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女性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谱及其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蕾 王斌 +1 位作者 糜漫天 张乾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0-875,共6页
背景与目的:脂肪酸与乳腺癌的关系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重庆市女性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分析其与乳腺癌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重庆市开展乳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458位乳腺癌患者(... 背景与目的:脂肪酸与乳腺癌的关系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重庆市女性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分析其与乳腺癌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重庆市开展乳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458位乳腺癌患者(绝经前期女性268例,绝经后期女性190例)和健康人群789例(绝经前462例,绝经后327例)。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各组试验对象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水平,使用SPSS 13.0软件比较各组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不同脂肪酸暴露水平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绝经前、后女性血浆棕榈酸(C16:0)(OR=0.66和0.31)、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OR=0.59和0.39)及油酸(C18:1)n9(OR=0.54和0.42)水平升高显著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而血浆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OR=2.12和2.32)、总n-6 PUFA(OR=1.46和3.24)、亚油酸(C18:2)(OR=1.63和2.35)水平高,以及高n-6/n-3 PUFA比(OR=1.73和2.64)则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此外,绝经前女性血浆硬脂酸(C18:0)水平高也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OT=2.53,95%CI=1.21~4.82,P=0.006)。结论:重庆市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有明显的改变,其中MUFA与乳腺癌的发生呈负相关,而n-6 PUFA和n-6/n-3 PUFA与乳腺癌的发生呈正相关,提示合理的膳食脂肪摄入可能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游离脂肪酸 乳腺癌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徐国恒教授探明细菌内毒素升高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机制
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血浆游离脂肪酸 细菌内毒素 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 革兰氏阴性 博士研究生 分解作用 细胞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与运动能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徐晓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1-14,共4页
脂肪是长时间、中低强度运动的重要能源物质,一直受到运动医学界研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对脂肪动员、运动中脂肪利用及其影响因素、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就此进行综述。
关键词 激素调节 运动能力 脂肪动员 脂肪利用 血浆游离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与运动相关性骨骼肌能量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周亮 魏源 +2 位作者 唐晖 姚绩伟 杨则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关键词 骨骼肌能量代谢 运动相关 活化蛋白激酶 一磷酸腺苷 血浆游离脂肪酸 无氧代谢 ATP 能量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