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通过IGF-1信号通路调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研究
1
作者 郭倩 卿佳 +7 位作者 陆大壮 王叙 李扬 张慧 张应飞 刘云松 周永胜 张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6-1417,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是否调控hBMSCs成脂分化,进而探索相应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定量反转录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BMSCs成脂分化过...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是否调控hBMSCs成脂分化,进而探索相应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定量反转录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B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PRMT7的变化;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证明PRMT7稳定敲低细胞系构建成功。进行油红O染色和定量分析,以及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RMT7稳定敲低细胞系成脂分化水平的变化;通过裸鼠体内异位成脂实验,油红O染色检测PRMT7稳定敲低细胞系体内异位成脂的效果;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证明PRMT7稳定过表达细胞系构建成功。进行油红O染色和定量分析以及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RMT7稳定过表达细胞系成脂分化水平的变化;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敲低PRMT7和过表达PRMT7的细胞中IGF-1表达水平的变化。在PRMT7稳定敲低细胞系中转染siIGF-1并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GF-1的表达水平验证敲低效率。通过油红O染色和定量分析,qRT-PCR实验检测转染siIGF-1的敲低组hBMSCs成脂分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本文发现:在hBMSCs成脂过程中,PRMT7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敲低PRMT7后hBMSCs的成脂分化能力增强(P<0.001);敲低PRMT7后hBMSCs的体内异位成脂分化能力增强;过表达PRMT7后hBMSCs的成脂分化能力减弱(P<0.01);PRMT7敲低后IGF-1表达水平增加(P<0.0001);PRMT7过表达后IGF-1表达水平降低(P<0.0001);转染siIGF-1后,各细胞系IGF-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敲低组转染siIGF-1后成脂分化能力明显降低(P<0.01)。结论本研究通过细胞水平和裸鼠皮下移植实验发现PRMT7显著抑制hBMSCs成脂分化,机制研究发现PRMT7对hBMSCs成脂分化的调控作用依赖IGF-1信号通路。上述研究表明,PRMT7可能是治疗相关疾病的潜在分子靶点,为PRMT7和hBMSCs应用于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7 成脂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IGF-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在糖尿病小鼠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媚 陈丝秦 +3 位作者 梁雪 占玉 刘志华 杨彬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9-828,共10页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信号通路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肠屏障功能损伤的作用。方法:20只8周龄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实验组(n=15);将采用链脲佐菌素和高脂饮食构建T2DM小鼠模型的实验组,随机分为T2DM组、T2DM+PRMT1抑制剂AMI-1(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inhibitor 1)组和T2DM+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v)组,每组5只。将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上皮NCM-460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HG;50 mmol/L葡萄糖)组、HG+AMI-1组和HG+Resv组。采用PRMT1小干扰RNA(PRMT1-siRNA)和正常对照siRNA(non-targeting siRNA,NT-siRNA)转染NCM-460细胞后,HG处理48 h,分为NT-siRNA组、NT-siRNA+HG组、PRMT1-siRNA组和PRMT1-siRNA+HG组。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血糖;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测定试剂盒(COD-PAP法和GPO-PAP法)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检测试剂盒(微板法)检测血清TC、TG和HDL-C水平;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葡聚糖法检测肠道通透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和NCM-460细胞PRMT1、SIRT1、PGC-1α、ZO-1(zonula occludens-1)和occludi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组模型小鼠血清葡萄糖、TG和T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血清FITC-葡聚糖水平升高,结肠组织中PRMT1蛋白表达升高,SIRT1和PGC-1α及ZO-1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与T2DM组模型小鼠相比,T2DM+AMI-1和T2DM+Resv组中小鼠的结肠长度均增加,血清FITC-葡聚糖水平降低,结肠组织中PRMT1蛋白表达降低,ZO-1、occludin和SIRT1及PGC-1α蛋白表达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HG处理后NCM-460细胞中PRMT1蛋白表达升高,SIRT1、PGC-1α和ZO-1及occludin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HG组相比,HG+AMI-1组和HG+Resv组细胞中PRMT1蛋白表达降低,SIRT1、PGC-1α和ZO-1及occludin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NT-siRNA组相比,NT-siRNA+HG组NCM-460细胞的PRMT1蛋白表达上升,SIRT1、PGC-1α和ZO-1及occludi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PRMT1-siRNA组相比,PRMT1-siRNA+HG组的SIRT1、PGC-1α和ZO-1及occludin蛋白表达并未发生改变。