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狭窄的关系
1
作者 刘佳丽 张和平 +2 位作者 段志强 李栋 杨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625例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患者资料,其中资料完善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95例,有AVF狭窄的患者245例被分为1组,无AVF狭窄的患者150例为2组。记录患者的常规生化值和全血细胞计数值。结果:①1组患者NLR5.07(4.00,6.66)vs.3.46(2.63,4.15),PLR169.52(127.56,227.11)vs.125.66(89.31,165.31)及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Hs-CRP)1.90(0.80,2.99)vs.0.82(0.42,1.27),水平均高于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lndex,BMI)、AVF吻合方式、穿刺方式、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因素,结果显示NLR(OR=2.195,95%CI=1.674~2.878,P<0.001),PLR(OR=1.008,95%CI=1.002~1.012,P=0.007),Hs-CRP(OR=2.170,95%CI=1.607~2.751,P<0.001)三者均是HD患者AVF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析显示,NLR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799(95%CI=0.756~0.838,P<0.001),PLR 0.694(95%CI=0.646~0.740,P<0.001),Hs-CRP 0.717(95%CI=0.670~0.761,P<0.001),三者均可预测AVF狭窄,预测最佳临界值分别为NLR 4.08,PLR 122.49,Hs-CRP 1.62,并且3个指标联合预测效果更佳(AUC 0.870,95%CI=0.833~0.901,P<0.001),灵敏度79.18%,特异度81.33%。结论:NLR、PLR和Hs-CRP均是AVF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且三者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狭窄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血小板计数联合D-二聚体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潇慧 王新伟 武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1-726,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联合D-二聚体(D-dimer,D-D)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联合D-二聚体(D-dimer,D-D)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2018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310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治疗出院后进行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并根据相关标准对患儿预后进行评估,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98)和预后不良组(n=112)。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全部患儿年龄、性别等基本临床资料,记录入院时患儿早期预警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并收集诊断患儿入院24 h内的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发生预后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PLT计数、D-D预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APACHEⅡ、SOFA评分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良好组NLR、D-D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LT计数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将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等混杂因素,连续变量原值收入,结果表明,NLR、D-D水平是预后的保护因素(OR<1,P<0.05),PLT计数水平是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三项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49,灵敏度为94.95%,特异度为82.14%,准确度为90.32%,三者联合预测效能价值高。结论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外周血NLR、PLT计数、D-D水平显著升高,三项联合检测在预测患儿28 d后的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计数 D-二聚体 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 儿童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1
3
作者 时光 赵俊伟 明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期间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急...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期间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262例为病例组及1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其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将哮喘患者分为危重组87例、非危重组175例。记录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和血常规结果,并计算NLR和PLR。比较3组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血小板计数、NLR、PLR的差异,以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PL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各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1)。哮喘危重组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于哮喘非危重组、健康对照组(P<0.0001),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LR、PLR显著高于哮喘危重组、健康对照组(P<0.0001)。哮喘非危重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PLR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PLR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2、0.784、0.873、0.795(均P<0.01)。NLR诊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的最佳临界值为2.58,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81.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NLR、PLR均升高,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培 刘苗 +1 位作者 叶剑荣 袁仕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87-1890,1896,共5页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121例SLE患者与10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根据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121例SLE患者与10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根据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与缓解组,分析NLR、PLR与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NLR和 PLR分别为4.78(2.82~7.80)和197.56(137.27~285.52),对照组NLR和 PLR分别为1.75(1.51~2.11)和113.84(98.65~131.11);SLE患者NLR和 PLR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活动组的NLR和 PLR分别为5.99(3.49~10.47)和206.81(151.33~333.47),缓解组的NLR和 PLR分别为4.02(2.16~5.37)和182.09(115.00~247.14);活动组NLR、PLR与缓解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SLEDAI评分与NLR、PLR呈正相关( r =0.372、0.232, P <0.05)。