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降解靶向纳米嵌合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永正 张静娟 +1 位作者 宋健 祁迎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34,I0002,共10页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通过特异性降解肿瘤相关蛋白,实现了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而不影响正常细胞,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路径。然而,PROTACs分子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通过特异性降解肿瘤相关蛋白,实现了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而不影响正常细胞,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路径。然而,PROTACs分子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溶解度低、器官靶向性差,脱靶效应以及代谢不稳定等。蛋白降解靶向纳米嵌合体(nano-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nano-PROTACs)是纳米技术与PROTAC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为克服当前癌症治疗中的种种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我们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用于肿瘤治疗的nano-PROTACs的种类,并概述了不同种类nano-PROTACs的设计策略,包括递送系统、装载方法、释放方式以及联合治疗效果等。进一步加深对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的理解,以期为基于PROTAC技术的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降解靶向合体 纳米技术 蛋白降解靶向纳米嵌合体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药物ARV-471在小鼠体内的浓度及其药动学
2
作者 吴浩 蒋品 +2 位作者 郑威 张瑜 左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4-780,共7页
目的:以ARV-471作为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代表药物,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测定ARV-471在小鼠血浆中的浓度,用于研究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以维拉帕米为内标,小鼠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 目的:以ARV-471作为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代表药物,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测定ARV-471在小鼠血浆中的浓度,用于研究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以维拉帕米为内标,小鼠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LC-MS/MS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1.8μm,2.1 mm×50 mm)色谱柱;以乙腈(含0.1%甲酸)和2 mmol/L甲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 L/min;进样体积为2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多反应检测(MRM)模式。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和定量限、精密度与准确度、回收率与基质效应、稳定性和稀释可靠性,并对小鼠静脉注射5 mg/kg和口服灌胃给药30 mg/kg的ARV-471后的血药浓度和药动学参数进行测定和计算。结果:ARV-471在2.0~2 0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和批间准确度在85.0%~115.0%之间,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小于15%,专属性、基质效应、稳定性等均符合指导原则要求。药动学参数显示:雄性和雌性小鼠灌胃给药30 mg/kg的ARV-471后,Cmax分别为(2 947.19±454.77)和(2 682.02±342.23)ng/mL,AUC0-t分别为(23 357.37±3 488.00)和(20 161.23±1 871.32)ng·h·m L^(-1),T1/2分别为(3.11±0.18)和(2.93±0.62)h,Tmax分别为(1.83±0.41)和(2.00±0.00)h;雄性和雌性小鼠静脉注射5 mg/kg的ARV-471后,AUC0-t分别为(18 219.07±2 059.41)和(17 238.01±2 380.55)ng·h·mL^(-1),T1/2分别为(2.76±0.23)和(2.73±0.20)h;雄雌小鼠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9.49±1.81)%和(21.37±3.19)%。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的方法用于ARV-471的药动学研究,为PROTAC类药物的药动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降解靶向合体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技术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的发展及应用
3
作者 王思佳 徐成 陈文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3-663,共11页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信号通路中的异常信号转导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进展至关重要,因此,通过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e therapy,ADT)控制雄激素抑制AR活性,是前期控制前列腺癌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患者在6~20个...