结论:PRMT1可能通过抑制SIRT1/PGC-1α信号通路损伤T2DM小鼠肠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蛋白质甲基转移1 SIRT1/PGC-1α信号通路 肠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国壮 毛海燕 孔桂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3-537,共5页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5,PRMT5)是一种Ⅱ型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在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异常表达的PRMT5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PI3K细胞信号通路等途...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5,PRMT5)是一种Ⅱ型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在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异常表达的PRMT5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PI3K细胞信号通路等途径影响肿瘤细胞,通过对相关肿瘤抑制基因的调控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围绕近年来肿瘤中PRMT5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对雄激素受体、免疫细胞、E2F-1-Bcl-2途径、PTEN和P16等的作用及其机制,并结合目前相关抑制剂的研究,讨论如何在未来临床治疗中靶向PRMT5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甲基转移5(prmt5) 肿瘤 FOXP3 EPZ015666 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 PR5-LL-CM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上调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振东 贾俊琴 +2 位作者 张旋 王庸晋 王殿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13-2618,共6页
目的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单核细胞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中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的表达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CA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偶联比色法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单核细胞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中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的表达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CA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偶联比色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ADMA(0,3.75,7.5,15,or30μmol/L)对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作用不同时间(6、12、24h)后,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内ACAT-1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细胞内总胆固醇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ADMA在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抑制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内ACAT-1可能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二甲基 单核细胞THP-1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酰基辅A 胆固醇酰基转移-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调控铁死亡在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卢天龙 杨启英 +1 位作者 杨世闻 宋小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98-1104,共7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调控铁死亡在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4)和肺癌系中(A549、H1299、H1640、HCC827)中CARM1的表达情况。将CARM1序列或载体对照(Vector)以及针对C... 目的探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调控铁死亡在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4)和肺癌系中(A549、H1299、H1640、HCC827)中CARM1的表达情况。将CARM1序列或载体对照(Vector)以及针对CARM1(shCARM1)、Notch同源物2(shNotch2)的shRNA序列或阴性对照shRNA(shNC)转染到肺癌细胞中。分别通过CCK⁃8试验、Transwell试验测定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利用RIP⁃PCR和MeRIP⁃qPCR分析探讨了CARM1的作用机制。采用经典的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处理肺癌细胞以确定CARM1是否能影响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结果与人正常气道上皮细胞HBE4相比,CARM1在肺癌系中(A549、H1299、H1640、HCC827)显著上调(P<0.05)。与Vector组相比,CARM1过表达组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加(P<0.001),而shCARM1组HCC82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shNC组(P<0.001)。MeRIP⁃qPCR分析显示当CARM1过表达时Notch2 mRNA的m6A丰度显著增加(P<0.05)。RIP分析显示CARM1过表达显著促进CARM1和Notch2 mRNA之间的结合(P<0.05)。Notch2敲低减弱了CARM1上调的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01)。结论CARM1在肺癌中显著升高,并通过激活Notch2发挥其致癌功能。此外,CARM1可以通过稳定Notch2使肺癌细胞对铁死亡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1 铁死亡 肺癌细胞 Notch同源物2 恶性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介导运动改善骨骼肌萎缩的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嵩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7-492,共6页