结论: NLR、PLR可作为SLE疾病活动度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血小板/淋巴细胞 预后营养指数及CA19-9与胰腺腺癌放疗后预后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建辉 罗妍 +2 位作者 陈晓 徐向升 周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放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糖类抗原19-9(car...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放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空军总医院61例经病理确诊为胰腺腺癌的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电子病历查询患者治疗前检验结果,通过电子病历记录或电话随访获得患者OS。采用Kaplan-Meier方法构建生存曲线,组间差异比较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分析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结果:利用log-rank检验及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NLR、PLR、CA19-9增高、PNI降低、TNM分期晚,患者生存期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LR(P=0.029,OR 2.344,95%CI:1.090~5.041);PN(IP=0.026,OR 0.477,95%CI:0.248~0.917)是胰腺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NLR、PLR、PNI等是评价胰腺癌患者预后较为简单、有效的可靠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的比值 预后营养指数 CA19-9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平均体积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联合检测在老年AECOPD近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广生 李月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8-9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相关性及近期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2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入院时的MPV...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相关性及近期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2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入院时的MPV、WBC、NC、LC、PLT、CRP、DD、FIB、PaO_2,并记录急性加重期的肺功能指标,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于3个月后患者处于COPD稳定期时,门诊复查血常规、凝血全项、CRP、动脉血气及肺功能,52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PV与WBC、NLR、CRP、DD、FIB、FEV_1%、FEV_1/FVC%的相关性;结果:与COPD稳定期及对照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WBC、NLR、DD、FIB及CRP水平升高,FEV_1、FVC、FEV_1%、FEV_1/FVC%降低,MPV水平在急性加重期明显降低。MPV<8.35fl作为分界点预测COPD的急性加重,敏感性约为84.6%,特异性约为86.5%;COPD急性加重期MPV降低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CRP、DD及FIB增高相关。结论:MPV及NLR可作为老年COPD病情评估的潜在炎症指标,监测MPV水平可能对于预测老年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风险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小板平均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急性加重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预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无复流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静 任法新 +3 位作者 孙晓健 张传焕 李留东 董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9-872,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 A)水平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无复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共纳入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93例,PCI术前采集外周静...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 A)水平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无复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共纳入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93例,PCI术前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Ly A水平。根据PCI后是否有心肌无复流分为无复流组(n=24)和复流组(n=69)。心肌无复流定义为:在没有解剖性狭窄及血管痉挛的情况下,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2级。结果:24例(25.8%)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肌无复流。与复流组相比,无复流组PLy A水平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LR是心肌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8,95%CI:1.15~3.29,P=0.02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当PLR大于118.4%时,PLR预测急诊PCI术后心肌无复流发生的敏感度为69.2%,特异度为63.2%,曲线下面积为0.715(95%CI:0.521~0.908,P=0.042)。结论:PLR可能是一种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心肌无复流发生独立而有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心肌无复流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柳 陈向金 +2 位作者 李变利 彭颖 徐丽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72-2775,共4页
