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脏器纤维化治疗的新兴靶点
1
作者 杨超 宋子毅 +5 位作者 王昌鑫 邝园园 程宜静 任可欣 李雪 林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9-1069,共11页
脏器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病理生理过程,尤其在肝、肾、肺、心等关键脏器中表现尤为显著。因其病因及复杂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给该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C,PD... 脏器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病理生理过程,尤其在肝、肾、肺、心等关键脏器中表现尤为显著。因其病因及复杂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给该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C,PDGF-C)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促有丝分裂因子,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在生物体内发挥关键的生物学效应。PDGF-C能够激活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免疫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诱导其在纤维化进程中进行增殖与迁移,促进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过度沉积,共同调控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此外,PDGF-C还可与PDGF受体(PDGFR)特异性结合,进而激活JAK/STAT、PI3K/AKT、Ras-MAPK等多种信号转导途径,进一步加速纤维化进程。多项研究表明,在脏器纤维化进程中,PDGF-C因表达量呈现上调趋势的特点,有望成为治疗脏器纤维化疾病的潜在新兴靶点。本文综述了PDGF-C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及其在脏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了靶向PDGF-C/PDGFR通路抑制剂的研发与应用前景,旨在为脏器纤维化的诊治及新药开发提供新的策略,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C 脏器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及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甜甜 李静 田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0-414,共5页
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及视网膜下纤维化(SRFi)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最常见的病理机制,常导致50岁以上人群不可逆性的视力丧失。尽管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已经成为临床主要有效的一线用药,但仍有近50%的病例因SRFi产生的瘢痕而最... 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及视网膜下纤维化(SRFi)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最常见的病理机制,常导致50岁以上人群不可逆性的视力丧失。尽管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已经成为临床主要有效的一线用药,但仍有近50%的病例因SRFi产生的瘢痕而最终视力丧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家族是从人血小板中分离出来的一类促血管生成因子,目前已证实其参与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过程,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以及SRFi形成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未来开发新型诊疗方式提供资料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 年龄相关黄斑变 黄斑区新生血管 纤维化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所致纤维化大鼠血清MDA含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馨馨 周景华 +1 位作者 李友林 刘华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4期825-82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L-精氨酸左下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2个月后取血清用生化检测法测定MDA含量,取胰腺... 目的:观察中药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L-精氨酸左下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2个月后取血清用生化检测法测定MDA含量,取胰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PDGF-B的含量。结果:模型组MDA、PDGF-B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MDA、PDGF-B含量低于中药对照组。结论:胰泰复方能降低胰腺组织中MDA和PDGF-B的含量,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具有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泰复方 胰腺炎 胰腺纤维化 血清丙二醛(MDA) 血小板生长因子b(PDGF—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介导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Pim-1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晓东 王燕 +1 位作者 王汉琴 黄铁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4-809,共6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是否可以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达Pim-1及Pim-1对VSMCs增殖的影响,探讨STAT3信号分子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为血管重建性疾病(VRD)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浓度PDGF-BB作用不同时...