发育不全,可能是造成金鱼雌核发育单倍体胚胎血液循环障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核发育 单倍体综合症 血液循环障碍 SCL GATA-1 FLK-1 细胞运动 金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在动物皮肤上表现的症状与病理变化
3
作者 刘淑侠 李春水 闫忠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0期140-140,共1页
1充血和淤血有浅色皮肤的动物易见皮肤充血病变,动脉性充血为鲜红色大小不同的斑块,按压色斑有稍褪色现象。淤血则呈现暗红或暗紫色甚至为蓝紫色,按压色斑无褪色现象,皮肤充血和淤血常见于以下情况。运输斑,屠宰动物经长途运输,... 1充血和淤血有浅色皮肤的动物易见皮肤充血病变,动脉性充血为鲜红色大小不同的斑块,按压色斑有稍褪色现象。淤血则呈现暗红或暗紫色甚至为蓝紫色,按压色斑无褪色现象,皮肤充血和淤血常见于以下情况。运输斑,屠宰动物经长途运输,尤其在空气闷热而且拥挤的情况下,动物皮肤常可见大片红斑,皮温升高,这是动物处于应激状态时出现的皮肤充血性变化。屠宰斑,食用动物在屠宰过程中,常由于电击、褪毛等操作,在动物皮肤上留下大小、形状不同的红色斑块,均属于充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动物 血液循环障碍 皮肤 病理变化 症状 疾病 屠宰过程 褪色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移植皮瓣血液循环障碍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苏双意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4期273-274,共2页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血液循环障碍 护理 移植皮瓣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在畜禽黏膜上表现的临床症状
5
作者 包广玲 李春水 荆开宇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0期130-130,共1页
1可视黏膜可视黏膜指病、死动物的眼睑黏膜、口腔黏膜、舌黏膜、咽喉黏膜、鼻腔动脉、肛门黏膜、阴门黏膜以及禽类的泄殖腔黏膜,在许多疾病过程中常出现明显的血液循环变化,有些变化常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病变常见于以下情况。患鸡新... 1可视黏膜可视黏膜指病、死动物的眼睑黏膜、口腔黏膜、舌黏膜、咽喉黏膜、鼻腔动脉、肛门黏膜、阴门黏膜以及禽类的泄殖腔黏膜,在许多疾病过程中常出现明显的血液循环变化,有些变化常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病变常见于以下情况。患鸡新城疫及禽流感的动物,眼结膜有充血、出血病变。患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动物,常见鼻腔、眶下窦黏膜充血、肿胀,散布有多量小出血点,有时在鼻腔渗出物中带有血凝块。患鸭瘟的动物,除有头颈部水肿、出血外,其眼睑水肿呈外翻状,眼结膜充血、水肿、有小点状出血,鼻腔黏膜充血、出血,泄殖腔黏膜外翻,有充血、出血和水肿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循环障碍 口腔黏膜 临床症状 疾病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眼睑水肿 畜禽 鸡新城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血液循环障碍的几种表现
6
作者 李晓新 高丽君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8期133-133,共1页
1充血和淤血 局部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依据发生原因和机制不同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2类。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组织或器官的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也称为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由于静脉回流... 1充血和淤血 局部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依据发生原因和机制不同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2类。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组织或器官的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也称为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循环障碍 动物 局部组织 充血 器官 静脉 动脉 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例气、阴虚、气阴两虚、气虚血淤证的中医辨证与甲皱微循环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志平 罗仁 陈素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7年第10期34-36,共3页
笔者对71例气虚、阴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4个证型的患者进行甲皱微循环观察,以探讨中医辨证与甲皱微循环的关系及为中医“证”的实质研究提供部分客观依据。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气阴两虚 气阴两伤 虚证 甲皱 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 气虚证 气虚血淤 中医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下肢血管损伤致功能障碍1例
8
作者 王春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U005-U006,共2页
关键词 下肢血管损伤 功能障碍 司法鉴定 软组织挫裂伤 血液循环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肝、肾血液疾病的症状及病理变化
9
作者 王江永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9期147-147,共1页
1肝脏疾病 肝脏的血液循环障碍主要表现有肝贫血、肝淤血、肝出血和肝毛细血管扩张。 肝贫血常见于全身性贫血或肝动脉阻塞等情况。贫血肝脏体积变小,边缘变薄,色泽变浅,呈灰褐色,切面干燥。镜检可见肝细胞索颗粒变性或脂肪变性... 1肝脏疾病 肝脏的血液循环障碍主要表现有肝贫血、肝淤血、肝出血和肝毛细血管扩张。 肝贫血常见于全身性贫血或肝动脉阻塞等情况。贫血肝脏体积变小,边缘变薄,色泽变浅,呈灰褐色,切面干燥。镜检可见肝细胞索颗粒变性或脂肪变性,中心静脉、窦状隙及小叶间血管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病理变化 血液疾病 毛细血管扩张 动物 症状 血液循环障碍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学家攻克人体组织工程骨植入区血循环障限难题
10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1期75-75,共1页
据人民网2011年8月15El援引《科技日报》重庆2011年8月14日电,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再生医学课题组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带领下,历经10年研制出骨组织工程仿生支架材料,解决了人体组织工程骨植入区血液循环障碍这一... 据人民网2011年8月15El援引《科技日报》重庆2011年8月14日电,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再生医学课题组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带领下,历经10年研制出骨组织工程仿生支架材料,解决了人体组织工程骨植入区血液循环障碍这一国际性难题,有望应用于临床对人体大块骨缺损的修复治疗。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美国《组织工程》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循环障碍 组织工程骨 植入 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技日报》 第三军医大学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炭疽的防控对策
11
作者 张慧君 李剑斌 《北方牧业》 2024年第20期29-29,共1页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芽孢对物理、化学因子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可长期在环境中存活。牛羊易感炭疽病,病死率高,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炭疽的病理及危害,炭疽能产生对哺乳动物致病性极强的外毒素,损伤宿...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芽孢对物理、化学因子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可长期在环境中存活。牛羊易感炭疽病,病死率高,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炭疽的病理及危害,炭疽能产生对哺乳动物致病性极强的外毒素,损伤宿主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氧、坏死。芽孢杆菌侵入机体后,在局部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炭疽毒素,随血液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引起中毒性脏器病变,如心肌炎、肝肾病变等。炭疽常引起牛羊等草食动物感染,具有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芽孢杆菌 人畜共患病 血液循环障碍 畜牧业生产 组织缺氧 羊炭疽 炭疽毒素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分析及诊疗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田青松 周游 李新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11-1713,共3页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是一个有着包括酗酒、糖皮质激素和麻醉药物的广泛使用、外伤以及特发性原因等在内并且其发病率不断提高的疾病[1-2]。前述病因导致股骨头软骨下骨的血液循环障碍,
