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时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邵剑峰 詹乾钢 +5 位作者 刘忠民 钟永根 管允理 付佳萍 封蔚莹 楼大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4-227,共4页
为探讨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了 7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 30名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P... 为探讨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了 7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 30名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PAIg)及血小板膜糖蛋白 (CD4 1,CD6 1,GPIIb/IIIa)。结果发现 ,初治 3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PAIgM、PAIgA)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9例经激素治疗的ITP患者PAIgG ,PAIgM ,PAIg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血小板膜糖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2 )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SLE、Evans综合征、甲亢、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12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抗体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血小板膜糖蛋白上升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FCM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 ,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膜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织血小板和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艳 王贞 +3 位作者 袁百香 王晓燕 吴琼 袁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79-98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织血小板和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34例ITP患者、36例非ITP患者及411例正常人静脉血进行检测,获得未成熟血小板比例(immature platelets ... 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织血小板和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34例ITP患者、36例非ITP患者及411例正常人静脉血进行检测,获得未成熟血小板比例(immature platelets fraction,IPF)数据,同时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含量,并对二者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ITP患者的IPF值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5)。对于ITP诊断的意义,IP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AIgG的阳性率与疾病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PF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PAIgG,仅阳性预测值略低于PAIgG。IPF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PAIgG的ROC曲线下面积。结论IPF和PAIgG对于ITP的鉴别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IPF的诊断价值优于PAI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 未成熟血小板比例 血小板相关抗体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相关抗体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巨核细胞数量及成熟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萍萍 卢香兰 李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8-349,352,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时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与巨核细胞数量以及成熟程度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 5 86例ITP患者的PAIgG ,同时计数其巨核细胞数量 ,观察其成熟程度。结果 :在PAIgG增高...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时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与巨核细胞数量以及成熟程度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 5 86例ITP患者的PAIgG ,同时计数其巨核细胞数量 ,观察其成熟程度。结果 :在PAIgG增高的ITP患者中 ,PAIgG在 175~ 5 0 0ng/10 7PA范围内 ,巨核细胞数量的增加与PAIgG值的增高程度呈正相关 ;PAIgG >5 0 0ng/10 7PA时 ,则相反。随着PAIgG值的增高 ,巨核细胞的成熟也随之明显受阻 ,不成熟的幼稚巨核细胞和颗粒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而成熟的产板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ITP患者的PAIgG与巨核细胞数量及成熟程度关系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相关抗体 巨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相关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朱晓浚 刘次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4-225,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血小板减少较为常见,其发生率约占SLE的25%。急性严重的血小板减少(〈20×10^9/L)常危及患者生命,是造成狼疮危象的原因之一。SLE出现血小板减少的因素有多种,如血小板相关抗体(PA)升高、抗心磷脂...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血小板减少较为常见,其发生率约占SLE的25%。急性严重的血小板减少(〈20×10^9/L)常危及患者生命,是造成狼疮危象的原因之一。SLE出现血小板减少的因素有多种,如血小板相关抗体(PA)升高、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脾肿大、骨髓巨核细胞系抑制以及药物等。本研究收集2000年1月-2006年6月35例SLE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资料,并对以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相关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IgG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曲志刚 方炳木 +5 位作者 刘永华 江锦红 马光丽 汪笑秋 章俏雷 王晓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1848-1849,共2页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IgG的影响,评价其在ITP机制研究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ITP患者26例作为治疗组,同时取35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ITP患者治疗前...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IgG的影响,评价其在ITP机制研究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ITP患者26例作为治疗组,同时取35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IgG表达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及接受增血汤联合生血散治疗后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IgG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未治疗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可显著减少血小板相关抗体IgG的表达率,为治疗ITP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血汤 生血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相关抗体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GMP-140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永平 李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血小板相关抗体 颗料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初步研究
7
作者 胡豫 黄瑞滨 +1 位作者 陈智超 魏文宁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用流式细胞术对30例正常人及45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了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检测并与ELISA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患者组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为76.14±22.4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96±10.42(P<0.01)。... 用流式细胞术对30例正常人及45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了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检测并与ELISA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患者组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为76.14±22.4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96±10.42(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PAIgG敏感性为71.4%,与ELISA法接近(71.1%),准确度83.2%,高于ELISA法,假阳性率17.9%,低于ELISA法。对5例患者观察了激素治疗后PAIgG、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均表现为治疗后PAIgG下降,血小板计数上升。认为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PAIgG检测法,可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紫癜 血小板相关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的意义
8
