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19年中国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病趋势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红心 樊文龙 +6 位作者 杨晓雨 陈东宇 黄巧 潘素跃 王朴 胡敏 何玉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1-597,共7页
背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一,随着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对营养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而PEM可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PEM发病趋势以及不同年龄的PEM发... 背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一,随着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对营养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而PEM可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PEM发病趋势以及不同年龄的PEM发病状况,并预测2020—2029年PEM发病趋势。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从该数据库中获取1990—2019年中国不同年龄段的PEM发病和死亡指标,各标化率的计算均采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将发病数据分为18个年龄组(<5岁,5~9岁,以此类推至80~84岁和85岁及以上)。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计算发病率的年度百分比变化(APC)和年度平均百分比变化(AAPC)以及95%置信区间(CI),并描述其变化趋势。利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预测中国2020—2029年PEM发病趋势。结果(1)2019年中国全人群PEM标化发病率为1996.5/10万,男性PEM标化发病率(2444.7/10万)高于女性(1536.0/10万)。2019年中国全人群PEM标化发病率低于全球(2099.4/10万),但男性PEM标化发病率高于全球男性(2304.0/10万)。<5岁人群PEM发病率最高(4402.5/10万),其次是80~84岁(2417.7/10万)。5岁以后,无论男女PEM标化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且男性仍大于女性。(2)1999—2019年中国PEM标化发病率结果显示:标化发病率整体趋势呈现6个拐点,分别在1995年、2006年、2010年、2014年、2017年、2019年。1990—1995年和2010—2014年中国PEM标化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1.3%、-2.3%(P<0.05)。1995—2006年、2006—2010年,中国PEM标化发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APC分别为0.9%、2.5%(P<0.05)。2017—2019年中国PEM标化发病率的增长趋势最明显,APC为8.9%(P<0.05)。1999—2019年中国PEM标化发病率以年平均变化0.7%的速度上升(AAPC=0.7%,P<0.05)。(3)1999—2019年中国PEM年龄别发病率结果显示:1999—2019年<5岁的人群以年平均变化2.1%的速度下降,其余各年龄段年均变化呈现整体平稳上升趋势(P<0.05)。75~84岁中的2个年龄段,PEM发病率在1999—2019年每个时间间隔均呈上升趋势(P<0.05)。(4)通过ARIMA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0—2029年中国PEM发病率仍持续上升,2029年可达7280.06/10万。结论2019年中国全人群PEM标化发病率(1996.5/10万)低于全球(2099.4/10万),但男性PEM标化发病率高于全球男性(2304.0/10万)。1999—2019年中国PEM标化发病率以年平均变化0.7%的速度上升,且据预测,直到2029年PEM标化发病率仍会继续上升,可达7280.06/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发病 趋势 Joinpoint回归模型 ARIMA模型 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地区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芳霞 胡颖 +11 位作者 宋亚楠 程宇 向云凤 金红娇 雷丽 苟恩进 李青 王旭芹 罗利梅 林勇 瞿廷念 黄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6-1409,共4页
背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仅在认知发育,还在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蛋白质-能量营养对0~1岁儿童体格、智力发育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不可恢复的。因此,研究分析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的状况及相关... 背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仅在认知发育,还在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蛋白质-能量营养对0~1岁儿童体格、智力发育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不可恢复的。因此,研究分析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对预防留守儿童的PEM及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遵义市农村留守儿童(≤1岁)的具体蛋白质-能量营养状况与健康问题还没有详细的资料。目的分析遵义地区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PEM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8月—2019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遵义地区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进行PEM筛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儿童性别、月龄、看护人文化程度、吸收情况、饮食结构、父母平均身高、家庭人均年收入等情况,并测量儿童身高、体质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PEM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9%。650例遵义地区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PEM患病率为32.5%(211/650)。不同月龄、看护人文化程度、吸收情况、饮食结构、父母平均身高、家庭人均年收入的遵义地区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PEM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龄[OR=9.562,95%CI(4.737,19.299)]、看护人文化程度[OR=0.482,95%CI(0.330,0.704)]、吸收情况[OR=2.508,95%CI(1.678,3.747)]、饮食结构[OR=0.298,95%CI(0.196,0.453)]、父母平均身高[OR=0.317,95%CI(0.208,0.481)]、家庭人均年收入[OR=0.367,95%CI(0.240,0.561)]是PEM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遵义地区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PEM患病率较高,月龄、看护人文化程度、吸收情况、饮食结构、父母平均身高、家庭人均年收入是遵义地区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PEM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儿童 影响因素分析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与脑功能的关系
3
作者 雷秋成 王新颖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4-186,188,共4页
