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射线诱发的白血病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定德 陈杞 +5 位作者 韩玲 蔡建明 傅志超 李百龙 黄越承 林亚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42-744,共3页
目的 :探讨γ射线体外诱发的白血病小鼠胸腺细胞总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35 3只 BAL B/ c小鼠分为照射组及对照组 ,照射组经 6 0 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 ,病理证实出现白血病者为癌变组 ,未出现任何肿瘤者为未癌变组 ;对照... 目的 :探讨γ射线体外诱发的白血病小鼠胸腺细胞总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35 3只 BAL B/ c小鼠分为照射组及对照组 ,照射组经 6 0 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 ,病理证实出现白血病者为癌变组 ,未出现任何肿瘤者为未癌变组 ;对照组为正常 BAL B/ c小鼠 ,未经γ射线照射 ,与照射组同步喂养。分离胸腺细胞 ,应用免疫沉淀法及 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水平。 结果 :癌变组胸腺细胞中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总体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未癌变组 ,尤以相对分子质量 (4 7.5~ 83)× 10 3及 32 .5× 10 3附近蛋白变化最为明显 ;相对分子质量为 35× 10 3的蛋白在癌变组中酪氨酸磷酸化明显 ,而在对照组及未癌变组中未检测到磷酸化的发生。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Γ射线诱发 小鼠 胸腺细胞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 免疫沉淀法 蛋白质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辰 王沥 杨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1-946,共6页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1B(PTP1B)是一种在体内广泛表达的胞内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能量代谢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抑制PTP1B可增加胰岛素和瘦蛋白 (leptin)的活性 ,为寻找 2型糖尿病。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IB(PTP1B) 2型糖尿病 肥胖 胰岛素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在胆管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娟 席文锦 +5 位作者 郑国旭 周聪雅 金桂花 何晨琛 蔡梦娇 朱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检测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PTPN14)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PN14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分析PTPN14的表达与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PN14蛋白的表达;利... 目的检测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PTPN14)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PN14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分析PTPN14的表达与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PN14蛋白的表达;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分析PTPN14蛋白与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生存分析曲线分析PTPN14蛋白与胆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PTPN14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1%,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PTPN14蛋白的表达与胆管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与胆管癌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TPN14蛋白阳性表达的胆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的患者。结论 PTPN14在胆管癌组织低表达,且PTPN14低表达与胆管癌的良性临床病理特征及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 胆管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SHP-1的中药抑制剂筛选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婉南 李莹 +4 位作者 庄妍 李贺 陈颖丽 赵志壮 付学奇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1-1216,共6页
用含有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SHP-1催化结构域(ΔSHP-1)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得到ΔSHP-1的高效表达,经分离纯化后,以ΔSHP-1为靶标,通过体外酶反应动力学实验,对157种中药水提液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筛选出两种对ΔSHP-1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 用含有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SHP-1催化结构域(ΔSHP-1)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得到ΔSHP-1的高效表达,经分离纯化后,以ΔSHP-1为靶标,通过体外酶反应动力学实验,对157种中药水提液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筛选出两种对ΔSHP-1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中药:山茱萸和蒲公英,并对其IC50及抑制类型做了进一步研究.为建立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和中药在治疗免疫疾病和糖尿病上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含SH2结构域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SHP-1) 中药 抑制剂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核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2的克隆表达及其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蕾 张师桃 +5 位作者 曾晛阳 张小平 郝凡凡 王丰 李婉南 付学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1,431,共5页
目的:探讨巨核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2(PTPMEG2)的克隆表达及其对骨质疏松症发展过程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后的PTPMEG2蛋白,应用免疫学技术制备PTPMEG2的多克隆抗体。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5)和对照组(n=15),采用维甲... 目的:探讨巨核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2(PTPMEG2)的克隆表达及其对骨质疏松症发展过程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后的PTPMEG2蛋白,应用免疫学技术制备PTPMEG2的多克隆抗体。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5)和对照组(n=15),采用维甲酸灌胃给药的方法构建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胃,检测2组大鼠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各组织中PTPMEG2的表达水平,并对比PTPMEG2在骨髓细胞(BMCs)、红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成功制备PTPMEG2的多克隆抗体。