骨骼肌萎缩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也是造成诸如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运动干预是改善骨骼肌萎缩的有效手段,最新研究发现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作为运动敏感型蛋白... 骨骼肌萎缩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也是造成诸如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运动干预是改善骨骼肌萎缩的有效手段,最新研究发现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作为运动敏感型蛋白,通过发挥其转录共激活和精氨酸甲基转移酶的双重作用,可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以改善骨骼肌萎缩。因此,全面了解PRMT1在运动改善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机制对于未来以PRMT1为靶点开发治疗肌萎缩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肌萎缩 甲基转移 prmt1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1通过精氨酸甲基化作用修饰剪接因子SF2/ASF 被引量:1
7
作者 贾荟 杜超豪 +1 位作者 鲍时来 郑胡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1,PRMT1)对剪接因子SF2/ASF(spli-cing factor 2/alternative splicing factor)的甲基化修饰位点。方法:构建SF2/ASF野生型和Arg93/97/109突变体质粒,在体外表达...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1,PRMT1)对剪接因子SF2/ASF(spli-cing factor 2/alternative splicing factor)的甲基化修饰位点。方法:构建SF2/ASF野生型和Arg93/97/109突变体质粒,在体外表达和纯化GST标签的PRMT1、SF2/ASF及其Arg突变体融合蛋白,以甲基化活性实验检测PRMT1对SF2/ASF的甲基化作用及其甲基化修饰位点,以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甲基化修饰对SF2/ASF亚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PRMT1对SF2/ASF有明显的甲基化修饰作用;当Arg93/97/109突变为赖氨酸后,PRMT1对SF2/ASF突变体的甲基化修饰程度明显降低,其中Arg97突变后SF2/ASF甲基化程度减弱最明显。甲基化修饰不影响SF2/ASF的亚细胞定位。结论:发现SF2/ASF是PRMT1新的底物蛋白,Arg93/97/109均为PRMT1的甲基化修饰位点,其中Arg97是主要修饰位点;PRMT1对于SF2/ASF的甲基化修饰并不改变后者细胞内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甲基转移1(prmt1) SF2/ASF 甲基化作用 细胞内定位 选择性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转移酶1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诱导的滋养细胞自噬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马晓莉 吴凯 +5 位作者 张辉 王艳华 柴丽芬 杨晓玲 姜怡邓 张慧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诱导的胎盘滋养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 L-NAME干预滋养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LC3BⅡ/Ⅰ和p62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NMT1的表达水平;另外,干扰和过表达DNMT1后,...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诱导的胎盘滋养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 L-NAME干预滋养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LC3BⅡ/Ⅰ和p62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NMT1的表达水平;另外,干扰和过表达DNMT1后,检测LC3BⅡ/Ⅰ和p6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NAME组LC3BⅡ/Ⅰ蛋白表达增加,而p62表达显著降低(P <0.05);且DNMT1表达降低(P <0.05)。另外,干扰DNMT1后,LC3BⅡ/Ⅰ蛋白表达升高,而p62降低(P <0.05);相反,过表达DNMT1后,LC3BⅡ/Ⅰ蛋白表达降低,而p62表达增加。结论 DNMT1能够抑制L-NAME诱导的胎盘滋养细胞发生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1 N-硝基-L-甲酯 子痫前期 滋养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对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代谢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熊爱琴 马萍 +3 位作者 刘俊梅 徐烨华 王洋 徐清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对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代谢通路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建立各组模型。检测血清学相关指标和血...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对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代谢通路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建立各组模型。检测血清学相关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脑钠肽、肌钙蛋白I含量、血清ADMA和左心室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in)明显升高(P均<0.01);左心室收缩压、心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左心室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ax)均显著降低(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比较,瑞舒伐他汀治疗组血清脑钠肽、肌钙蛋白I含量、ADMA水平和-LVdP/dtmin明显降低(P均<0.01);左心室收缩压、心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LVdP/dtmax均显著升高(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的表达增多(P<0.01),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的表达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比较,瑞舒伐他汀治疗组PRMT1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DDAH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机制与其降低血清肌钙蛋白I、脑钠肽及调控ADMA代谢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异丙肾上腺素 慢性心力衰竭 非对称二甲基 蛋白甲基转移1 甲基二甲胺水解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