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的实现需要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必需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持续供应,而这些营养成分除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外,还参与蛋白质、酶和神经递质等的合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脑的功能。以下就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与脑功能关... 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的实现需要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必需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持续供应,而这些营养成分除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外,还参与蛋白质、酶和神经递质等的合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脑的功能。以下就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与脑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 脑功能 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与牙周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媛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S1期41-43,共3页
营养不良能抑制宿主的免疫功能,导致内分泌改变,加速疾病的进程。近年的研究表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能够加重牙周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可能向着危及生命的疾病转化。本文对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与牙周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牙周病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不良对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屈超 齐疏影 +2 位作者 刘飞 李响 高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 探讨营养不良对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随访3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HFrEF患者314例,按照入院时是否合并营养不... 目的 探讨营养不良对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随访3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HFrEF患者314例,按照入院时是否合并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83例和对照组231例,随访3年,观察MACE发生情况,包括因心力衰竭加重入院、新发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恶性心律失常。结果 营养不良组年龄、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衰弱、空腹血糖、B型钠尿肽、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高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访期间,发生MACE 71例(22.6%),其中因心力衰竭加重入院49例和ACS 16例。营养不良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入院(HR=2.451,95%CI:1.376~5.427,P=0.004)、ACS(HR=2.247,95%CI:1.126~4.765,P=0.017)和MACE发生率(HR=2.416,95%CI:1.259~4.397,P=0.011)明显高于对照组,但2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HR=2.811,95%CI:1.373~5.755)、年龄≥68岁(HR=2.135,95%CI:1.307~4.621)、糖尿病(HR=1.647,95%CI:1.134~2.607)、衰弱(HR=2.372,95%CI:1.258~4.044)和B型钠尿肽(HR=1.897,95%CI:1.234~2.916)是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合并营养不良的HFrEF患者中期随访发生MACE显著增多,多为因心力衰竭加重入院和ACS,营养不良是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心力衰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尿病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营养不良--从改善门静脉高压获益 被引量:11
6
作者 高波 诸葛宇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67-2769,共3页
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尤其发展到失代偿期,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其表现形式主要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对患者预后产生负面影响。引起肝硬化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为摄入不足和消耗增加。人体成分测定是评估肝硬化营养不良类型的一项... 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尤其发展到失代偿期,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其表现形式主要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对患者预后产生负面影响。引起肝硬化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为摄入不足和消耗增加。人体成分测定是评估肝硬化营养不良类型的一项重要方法。欧洲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指南建议所有肝硬化患者均需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则存在营养风险。欧洲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指南推荐肝硬化患者每日能量摄入30~35 kcal/kg,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 g/kg。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可有效降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有助于改善其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混悬液对认知衰弱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叶明 李书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研究口服营养补充(ONS)肠内营养混悬液对认知衰弱(CF)患者的营养、衰弱表型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CF患者随机分为ONS组(肠内营养混悬液)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基线、干预3和6个月测定营养指标、简易营养评估(MNA)评分、F... 目的研究口服营养补充(ONS)肠内营养混悬液对认知衰弱(CF)患者的营养、衰弱表型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CF患者随机分为ONS组(肠内营养混悬液)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基线、干预3和6个月测定营养指标、简易营养评估(MNA)评分、Fried衰弱表型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评分等。结果 3个月时,ONS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M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时,ONS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M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NS组3和6个月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MNA评分较基线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3个月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基线均升高(P<0.05,P<0.01)。ONS组3和6个月Fried衰弱表型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90±0.55)分vs(3.96±0.69)分;(1.00±0.26)分vs(4.03±0.67)分,P<0.01],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23.13±1.97)分vs(21.01±1.73)分;(27.12±1.61)分vs(20.19±3.19)分,P<0.01);ONS组3和6个月Fried衰弱表型评分较基线下降、MoCA评分较基线升高(P<0.01)。结论 ONS肠内营养混悬液可改善CF患者的营养、衰弱表型及轻度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投药 口服 认知障碍 蛋白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药膳雌鸡粥对社区老年衰弱患者衰弱状态及营养状况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贺恋词 高静 +2 位作者 向玉萍 柏丁兮 吴晨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3863-3868,共6页