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CP和ALP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模型组大鼠的骨脆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PTPMEG2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却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PTPMEG2在模型组大鼠BMCs中表达量显著增加,而在红细胞和BMSCs中其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骨质疏松症大鼠BMCs中PTPMEG2表达水平增加,且多发生在骨髓内分化成熟的骨细胞中;PTPMEG2可能在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核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2 多克隆抗体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及相关疾病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婉南 姜轶群 +1 位作者 范晓迪 董洪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6-1108,共3页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是细胞信号转导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控。本文作者概述了几种重要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1B、TC-PTP、SHP-1、SHP-2、MEG2及PRL3等的功能,并介绍了其在许多人类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及...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是细胞信号转导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控。本文作者概述了几种重要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1B、TC-PTP、SHP-1、SHP-2、MEG2及PRL3等的功能,并介绍了其在许多人类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及代谢失调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的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抗破骨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7
作者 刘少伟 姜欢 +4 位作者 王晓龙 李梦红 陈玉 唐中元 胡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1-666,共6页
目的:采用已构建的pET28a-ΔPTP-oc重组质粒纯化重组蛋白,制备兔抗破骨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oc)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性能。方法:将构建的pET28a-ΔPTP-oc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中,应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 目的:采用已构建的pET28a-ΔPTP-oc重组质粒纯化重组蛋白,制备兔抗破骨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oc)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性能。方法:将构建的pET28a-ΔPTP-oc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中,应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过Q柱阴阳离子交换和Ni柱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PTP-oc重组蛋白,将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PTP-oc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成功纯化出PTP-oc重组蛋白。间接ELISA法检测,采用纯化诱导后的重组蛋白免疫家兔获得了兔抗PTP-oc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32 000以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所得多克隆抗体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成功纯化了PTP-oc重组蛋白,制备出PTP-oc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 多克隆抗体 鉴定 破骨细胞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在PC12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
8
作者 李贤慧 王刚 +1 位作者 窦贺荣 牛云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1,200,共2页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 PC12细胞 蛋白激酶 磷酸蛋白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缺氧复氧处理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活性和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宋慧文 王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0-660,共1页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 脱氢酶活性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新生大鼠 一氧化氮 PTP-1B 合成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玲娟 程洪强 +1 位作者 柯越海 王临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6,共5页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修饰是细胞信号传导的主要事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是由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基因编码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参与多条信号通路的活化。SHP2在肿瘤中特异性高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耐药等方面都...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修饰是细胞信号传导的主要事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是由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基因编码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参与多条信号通路的活化。SHP2在肿瘤中特异性高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耐药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肿瘤防治的一个潜在靶点分子。本文就SHP2与肺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及耐药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 非受体11型 肿瘤转移 耐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磷酸酯酶抑制剂对tau蛋白磷酸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新文 吴惠亮 +2 位作者 曹伟丽 马丽娟 王建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 :探讨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对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大鼠海马直接注射酪氨酸磷酸酯酶 (PTP)抑制剂钒酸钠 (PVN)或糖原合酶激酶 (GSK - 3)抑制剂氯化锂 (LiCl) ,2 4h后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tau蛋... 目的 :探讨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对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大鼠海马直接注射酪氨酸磷酸酯酶 (PTP)抑制剂钒酸钠 (PVN)或糖原合酶激酶 (GSK - 3)抑制剂氯化锂 (LiCl) ,2 4h后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PVN可以明显降低大鼠海马tau蛋白PHF - 1位点磷酸化水平 ,且比LiCl的作用强 (P <0 0 1) ,与LiCl联用使非磷酸化位点tau - 1明显增强 (P <0 0 5 ) ,总tau蛋白 (R111d)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PTP抑制剂明显降低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 ,其机制可能与GSK - 3失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 TAU蛋白质 磷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蔡洪科 邓甬川(综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585,共5页