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信号通路中的异常信号转导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进展至关重要,因此,通过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e therapy,ADT)控制雄激素抑制AR活性,是前期控制前列腺癌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患者在6~20个月内复发并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e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手术和放疗仍是CRPC的治疗方法,但有泌尿系统症状和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第一代和第二代新型AR抑制剂可治疗CRPC,然而,对这些化学制剂的耐药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许多患者可能会经历复发。对AR抑制剂的耐药性主要包括AR突变、剪接变异体的形成和扩增,这表明在CRPC中其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s)的异常激活及表观遗传改变(例如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也被报道与前列腺癌进展相关。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靶向不可成药蛋白质的能力和特异性结合靶标的特征,在CRPC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总结了针对AR不同结构域、CDKs及表观遗传标记等靶点治疗CRPC的PROTAC技术发展情况,并讨论了PROTAC在治疗领域的未来前景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雄激素受体 蛋白质水解靶向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溶酶体途径的蛋白降解新技术发展及应用
4
作者 何俊杰(综述) 续繁星 陈国江(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1-887,共7页
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作为一种突破性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替代传统抑制剂的巨大潜力。其中溶酶体靶向嵌合体(LYTAC)是一种新兴技术,通过标记特定蛋白并将其引导至溶酶体降解,可有效降解癌细胞膜上的蛋白和细胞外靶蛋白,突破了... 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作为一种突破性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替代传统抑制剂的巨大潜力。其中溶酶体靶向嵌合体(LYTAC)是一种新兴技术,通过标记特定蛋白并将其引导至溶酶体降解,可有效降解癌细胞膜上的蛋白和细胞外靶蛋白,突破了传统蛋白酶体依赖型降解技术的空间局限性。相较于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等泛素-蛋白酶体依赖技术,LYTAC展现出三大显著优势:(1)降解靶标范围扩展至传统“不可成药”靶点;(2)通过配体工程实现组织特异性递送;(3)克服获得性耐药机制。重点评述LYTAC在肿瘤治疗中的突破性应用,尤其是同类首创的有效药物,强调了其在靶向难治性蛋白质方面的广泛应用潜力,以期为研究人员提供全面参考,推动LYTAC技术的深入研究与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蛋白降解 溶酶体降解 溶酶体靶向合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驱动蛋白质降解:溶酶体靶向降解技术前沿
5
作者 殷涵 李钰 +4 位作者 樊渝川 郭帅 黄渊余 李永 翁郁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9,共15页
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不同于小分子抑制剂的互补抑制作用机制,利用细胞内源性蛋白质降解途径完成许多“不可成药”靶蛋白的降解,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路径,其主要包括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溶酶体靶向嵌合体等。与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 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不同于小分子抑制剂的互补抑制作用机制,利用细胞内源性蛋白质降解途径完成许多“不可成药”靶蛋白的降解,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路径,其主要包括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溶酶体靶向嵌合体等。与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依赖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主要降解胞内蛋白质的机制不同,溶酶体靶向嵌合体利用细胞溶酶体途径实现胞外及膜蛋白的降解。核酸驱动的溶酶体靶向嵌合体作为新兴的生物医学技术,以核酸分子作为嵌合体的特定组分,在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临床价值。本综述主要介绍核酸驱动的溶酶体靶向嵌合体技术,包括其组成、优势,并重点介绍其主要应用。此外,本综述简要回顾了溶酶体靶向嵌合体的发展历程,使该技术的发展可以呈现出一个明确的时间线,同时指出当前溶酶体靶向嵌合体发展中的不足和挑战,为后续深度研发指明方向。最后,针对当前溶酶体靶向嵌合体技术的开发进展及发展方向,对该技术目前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对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综合而言,核酸驱动的溶酶体靶向嵌合体技术为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蛋白降解 溶酶体靶向合体 核酸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在抗病原体药物研发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侍倩倩 倪秀冶 +3 位作者 沈之阳 贾舒冰 刘培飞 陈洪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4-466,共13页