作者 胡晓霞 俞康 +2 位作者 蒋磊 章圣辉 吴建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1042-1042,共1页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检测 酶联免疫竞争法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雷瑚仪 赵谢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引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病因之一。研究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protein,cagA)与特发性... 目的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引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病因之一。研究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protein,cagA)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相关IgG抗体(platelet associated IgG,PA-IgG)及血小板数量变化的关系有助于探索Hp感染引起ITP的机制。文中通过检测ITP患者血清中cagA、PA-IgG和PLT数量,分析Hp感染与ITP发生的关系。方法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 urease test,RUT)及14C尿素呼气试验(UBT)检测Hp。60例ITP患者分为Hp-、Hp+cagA-及Hp+cagA+3组,酶联免疫法测定外周血cagA、PA-IgG,用血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计数,并比较抗Hp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Hp+cagA+组的PA-IgG水平与Hp-和Hp+cagA-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计数与Hp-和Hp+cagA-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Hp+cagA-组的PA-IgG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Hp-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差异(P>0.05)。Hp+cagA-组抗Hp治疗后PA-IgG水平下降及血小板计数上升不明显(P>0.05)。Hp+cagA+组抗Hp治疗后PA-IgG水平下降及血小板计数上升明显(P<0.01)。结论 Hp感染者可能由于其cagA导致PA-IgG升高而使血小板计数降低,参与ITP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相关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V、PDW联合PAIg对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加勤 侯香华 +5 位作者 洪强 陈志奇 卢榕 刘朔婕 赵金涛 洪国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49-1954,共6页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摘要: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摘要: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aITP)患儿中的变化及其联合检测对aITP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用Sysmex XN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分别检测36例aITP患儿和33例未累及巨核细胞系的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ATP)的血小板数量及其相关参数、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其分类;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2组PAIg水平;SPSS软件处理数据,分析两组患者MPV、PDW、PAIg的分布,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的影响因素后,绘制ROC曲线,计算MPV、PDW、PAIg及其联合检测对a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的ROC曲线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ATP患儿组相比,aITP组MPV、PDW及PAIg升高,Plt和产板型巨核细胞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RBC、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位面积巨核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MPV、PDW及PAIg进入回归模型,其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χ^2=65.491,P=0.000,R^2=0.713)。MPV+PDW+PAIg联合检测的AUC为0.863,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167%和89.697%,均高于单独检测及MPV、PDW、PAIg两两联合检测。结论:MPV及PDW用于aITP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存在不足,联合PAIg检测能够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相关抗体 巨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1例报道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芬琴 耿梅 +3 位作者 奚文崎 蒋劲松 楼谷音 叶正宝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方法 :本院住院恶性肿瘤合并血小板减少者30例 ,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免疫功能 ,并给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 :3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 11例血小板相关抗性 (PAIgG、PAIgA、PAGgM...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方法 :本院住院恶性肿瘤合并血小板减少者30例 ,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免疫功能 ,并给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 :3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 11例血小板相关抗性 (PAIgG、PAIgA、PAGgM)明显升高 ,特别腺癌中晚期病人 ,这些病人给予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血小板数增加 ,出血症状改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恶性肿瘤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相关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学改变与中医症候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均法 庄海峰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5期890-891,共2页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相关抗体(PA)g)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定量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了ITP患者12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g),分析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相关抗体(PA)g)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定量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了ITP患者12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g),分析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显示:血小板相关抗体在ITP患者血热妄行、气虚不摄、阴虚火旺、瘀血阻络4种证型及正常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在各组间的总趋势是:气虚不摄组>阴虚火旺组>血热妄行组、瘀血阻络组>正常人。从血小板相关抗体(PA)g)角度证实ITP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证型 血小板相关抗体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PAIgG的检测及意义
13
作者 刘红 彭贤贵 +3 位作者 陈幸华 王庆余 孔佩艳 张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35-1235,1238,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相关抗体 抗体检测 I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家兔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薛志忠 周永明 +1 位作者 方永华 黄振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34-336,共3页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病的发生与免疫有关。国内对ITP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动物模型角度对此病进行了探讨。我们在Arnott等建立免疫性...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病的发生与免疫有关。国内对ITP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动物模型角度对此病进行了探讨。我们在Arnott等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家兔模型基础上,加以改良并成功地建立实验模型。同时观察了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率(platelet adhesion test,PAdT)、血小板相关抗体(platelet associatedIgG,PAIgG)、骨髓像巨核细胞、血小板电镜检查等指标,其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性 家兔模型 血小板粘附率 免疫组 血小板超微结构 葡萄球菌A蛋白 动物模型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 骨髓巨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慢性乙肝及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功能的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凤英 曹松 +2 位作者 于德军 王淑艳 徐志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5-176,共2页
探讨慢性乙肝及乙肝肝硬化患者循环血中血小板的功能状态。应用ELISA定量法检测GMP 14 0 、PAIgG A M、PLT、MPV、FN、PC八项指标在各组患者循环血中含量。除PC外 ,各项指标均有较好的变化规律 ,如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增加 ,血小板减少 ... 探讨慢性乙肝及乙肝肝硬化患者循环血中血小板的功能状态。应用ELISA定量法检测GMP 14 0 、PAIgG A M、PLT、MPV、FN、PC八项指标在各组患者循环血中含量。除PC外 ,各项指标均有较好的变化规律 ,如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增加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平均容积增大等。若能动态监测 ,对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肝硬化 血小板功能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