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对大鼠RPE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杜兆东 李颖 +2 位作者 胡运韬 罗莉莎 马志中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在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原钒酸钠(SOV)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PTP的3种典型亚型PTP1B、PTP-LAR及PTEN在大鼠RPE细胞中的表达;SOV与培...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在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原钒酸钠(SOV)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PTP的3种典型亚型PTP1B、PTP-LAR及PTEN在大鼠RPE细胞中的表达;SOV与培养液共培养RPE细胞为实验组,正常RPE细胞为对照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PTP1B、PTP-LAR及PTEN基因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α-SMA在细胞中表达的改变。结果PTP1B在非融合和融合大鼠RPE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明显表达,PTP-LAR在非融合细胞中以细胞核膜表达为主,而在融合细胞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质,PTEN未见明显表达。SOV孵育后PTP1B、PTP-LAR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1),PTEN mRNA表达量很少,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发现,随着SOV浓度的增加α-SMA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1),表达明显增强,其在细胞内的分布状态也有明显改变。结论PTP1B、PTP-LAR在体外培养的大鼠RPE细胞中有明显表达,SOV可明显抑制其作用并调节α-SMA的表达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视网膜色素上皮 原钒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肿瘤转移的机制
2
作者 吴雷 杜凤麟 +3 位作者 赵明娜 任逸喆 张先洲 娄加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6-857,共12页
目的·分析N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N,PTPRN)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肿瘤转移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多轮心内注射筛选出具有高骨转移能力的A549-BM细胞株,并利... 目的·分析N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N,PTPRN)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肿瘤转移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多轮心内注射筛选出具有高骨转移能力的A549-BM细胞株,并利用RNA测序结合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与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PTPRN。结合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进一步评估PTPRN在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并基于TCGA数据分析PTPRN的共表达关系,筛选并分析与其共表达的关键基因。在A549-BM细胞中转染siPTPRN后,采用Transwell实验评估其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在A549-BM细胞中转染siPTPRN,并在小鼠模型中进行心内注射实验,以评估其对肺腺癌体内转移能力的影响。结合多种数据库交叉分析,预测BCL6为PTPRN的上游转录因子,并通过siBCL6转染实验验证BCL6对PTPRN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RNA测序及GO/KEGG富集分析显示,PTPRN在具有高转移能力的A549-BM细胞中显著上调,并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受体相互作用等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通路。TCGA数据库分析进一步证实,PTPRN在肺腺癌患者中高表达,并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基于TCGA数据的共表达分析结合GO/KEGG富集分析显示,与PTPRN相关的基因主要富集于神经信号转导、内分泌调控、细胞通信及ECM-受体相互作用等生物过程。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iPTPRN转染后,A549-BM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同时EMT相关蛋白表达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降低。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敲低PTPRN可显著抑制A549-BM细胞的体内转移能力,进一步验证了其促进肺腺癌转移的作用。siBCL6转染实验结果显示,BCL6敲低可上调PTPRN表达。结论·PTPRN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促进EMT及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肺腺癌细胞的迁移与转移;PTPRN高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PTPRN可增强肺腺癌细胞的侵袭性及转移能力;BCL6可能作为PTPRN的上游转录调控因子,影响其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型蛋白磷酸酶受体 肺腺癌 转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PI3K-AKT通路 BC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史健 王亚静 +2 位作者 侯冉 黄娅婕 段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83-1394,共12页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规范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最终导致了疾病进展。为此,寻找早期预测有效人群的标志...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规范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最终导致了疾病进展。为此,寻找早期预测有效人群的标志物和探索延长或逆转继发性耐药的优化治疗方案成为国内外研究重点。目的依据国内外文献数据系统评价EGFR-TKI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发布的有关EGFR-TKI联合化疗对比单药EGFR-TKI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对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3级不良反应等数据收集和分析。