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病情恶化进展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 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病情恶化进展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9年3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PBC的80例患者的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测中的RDW、MPV、PDW指标,并计算NLR、LMR、PLR。根据诊断标准分为PBC肝硬化组(n=50)和PBC肝炎组(n=30)。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BC肝硬化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指标对PBC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较PBC肝炎组,PBC肝硬化组的血清WBC水平明显降低(Z=-4.777,P<0.001),而血清ALT水平明显下降(Z=-2.152,P=0.031)。与PBC肝炎组相比,PBC肝硬化组的RDW、MPV及NLR升高(Z值分别为-3.180、-2.963、-3.590,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MPV及NLR是PBC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4.99(1.39~17.92)、13.01(2.96~57.07)、4.45(1.59~12.40)],三者诊断PBC肝硬化阶段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667及0.741,3项指标联合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结论RDW、MPV及NLR水平升高可能预示PBC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对PBC患者病情的恶性进展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性 细胞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升高预示中国终末期肾病患者罹患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风险降低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立 沈婵娟 +13 位作者 钟永 Joshua D.Ooi Peter J.Eggenhuizen 周亚欧 陈金彪 伍婷 孟婷 肖舟 蔺薇 唐荣 敖翔 肖湘成 周巧玲 肖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8,共8页
目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IgA血管炎等炎症疾病中得到了研究。PLR是否可作为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 目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IgA血管炎等炎症疾病中得到了研究。PLR是否可作为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疾病活动的生物标志物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myeloperoxidase-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诊断时的PLR与炎症反应及疾病活动度的关系,评估PLR是否能预测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of renal disease,ESRD)的进展和全因死亡率。方法:收集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病理特征及预后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关联。采用Cox回归分析PLR与ESRD或全因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连续纳入190名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基线PLR与CRP(r=0.333,P<0.001)和ESR(r=0.218,P=0.003)呈正相关。PLR与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BVAS)无明显相关性。PLR≥330的患者比PLR<330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累积肾脏生存率(P=0.017)。然而,PLR≥330的患者和PLR<330的患者在诊断时的累积患者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R与ESRD风险降低相关(HR=0.518,95%CI:0.278~0.963,P=0.038),没有发现PLR与全因死亡率之间有相关性(HR=1.081,95%CI:0.591~1.976,P=0.801)。结论:PLR与CRP和ESR呈正相关。PLR可以独立预测ESRD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髓过氧化物酶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死亡率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鼻咽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青 区晓敏 胡超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76-582,共7页
背景与目的:已发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可预测鼻咽癌的临床结果。然而,先前关于PLR与鼻咽癌预后的报道不一致。根据Meta分析提供更准确的预后评估。方法:检索了PubMed、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 背景与目的:已发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可预测鼻咽癌的临床结果。然而,先前关于PLR与鼻咽癌预后的报道不一致。根据Meta分析提供更准确的预后评估。方法:检索了PubMed、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确定评估治疗前PLR在鼻咽癌中的预后作用的研究。终点是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提取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根据异质性检验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每个终点的合并HR。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涉及4 655例鼻咽癌患者。Meta分析汇总结果显示,升高的治疗前PLR与鼻咽癌患者较差的OS(HR=1.92,95%CI:1.73~2.14,P<0.01)、PFS(HR=1.56,95%CI:1.19~2.06,P=0.002)及DSS(HR=1.65,95%CI:1.19~2.27,P=0.002)相关,但与DMFS无显著相关性(HR=1.69,95%CI:0.97~2.96,P=0.06)。结论:升高的治疗前PLR可以预测鼻咽癌患者更差的OS、PFS和DSS,而对DMFS没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鼻咽癌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杨娜 何华 +3 位作者 赵天业 陶雪蓉 吴燕华 姜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9-1325,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在2019年9月—12月...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在2019年9月—12月、2020年9月—12月分别在丙型肝炎发病较为集中的扶余县2个乡镇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开展肝硬化和肝癌筛查。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其HCV RNA定量、肝功能和血常规,同时行肝瞬时弹性成像和腹部超声检查。计算RPR、PLR、NLR、FIB-4和APRI。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RPR、PLR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线性回归趋势性检验分析不同纤维化分期的丙型肝炎患者之间RPR、PLR、FIB-4和APRI的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68例,其中确诊为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123例(12.7%)。与慢性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RPR升高,PLR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白蛋白<40 g/L、RPR>0.081、PLR<91.11、FIB-4>3.25、APRI>2与丙型肝炎性肝硬化代偿期的发生有关(OR值分别为1.79、10.40、3.83、2.25、3.14、3.60,95%CI值分别为1.12~2.86、3.47~31.18、2.19~6.69、1.31~3.89、1.74~5.67、1.10~11.78,P值分别为0.015、<0.001、<0.001、0.004、<0.001、0.035)。随着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加重,RPR、FIB-4、APRI呈逐渐升高趋势,PLR呈逐渐降低趋势(P值均<0.001)。结论RPR、PLR与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发生、纤维化进展程度相关。