10
作者 郭大金 谭圆圆 金艳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3,共8页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是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家族中的一员,通过将甲基从S-腺苷-L-甲硫氨酸转移到末端胍基氮原子以甲基化精氨酸残基,催化精氨酸残基的单甲基化和不对称二甲基化。研究发现,PRMT1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参与...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是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家族中的一员,通过将甲基从S-腺苷-L-甲硫氨酸转移到末端胍基氮原子以甲基化精氨酸残基,催化精氨酸残基的单甲基化和不对称二甲基化。研究发现,PRMT1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参与哺乳动物转录调节、信号转导和DNA损伤修复等过程,并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肿瘤的增殖、凋亡、转移及耐药等生物学过程,在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PRMT1还是多种癌症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其抑制剂能够抑制部分肿瘤的生长。PRMT1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影响癌症患者的预后。本文主要就PRMT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不同的作用靶点以及参与的信号通路做一综述,并简要概括PRMT1抑制剂联合治疗策略,以期为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甲基转移1 甲基 肿瘤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MaPRMT1基因的分离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凡 张建斌 +3 位作者 贾彩红 杨景豪 徐碧玉 金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671-11673,11676,共4页
[目的]为研究香蕉果实采后成熟机理奠定分子基础。[方法]通过抑制差减杂交和cDNA微阵列相结合的方法分离获得1个香蕉PRMT基因的cDNA片断,并克隆了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在香蕉不同器官与果实不同成熟时期的表达... [目的]为研究香蕉果实采后成熟机理奠定分子基础。[方法]通过抑制差减杂交和cDNA微阵列相结合的方法分离获得1个香蕉PRMT基因的cDNA片断,并克隆了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在香蕉不同器官与果实不同成熟时期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MaPRMT1基因cDNA全长1158 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85个氨基酸,与植物中的PRMT的同源性较高,含有1个Methyltransf-11结构域。在香蕉根、茎、叶和果实中均有表达,且在茎和叶中的表达量较高。随采后天数的增加,表达量逐渐下降,但至香蕉乙烯释放高峰时最大,后又开始下降。[结论]MaPRMT1属于第1类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在香蕉不同器官和果实不同成熟期呈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蛋白质甲基转移(prmt) 香蕉蛋白质甲基转移1(Maprmt1) 基因差异表达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1-ADMA-DDAH1代谢轴在糖尿病大鼠胰腺中的表达及普罗布考的干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南楠 刘东方 +2 位作者 林海玲 刘继红 梅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497-2502,共6页
目的观察PRMT1-ADMA-DDAH1代谢轴在糖尿病大鼠胰腺中的表达,及普罗布考对其表达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10)、糖尿病组(D组,n=10)、糖尿病普罗布考干预组(P组,n=10)。用高脂高糖喂养联合腹腔注射... 目的观察PRMT1-ADMA-DDAH1代谢轴在糖尿病大鼠胰腺中的表达,及普罗布考对其表达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10)、糖尿病组(D组,n=10)、糖尿病普罗布考干预组(P组,n=10)。用高脂高糖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干预组以普罗布考500mg/(kg.d)灌胃。药物干预8周后收集3组大鼠胰腺组织,ELISA法检测ADMA的浓度,用RT-PCR检测PRMT1、DDAH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观察PRMT1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胰岛素和PRMT1的表达;同时采集3组大鼠的血液标本,测定胰岛功能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结果 C、D、P组大鼠胰腺组织中ADMA的浓度分别为(464.50±53.83)、(1255.34±188.00)、(891.72±52.10)μmol/L,D组、P组明显高于C组(P<0.01),P组显著低于D组(P<0.01);D组和P组大鼠的PRMT1 mRNA表达明显高于C组(P<0.01)、但P组明显低于D组(P<0.01),与C组相比,D、P组大鼠DDAH1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D组相比,P组中DDAH1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D组与P组的PRMT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组(P<0.01);而P组又明显低于D组(P<0.01)。结论糖尿病状态下,大鼠胰腺组织的PRMT1-ADMA-DDAH1代谢轴中PRMT1的表达升高,DDAH1的表达降低,导致ADMA的浓度升高,加剧氧化应激,使胰岛功能下降。而普罗布考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糖尿病状态下胰腺的PRMT1-ADMA-DDAH1代谢轴的表达,从而抑制氧化应激,改善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性二甲基 蛋白质甲基转移1 甲基二甲胺水解1 糖尿病 普罗布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RNA测序和数据库比对探究PRMT1调控的sncRNAs在哮喘中的作用
13
作者 翟炜琪 张孝珍 孙青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9-1110,共12页