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是否可以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达Pim-1及Pim-1对VSMCs增殖的影响,探讨STAT3信号分子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为血管重建性疾病(VRD)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浓度PDGF-BB作用不同时间刺激体外培养的VSMCs,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增殖;用re-al-time RT-PCR检测Pim-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STAT3的活性变化;用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AG490(JAK特异性抑制剂)及siRNA沉默Pim-1和STAT3进行干预。结果:PDGF-BB(20μg/L)作用VSMCs24 h,可以诱导细胞增殖,Pim-1沉默抑制了这一过程;正常未经处理的VSMCs Pim-1 mRNA表达量较低,不同浓度PDGF-BB(10μg/L~50μg/L)作用VSMCs 1 h,Pim-1 mRNA表达明显增加,其中以20μg/L最显著;用PDGF-BB(20μg/L)作用VSMCs不同时间(0.5 h~4 h),可显著上调Pim-1 mRNA表达,以0.5 h最显著。用actinomycin D及AG490预处理后Pim-1 mRNA表达随之降低。PDGF-BB可激活VSMCs中磷酸化STAT3水平,AG490和转染STAT3-siRNA可抑制STAT3的磷酸化以及相应的Pim-1 mRNA表达。结论:PDGF-BB可通过Pim-1调节VSMCs增殖;STAT3可能参与了PDGF-BB诱导的VSMCs Pim-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m-1蛋白 STAT3转录因子 血管平滑肌细胞 RNA干扰 血小板生长因子b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及小干扰RNA转染对人RPE细胞增生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芳 李敏 +4 位作者 邢怡桥 吕明良 周舟 钟海彬 曾思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530,共6页
背景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为视网膜表面发生无血管、纤维细胞性增生膜,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PVR发展中的作用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 目的 探讨缺氧对体... 背景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为视网膜表面发生无血管、纤维细胞性增生膜,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PVR发展中的作用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 目的 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hRPE细胞PDGF-BB表达及增生的影响. 方法 hRPE细胞在6孔板中培养,实验组用10、15、20、30、40 μmol/L CoCl2模拟体外培养hRPE细胞的缺氧环境,对照组用未加CoCl2的培养液培养hRPE细胞,采用逆转录PCR(RT-PCR)与ELISA法检测PDGF-BB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hRPE细胞增生率.依据转染siRNA的不同将细胞分为PDGF-BB siRNA1组、PDGF-BB siRNA2组、PDGF-BB siRNA3组(为针对PDGF-BB的3条不同的siRNA,其中有一条为有效siRNA)、β-actin siRNA组、无关siRNA组和只加Lip2000的空白对照组.转染4~6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对细胞PDGF-BB mRNA和蛋白及对hRPE细胞增生影响最明显的15 μmol/L CoCl2模拟细胞缺氧环境24 h,检测PDGF-BB mRNA和蛋白及hRPE细胞增生率. 结果 未加CoCl2的对照组未检测出PDGF-BBmRNA和蛋白的表达,不同浓度CoCl2培养hRPE细胞PDGF-BB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737,P<0.01;F=54.612,P<0.05),15μmol/L CoCl2组PDGF-BB的表达量最多,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oCl2处理后PDGF-BB蛋白表达及hRPE细胞增生率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5.379,P<0.01;F=63.375,P<0.05),15 μmol/L CoCl2组hRPE细胞增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BB蛋白表达量与hRPE细胞增生率呈线性正相关(r=0.994,P<0.05).各细胞转染组hRPE细胞中PDGF-BB mRNA及蛋白的表达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6.330、125.650,P<0.01),且PDGF-BB siRNA2组PDGF-BB mRNA较其他各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检测结果显示,各细胞转染组PDGF-BB蛋白的表达及hRPE细胞增生率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131、98.564,P<0.01),PDGF-BB siRNA2组PDGF-BB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增生率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BB蛋白表达与hRPE细胞增生率呈线性正相关(r=0.996,P<0.05).结论 缺氧能够促进PDGF-BB的表达,PDGF-BB的表达上调可显著促进hRPE细胞的增生.在转染靶向PDGF-BB siRNA后,PDGF-BB的表达受到抑制,可有效降低hRPE细胞的增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bb蛋白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二氯化钴 增生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优化配比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纳米微球脱细胞人工真皮用于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诚 熊清华 +2 位作者 付劲松 刘淑琴 熊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90-1594,共5页