基于基线临床特征进行亚组分析,使用RevMan 5.4.1版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10项研究,共2029例患者,其中EGFR-TKI联合化疗组1049例患者,单纯EGFR-TKI组9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EGFR-TKI组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组可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54,95%CI=0.49~0.60,P<0.00001)和OS(HR=0.69,95%CI=0.59~0.79,P<0.00001)。与单纯EGFR-TKI组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组可提高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ORR(OR=1.95,95%CI=1.57~2.42,P<0.00001)和DCR(OR=1.76,95%CI=1.13~2.74,P=0.01)。在伴随脑转移的患者中,与单纯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42,95%CI=0.34~0.52,P<0.00001)和OS(HR=0.69,95%CI=0.51~0.94,P=0.02)。在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中,与单纯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62,95%CI=0.53~0.72,P<0.00001)。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EGFR-TKI治疗(OR=4.25,95%CI=2.74~6.61,P<0.00001)。结论EGFR-TKI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PFS及OS,尤其是基线脑转移患者;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尤其是≥3级血液学相关毒副作用发生率,整体是安全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抑制 联合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性腹泻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4
作者 田劭丹 罗美 +2 位作者 郑智 侯丽 陈信义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1-367,共7页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相关性腹泻是TKIs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TKIs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困扰,而且会影响药物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患者生命质量和用药依从性,亦是临床常见导致药物剂量降低,用药时间延迟甚...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相关性腹泻是TKIs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TKIs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困扰,而且会影响药物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患者生命质量和用药依从性,亦是临床常见导致药物剂量降低,用药时间延迟甚至中断治疗的重要原因。基于中医学“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基本治疗原则,以及中医药干预TKIs相关性腹泻具有较显著临床疗效的临床实践,专家组通过德尔菲法就TKIs相关性腹泻中医药治疗规范相关问题反复征询、归纳、修改、讨论并形成共识,旨在扩大TKIs可能临床获益人群、推广中医药诊疗措施在TKIs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以改善腹泻相关症状、提高抗肿瘤疗效及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抑制 腹泻 靶向治疗药物 不良反应 中医药 专家共识 德尔菲法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非血液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邓晟明 孔繁聪(综述) 李菲(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88-592,共5页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BTKi)是被批准用于治疗B细胞相关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一类药物,通过阻断B细胞的信号传递进而影响B细胞相关肿瘤的发育和增殖。研究发现,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BTKi)是被批准用于治疗B细胞相关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一类药物,通过阻断B细胞的信号传递进而影响B细胞相关肿瘤的发育和增殖。研究发现,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也表达于其他细胞中,包括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和巨噬细胞等;此外,BTK的下游信号通路如磷脂酶Cγ2(phospholipase C gamma 2,PLCγ2)的激活、Fc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与多种疾病相关。上述机制为BTKi治疗B细胞相关肿瘤之外的其他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针对BTKi在非B细胞肿瘤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顿激酶抑制 非血液肿瘤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停止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何俊霞 蒋溪媛 席亚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0-305,共6页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显著改善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预后,停止TKI治疗后实现无治疗缓解(TFR)是CML患者追求的新目标。多种停药方法正在不断探索中,成功停药与TKI的治疗时间、深度分子学反应(DMR)持续时间、转录本类型、...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显著改善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预后,停止TKI治疗后实现无治疗缓解(TFR)是CML患者追求的新目标。多种停药方法正在不断探索中,成功停药与TKI的治疗时间、深度分子学反应(DMR)持续时间、转录本类型、免疫学因素等影响因素有关。早期转换TKI、联合其他疗法以及靶向白血病干细胞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TFR率。本文就TKI停药的探索、影响TFR的因素、停药患者的选择、提高TFR的策略、停药后的监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CML患者实现TFR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停药 激酶抑制 无治疗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系统评价