目的评价健脾益肾药膳雌鸡粥干预社区老年衰弱患者衰弱状态及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3—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成都市华川社区72例老年衰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由经过规范培训的研究者采用集体讲座... 目的评价健脾益肾药膳雌鸡粥干预社区老年衰弱患者衰弱状态及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3—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成都市华川社区72例老年衰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由经过规范培训的研究者采用集体讲座和个体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健康教育,1次/2周,共4次;试验组在健康教育基础上食用健脾益肾药膳雌鸡粥,每次300~400 ml,于早饭前空腹服用,隔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于干预前、干预后第8周末采用Fried衰弱表型(FP)、微型营养评估(MNA)量表分别评价两组社区老年衰弱患者的衰弱状态及营养状况。结果最终共64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对照组32例(脱落4例),试验组32例(脱落3例、剔除1例)。干预后,除无意识体质量下降指标外,试验组患者自述疲劳感、步速缓慢、握力下降、低体力活动指标及FP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整体情况维度外,试验组患者人体测量、膳食评定、主观评定维度评分及MN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药膳雌鸡粥可有效改善社区老年衰弱患者的衰弱状态及营养状况,从而有效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营养状况 药膳 补益脾肾 雌鸡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与营养及血脂的关系 被引量:23
9
作者 汪鹏 张翠萍 +2 位作者 任伟 兰雷 倪力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与营养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39例MHD患者按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为高CRP组(≥12 mg/L,19例)和低CRP组(<12 mg/L,20例)。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及血脂水平差异。结果①高CRP组血白蛋白水平较低CRP...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与营养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39例MHD患者按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为高CRP组(≥12 mg/L,19例)和低CRP组(<12 mg/L,20例)。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及血脂水平差异。结果①高CRP组血白蛋白水平较低CRP组低[(42.14±2.59)g/L vs(44.20±3.32)g/L,P<0.05];②高CRP组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低CRP组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低CRP组低(P<0.05);③hs-CRP与TC(rs=0.615 7,P<0.01)、TG(rs=0.595 6,P<0.01)、LDL-C(rs=0.433 1,P<0.01)呈正相关。结论 MHD患者微炎症与白蛋白水平、致动脉硬化脂代谢紊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微炎症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 被引量:17
10
作者 段红明 陈运美 吴汉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 :评价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 ,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 :选用 7项临床易检变量和多因素营养指数系统对 5 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5 0例患者中 2 8例继发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占 5 6 %... 目的 :评价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 ,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 :选用 7项临床易检变量和多因素营养指数系统对 5 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5 0例患者中 2 8例继发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占 5 6 %。膳食摄入量低于正常值者其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增加 (P <0 0 5 )。结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常继发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评价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P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常用的营养风险评价方法与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鸣 徐列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27-329,共3页
肝硬化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能影响预后和生存率,但临床医生并未对此给予足够重视,且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常被漏诊。回顾近年来几种常用营养评估方法在肝硬化患者中的相关研究... 肝硬化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能影响预后和生存率,但临床医生并未对此给予足够重视,且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常被漏诊。回顾近年来几种常用营养评估方法在肝硬化患者中的相关研究,总结每种营养评估方法的特点,为临床医生进行营养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蛋白质能量 营养不良 营养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晓洁 吴灏 +3 位作者 余日臻 孔德亮 郭志勇 许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927-1930,共4页