对于慢性丙型肝炎老年患者(年龄>60岁),在监测白蛋白和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的同时,也应定期监测RPR和PLR,以早期发现肝硬化,及时干预治疗,降低肝癌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肝硬化 细胞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联合预测价值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焱 陈胜岳 +3 位作者 韩元元 吕志博 徐清 赵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482-2487,共6页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少有研究探讨NLR联合PLR能否增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NLR联合PLR对AMI患者短期预...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少有研究探讨NLR联合PLR能否增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NLR联合PLR对AMI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2015年12月—2021年12月纳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246例AMI患者的病例资料,最终结局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根据最终结局将患者分为院内死亡组和非死亡组,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按1∶1匹配。绘制NLR+PLR、NLR和PLR对AMI患者住院死亡风险预测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为了更好地评估NLR+PLR对不同类型AMI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将患者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并分析NLR+PLR、NLR和PLR对NSTEMI组和STEMI组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1)基于PSM按照1∶1的比例对住院期间死亡患者进行匹配,每组115例。两组匹配后匹配变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LR+PLR预测AMI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54)大于NLR(AUC=0.731)和PLR(AUC=0.577)(P<0.05)。(3)NLR+PLR对STEMI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AUC=0.797)高于NSTEMI患者(AUC=0.739)。结论与单独的NLR或PLR相比,NLR联合PLR可以更好地预测AMI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风险,尤其是在STEMI患者中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倾向性评分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死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去甲基化酶FTO调控BCL2 mRNA稳定性与翻译效率促进血小板前体形成
13
作者 夏文军 卢尧 +2 位作者 吴煌 文爱清 陈卫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9-530,共12页
目的探究下调m^(6)A去甲基化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对MEG-01巨核细胞系血小板前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分别用1 nmol/L佛波迷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组(诱导组)和DMSO... 目的探究下调m^(6)A去甲基化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对MEG-01巨核细胞系血小板前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分别用1 nmol/L佛波迷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组(诱导组)和DMSO组(对照组)处理MEG-01细胞72 h,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FTO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情况。②用靶向FTO的病毒液(sh-FTO)和阴性对照病毒液(sh-NC)感染MEG-01细胞,用1 nmol/L PMA诱导sh-NC组和sh-FTO组MEG-01细胞72 h后,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FTO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情况。碘化丙啶(propidium lodrde,PI)DNA染色检测细胞周期、CCK-8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CD41/CD61染色检测巨核细胞成熟情况,明场观察和CD61免疫荧光检测血小板前体形成情况,RT-q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BAD、BAK1、BCL2、MCL1)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验证BCL2蛋白变化情况,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筛选出数据集;使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基因组浏览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 genome browser,UCSC)分析比对BCL2 mRNA上的甲基化测序峰;m^(6)A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m^(6)A RNA immunoprecipitation,m^(6)A-RIP)验证MEG-01巨核细胞BCL2 mRNA m^(6)A甲基化富集水平,检测sh-NC组和sh-FTO组BCL2 mRNA m^(6)A甲基化富集水平变化,以mRNA半衰期实验和多聚核糖体分离实验检测BCL2 mRNA翻译效率。结果①与DMSO组相比,PMA组FTO蛋白(P<0.05)和mRNA(P<0.01)表达水平升高;②与sh-NC组相比,sh-FTO组FTO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周期发生G1/S期阻滞[(60.80±1.29)%vs(72.13±1.18)%,P<0.01],细胞活力明显降低[(1.17±0.03)%vs(0.69±0.05)%,P<0.05],Annexin V-FITC/PI阳性细胞占比升高[(12.87±0.83)%vs(17.45±1.58)%,P<0.01],TUNEL阳性细胞占比显著升高[(1.03±0.27)%vs(17.49±9.91)%,P<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CD41+CD61+阳性率明显降低[(51.63±1.13)%vs(34.08±0.53)%,P<0.01],具有伪足的巨核细胞比率明显降低[(26.49±6.73)%vs(13.31±5.97)%,P<0.01]。③与sh-NC相比,sh-FTO组细胞抗凋亡分子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UCSC GEO测序显示BCL2 mRNA上有m^(6)A甲基化修饰位点,并经m^(6)ARIP实验在MEG-01巨核细胞验证:与GAPDH mRNA相比,BCL2 mRNA有明显的m^(6)A富集信号(P<0.01);与sh-NC相比,BCL2 mRNA上的m^(6)A甲基化修饰明显升高(P<0.01);BCL2 mRNA的稳定性显著降低,翻译效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m^(6)A去甲基化酶FTO调控BCL2 mRNA稳定性与翻译效率,促进血小板前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 血小板前体 m^(6)A甲基化修饰 B淋巴细胞-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7
14