SHP-2作为一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包含2个SH2结构域,由PTPN11基因编码,参与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其突变与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及实体瘤的发生关系密切。研究SHP-2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对临床抗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类/药理学 信号传导 磷酰化 肿瘤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和内皮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文鹏 刘艳 +5 位作者 魏灿 于建刚 陈爱民 丁云龙 管清华 王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当地汉族人群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2)基因rs2847281和内皮脂酶(LIPG)基因rs200081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64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390例... 目的探讨当地汉族人群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2)基因rs2847281和内皮脂酶(LIPG)基因rs200081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64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390例(对照组),采用sequenom飞行时间质谱平台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检测,分析2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并且按照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rs2000813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2000813在男性和女性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2847281在女性中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等位基因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OR=0.590,95%CI:0.356~0.979,P=0.040);2组rs2847281在男性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2000813位点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易感无关。rs2847281位点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存在性别特异性:与女性出血性脑卒中易感相关,C等位基因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 非受体2型 多态性 单核苷 脑出血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F组份对血小板活化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梅 余清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295,共3页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毒F组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实验分 6组 :(1)空白组 ;(2 )对照组 ;(3) - (6 )实验组加入浓度为 10 0、30、10、3mg/LF组份。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毒F组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实验分 6组 :(1)空白组 ;(2 )对照组 ;(3) - (6 )实验组加入浓度为 10 0、30、10、3mg/LF组份。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测定血小板内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表达。结果 :F组份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二磷酸腺苷 (ADP)引起的分子量为 76、6 6和 37 5kD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表达 ,其中 30、10 0mg/L给药组中 ,3个分子量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 0 5。F组份对ADP引起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抑制同降低 76、6 6和 37 5kD 3个分子量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 (r=0 . 936 7,P <0 . 0 1)。结论 :中华眼镜蛇毒F组份通过抑制分子量为 76、6 6和37 5kD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表达 ,对血小板胞内信号转导过程发生影响 ,可能是其抗栓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液类 血小板聚集 印迹法 蛋白质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的变化
15
作者 陈月 邹大进 +2 位作者 张征 王淼 吴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38-842,共5页
目的:观察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PTP1B与脂肪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第1~10日),采用油红O染色及RT-PCR... 目的:观察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PTP1B与脂肪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第1~10日),采用油红O染色及RT-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β2(PPARγ2)基因表达评价脂肪细胞分化成熟情况,RT- 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PTP1B 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脂肪细胞诱导分化逐步深入,油红O染色显示其中脂滴形成逐渐增多,至占全视野90%以上;同时PPARγ2基因表达逐步增多,均提示脂肪细胞分化逐步成熟,至最终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PTP1B mRNA和蛋白水平在前脂肪细胞中表达较高,随着脂肪细胞的逐步成熟,其表达逐渐降低,至分化成熟时表达水平降至最低。结论: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PTP1B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减低,PTP1B可能参与了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 3T3-L1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岩军 彭惠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921-924,共4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蛋白磷酸 胰岛素抵抗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 胰岛素信号传导 PTP1B 胰岛素受体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对人类果蝇相关基因钾通道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莉 沈心远 林吉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由人类果蝇相关基因(Human ether-a-go-go-related gene,HERG)编码的钾通道电流的改变可引起长QT综合征,HERG钾通道受到蛋白酪氨酸激酶和磷酸酶的调节,且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 目的由人类果蝇相关基因(Human ether-a-go-go-related gene,HERG)编码的钾通道电流的改变可引起长QT综合征,HERG钾通道受到蛋白酪氨酸激酶和磷酸酶的调节,且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12,PTPN12)具有负性调控HERG钾通道的作用。