目的评价并比较成年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营养状况,为针对性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非住院患者121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成年组(年龄<65岁)72例和老年组... 目的评价并比较成年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营养状况,为针对性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非住院患者121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成年组(年龄<65岁)72例和老年组(年龄≥65岁)49例。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并比较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按照SGA(B/C)、清蛋白(Alb)<35 g/L、前清蛋白(PA)<200 mg/L、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实测值/参考值≤90%、中臂肌围(MAMC)实测值/参考值≤90%这几种不同的营养不良评价标准,121例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45.5%(55/121)、17.4%(21/121)、11.6%(14/121)、66.1%(80/121)、43.0%(52/121),成年组分别为37.5%(27/72)、12.5%(9/72)、5.6%(4/72)、62.5%(45/72)、29.2%(21/72),老年组分别为57.1%(28/49)、24.5%(12/49)、20.4%(10/49)、71.4%(35/49)、63.3%(31/49)。采用SGA(B/C)、PA<200 mg/L、MAMC实测值/参考值≤90%评价标准时,成年组与老年组MH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组与老年组的血PA、磷(P)、甲状旁腺素(PTH)、肌酐(SCr)、尿素氮(BU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成年患者高,营养状况较成年患者差。应采用综合方法定期、规范地评估老年MHD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老年人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社会因素与社区老年人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雷鹏琼 刘春娜 +1 位作者 高颖 薛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探讨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对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影响,为延缓衰弱提供个性化干预方案,最大限度减少衰弱导致残疾或再住院事件的发生。方法于2016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河西区锦福里、谦福里小区年龄≥60岁的老年人... 目的探讨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对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影响,为延缓衰弱提供个性化干预方案,最大限度减少衰弱导致残疾或再住院事件的发生。方法于2016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河西区锦福里、谦福里小区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衰弱评分表、抑郁自评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表、家庭功能评估表,记录老年人衰弱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794份,回收789份,有效问卷778份,有效回收率为98.0%。778例调查对象中,出现步速缓慢378例(48.6%)、握力下降303例(38.9%)、自评疲乏明显284例(36.5%)、体力活动减少134例(17.2%)、体质量下降69例(8.9%)。其中衰弱82例(10.5%)、衰弱前期334例(42.9%)、健康362例(4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患有多种慢病、吸烟、重度抑郁、严重家庭功能障碍是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危险因素,高水平的心理弹性和高度社会支持是社区老年人衰弱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与社区老年人衰弱存在一定的联系,医务人员应该鼓励老年人及早治疗原发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进行心理防御,不断健全家庭功能,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最大限度减缓衰弱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社会支持 家庭功能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衰弱状况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1
14
作者 林卫 苏俐莉 +2 位作者 余天智 罗锡保 陈宁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9-502,共4页
目的调查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衰弱状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24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衰弱,分为衰弱组78例和无衰弱组46例,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 目的调查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衰弱状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24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衰弱,分为衰弱组78例和无衰弱组46例,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衰弱的因素。结果衰弱组年龄>80岁、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4分、服药种类≥3种、2型糖尿病、营养不良、抑郁、睡眠障碍、消化道疾病和肾功能不全比例均高于无衰弱组;入院NIHSS评分8~14分(35.90%vs 60.04%)、膳食指导(19.23%vs 80.43%)比例均低于无衰弱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均是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膳食指导是其保护因素(OR=0.571,95%CI:0.309~0.755,P=0.008)。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年龄>80岁、入院NIHSS评分>14分等可增加发生衰弱的风险,膳食指导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膳食疗法 偏瘫 面神经麻痹 言语障碍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44
15
作者 杨帆 陈庆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79,共7页
目的评估老年住院患者的衰弱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航天医院内科住院年龄≥60岁的1 4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 目的评估老年住院患者的衰弱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航天医院内科住院年龄≥60岁的1 4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所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每月主要收入)、个人生活习惯及日常生活能力(吸烟、饮酒、自我健康评估)、疾病及服药情况(所患主要疾病、认知功能、抑郁、残疾、过去1年跌倒史、服药种类)、过去1年住院史及住院时间。并采用衰弱表型(FP)量表评估其衰弱状态。结果 1 494例患者,排除拒绝调查(n=32)、交流障碍或重症患者无法完成调查(n=20)和缺失数据患者(n=42),共入选1 400例患者。其中衰弱252例(18.0%),衰弱前期458例(32.7%),无衰弱690例(4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BMI)、婚姻状况、自我健康评估、过去1年住院史、抑郁、残疾、过去1年跌倒史是衰弱前期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BMI、每月主要收入<1 000元/月、自我健康评估、认知障碍、抑郁、残疾、过去1年跌倒史、服药数量是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项人口学指标、疾病情况与衰弱相关,衰弱的治疗重在预防,其治疗应是涉及老年人生理、心理等多领域的综合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老年人 患病率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宗敏 常晶 +2 位作者 关晓楠 杨新春 张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55-125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老年AMI患者203例,根据FRAIL衰弱量表分为衰弱组98例(FRAIL衰弱量表≥3分)和非衰弱组(FRAIL衰弱量...