作者 沈崔琴 李万斌 +2 位作者 雷洁雯 谭碧波 郭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84-988,共5页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率(GPR)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并与瞬时弹性成像肝脏硬度测定(LSM)值、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及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率(GPR)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并与瞬时弹性成像肝脏硬度测定(LSM)值、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及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5月至9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或肝病理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空腹下行FibroTouch瞬时弹性成像检查及常规血清学检查,记录LSM值,并计算GPR、APRI及FIB-4。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的诊断效能并对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最终纳入2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213例、女47例,平均年龄为(53.49±9.78)岁,体质量指数为(23.36±3.06)kg/m^2。GPR、LSM值、APRI及FIB-4均与S≥2期及S4期肝纤维化中度相关(P均<0.05)。GPR、LSM值、APRI及FIB-4诊断S≥2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82、0.75和0.72,诊断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82、0.86、0.79和0.75。GPR和LSM值诊断S≥2期及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较FIB-4高(P均<0.05),LSM值诊断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较APRI高(P<0.05)。APRI与FIB-4诊断S≥2期和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PR、LSM值、APRI及FIB-4均对慢性乙型肝炎S≥2期和S4期肝纤维化有一定的诊断准确性;LSM值及GPR对S≥2期和S4期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优于FIB-4,LSM值对S4期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优于APRI。因此,LSM值及GPR可作为无创性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优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率 瞬时弹性成像 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 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预后的新型标志物: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率 被引量:5
15
作者 邵胜利 陈颖铭 +1 位作者 严涵鹏 冯永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9-254,274,共7页
目的研究术前炎性指标对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胃肠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3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术前1周内的血液... 目的研究术前炎性指标对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胃肠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3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术前1周内的血液检测及术后病理结果。以ROC曲线最大约登指数确定研究指标的最佳截止点,并将患者分为高和低水平两组,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研究组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临床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函数曲线,Log-rank用于检验生存函数。结果相对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和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率(FAR)更具诊断效能,PLR与癌胚抗原(CEA)水平、肿瘤位置、肿瘤大小、错配修复状态相关,FAR与患者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分期相关,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PLR、FAR及肿瘤分期与无病生存期(DFS)相关,患者年龄及FAR与总生存期(OS)相关。更高的FAR与较差的DFS及OS相关,升高的PLR提示较短的DFS,但PLR在OS中只观察到了边缘效应(P=0.052)。结论FAR、PLR与结直肠癌的预后相关。FAR对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率 预后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NLR、PLR和RDW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朱艳 俞红五 +4 位作者 潘喻珍 杨佳 吴炳坤 胡雪 曹云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究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NLR、PLR和RDW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针刺治疗组(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予以: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0.3 g/d,2... 目的:探究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NLR、PLR和RDW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针刺治疗组(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予以: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0.3 g/d,2次/d;②甲氨蝶呤片(Methotrexate Tablets,MTX)10 mg/次,1次/周;③叶酸片5 mg/次,1次/周,以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在药物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选取有肿、痛关节,每天灸1次,一次15~20 min。疗程:每日治疗1次,治疗6次休息1 d,以30 d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a,ESR)、疾病活动性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DAS)-28、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RF、hs-CRP、ESR、DAS-28、NL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86.96%,对照组为69.5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能够明显提高RA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其调节外周血NLR、PLR和RDW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艾灸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LMR和PLR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柳 卢高峰 +2 位作者 刘宗文 刘超 唐芙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1 061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证实,计算初次诊断为食管鳞癌时NLR、LMR...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1 061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证实,计算初次诊断为食管鳞癌时NLR、LMR和PLR,分析NLR、LMR和PLR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以NLR=2.46、LMR=200.26和PLR=3.88为界,高N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9.10%,低NLR组的5年生存率为47.07%(P<0.001),高LM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7.00%,低LMR组的5年生存率为26.00%(P=0.006),高P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0.15%,低PLR组的5年生存率为42.98%(P=0.28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标志物Cyfra21-1和鳞状细胞癌水平、食管癌分期、NLR水平、PLR水平、LMR水平均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用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NLR水平、LMR水平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NLR和LMR是预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NLR≥2.46、LMR<200.26者生存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预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评价指标预测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水荣 林浩钟 +5 位作者 钱柏锋 李牧其 彭洪 华赟鹏 彭宝岗 沈顺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4-882,共9页