[背景]靶向蛋白降解技术依赖细胞内天然存在泛素化-蛋白酶系统与溶酶体降解系统两种方式,能够特异性地靶向癌症目标蛋白并对其进行降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并已被证明可用于传统小分子难以靶向的不可成药受体蛋白.蛋白水解靶向嵌合... [背景]靶向蛋白降解技术依赖细胞内天然存在泛素化-蛋白酶系统与溶酶体降解系统两种方式,能够特异性地靶向癌症目标蛋白并对其进行降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并已被证明可用于传统小分子难以靶向的不可成药受体蛋白.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靶向蛋白降解的双功能分子,多用于靶向癌症治疗,也进一步展现出在感染性疾病(抗病毒和抗菌)领域的优势,是利用细胞自身破坏机制降解特定疾病相关蛋白的最有前景方法之一.[进展]本文主要阐述PROTAC的分子组成和作用机制,分别介绍小分子形式和非小分子形式PROTAC的分类及其优势,并总结PROTAC在抗病毒感染(流感病毒、肝炎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及人巨细胞病毒)和抗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考虑到PROTAC本身固有的缺点,可借助纳米颗粒等递送系统作为载体,从而改善其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渗透性,进而提高其靶向和治疗效果,旨在为更多PROTAC相关的药物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水解靶向合体 感染性疾病 药物研发 抗病毒药物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药物(PROTAC)的非临床评价策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韩俊源 李亚娟 +1 位作者 王海学 王全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1,共7页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将靶向蛋白募集到E3泛素连接酶进行泛素化标记,然后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将其降解,从而将过表达和突变的致病蛋白清除。本文基于已有的文献报道,总结PROTAC药物研发进展,针对其存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生...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将靶向蛋白募集到E3泛素连接酶进行泛素化标记,然后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将其降解,从而将过表达和突变的致病蛋白清除。本文基于已有的文献报道,总结PROTAC药物研发进展,针对其存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生物利用度低、稳定性和血管穿透能力差等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并从药理药效、代谢和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对该类药物的非临床评价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制定PROTAC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降解 靶向合体(PROTAC) 非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姜琳 张敬博 +2 位作者 胡嘉淇 齐海翔 许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77-481,共5页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ia,PROTAC)通过利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实现对靶蛋白降解,颠覆了传统小分子抑制剂的理念。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见的突变靶点中,PROTAC技术在临床前研究...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ia,PROTAC)通过利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实现对靶蛋白降解,颠覆了传统小分子抑制剂的理念。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见的突变靶点中,PROTAC技术在临床前研究中已经成功实现了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等蛋白的有效降解。PROTAC药物以其事件驱动的独特优势,有望克服小分子抑制剂产生的获得性耐药的问题,并对难成药靶点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有望成为NSCLC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降解靶向合体 肺肿瘤 EGFR ALK K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技术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
9
作者 贾艳楠 秘营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1-1924,共4页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是一种利用细胞内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选择性降解靶蛋白的“异双功能”小分子药物。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靶向“不可成药”和突变肿瘤蛋白、组织特异性等优势在肿瘤药物开发中发挥出巨大的潜力。一系列靶向在血...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是一种利用细胞内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选择性降解靶蛋白的“异双功能”小分子药物。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靶向“不可成药”和突变肿瘤蛋白、组织特异性等优势在肿瘤药物开发中发挥出巨大的潜力。一系列靶向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的PROTAC已经相继被开发,特别是针对BCL-XL、IRAK4、STAT3和BTK等靶点的PROTAC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将对靶向血液系统肿瘤常见靶点的PROTAC在临床前或者临床试验中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降解靶向合体 血液肿瘤 蛋白酶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的开发之路
10
作者 王蔚 盛春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1-679,共9页
靶向蛋白降解是当前热门的化学敲除工具和新药研发策略。与传统小分子抑制剂相比,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利用机体固有的蛋白清除机制(如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或溶酶体途径)特异性降解致病目标蛋白,在降低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克服耐药及靶向“... 靶向蛋白降解是当前热门的化学敲除工具和新药研发策略。与传统小分子抑制剂相比,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利用机体固有的蛋白清除机制(如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或溶酶体途径)特异性降解致病目标蛋白,在降低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克服耐药及靶向“难成药”靶点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本文结合笔者团队的相关研究,聚焦多种新兴的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如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分子胶、溶酶体靶向嵌合体、自噬体绑定化合物、自噬靶向嵌合体等,分析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蛋白降解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溶酶体途径 蛋白水解靶向合体 新药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noluc技术和荧光分析技术建立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筛选方法及评价