7
作者 陈娅 李超 +3 位作者 马雪 余婷 邱悦 李娜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6,共8页
目的基于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系统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0月。... 目的基于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系统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对结果数据进行描述性或统计性分析。结果纳入26项研究(22个病例报告和4个病例系列),共计75例患者使用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主要涉及的作用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多靶点。大部分患者换药后安全性良好,肝功能正常或无严重肝损伤,仅1例患者报告严重肝脏不良反应(3级总胆红素升高);临床疗效方面,大部分患者对换用的TKIs应答良好,在随访时间内治疗结局评估为稳定或无疾病进展,仅2例吉非替尼替换为厄洛替尼患者因发生非肝损伤相关不良反应而减量后疾病进展、1例厄洛替尼替换为阿法替尼患者出现肿瘤症状加重。结论已发表的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证据表明,靶向EGFR、ALK和多靶点的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继续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可实践性,可作为TKIs肝损伤停药后的应对策略之一。但目前尚无指南共识在替换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和剂量方案等方面作出明确推荐,亟待更多研究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抑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多靶点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红燕 金参 罗文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770-1778,共9页
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包含1个或多个Kunitz结构域,该结构域通常是由2段α螺旋,一对反向平行的β折叠,β转角和2个环以及2~3对保守的二硫键组成。这些含Kunitz结构域的蛋白通过与丝氨酸蛋白酶以一种类似底物的... 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包含1个或多个Kunitz结构域,该结构域通常是由2段α螺旋,一对反向平行的β折叠,β转角和2个环以及2~3对保守的二硫键组成。这些含Kunitz结构域的蛋白通过与丝氨酸蛋白酶以一种类似底物的方式紧密结合,阻断了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位点,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本文综述了这类抑制剂在抗肿瘤、抗凝血、抗炎、抗微生物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nitz型丝蛋白抑制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然产物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的虚拟筛选(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倩 甘强 +2 位作者 刘霞 陈曦 冯长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2-452,共11页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靶点之一,筛选PTP1B抑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分子对接虚拟筛选方法,构建共含有42 296个小分子的天然产物库,分别与PTP1B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靶点之一,筛选PTP1B抑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分子对接虚拟筛选方法,构建共含有42 296个小分子的天然产物库,分别与PTP1B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以原配体的结合能量为阈值,经过三轮筛选选取打分值高于阈值的小分子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和毒性参数预测,最终筛选出3个PTP1B抑制剂,对苯醌类化合物7、异香豆素类衍生物10和Clavepictine类似物11.结合方式研究表明,3个候选抑制剂类药性良好,均具有较好的PTP1B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0和11的PTP1B抑制活性未见报道.对化合物10进行体外抑制活性检测,其IC50为(74.58±1.23)μmol/L,可作为潜在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1B抑制 虚拟筛选 天然产物 药代动力学特性 毒理性质 氢键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SHP-1的中药抑制剂筛选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婉南 李莹 +4 位作者 庄妍 李贺 陈颖丽 赵志壮 付学奇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1-1216,共6页
用含有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SHP-1催化结构域(ΔSHP-1)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得到ΔSHP-1的高效表达,经分离纯化后,以ΔSHP-1为靶标,通过体外酶反应动力学实验,对157种中药水提液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筛选出两种对ΔSHP-1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 用含有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SHP-1催化结构域(ΔSHP-1)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得到ΔSHP-1的高效表达,经分离纯化后,以ΔSHP-1为靶标,通过体外酶反应动力学实验,对157种中药水提液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筛选出两种对ΔSHP-1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中药:山茱萸和蒲公英,并对其IC50及抑制类型做了进一步研究.为建立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和中药在治疗免疫疾病和糖尿病上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含SH2结构域的蛋白磷酸酶1(SHP-1) 中药 抑制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根化学成分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的活性研究
11
作者 赵金诺 覃怡发 +3 位作者 张轩 张梦娇 晏晶晶 梁皓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8-1706,共9页