目的构建负载不同配比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纳米微球的脱细胞人工真皮,用于裸鼠皮肤缺损的修复,探索PDGF-BB和IGF-1联合用于创面修复的最佳配比。方法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被不同配... 目的构建负载不同配比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纳米微球的脱细胞人工真皮,用于裸鼠皮肤缺损的修复,探索PDGF-BB和IGF-1联合用于创面修复的最佳配比。方法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被不同配比的PDGF-BB和IGF-1制成纳米缓释微球,并使纳米微球结合于脱细胞人工真皮。将负载纳米微球的脱细胞人工真皮移植至裸鼠创面动物模型中,通过记录创面愈合速度和愈合时间,检测局部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白介素-2(IL-2)的蛋白表达,观察PDGF-BB和IGF-1不同质量配比(1∶4、1∶2、1∶1、2∶1、4∶1)组(n=5)的纳米微球脱细胞人工真皮对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作用效果,另设空白对照组。结果当纳米微球脱细胞人工真皮负载PDGF-BB和IGF-1的质量配比为2∶1时,小鼠皮肤修复创面愈合速度较其他配比组及空白对照组更快(P<0.05),愈合时间更短(P<0.05),局部组织中α-SMA和IL-2蛋白表达量更高(P<0.05)。结论脱细胞人工真皮结合含PDGF-BB和IGF-1的纳米微球用于创面修复时,PDGF-BB和IGF-1的最佳配比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血小板生长因子-bb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纳米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转染犬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瞬时表达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钟泉 闫福华 +1 位作者 李艳芬 江一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检测携带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hPDGF-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在Beagl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方法扩增和鉴定携带hPDGF-B基因的质粒EX-A0380-M03,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Bealg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RT-PCR、免疫细胞化学、ELISA以... 目的检测携带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hPDGF-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在Beagl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方法扩增和鉴定携带hPDGF-B基因的质粒EX-A0380-M03,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Bealg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RT-PCR、免疫细胞化学、ELISA以及Western blot检测hPDGF-BB的表达。结果 EX-A0380-M03所携带的目的基因为hPDGF-B基因,转染牙龈成纤维细胞24 h后可观察到细胞内的绿色荧光蛋白,48 h转染效率可达18%~38%。RT-PCR、免疫细胞化学、ELISA均能检测到细胞表达hPDGF-B。Western blot证实所表达的蛋白为融合蛋白。结论携带hPDGF-B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EX-A0380-M03能被转入牙龈成纤维细胞,并成功表达一种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b 基因转染 牙龈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桂嵘 黄竹英 +2 位作者 李红卫 刘竞 聂新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鼻咽癌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PDGF-BB的水平,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受试者外周...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鼻咽癌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PDGF-BB的水平,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PDGF-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PDGF-BB水平分别为(401±74)、(28±8)ng/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GF-B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835±0.078)、(0.228±0.038)相对灰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PDGF-BB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血清PDGF-BB及PBMCs中PDGF-BmRNA表达水平可能对鼻咽癌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血小板生长因子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引起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晋坤 毛华 +4 位作者 尹扬光 董文 杜峰 黎姗姗 邓梦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4467-4473,共7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引起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9月,选取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株(T/G HA-VSMC),分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试剂)、PDGF-BB组(添加10 ng/...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引起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9月,选取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株(T/G HA-VSMC),分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试剂)、PDGF-BB组(添加10 ng/ml PDGF-BB)、阿司匹林组(添加5 mmol/L阿司匹林)、PDGF-BB+阿司匹林组(添加10 ng/ml PDGF-BB和5 mmol/L阿司匹林),采用CCK-8法检测4组不同培养时间(0、24、48、72 h)T/G HA-VSMC增殖吸光度(OD值),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21waf1、p27kip1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相对表达量。结果培养0 h时,4组T/G HA-VSMC增殖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48、72 h时,PDGF-BB组T/G HA-VSMC增殖OD值较对照组升高,阿司匹林组T/G HA-VSMC增殖OD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培养48、72 h时,PDGF-BB+阿司匹林组T/G HA-VSMC增殖OD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培养24、48、72 h时,阿司匹林组和PDGF-BB+阿司匹林组T/G HA-VSMC增殖OD值较PDGF-BB组降低(P<0.05);培养24、48、72 h时,PDGF-BB+阿司匹林组T/G HA-VSMC增殖OD值较阿司匹林组升高(P<0.05)。