11
作者 刘明秋 吴波 +2 位作者 吴正升 张令强 崔春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1-849,共9页
目的为了从一系列旨在降解靶蛋白的化合物中筛选出高效的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本文建立了一个稳定的高通量PROTAC筛选方法。方法Nanoluc荧光素酶有LgBiT和HiBiT两个亚基组成,通过将HiBiT标签与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目的蛋白... 目的为了从一系列旨在降解靶蛋白的化合物中筛选出高效的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本文建立了一个稳定的高通量PROTAC筛选方法。方法Nanoluc荧光素酶有LgBiT和HiBiT两个亚基组成,通过将HiBiT标签与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目的蛋白、Halo标签融合表达,LgBiT与GFP(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利用GFP与mCherry的共定位情况可直观评价Nanoluc荧光素酶的组装情况,而通过监测Nanoluc的活性可以指示目的蛋白的含量。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稳定过表达GFP-LgBiT和HiBiT-mCherry-Target-Halo的细胞系,使用可募集Halo标签融合蛋白被Cul2-Rbx1-Elo BCVHL复合体降解的Halo PROTAC3诱导HiBiT-mCherry-Target-Halo降解,进一步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Nanoluc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系统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评价Halo PROTAC3诱导底物降解的效率。结果Halo PROTAC3高效降解HiBiT-mCherry-Target-Halo,并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本文建立了一种联合Nanoluc技术和荧光分析的PROTAC筛选策略,用Halo PROTAC3作为阳性对照,可以快速评价PROTAC分子使底物蛋白被降解的效率,实现对PROTAC的“优化选择”或者“优中选优”,为最终PROTAC的开发应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水解靶向合体 降解 筛选 Nanolu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亚锋 王汉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颠覆作用的生物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蛋白质或小分子物质的介入,诱导细胞内固有的蛋白质降解系统直接在翻译后蛋白质水平特异性敲低目标蛋白。与传统的干扰特定蛋白表达技术相比,靶向蛋白... 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颠覆作用的生物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蛋白质或小分子物质的介入,诱导细胞内固有的蛋白质降解系统直接在翻译后蛋白质水平特异性敲低目标蛋白。与传统的干扰特定蛋白表达技术相比,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具有特异性识别靶蛋白、直接在翻译后蛋白质水平调控、快速降解、不产生中间效应等特殊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综述了细胞内固有的蛋白质降解途径、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随着研究的深入,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会获得进一步优化与发展,在生物医学与临床应用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抑制剂 基因编辑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蛋白降解靶向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用于蛋白质药物的递送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渊博 王旭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281,共9页
线性-树枝状嵌段共聚物(telodendrimer)是由线性高分子与树枝状嵌段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特殊拓扑结构的共聚物。这类共聚物具有高度可调的化学组成及结构,其可根据需求设计成为与蛋白质药物具有多重杂化超分子相互作用力的大分子,... 线性-树枝状嵌段共聚物(telodendrimer)是由线性高分子与树枝状嵌段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特殊拓扑结构的共聚物。这类共聚物具有高度可调的化学组成及结构,其可根据需求设计成为与蛋白质药物具有多重杂化超分子相互作用力的大分子,以用于蛋白质药物的稳定封装及靶向输送。线性-树枝状嵌段共聚物作为一种理想的蛋白质药物载体,可实现以下4个方面的功能:(1)其可有效封装蛋白质分子从而形成尺寸在30 nm以下的纳米粒子,并通过被动靶向作用将蛋白质运送至肿瘤部位。(2)其可与类脂质(lipidoid)形成复合纳米粒子用于截短型白喉毒素(DT390)的细胞内传递及原位脑瘤的有效治疗。(3)其可结合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从而根据蛋白质药物的结构进行聚合物纳米载体的定制化设计,并应用于胰岛素的递送进而实现对血糖值的有效控制。(4)其可作为可移除型保护层与阳离子聚合物复合,在有效进行蛋白质胞内传递的同时降低阳离子聚合物引起的细胞毒性、溶血性及非特异性吸附或聚集。总结了基于线性-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的蛋白质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对疾病的治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树枝状段共聚物 纳米粒子 蛋白质封装 靶向递送 胞内传递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PROTAC分子创制:克服农药抗性问题的新策略