小非编码RNA(small non-coding RNA,sncRNA)包括microRNA(miRNA)和PIWI蛋白互作RNA(PIWI-interacting RNA,piRNAs),其异常表达参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上皮炎症过程。目前的研究多基于哮喘相关sncRNA的异常表达功能研究,少有对snc... 小非编码RNA(small non-coding RNA,sncRNA)包括microRNA(miRNA)和PIWI蛋白互作RNA(PIWI-interacting RNA,piRNAs),其异常表达参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上皮炎症过程。目前的研究多基于哮喘相关sncRNA的异常表达功能研究,少有对sncRNA表达变化原因的探究。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作为哮喘标志性分子,参与上皮细胞炎症的发生和气道下重塑。本文利用过表达人肺上皮细胞BEAS-2B中哮喘标志性基因PRMT1,进行sncRNA深度测序并与哮喘数据库联合分析,将差异表达的sncRNA与5个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测序数据集进行比较,发现23种PRMT1调控的哮喘相关的snc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验证,筛选出12种miRNA和2种piRNA。将这些sncRNA靶基因与哮喘病人生成的上皮细胞样本mRNA测序结果(GSE18965和GSE43696)进行交叉比对,初步确定哮喘相关基因,并进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预测。分析表明,哮喘相关sncRNA主要靶标是Ras/Rap1-MAPK信号通路,包含53种靶基因。本研究通过小RNA测序(small RNA Seq)技术探寻PRMT1调控的下游sncRNA,比对现有的数据库,识别出PRMT1调节的sncRNA及其目标信号通路Ras/Rap1-MAPK,为哮喘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sncRNA分子和信号通路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蛋白质甲基1 微RNA PIWI互作RNA Ras/Rap1-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AR与CARM1及其产物的表达
14
作者 刘洋 赵纯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诱导的SD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模型效果,检测该模型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与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oactivator-associat...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诱导的SD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模型效果,检测该模型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与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oactivator-associated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CARM1)表达情况,研究PCOS模型中胰岛素抵抗、激素改变、AR与CARM1及其产物非对称二甲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s,ADMA)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0只23日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每日皮下注射DHEA 0.6 mg/kg,对照组同时同位置注射等量注射用油。连续20 d后观察大鼠卵巢组织学形态及体质量、性激素、空腹血糖、胰岛素(insulin,Ins)及血清ADMA变化,评价胰岛素抵抗情况,并用免疫组化确定CARM1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卵巢AR、CARM1蛋白及m RNA转录表达情况。结果:PCOS实验组最终体质量、增加体质量、卵巢重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dex,HOMA index)、ADMA、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odiol,E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卵巢出现大量闭锁卵泡、囊状卵泡,颗粒细胞层减少,卵母细胞消失等特征;卵巢组织中的CARM1主要由颗粒细胞表达;AR、CARM1蛋白量及m RNA表达量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RM1及其产物ADMA与PCOS高雄激素血症、排卵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二者与PCOS上述三大病理生理特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具体机理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雄激素受体 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甲基转移1 非对称二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1及其抑制剂在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15
作者 高月兰 邓谦 +4 位作者 毛介文 张瑞 石晓硕 万珊珊 杨燕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8期688-703,共16页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及其抑制剂在碱烧伤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CNV)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SPF级C57BL/6小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后1 d组、造模后4 d组和造模后7 d组,构建碱烧伤诱导的CN...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及其抑制剂在碱烧伤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CNV)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SPF级C57BL/6小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后1 d组、造模后4 d组和造模后7 d组,构建碱烧伤诱导的CNV模型,以确定最佳时间点。另取90只小鼠随机分为碱烧伤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PRMT1抑制剂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抑制剂组和PRMT1抑制剂+FGF2组,评估PRMT1在CNV中的作用。选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构建缺氧/复氧(H/R)诱导的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H/R组、H/R+DMSO组、H/R+si-NC组、H/R+si-PRMT1组、H/R+si-FGF2组、H/R+PRMT1抑制剂组和H/R+PRMT1抑制剂+FGF2组。