PDGF-BB组培养24、48 h时p21^(waf1)、p27^(kip1)相对表达量较培养0 h时升高(P<0.05);培养72 h时p21waf1、p27kip1相对表达量较培养0、24、48 h时降低(P<0.05)。培养24 h时,PDGF-BB组p21^(waf1)、p27^(kip1)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PDGF-BB+阿司匹林组降低(P<0.05)。PDGF-BB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PDGF-BB+阿司匹林组降低,S期细胞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PDGF-BB+阿司匹林组升高(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培养24 h时,PDGF-BB组细胞迁移率较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PDGF-BB+阿司匹林组降低(P<0.05)。PDGF-BB组MMP-1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PDGF-BB+阿司匹林组升高(P<0.05);阿司匹林组和PDGF-BB+阿司匹林组MMP-1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阿司匹林通过上调p21^(waf1)、p27^(kip1),下调MMP-1而抑制由PDGF-BB引起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血小板生长因子 主动脉 肌细胞 平滑肌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bFGF促进猫角膜内皮细胞增生的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文娟 王传富 王丽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猫角膜内皮细胞(CECs)增生的影响及其联合应用对细胞增生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猫CECs原代培养,传1代后,分别在培养液中加不同浓度的PDGF-BB和bFGF,加药后第1、3、5...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猫角膜内皮细胞(CECs)增生的影响及其联合应用对细胞增生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猫CECs原代培养,传1代后,分别在培养液中加不同浓度的PDGF-BB和bFGF,加药后第1、3、5d分别利用MTT法测定在490nm处的吸光值来判断CECs的增生情况;同时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扫描电镜检测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加药后第1、3、5d,PDGF-BB和bFGF均能增加培养的猫CECs的数量,最有效质量浓度分别为100ng/ml和10ng/ml,二者联合培养组猫CECs的增生能力更强。结论PDGF-BB和bFGF可促进猫CECs的增生,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角膜内皮细胞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在损伤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洪发 李伟 +1 位作者 张丽红 王长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4-246,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B(PDGF- B)在损伤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 ,旨在阐明其在末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构建大鼠坐骨神经切割伤和碾压伤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PDGF- B的表达。结果 :两类损伤模型中 ,损伤...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B(PDGF- B)在损伤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 ,旨在阐明其在末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构建大鼠坐骨神经切割伤和碾压伤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PDGF- B的表达。结果 :两类损伤模型中 ,损伤近端神经和再生轴突 PDGF- B的表达均增强。两类损伤模型均可见损伤神经远端的雪旺氏细胞 PDGF- B表达量明显增加 ,在碾压伤模型中 ,随着轴突 -雪旺氏细胞关系的恢复 ,PDGF- B表达水平下降 ,并最终恢复正常 ;在切割伤模型中 ,二者关系不能恢复 ,PDGF- B减至极低水平。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后PD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雪旺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对体外培养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建华 鞠燕 +3 位作者 郑磊 陈倩 高鹏 王红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rhPDGF-BB)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弃原培养液,加无血...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rhPDGF-BB)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弃原培养液,加无血清培养液继续培养,实验组用不同浓度的rhPDGF-BB1μg·L-1、10μg·L-1、100μg·L-1、1000μg·L-1分别作用于兔角膜成纤维细胞24h、48h、72h,用MTT比色法检测rhPDGFBB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rhPDGFBB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rhPDGFBB在1~100μg·L-1浓度范围内与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呈剂量效应关系,当浓度增大到1000μg·L-1,促增殖作用减弱。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时项分析结果显示,经rhPDGFBB作用后,兔角膜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量(S%)显著升高,G1%降低,反映细胞增殖活力的增殖指数PI值增高。结论rhPDGFBB能促进兔角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促使处于G1期的兔角膜成纤维细胞进入S期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bb 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MTT法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表达的P-选择素对B16细胞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影响