14
作者 徐玲玲 袁静 +4 位作者 叶柔汐 韩文青 陈杰 杨胜祥 王星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7-574,共18页
农药在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促进稳产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新型绿色农药是保证农作物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抗性演变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小分子抑制剂的局限性愈发明显。靶向蛋白降解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 农药在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促进稳产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新型绿色农药是保证农作物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抗性演变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小分子抑制剂的局限性愈发明显。靶向蛋白降解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PROTAC)作为一项靶向蛋白降解的新兴技术,通过诱导生物体内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介导目标蛋白的泛素化和降解,为新型农药的开发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作用机制的策略,在提高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效和可持续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PROTAC技术在农用化学品中,特别是在靶向“不可成药”蛋白的新型农药研发中的应用潜力,系统介绍了PROTAC技术在克服农药抗性问题以及拓宽农药靶标空间上的巨大潜力,同时梳理了目前在农田杂草、病原菌和害虫中一些尚未产生严重抗性的靶标配体及具有关键调控作用的靶标和泛素连接酶E3,旨在为未来基于PROTAC技术的农用化学品设计和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蛋白降解合体 新农药创制 抗性 不可成药 泛素-蛋白酶体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氯虫苯甲酰胺结构的PROTACs分子设计、合成及杀虫活性研究
15
作者 张振国 付稳 +1 位作者 李忠 邵旭升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7,共10页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技术作为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可通过“事件驱动”(event driven)降解模式,特异性清除靶蛋白,因其高选择性和独特机制,现已成为医药和农药等领域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PROTACs技...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技术作为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可通过“事件驱动”(event driven)降解模式,特异性清除靶蛋白,因其高选择性和独特机制,现已成为医药和农药等领域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PROTACs技术,引入烷基链或聚乙二醇链,将氯虫苯甲酰胺和泊马度胺偶联,构建了8个靶向昆虫鱼尼丁受体(RyR)的PROTACs分子。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A1~A8对鳞翅目害虫小菜蛾及东方黏虫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杀虫活性,在50 mg/L质量浓度下致死率均大于80%。其中化合物A8对小菜蛾的LC_(50)值为0.50μmol/L,化合物A5对东方黏虫的LC_(50)值为1.13μmol/L,但相比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活性仍分别下降了5.6和28倍。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未能诱导RyR蛋白降解,推测可能是因为配体亲和力或泛素转移效率低所致,后续拟进行E3连接酶配体及连接链的优化。本研究可为PROTACs技术在农药创制研究中的应用探索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降解靶向合体 鱼尼丁受体 氯虫苯甲酰胺 泊马度胺 结构改造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6年《医药导报》各期药物专栏要目
16
作者 《医药导报》编辑部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0-800,共1页
第1期中成药科学分类与合理用药/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用药研究第2期蛋白靶向裂解嵌合体药物研究第3期实验方剂学研究/抗肿瘤治疗新策略第4期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第5期药学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落地实施第6期药物警戒与风险管理。
关键词 蛋白靶向裂解合体 药物专栏 抗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6年《医药导报》各期药物专栏要目
17
作者 《医药导报》编辑部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6-846,共1页
第1期中成药科学分类与合理用药第2期蛋白靶向裂解嵌合体药物研究第3期实验方剂学研究/抗肿瘤治疗新策略第4期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第5期药学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落地实施第6期药物警戒与风险管理第7期智慧药学第8期肿瘤治疗与生物信息学的... 第1期中成药科学分类与合理用药第2期蛋白靶向裂解嵌合体药物研究第3期实验方剂学研究/抗肿瘤治疗新策略第4期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第5期药学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落地实施第6期药物警戒与风险管理第7期智慧药学第8期肿瘤治疗与生物信息学的基础研究第9期孕产妇及儿童精准用药第10期民族药与特色药研发第11期创新药物警戒第12期慢病用药管理若投专栏稿件,请至少在该期出版前8个月将稿件通过《医药导报》杂志官方网站(www.yydbzz.com)在线投稿系统投稿,以便及时送审和处理稿件。谢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靶向裂解合体药物 药物专栏 抗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ullin-RING E3泛素连接酶的抗肿瘤策略及相关药物研发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俞卿 熊秀芳 孙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9,共19页