为研究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根部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糖尿病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从华泽兰根部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并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8 S-9-hydroxyt... 为研究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根部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糖尿病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从华泽兰根部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并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8 S-9-hydroxythymol(1)、8,10-dehydro-9-hydroxythymol(2)、1-[4-hydroxy-3-methoxy-5-(3-methylbut-3-en-1-ynyl)phenyl]wethanone(3)、speciosin L(4)、(R)-8-hydroxy-9-isobutyryloxythymol(5)、1,4-[13C]-1,2,3,4-tetrahydro-5-naphthyl-amin(6)、eupatriol(7)、3β,6-hydroxytremetone(8)、泽兰酮(9)、(2 R,3 S)-5-acetyl-6-hydroxyl-2-isopropenyl-3-ethoxy-dihydrofuran(10)、(2 R,3 S)-5-乙酰基-6-羟基-2-异丙烯基-3-乙氧基-苯并二氢呋喃(11)、6-羟基-2 H-苯并呋喃-3-酮(12)、3,5-dimethyl-2,3-dihydrobenzofuran(13)、2,4-bis-(5-acetyl-6-hydroxy-benzofuran-2-yl)-4-methyl-pent-1-ene(14)、1,1′-[[(2 E)-4-methylpent-2-ene-2,4-diyl]bis(6-hydroxy-1-benzofuran-2,5-diyl)]diethanone(15)。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泽兰属植物中分离获得,化合物14为首次从华泽兰中分离获得。采用对硝基苯基-β-吡喃半乳糖苷法与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分别测定所有化合物对诱导糖尿病发生的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抑制活性进行评价,化合物3、4、5和12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IC 50值分别为3.7、10.1、21.3、22.5μg/mL,其中化合物3的抑制活性优于良性药阿卡波糖(4.6μg/mL);化合物1、3、4和12具有良好的PTP1B抑制活性,其IC 50值分别为15.2、8.6、2.2和21.2μg/mL,其中化合物3的抑制活性优于良性药齐墩果酸(12.5μg/mL),化合物4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药正钒酸钠(7.5μg/mL)和齐墩果酸(12.5μg/mL)。研究表明,炔类化合物3和4均具有较明显的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抑制活性。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计算化合物3和4分别与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4与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均具有较强的结合力。本论文首次采用双靶点对华泽兰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抗糖尿病活性及构效研究,发现化合物3和4可作为抗糖尿病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化学成分 抗糖尿病活性 Α-葡萄糖苷酶 蛋白磷酸酶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发挥治疗作用
12
作者 多文娟 王怡祥 +9 位作者 王家兴 许鑫龙 李林献 杨栋臣 申启利 杨立春 刘晓静 金启旺 褚亮 杨小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rSj-Cystatin)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6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蛋白组(B组)、“二次打击”造模组(C组)、蛋白干预组(D组),16只/组。A组和B组小鼠首...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rSj-Cystatin)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6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蛋白组(B组)、“二次打击”造模组(C组)、蛋白干预组(D组),16只/组。A组和B组小鼠首先腹腔注射PBS(100μL/只),24 h后开腹探查盲肠,但不进行盲肠结扎和穿刺(CLP),术后30 min,分别腹腔注射PBS(100μL/只)或含25μg rSj-Cystatin蛋白的PBS(100μL/只);C组和D组小鼠首先腹腔注射含LPS(5 mg/kg)的PBS(100μL/只),24 h后行CLP手术,术后30 min,分别腹腔注射PBS(100μL/只)或含25μg rSj-Cystatin蛋白的PBS(100μL/只)。每组随机抽取6只,造模12 h后取小鼠血清、脾、肝、肺和肾组织。肝、肺和肾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损伤并进行评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验血清和肝、肺、肾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以及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iNOS和Arg-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3+CD4+CD25+Foxp3+T的比例变化;剩余小鼠造模后记录72 h生存率并观察小鼠状态。结果与A、B组(100%)相比,C组(0%)72 h生存率降低,经rSj-Cystatin蛋白治疗后,D组生存率较C组增高(20%)。与A、B两组相比,C组肝、肺、肾组织切片病理损伤加重,血清和组织匀浆中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经蛋白治疗后,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血清和组织匀浆中TNF-α、IL-6水平降低(P<0.05),调节因子IL-10、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CD3+CD4+CD25+Foxp3+T比例升高(P<0.05);与A、B两组相比,C组各器官组织中iNOS水平均升高,而Arg-1水平呈差异性,仅在肾中呈下降趋势(P<0.01);与C组相比,D组iNOS水平下降(P<0.05),Arg-1水平升高(P<0.001)。结论rSj-Cystatin可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进而对“二次打击”脓毒症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蛋白抑制 脂多糖 盲肠结扎穿刺 脓毒症 免疫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三唑并噻二唑-均三嗪的合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成路 李传银 +3 位作者 杨蒙 朱长安 孙晓娜 李益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5-393,共9页
