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I-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大鼠体内排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波 张荣军 +5 位作者 蔡刚明 顾晓波 蒋孟军 杨健良 周尧远 杨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1-174,共4页
为研究125I-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大鼠体内排泄行为,利用氯胺-T法制备了125I-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其标记率为82.72%,放化纯度为95.53%,放射性比活度为0.26MBq/μg。体外WISH/VSV系统抗病毒活性比较分析表明,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和12... 为研究125I-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大鼠体内排泄行为,利用氯胺-T法制备了125I-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其标记率为82.72%,放化纯度为95.53%,放射性比活度为0.26MBq/μg。体外WISH/VSV系统抗病毒活性比较分析表明,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和125I-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具有相近的抗病毒活性。SD大鼠皮下注射125I-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后,0~6、6~12、12~24、24~48、48~96、96~192和192~300h7个不同时段的尿、粪的放射性分析结果表明,125I-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主要通过肾脏排泄,部分可通过粪便排泄,300h时尿、粪中平均累积排泄率分别为80.10%和16.00%;0~1、1~2、2~4、4~6、6~12、12~24和24~30h7个不同时段的胆汁的放射性分析结果表明,125I-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也可通过肝脏代谢后经胆汁排泄,但这不是它的主要排泄途径,30h时,胆汁中的平均累积排泄率仅为1.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 125I- 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干扰素rPoIFN-α/β联合黄芪多糖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鸣 王永芬 +1 位作者 边传周 王老七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123,共5页
以融合干扰素rPoIFN-α/β和黄芪多糖(APS)作为抗病毒药物,采用MTT法与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评价了二者联用抗PRRSV,CSFV和PRV 3种猪源性病毒的效果.结果显示,融合干扰素rPoIFN-α/β和黄芪多糖(APS)联合使用对PRRSV,CSFV和PRV 3种猪... 以融合干扰素rPoIFN-α/β和黄芪多糖(APS)作为抗病毒药物,采用MTT法与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评价了二者联用抗PRRSV,CSFV和PRV 3种猪源性病毒的效果.结果显示,融合干扰素rPoIFN-α/β和黄芪多糖(APS)联合使用对PRRSV,CSFV和PRV 3种猪源性病毒抑制作用远远高于单独使用,体现出显著的协同抗病毒效应,为融合干扰素与黄芪多糖的联合用药防控病毒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干扰素 黄芪多糖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体内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HSA-IFNα-2b)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邢文会 杨萍 +1 位作者 汪海霞 杨健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研究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HSA-IFNα-2b)在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照50μg.kg-1iv、50μg.kg-1sc和300μg.kg-1sc3种剂量组给猕猴注射HSA-IFNα-2b,分别在14个时间点采血,用ELISA方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目的研究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HSA-IFNα-2b)在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照50μg.kg-1iv、50μg.kg-1sc和300μg.kg-1sc3种剂量组给猕猴注射HSA-IFNα-2b,分别在14个时间点采血,用ELISA方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3组受试猕猴均能在336h以前的各时间点测到HSA-IFNα-2b药物。一房室模型(weight=1/C2)分析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显示:50μg.kg-1iv、50μg.kg-1sc和300μg.kg-1sc3个剂量组的分布容积分别为67、71和63ml.kg-1。HSA-IFNα-2b皮下注射吸收相对缓慢,单剂量50μg.kg-1sc的吸收半衰期约为19h,消除半衰期为53h,清除率为0.92ml.h-1.kg-1,生物利用度达73%。结论HSA-IFNα-2b猕猴体内研究表明其药代动力学优于非融合干扰素,提示使用HSA-IFNα-2b可以减少用药次数,并有可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HSA-IFNα-2b) 药代动力学 ELISA 猕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干扰素-BLA(IFN-BLA)的构建、表达、纯化及抗病毒活性测定(英文)
4
作者 马文哲 沈琼 +3 位作者 韩威 陆晨轶 杨胜利 龚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1-456,共6页