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测各组角膜混浊度和CNV程度;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各组角膜形态及炎性细胞数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PRMT1阳性细胞数目;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PRMT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F4/80、CD20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阳性细胞数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iNOS、CD20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精氨酸酶1(Arg-1)等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法、细胞Transwell迁移实验、细胞管形成实验比较各组细胞增殖、迁移和管形成能力。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造模后7 d组小鼠角膜混浊度评分和CNV面积增加,VEGF表达上调,炎性细胞数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碱烧伤组PRMT1阳性细胞计数为(39.67±3.51)个/视野,明显高于正常组的(3.33±0.58)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8,P<0.01)。碱烧伤组PRMT1和FGF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碱烧伤组相比,PRMT1抑制剂组角膜混浊度评分降低,CNV面积减小,角膜炎性细胞计数减少,PRMT1、FGF2、VEGF、Arg-1、IL-10蛋白及CD206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R组各时间点细胞活力值、细胞迁移距离、细胞迁移数量、管形成数量较对照组增加,H/R+si-PRMT1组和H/R+PRMT1抑制剂组较H/R组减少,H/R+PRMT1抑制剂+FGF2组较H/R+PRMT1抑制剂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R组相比,H/R+PRMT1抑制剂组FGF2、VEGFA、p-PI3K、p-Akt相对表达量下调,H/R+PRMT1抑制剂+FGF2组FGF2、VEGFA、p-PI3K、p-Akt相对表达量较H/R+PRMT1抑制剂组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R组、H/R+DMSO组、H/R+PRMT1抑制剂组和H/R+PRMT1抑制剂+FGF2组CD206阳性细胞比均高于对照组,H/R组、H/R+DMSO组、H/R+PRMT1抑制剂+FGF2组CD206阳性细胞比均高于H/R+PRMT1抑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碱烧伤组相比,FGF2抑制剂组、PRMT1抑制剂组和PRMT1抑制剂+FGF2组角膜混浊度评分,CNV面积,VEGFA、CD206和F4/80阳性细胞计数均降低,PRMT1抑制剂组各指标均低于FGF2抑制剂组和PRMT1抑制剂+FGF2组,PRMT1抑制剂+FGF2组各指标均高于FGF2抑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碱烧伤组相比,PRMT1抑制剂组FGF2、p-PI3K、p-Akt、CD31、VEGFA和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RMT1抑制剂+FGF2组各蛋白相对表达量较PRMT1抑制剂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RMT1可能通过FGF2/PI3K/Akt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激活和抗炎型极化,进而促进CNV发生和发展,靶向抑制PRMT1可能是一种有效治疗CNV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炎症 巨噬细胞 甲基转移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6
作者 孙思媛 蔡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071-1077,共7页
目的:探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7,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本研究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 目的:探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7,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本研究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为DMD疾病模型组,以尾静脉注射AAV9-PRMT7的mdx小鼠为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水平;利用商业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通过Masson染色评估腓肠肌纤维化程度;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RMT7、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 alpha,PGC-1α)和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表达;通过免疫沉淀实验检测PGC-1α的精氨酸甲基化水平。结果:PRMT7在mdx小鼠腓肠肌中的表达量显著减少(0.67±0.03,F=70.764,P=0.001);上调PRMT7显著降低mdx小鼠腓肠肌中的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167.87±13.25,F=407.751,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1071.54±46.63,F=55.996,P=0.048];上调PRMT7明显改善mdx小鼠腓肠肌的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状态[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1.16±0.03,F=86.820,P=0.008;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66.11±3.84,F=228.175,P=0.001;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 disulfide,GSSG):2.53±0.06,F=499.962,P<0.001;纤维化面积:10.33±0.47,F=604.272,P=0.002);上调PRMT7提高PGC-1α精氨酸甲基化水平;上调PRMT7显著提高PGC-1α和Nrf2的蛋白水平(PGC-1α:1.94±0.11,F=31.565,P=0.038;Nrf2:1.53±0.12,F=140.761,P<0.001)。结论:促进PRMT7的表达能够减轻mdx小鼠腓肠肌中的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病理状态,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PGC-1α/Nrf2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蛋白甲基转移7 炎症 纤维化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