13
作者 亓翠玲 王丽京 +4 位作者 叶杰 郭四美 周秦 韩露 魏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达的P-选择素对B16细胞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的影响。方法将B16细胞分别与C57小鼠和P-选择素敲除小鼠的血小板共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PDGF的浓度。结果B16细胞与C57小鼠...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达的P-选择素对B16细胞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的影响。方法将B16细胞分别与C57小鼠和P-选择素敲除小鼠的血小板共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PDGF的浓度。结果B16细胞与C57小鼠的血小板共培养的血清中PDGF-AA、PDGF-AB、PDGF-BB的浓度与P-选择素敲除小鼠的血小板共培养的血清中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小板表达的P-选择素对B16细胞分泌PDGF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P-选择素 血小板生长因子 b1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对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王康 王强 +1 位作者 孙大康 张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8-242,共5页
背景目前在青光眼的治疗研究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作为直接作用于小梁网的药物手术刀正处于研究中,期望药物成分能直接作用于小梁网,在不破坏正常房角生理结构的前提下,疏通小梁网房水流出通道,从而达到降眼压的... 背景目前在青光眼的治疗研究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作为直接作用于小梁网的药物手术刀正处于研究中,期望药物成分能直接作用于小梁网,在不破坏正常房角生理结构的前提下,疏通小梁网房水流出通道,从而达到降眼压的目的。目的探讨PDGF—BB对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取新鲜牛眼球的小梁组织,以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小梁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染色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将第3代小梁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0、5.0、12.5、25.0μg/L)的PDGF-BB培养2h,分别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DGF—BB对牛眼小梁细胞MMP.2mRNA(相对值)和蛋白在小梁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各组培养细胞中阳性信号的吸光度(A)值。结果牛眼小梁组织块培养5~9d时可见细胞游出,第3代小梁细胞可见较多突起,细胞核居中,NSE染色细胞基质中呈绿色荧光。RT—PCR检测结果发现,0、5.0、12.5、25.0Ixg/LPDGF—BB组小梁细胞中MMP-2mRNA/β-actin的A值分别为0.127-+0.026、0.147-+0.045、0.178-+0.053和0.222±0.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71,P〈0.05),其中5.0、12.5、25.0μg/LPDGF—BB组小梁细胞中MMP-2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0μg/LPDGF—B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0、5.0、12.5、25.0μg/LPDGF—BB组小梁细胞中MMP-2蛋白表达量(A值)分别为446.12±13.81、1444.65±54.64、2086.18±73.18和3488.65±2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3.12,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PDGF—BB可促进牛眼小梁细胞中MMP-2的表达,其作用呈剂量依赖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细胞 血小板生长因子-bb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蛋白激酶B通路在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室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5
作者 郑三福 郭伟溪 +1 位作者 骆锦忠 覃水庆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蛋白激酶B(AKT)通路在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室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C57BL/6雌性小鼠55只,建立主动脉弓缩窄模型,成功建模45只,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DMSO组和实验组,假手术组小鼠开... 目的:分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蛋白激酶B(AKT)通路在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室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C57BL/6雌性小鼠55只,建立主动脉弓缩窄模型,成功建模45只,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DMSO组和实验组,假手术组小鼠开胸后逐层缝合,不进行主动脉缩窄术(TAC),开胸24 h后给予PBS溶液200μL加DMSO 50μL,DMSO组TAC术后24 h给予PBS溶液200μL加DMSO 50μL,实验组TAC术后24 h给予PBS溶液200μL加抑制剂AG129650μL,观察小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病理形态。慢病毒感染建立PDGF基因不同表达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鉴定和培养,依据细胞不同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PDGF组、shRNA组和PDGF+IMA组,检测p-AKT及t-AKT蛋白在HUVEC细胞内表达情况。结果:DMSO组小鼠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假手术组升高,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较假手术组降低。实验组LVESV、LVEDV、LVESD及LVEDD较DMSO组降低,EF、FS较DMSO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小鼠心肌组织整齐排列,间隙正常;DMSO组小鼠形态不规整,炎性细胞浸润,细胞间隙变大,胞核深染。实验组小鼠膨大或坏死细胞减少,间隙变小,炎性浸润降低。