【目的】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与肝脏纤维化-4指数(FIB-4)等指标已被证实可用于无创性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预后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旨在探讨APRI与FIB-4对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 【目的】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与肝脏纤维化-4指数(FIB-4)等指标已被证实可用于无创性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预后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旨在探讨APRI与FIB-4对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PHLF)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26例在我院接受肝切除术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肝切除术前2周内的实验室数据,计算APRI、FIB-4、Child-Pugh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PRI、FIB-4、Child-Pugh评分的AUC值和最佳临界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比APRI和FIB-4对PHLF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中共有11.3%(48/426)患者发生PHLF。多因素分析显示:大范围肝切除术(≥3个肝段切除)、失血量>400 mL,TBIL、PLT、纤维蛋白原以及APRI、FIB-4均为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PRI(AUC=0.816)和FIB-4(AUC=0.728)对PHLF的预测能力均优于Child-Pugh评分(AUC=0.566)P均<0.001。【结论】术前APRI与FIB-4都是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PHLF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 肝脏纤维化-4指数 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 CHILD-PUGH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炎症指标对细菌性血流感染预测诊断的比较分析与联合应用评价 被引量:32
19
作者 刘静静 蔡兴龙 黄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9-853,共5页
目的 探讨几种炎症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比较和联合应用效能评价。方法 收集疑为菌血症患者236例,根据临床检... 目的 探讨几种炎症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比较和联合应用效能评价。方法 收集疑为菌血症患者236例,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分为两组:细菌性血流感染组(93例)、血培养阴性组(143例),比较两组中5种炎症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细菌性血流感染组PCT、IL-6、NLR均高于血培养阴性组(P均<0.05),而CRP、WBC与血培养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面积中WBC的AUC最小(0.56),诊断效能最低;PCT的AUC最大(0.93),效能最好。单一指标中CRP敏感度最高(92.88%),但特异性较低(65.32%)。PCT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综合诊断效能最好,分别为89.68%和85.71%。联合检测中发现(WBC+NLR)与PCT、CRP、IL-6指标多种联合下,特异性低,易造成假阳性增多。(PCT+CRP+IL-6)3者联合检测效能最好,敏感度最高(98.03%),阳性预测值达94.44%,约登指数最大(0.84)。结论 炎症指标可作为诊断血流感染的有力补充,在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综合诊断效能中,单一指标中PCT优于CRP、IL-6、WBC、NLR,(PCT+CRP+IL-6)3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细菌性血流感染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率,有助于临床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细菌性血流感染 C-反应蛋白 细胞介素-6 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癌围手术期外周血NLR和PL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镇伽 马睿锐 +1 位作者 王从俊 谌雁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5-610,共6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围手术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围手术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ICCA患者97例作为ICCA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做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术前1 d、术后3 d和7 d外周血的NLR、PLR,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ICCA患者术后随访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术后3 d的NLR和PLR对ICCA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术后3 d的NLR和PLR水平对患者术后随访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ICCA组患者术前1 d、术后3和7 d外周血的NLR、PL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术前1 d和7 d外周血NLR、P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外周血NLR、PLR水平最高(P<0.05)。多发肿瘤、合并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CA199水平增高、术后3 d的NLR和PLR较高分别是ICCA患者随访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3 d的NLR和PLR高低对ICCA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具有预测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NLR[(50.32±3.69)vs(30.12±2.36)个月]和低PLR[(53.6±3.75)vs(37.6±2.96)个月]患者生存时间均长于高NLR和PLR的ICCA患者(均P<0.05)。结论:ICCA术后3 d的NLR和PLR异常增高是患者肝切除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患者生存时间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 生存时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