干扰素BLA(IFN BLA)由干扰素beta1b(IFN beta1b)和干扰素alpha2b(IFN alpha2b)通过连接肽GGGS融合而成。优化了其在大肠杆菌BL21CodonPlus(DE3)RIL中的实验室表达条件,表达的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5%以上并且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干扰素BLA(IFN BLA)由干扰素beta1b(IFN beta1b)和干扰素alpha2b(IFN alpha2b)通过连接肽GGGS融合而成。优化了其在大肠杆菌BL21CodonPlus(DE3)RIL中的实验室表达条件,表达的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5%以上并且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对包涵体的复性条件进行了摸索,建立了IFN BLA的复性及纯化方法,纯化后的蛋白产量约为45mg/L,纯度在90%以上。抗病毒活性分析表明这一新的融合蛋白可能具有协同或加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BLA 基因表达 纯化 抗病毒活性 融合干扰素-B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晓璐 闫若潜 +6 位作者 吴志明 刘梅芬 张代宝 张书阳 王淑娟 赵雪丽 刘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5-178,共4页
为了研究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重组融合蛋白)对SPF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影响,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重组融合蛋白(第2组)和rChIFN-α蛋白(第3组)注射14日龄SPF鸡后不同时间对各试... 为了研究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重组融合蛋白)对SPF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影响,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重组融合蛋白(第2组)和rChIFN-α蛋白(第3组)注射14日龄SPF鸡后不同时间对各试验组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C)中CD3^+CD4^+、CD3^+CD8^+百分含量以及CD4^+/CD8^+比值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重组融合蛋白和rChIFN-α蛋白在鸡体内接种后3~14d均可明显提高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3^+CD4^+细胞百分含量,降低CD3^+CD8^+细胞的百分含量,提高CD4^+/CD8^+比值;接种后3~7d期间,第2组鸡的CD3^+CD4^+、CD3^+CD8^+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与PBS对照组(第1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第3组与第1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和rChIFN-α蛋白接种鸡体后均可显著影响鸡PBLC中淋巴细胞亚群百分含量,提高CD4^+/CD8^+比值,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重组融合蛋白对鸡淋巴细胞亚群百分含量、CD4^+/CD8^+比值影响程度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优于rChIFN-α蛋白;重组融合蛋白在体内发挥了鸡α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协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 重组鸡α干扰素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比值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夏毅 范清林 +2 位作者 邹文艺 黄辉 宋礼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38-40,共3页
研究重组人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rHSA-IFNα-2b)的稳定性。以抗病毒活性和纯度为主要检测指标,考察rHSA-IFNα-2b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以及冻融耐受性。rHSA-IFNα-2b在37℃、55℃下放置5h后生物学活性无明显降低,60℃水浴1h即... 研究重组人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rHSA-IFNα-2b)的稳定性。以抗病毒活性和纯度为主要检测指标,考察rHSA-IFNα-2b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以及冻融耐受性。rHSA-IFNα-2b在37℃、55℃下放置5h后生物学活性无明显降低,60℃水浴1h即可见活性降低了约40%;pH值(分别为2、3、9)改变时,生物学活性未发生明显变化;rHSA-IFNα-2b反复冻融后聚合体逐渐增加,冻融4次后聚合体含量达到17.91%,但生物学活性无明显降低。重组人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对热、酸碱变化稳定,但不宜冻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 热稳定性 酸碱稳定性 冻融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干扰素α2b-胸腺肽α1融合基因在家蚕细胞中的表达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冬生 朱成钢 +1 位作者 张耀洲 吴祥甫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03-807,共5页
根据细胞因子协同作用的特点,采用重组DNA技术构建了人干扰素(IFN)α2b 胸腺肽(THY)α1融合基因,克隆到pBacPAK8上,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 IFN THY.与线形化Bm BacPAK6病毒基因组DNA共转染家蚕细胞,经过体内重组,筛选到重组病毒Bm Bac... 根据细胞因子协同作用的特点,采用重组DNA技术构建了人干扰素(IFN)α2b 胸腺肽(THY)α1融合基因,克隆到pBacPAK8上,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 IFN THY.与线形化Bm BacPAK6病毒基因组DNA共转染家蚕细胞,经过体内重组,筛选到重组病毒Bm BacPAK IFN THY.将Bm BacPAK IFN THY感染家蚕细胞进行表达.DNA印迹证明IFN THY已插入Bm BacPAK6中(4kb左右的杂交带);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印迹证明IFN THY在家蚕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分子质量为 2 3ku左右),且具有IFN蛋白的免疫原性;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和玫瑰花结法显示 96h的表达产物IFN活性为 3 72× 10 4U/ml,12 0h表达产物IFN活性为 3 10× 10 5U/ml,4 8~ 72h表达产物IFN活性较低;4 8~ 12 0h表达产物的玫瑰花结形成率均在 10 %以上.结果表明融合基因在家蚕细胞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IFN α2b和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胸腺肽α1融合基因 家蚕细胞 活性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