Cullin-RING E3泛素连接酶(CRL)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重要组分,参与催化蛋白质的泛素化,促进随后的蛋白质降解,从而影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复制、信号转导等多种细胞生理活动,且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活化。以MLN4924为代表的拟素... Cullin-RING E3泛素连接酶(CRL)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重要组分,参与催化蛋白质的泛素化,促进随后的蛋白质降解,从而影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复制、信号转导等多种细胞生理活动,且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活化。以MLN4924为代表的拟素化抑制剂的成功研发有力地证实了CRL是可行的抗肿瘤靶点,具有很好的药物研发潜力。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基于计算机辅助的虚拟筛选或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技术寻找特异的CRL抑制剂,但由于CRL复合物具有多种亚单位,呈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和多变的蛋白构象,缺乏典型的小分子药物结合位点等特性,其相关药物研发仍面临巨大挑战。截至目前,CRL小分子抑制剂主要以研究最为透彻的SCF泛素连接酶复合体的底物识别亚基F-box蛋白家族为靶点。此外,也发现数个通过靶向UBE2M-DCN1相互作用,特异性阻断CRL3/CRL1拟素化,从而抑制CRL3/CRL1泛素连接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另一方面,也有CRL激动剂的报道,主要见于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和免疫调节性酰亚胺类药物。此外,靶蛋白水解嵌合体(PROTAC)是一项靶向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新技术,其通过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链接一个CRL E3泛素连接酶来精确降解特定促癌靶蛋白,已成为近年来利用E3泛素连接酶设计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连接酶类 抗肿瘤/治疗学 Cullin-RING E3泛素连接酶 酶抑制剂 酶激动剂类 蛋白水解合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E3泛素连接酶的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商廿颍 赵春阳 彭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9-755,共7页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真核细胞蛋白质降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DNA的修复等生理活动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E3泛素连接酶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底物识别的特异性。E3泛素连接酶的失调会引起癌...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真核细胞蛋白质降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DNA的修复等生理活动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E3泛素连接酶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底物识别的特异性。E3泛素连接酶的失调会引起癌症、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本文对靶向E3泛素连接酶的药物在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糖尿病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炎症性肠炎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目前能够开发成为药物的靶向E3泛素连接酶的小分子抑制剂或激动剂数量不多,我国在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很多天然产物都具有靶向E3泛素连接酶的活性,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泛素连接酶 酶抑制剂 酶激动剂 蛋白水解合体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炎症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瑞君 李玮琦 +5 位作者 杨阳 王晶 张鑫 方子寒 张小奕 苏月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5-261,共7页
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伴随着药物的发现正在不断更新和拓展,药物筛选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从基于已知活性化合物和高通量筛选等传统筛选技术,到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DNA编... 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伴随着药物的发现正在不断更新和拓展,药物筛选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从基于已知活性化合物和高通量筛选等传统筛选技术,到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DNA编码化合物库、蛋白降解靶向联合体等新技术,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在不断拓宽小分子药物的市场潜力。该文将介绍目前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整体现状,系统综述各技术及其优劣势,为小分子药物筛选新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 高通量筛选 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 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 DNA编码化合物库 蛋白降解靶向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