DMSO组小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较假手术组升高,实验组小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较DMSO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IMA组细胞内p-AKT及t-AKT蛋白表达较PDGF组及shRNA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可加速压力超负荷诱导心室重构,促进形成心肌组织纤维化,而抑制PDGF/AKT通路可改善心肌细胞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 压力超负荷 心肌纤维化 心室重构 心肌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朱晋坤 毛华 +5 位作者 尹扬光 董文 杜峰 鲁玉明 熊宗华 邓梦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3-1028,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转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质粒,观察两种生长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和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T/G HA-VSMC的影响,评估两种生长因子对血管损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人pc D... 目的通过体外转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质粒,观察两种生长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和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T/G HA-VSMC的影响,评估两种生长因子对血管损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人pc DNA 3.1(+)空载(空载组)、pc DNA 3.1(+)-PDGF-透明质酸(HA)(PPH组)和pc DNA 3.1(+)-PD-ECGF-HA(PPEH组)质粒,分别转染入EAHY926和T/G HA-VSMC中,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内源性PD-ECGF和外源性PD-ECGF对EAHY926和T/G HA-VSMC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伤痕实验观察内源性PD-ECGF和外源性PD-ECGF对EAHY926和T/G HA-VSMC细胞迁移速度的影响。结果 MTT法检测3组EAHY926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18,P<0.001),其中PPH组高于空载组和PPEH组(P<0.05);空载组与PPE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检测3组T/G HA-VSMC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89,P<0.001),其中PPH组高于空载组(P<0.05);PPEH组低于空载组(P<0.05)。MTT法检测转染PPEH质粒的培养基(L-PPEH)对PPH诱导的EAHY926和T/G HA-VSMC增殖的影响,空载组、PPH组、PPH+L-PPEH组EAHY926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12.89,P=0.183)。空载组、PPH组、PPH+L-PPEH组T/G HA-VSMC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40,P<0.001);其中PPH组高于空载组和PPH+L-PPEH组(P<0.05)。细胞伤痕实验证实,转染PPEH质粒的EAHY926、T/G HA-VSMC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PEH组EAHY926平均细胞迁移距离百分比(56.1%±2.2%)较空载组(27.8%±3.4%)升高(t=-15.08,P<0.001);PPEH组T/G HA-VSMC平均细胞迁移距离百分比(69.1%±2.3%)较空载组(43.6%±5.8%)升高(t=-33.64,P<0.001)。用转染PPEH质粒的培养基培养EAHY926、T/G HA-VSMC发现,外源性PD-ECGF处理的EAHY926、T/G HA-VSMC细胞迁移能力亦明显增强。结论通过转染PDGF质粒,模拟血管损伤后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受到PDGF和/或PD-ECGF刺激,发现PDGF能明显上调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迁移。PD-ECGF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效果不明显,但能上调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的迁移速度;同时PD-ECGF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两种因子同时使用能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两者联合使用可能成为促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损伤血管恢复及预防血管再狭窄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 血小板内皮细胞生成因子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肌细胞 平滑肌 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王素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减轻大鼠放射性肺损伤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理静 钱红 +3 位作者 贺立洋 魏文婕 周美玲 贺兼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2-338,共7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在果王素减轻大鼠放射性肺损伤(RILI)中的作用.方法96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60、240 mg/kg)果王素处理组,各组24只.后3组大鼠利用6 MV的X射线18...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在果王素减轻大鼠放射性肺损伤(RILI)中的作用.方法96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60、240 mg/kg)果王素处理组,各组24只.后3组大鼠利用6 MV的X射线18 Gy分次照射全肺,构建RILI动物模型,照射后次日,后2组大鼠分别给予60 mg/kg、240 mg/kg果王素灌胃,而以9 g/L氯化钠溶液灌胃前2组大鼠,每天均1次.后3组分别于第14、28、56天随机处死8只大鼠,空白对照组在第56天全部处死作为总体对照.收集血液并分离,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PDGF-B含量.留取肺组织,HE和Masson染色评价肺泡炎及肺纤维化(PF)情况,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肺组织中TNF-α、PDGF-B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同期模型组相比,(60、240)mg/kg果王素处理组14 d、28 d肺泡炎和28 d、56 d PF病变显著减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28 d、56 d肺组织HYP含量增加,而各时间点血清及肺组织TNF-α和PDGF-B表达升高.