文中旨在探讨PTPN11对HERG钾通道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PCR技术,构建携带pc DNA3.1-PTPN11-EGFP的质粒;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各质粒转染进入HEK293细胞;应用膜片钳技术,分别检测对照组(pc DNA3.0-HERG-EGFP单独转染HEK293细胞)、PTPN11过表达组(pc DNA3.0-HERG与pc DNA3.1-PTPN11-EGFP共转染HEK293细胞)以及抑制剂组(pc DNA3.0-HERG与pc DNA3.1-PTPN11-EGFP共转染HEK293细胞基础上加入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正钒酸钠)的HERG钾通道的脉冲电流最大电流密度、尾电流最大电流密度及去激活时间常数Tau等。结果成功构建了pc DNA3.1-PTPN11-EGFP质粒。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各组中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表达。膜片钳检测发现,PTPN11过表达组的脉冲电流最大电流密度[(31.85±5.54)p A/p F]、尾电流最大电流密度[(73.82±11.31)p A/p F]较对照组[(45.92±3.18)、(108.43±7.98)p A/p F]均降低(P<0.05);而抑制剂组脉冲电流、尾电流最大电流密度[(48.08±4.32)、(120.06±8.02)p A/p F]较对照组与PTPN11过表达组均明显增大(P<0.05)。PTPN11过表达组去激活时间常数Tau[(622.16±46.49)ms]较对照组[(440.70±49.49)ms]明显升高(P<0.05)。结论 PTPN11对心脏HERG钾通道的电流具有负性调控作用,而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能逆转PTPN11过表达的HERG钾通道电流的减小,这一发现为应用HERG钾通道的某些调控酶作为治疗长QT综合征的治疗思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果蝇相关基因钾通道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 膜片钳技术 长QT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方法初步研究喉癌相关基因LCRG1的功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章晓鹏 肖志强 +6 位作者 李萃 李建玲 余艳辉 欧阳咏梅 冯雪萍 张鹏飞 陈主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8-516,共9页
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的喉癌相关基因LCRG1,对不表达该基因的喉癌细胞系(Hep-2)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软件分析推测,LCRG1可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为进一步地研究LCRG1的功能,应用RT-PCR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实,经多次传代的Hep... 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的喉癌相关基因LCRG1,对不表达该基因的喉癌细胞系(Hep-2)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软件分析推测,LCRG1可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为进一步地研究LCRG1的功能,应用RT-PCR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实,经多次传代的Hep-2/LCRG1细胞,仍表达LCRG1,且LCRG1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抽提Hep-2/LCRG1和Hep-2/pcDNA3.1(+)细胞系总蛋白质,应用固相pH梯度(IPG)双向凝胶电泳(2DGE),结合抗酪氨酸磷酸化抗体的免疫印迹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Hep-2/LCRG1和Hep-2/pcDNA3.1(+)细胞系的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合免疫印迹反应、软件分析和质谱技术识别并鉴定了13个差异反应的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代谢等过程.推测LCRG1可能是通过调节这些蛋白质的酪氨酸磷酸化、去磷酸化状态,参与细胞增殖、代谢和凋亡等过程的调控,而发挥抑瘤作用.这为全面、真实地揭示LCRG1抑瘤作用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RG1基因 Hep-2/LCRG1细胞系 Hep-2/pcDNA3.1(+)细胞系 双向凝胶电泳 MALDI-TOF-MS 免疫印迹 磷酸蛋白质 蛋白质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src同源序列的酪氨酸磷酸酶SHP-2和SHP-1在前列腺增生组织重构中的表达
19
作者 彭敏峰 沈建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88-492,共5页
目的:探讨含C-src同源序列的酪氨酸磷酸酶SHP-2和SHP-1在前列腺增生组织重构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BPH)、2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20例高分化前列腺癌(... 目的:探讨含C-src同源序列的酪氨酸磷酸酶SHP-2和SHP-1在前列腺增生组织重构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BPH)、2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20例高分化前列腺癌(Pca)和10例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SHP-2和SHP-1的表达。结果:SHP-2在正常组中主要表达在基底和上皮细胞的胞浆中,少数在胞核中表达;在BPH组中基底和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均有表达;在PIN、高分化Pca和低分化Pca组中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少数在胞浆中表达。SHP-2在各组的平均染色指数分别为0.4、1.7、2.1、2.2和2.6。SHP-1在正常前列腺组织,BPH、PIN和高分化Pca的组织细胞的胞浆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在低分化Pca组织中不表达;SHP-1在各组的平均染色指数分别为1.8、1.8、1.5、1.2和0.4。结论:在前列腺组织细胞增殖、分化及转化过程中,存在SHP-1和SHP-2相关的信号传导的改变。SHP-2异常激活和表达部位的改变可能是导致前列腺组织重构、增生及癌变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病理学 前列腺肿瘤/病理学 癌前状态/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的肥大细胞对IL3呈高增殖敏感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霍寅萍 储著朗 +3 位作者 余科科 郑红 瞿成奎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研究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的肥大细胞对白细胞素3(IL3)呈高增殖敏感性的机制。方法从野生型(WT组)、SHP-2杂合突变型(SHP-2D61G/+)小鼠骨髓中获取髓系细胞,运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髓系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用不同剂量的IL30、0.... 目的研究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的肥大细胞对白细胞素3(IL3)呈高增殖敏感性的机制。方法从野生型(WT组)、SHP-2杂合突变型(SHP-2D61G/+)小鼠骨髓中获取髓系细胞,运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髓系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用不同剂量的IL30、0.2、2.0、10.0ng/ml)诱导比较两组髓系细胞形成集落数的差异。从髓系细胞中分离培养出肥大细胞,MTS法观察肥大细胞在IL3诱导下的细胞增殖性,Westernblot比较肥大细胞中Erk、Akt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blot检测肥大细胞中SHP-2与Gab2结合能力。结果 SHP-2D61G/+组比WT组的髓系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增强;IL3诱导下的肥大细胞在SHP-2D61G/+组显示了更高的增殖活性;SHP-2D61G/+组肥大细胞中Er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较WT组明显升高;SHP-2D61G/+杂合突变后与Gab2结合能力增高。结论 SHP-2D61G/+的肥大细胞对IL3呈高增殖敏感性,其分子机制可能与SHP-2D61G/+与Gab2的结合能力增强,从而进一步参与对IL3介导的Ras-Erk、PI3K-Akt信号通路的正调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 白细胞介素3 非受体Ⅱ型 肥大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