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老年AMI患者203例,根据FRAIL衰弱量表分为衰弱组98例(FRAIL衰弱量表≥3分)和非衰弱组(FRAIL衰弱量表<3分)105例。衰弱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48例,非衰弱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76例。分析衰弱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记录死亡、再次AMI、脑卒中、大出血和恶性心律失常等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结果非衰弱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例明显高于衰弱组(72.4%vs 49.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Charlson共病指数和跌倒史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衰弱组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衰弱组(27.6%vs 10.5%,P=0.002)。调整年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Charlson共病指数和跌倒史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是住院期间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20,95%CI:1.193~4.942,P=0.001)。结论老年AMI患者衰弱发生率高,年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Charlson共病指数、跌倒史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衰弱会增加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间MAC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心肌梗死 意外跌倒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增强型体外反搏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麻玉秀 鲁晓春 +1 位作者 胡竞 付丽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7-599,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5例,随机分为体外反搏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常规药物治疗,体外反搏组同时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2个疗程。用Fried表型衰弱量表...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5例,随机分为体外反搏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常规药物治疗,体外反搏组同时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2个疗程。用Fried表型衰弱量表评估衰弱状况,收集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和5周时心绞痛分级和衰弱状况,评估心绞痛和衰弱的改善情况。结果体外反搏组与对照组治疗2周和5周时心绞痛改善率随时间变化趋势,有统计学差异(47.4%vs 40.4%,62.8%vs 47.6%,95%CI:0.563~0.937,P=0.04),体外反搏组与对照组治疗2周和5周时衰弱发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有统计学差异(48.8%vs 52.4%,41.9%vs 50.0%,95%CI:0.410~0.972,P=0.04)。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能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衰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反搏动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合并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瑞雪 马雅军 +3 位作者 李晓东 王笑峰 蒋晓燕 李淑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3,共4页
衰弱系多系统生理储备和功能下降导致的老年综合征,使老年人对内外环境的应激能力和维持稳态能力下降,并使不良事件风险增加。其中以脑卒中患者衰弱和衰弱前期发生率最高且明显高于非脑卒中患者,而衰弱人群脑血管病患病率亦显著增加且... 衰弱系多系统生理储备和功能下降导致的老年综合征,使老年人对内外环境的应激能力和维持稳态能力下降,并使不良事件风险增加。其中以脑卒中患者衰弱和衰弱前期发生率最高且明显高于非脑卒中患者,而衰弱人群脑血管病患病率亦显著增加且预后不良。本文拟对衰弱与脑血管病之间的潜在关联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卒中 老年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衰弱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赵志颖 金静 喻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及衰弱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年龄≥80岁高龄慢性心力衰竭(LVEF<40%)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沙库巴曲缬沙坦)...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及衰弱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年龄≥80岁高龄慢性心力衰竭(LVEF<40%)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对照组(依那普利),各30例。分别于入组当时、第2、4和12周检测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B型钠尿肽等水平,评估LVEF、NYHA分级、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问卷(KCCQ)、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并按Fried量表评估衰弱。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下降,LVEF[(40.0±7.0)%vs(37.0±6.0)%]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KCCQ评分和MLHFQ评分的变化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2组衰弱比例比较无显著差异(53.3%vs 43.3%,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改善高龄HFrEF合并衰弱患者的心功能,但对衰弱无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每搏输出量 依那普利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沙库巴曲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危险因素及临床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雨 李耘 马丽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06-1108,共3页
衰弱是与年龄相关的一种生理状态,通常伴有多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下降,其特征是对应激事件易感性增加,进而出现不成比例的功能下降,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高[1]。而随年龄增长老年人群罹患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及心力衰竭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衰弱是与年龄相关的一种生理状态,通常伴有多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下降,其特征是对应激事件易感性增加,进而出现不成比例的功能下降,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高[1]。而随年龄增长老年人群罹患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及心力衰竭的风险也显著增加[2]。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心力衰竭亚型,可显著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每搏输出量 心力衰竭 年龄因素 运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