以苯亚氨基为桥,设计合成了18个含有三唑并噻二唑和均三嗪双杂环的新型分子(4a^4i和5a^5i),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将吗啉和四氢吡咯分别与三聚氯氰发生双取代反应合成三嗪衍生物(1A和1... 以苯亚氨基为桥,设计合成了18个含有三唑并噻二唑和均三嗪双杂环的新型分子(4a^4i和5a^5i),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将吗啉和四氢吡咯分别与三聚氯氰发生双取代反应合成三嗪衍生物(1A和1B),然后将1A和1B分别与对氨基苯甲酸反应,合成重要中间体(2A和2B)。通过熔融法将8种脂肪酸与二氨基硫脲缩合得1,2,4-三唑衍生物3a^3h,最后将2A和2B在三氯氧磷和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分别与3a^3h反应得目标产物。为了进一步比较3-脂肪基和3-苯基对药效活性的影响,利用相同方法设计合成了目标产物4i和5i。评价了目标产物对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Cdc25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结果发现:所有目标分子对Cdc25B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IC_(50)值)在2.40~0.31 mg/L之间,目标分子4a^4f和5a^5i的IC_(50)值均低于阳性参照物Na_3VO_4[(1.25±0.14)mg/L],有望成为潜在的Cdc25B抑制剂;在PTP1B测试中,14个目标分子具有优良的抑制活性,IC_(50)值在0.98~0.37 mg/L之间,低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1.19±0.27)mg/L],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并噻二唑 三嗪 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 蛋白磷酸酶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罗弟祥 何耀 +1 位作者 高小平 张义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06-609,共4页
本文以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PTP1B)作为靶点,采用分子克隆GST融合蛋白的方法,重组表达获得PTP1B,结合自动化操作技术和比色分析,建立了一种PTP1B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经在96孔板优化各种反应条件并对17... 本文以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PTP1B)作为靶点,采用分子克隆GST融合蛋白的方法,重组表达获得PTP1B,结合自动化操作技术和比色分析,建立了一种PTP1B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经在96孔板优化各种反应条件并对17940个样品的筛选结果表明,靶向PTP1B建立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微量、快速、特异、灵敏等特点,平均日筛选量可达15000样次以上,为寻找新的抗糖尿病药物和先导化合物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GST融合蛋白 高通量药物筛选 植物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2的诱导表达条件优化及原核重组蛋白纯化
15
作者 王玮 王丽 +3 位作者 国果 修江帆 尚小丽 张昌容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66-72,共7页
【目的】通过诱导表达获取大量纯化的家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2重组蛋白,为后续深入分析模式昆虫家蝇的Serpin体内外免疫调节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使用pET-28a(+)作为表达载体构建家蝇Serpin2的原核表达系统并导入到大肠杆菌(BL... 【目的】通过诱导表达获取大量纯化的家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2重组蛋白,为后续深入分析模式昆虫家蝇的Serpin体内外免疫调节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使用pET-28a(+)作为表达载体构建家蝇Serpin2的原核表达系统并导入到大肠杆菌(BL21)中,设置不同IPTG浓度、不同诱导温度和不同诱导时间以探索最佳诱导条件,在此条件下进行Serpin2原核重组蛋白大量诱导表达和纯化,并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和蛋白质谱对纯化的Serpin2重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Serpin2的重组质粒并转化至感受态细胞中,明确在30℃条件下以终浓度为0.2 mmol/L的IPTG诱导表达15 h,可使家蝇Serpin2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较优表达,且在上清和包涵体内均有表达,经鉴定纯化后的蛋白即为家蝇Serpin2重组蛋白。【结论】最佳诱导条件(30℃、0.2mmol/LIPTG、15h)下可获得大量纯化的家蝇Serpin2重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蛋白抑制2 原核表达优化 蛋白纯化 重组质粒 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2重组蛋白体外酶学活性和稳定性研究
16
作者 王玮 谭书萍 +4 位作者 黄平 国果 修江帆 尚小丽 张昌容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77-82,共6页
【目的】探明家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2重组蛋白在体外的酶学活性和稳定性,为重组蛋白酶的体外应用和功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FITC-Casein作为底物,与常见的丝氨酸蛋白酶即胰蛋白酶(Trypsin)、蛋白酶K(Proteinase K)、枯... 【目的】探明家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2重组蛋白在体外的酶学活性和稳定性,为重组蛋白酶的体外应用和功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FITC-Casein作为底物,与常见的丝氨酸蛋白酶即胰蛋白酶(Trypsin)、蛋白酶K(Proteinase K)、枯草杆菌蛋白酶(Subtilisin)、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及纯化的家蝇Serpin2重组蛋白共同孵育,使用荧光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荧光强度并计算剩余酶活,分析Serpin2重组蛋白对4种丝氨酸蛋白酶的体外抑制活性;分别设置不同温度、不同缓冲液pH和不同放置时间处理重组蛋白,检测荧光强度并计算剩余酶活,分析环境因素对家蝇Serpin2重组蛋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加入25μL浓度为1mg/mL的Serpin2重组蛋白对胰蛋白酶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且Serpin2重组蛋白在30℃、缓冲液pH为7、处理15min后稳定性较强,此时重组蛋白对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均大于90.00%。【结论】家蝇Serpin2重组蛋白具有显著丝氨酸蛋白酶——胰蛋白酶类抑制活性,且在一般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环境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蛋白抑制2 酶学活性 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云 章云 +1 位作者 郭晓红 柯越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86-892,共7页