与模型组同期相比,(60、240)mg/kg果王素处理组14 d、28 d血清和肺组织TNF-α表达下调,28 d、56 d肺组织HYP含量以及血清和肺组织PDGF-B表达降低.并且,240 mg/kg果王素处理组同期上述指标较60 mg/kg果王素处理组下降.结论果王素能减轻大鼠RILI,与其早期下调TNF-α表达和中晚期降低PDGF-B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王素 放射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血小板生长因子b(PDGF-b) 羟脯氨酸 放射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及其配体PDGF-A在人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得水 张晓杰 +2 位作者 陈刚 卢长方 董海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表达,两者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GFR-α和PDGF-A的蛋白表达,分析PDGFR-α与淋巴结转移等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表达,两者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GFR-α和PDGF-A的蛋白表达,分析PDGFR-α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间关系。结果:在所检测的样本中PDGFR-α和PDGF-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和61.7%,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同时PDGFR-α的表达与PDGF-A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PDGFR-α与PDGF-A能够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可能有助于肿瘤细胞发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α 血小板生长因子-A(PDGF-A)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组织修复 被引量:13
19
作者 闫国和 艾国平 +1 位作者 邹仲敏 粟永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s)属糖蛋白二聚体(分子量27000~35000)家族,它向间质源细胞施以有力的促有丝分裂和趋化活性活动。PDGFs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和对组织损伤的反应等过程中具有许多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创面愈合过程中较早...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s)属糖蛋白二聚体(分子量27000~35000)家族,它向间质源细胞施以有力的促有丝分裂和趋化活性活动。PDGFs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和对组织损伤的反应等过程中具有许多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创面愈合过程中较早出现的生长因子之一。特别是对一些慢性难愈性伤口,如糖尿病溃疡,慢性静脉性溃疡、压疮、放射性溃疡等PDGFs均有明显促进愈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s) 组织修复 基因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房水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钰洁 侯旭 胡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9-623,共5页
背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严重致盲眼病,与视网膜组织缺氧后分泌因子有关,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但仅用抗VEGF疗法并不能完全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PDGF—C... 背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严重致盲眼病,与视网膜组织缺氧后分泌因子有关,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但仅用抗VEGF疗法并不能完全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PDGF—C)参与眼内病理性新生血管的生成,但PDGF—C在NVG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定量检测NVG患者房水中VEGF和PDGF—C的质量浓度,为NVG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就诊的NVG患者62例62眼,其中10眼近1年内曾行视网膜光凝和/或冷凝治疗,其他52眼中原发病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者16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者20眼,视网膜脱离(RD)术后者5眼,视网膜血管炎(Eales病)者4眼,未知原因者7眼;虹膜新生血管Ⅱ级者13眼,Ⅲ级者29眼,Ⅳ级者10眼。同期纳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例11眼作为对照。分别于手术中采集受检眼房水0.1~0.2ml,应用ELISA法检测受检眼房水中VEGF和PDGF—C质量浓度。结果NVG组患眼房水中VEGF和PDGF—C质量浓度分别为(1138.17±69.31)ng/L和(29.80±1.64)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54±49.81)ng/L和(18.60±1.8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5、20.49,均P〈0.01)。视网膜光凝和/或冷凝组患眼房水中VEGF和PDGF—C质量浓度分别为(1095.99±52.71)ng/L和(28.55±0.94)ng/L,均低于非光凝和/或冷凝组的(1146.28±69.57)ng/L和(30.04±1.6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34;t=-2.760,P=0.008)。NVG患者房水中VEGF与PDGF-C质量浓度呈正相关(r=0.346,P=0.006)。不同原发病组间及不同虹膜新生血管分级组间患眼房水中VEGF和PDGF-C质量浓度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VG患者房水中VEGF和PDGF-C质量浓度明显升高,视网膜光凝和/或冷凝治疗可抑制VEGF和PDGF-C的产生,靶向抑制PDGF—C可为NVG的抗新生血管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青光眼 血管疾病/并发症 细胞因子/代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 生长因子一C 房水代谢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