关键词 OSTEONECROSIS 诊疗进展 软骨下骨 病因分析 FEMORAL 血液循环障碍 骨细胞 髓芯减压术 骨瓣移植 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露蕊乌头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符华林 李英伦 +1 位作者 干友民 舒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露蕊乌头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药效 组织变质 血液循环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生化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的国内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高强 何成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0-192,共3页
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导致脑组织坏死的疾病。近年来,主要的研究动向是检测生化指标以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况,其理论基础是各种病因造成血供、能量不足引起神经元功能障碍.均可能导致生... 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导致脑组织坏死的疾病。近年来,主要的研究动向是检测生化指标以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况,其理论基础是各种病因造成血供、能量不足引起神经元功能障碍.均可能导致生化紊乱,最终导致细胞损伤或死亡。而在急性损伤或修复过程中,一些生化因子可能能够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修复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指标 脑梗死 临床意义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脑组织坏死 国内 血液循环障碍 修复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波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爱敏 索伟 +3 位作者 罗俞昆 邱力军 李星星 齐家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4,共3页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系供应筛板前、筛板部的视神经乳头(视盘)营养血管-睫状后动脉的分支,发生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所致[1]。本研究将超短波这一物理治疗措施应用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系供应筛板前、筛板部的视神经乳头(视盘)营养血管-睫状后动脉的分支,发生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所致[1]。本研究将超短波这一物理治疗措施应用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一方面利用超短波对机体血管感受器和血管平滑肌的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物理治疗 超短波 复方樟柳碱 临床研究 急性血液循环障碍 营养血管 睫状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对腹水症肉鸡肝肺血清NO含量和mPAP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翠红 张永英 +2 位作者 郝丽梅 石玉祥 王金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肉鸡腹水症 复方中药制剂 肺动脉高压 NO含量 鸡肝 血清 血液循环障碍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龚永启 胡芳 +1 位作者 骆明波 黄光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3467-3468,共2页
脑组织因血管阻塞而引起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即为脑梗死.引起脑梗死的原凶有血管阻塞及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两大类。血小板具黏附、聚集特性.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亦是血液凝固的重要凶素之一。为探... 脑组织因血管阻塞而引起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即为脑梗死.引起脑梗死的原凶有血管阻塞及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两大类。血小板具黏附、聚集特性.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亦是血液凝固的重要凶素之一。为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四项参数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本研究测定了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小板四项指标,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四项参数 脑梗死患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四项指标 血液循环障碍 血栓形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蜡泥疗作用对骨折固定术后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秀花 王晓梅 刘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7-669,共3页
骨折后治疗和康复的基本原则为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炼,其目的主要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由于固定后长时间制动限制了关节的活动,使肌肉不能主动收缩,静脉和淋巴回流受阻,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水肿,进而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骨折后治疗和康复的基本原则为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炼,其目的主要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由于固定后长时间制动限制了关节的活动,使肌肉不能主动收缩,静脉和淋巴回流受阻,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水肿,进而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功能锻炼时,患者担心训练会影响骨折的对位,并且伴有剧烈的疼痛,降低了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甚至拒绝继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术后患者 骨折固定 依从性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关节活动受限 泥疗 促进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刃针治疗胸小肌综合征41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学昌 马迎存 +4 位作者 曹楠 张中义 都帅刚 程少丹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8-320,共3页
胸小肌综合征[1,2]是指喙突与外侧胸小肌的后方间隙狭窄致使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受压而引起上肢疼痛、感觉异常、血液循环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因症状多发生在肩关节过度外展时,又称为过度外展综合征、超外展综合征;临床上需要与颈... 胸小肌综合征[1,2]是指喙突与外侧胸小肌的后方间隙狭窄致使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受压而引起上肢疼痛、感觉异常、血液循环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因症状多发生在肩关节过度外展时,又称为过度外展综合征、超外展综合征;临床上需要与颈椎病、斜角肌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等相鉴别,本病临床发病率低但并非罕见,但误诊率较高,目前对此研究报道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临床报告 胸小肌 治疗 刃针 血液循环障碍 臂丛神经 静脉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用药对眼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韩永正 郭向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4-935,共2页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视网膜血液循环障碍及高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的患者越来越多。围术期麻醉操作、外科手术、麻醉药物的使用均可导致IOP发生改变,影响眼内血供。
关键词 高眼内压 麻醉用药 血液循环障碍 社会老龄化 现代医学 麻醉操作 外科手术 麻醉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