SHP2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参与了发育、新陈代谢、免疫反应以及肿瘤发生等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显示,在努南(Noonan)综合征、黑色素瘤、白血病和实体瘤等多种疾病中存在SHP2的激活突变... SHP2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参与了发育、新陈代谢、免疫反应以及肿瘤发生等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显示,在努南(Noonan)综合征、黑色素瘤、白血病和实体瘤等多种疾病中存在SHP2的激活突变或高表达。因此,SHP2已成为肿瘤药物治疗的重要靶点。葡萄糖酸锑钠已完成黑色素瘤的Ⅰ期临床试验,磷酸雌莫司汀已进入前列腺癌的Ⅱ-Ⅲ期临床试验,新型特异性SHP2抑制剂PHPS1,NSC87877,Ⅱ-B808,呋莫索酮(Fumos)和变构霉素等均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SHP2结构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SHP2 肿瘤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氢喹啉酸骈环戊烯骨架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柴茜 沈强 +5 位作者 马兰萍 王昕 孟韬 李静雅 李佳 沈竞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6-315,共10页
基于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有限目标,选择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家族这一生物体系中有代表性的PTP家族成员PTP1B,SHP-1,SHP-2,LAR,CDC25B及PRL-3进行研究.通过综合高通量筛选获得的"苗头"化合物结构信息,分析得到四氢喹... 基于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有限目标,选择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家族这一生物体系中有代表性的PTP家族成员PTP1B,SHP-1,SHP-2,LAR,CDC25B及PRL-3进行研究.通过综合高通量筛选获得的"苗头"化合物结构信息,分析得到四氢喹啉骈环戊烯骨架.初步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四氢喹啉酸骈环戊烯母核结构可作为PTPs抑制剂的基本骨架用于下一步的化学修饰.通过对34个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的研究发现,四氢喹啉酸骈环戊烯的苯环8-位含有较大疏水取代基的化合物显示出对PTP1B较强的抑制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其中,化合物31和35对PTP1B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达0.4和0.6μmol/L,并且对CDC25B,SHP1及SHP2显示出30倍以上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高通量筛选 四氢喹啉骈环戊烯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耶尔森菌外膜蛋白H酪氨酸磷酸酶中药抑制剂的筛选
19
作者 周琳 杜方舟 +4 位作者 李依纹 王华 陈惠鹏 付学奇 马俊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156,共5页
以大肠杆菌为宿主,将含有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YopH催化结构域(ΔYopH)的质粒转入其中,高效表达了ΔYopH.分离纯化后,以ΔYopH为靶标,应用体外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111种中药水提液的抑制效果,筛选出对ΔYopH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五倍子、... 以大肠杆菌为宿主,将含有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YopH催化结构域(ΔYopH)的质粒转入其中,高效表达了ΔYopH.分离纯化后,以ΔYopH为靶标,应用体外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111种中药水提液的抑制效果,筛选出对ΔYopH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五倍子、石榴皮和地榆,并进一步研究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及抑制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菌外膜蛋白H 磷酸酶 中药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取代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活性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英俊 杨鸿境 +6 位作者 曹欣 高立信 靳焜 盛丽 刘季红 刘雪洁 李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94-1002,共9页
合成出了一系列含苯并咪唑/芳氧甲基骨架的3,6-二取代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3a^3l,其结构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元素分析得以确认。评价了它们对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酶(Cdc25B)/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 合成出了一系列含苯并咪唑/芳氧甲基骨架的3,6-二取代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3a^3l,其结构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元素分析得以确认。评价了它们对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酶(Cdc25B)/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抑制活性,讨论了构效关系。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3a对Cdc25B和PTP1B的抑制活性最高,其半数抑制浓度(IC 50)值分别为(0.46±0.02)μg/mL和(1.77±0.40)μg/mL。所得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Cdc25B/PTP1B抑制剂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并噻二唑 苯并咪唑 芳氧乙 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酶抑制 蛋白磷酸酶1B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