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衰老耳蜗带状突触中的蛋白质稳态
1
作者 蔡玮 卢春键 谢慧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0-654,共5页
作为听觉信息转换和传导的关键性传入结构,耳蜗带状突触有着特殊的分子表达,也是耳蜗衰老损伤的早发点。既往研究揭示了蛋白质稳态失衡是衰老改变的重要一环,其在耳蜗衰老中也有突出表现。我们回顾并讨论蛋白质稳态维持的两种主要降解机... 作为听觉信息转换和传导的关键性传入结构,耳蜗带状突触有着特殊的分子表达,也是耳蜗衰老损伤的早发点。既往研究揭示了蛋白质稳态失衡是衰老改变的重要一环,其在耳蜗衰老中也有突出表现。我们回顾并讨论蛋白质稳态维持的两种主要降解机制,即泛素-蛋白酶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及自噬-溶酶体途径(autophagy-lysosome pathway,ALP)。UPS和ALP是清除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的关键机制,蛋白质降解机制失调的研究揭示了蛋白质稳态在耳蜗带状突触年龄损伤中的影响。蛋白质平衡的调控可能为年龄相关性听力损伤治疗提供多方面的潜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带状突触 衰老 蛋白质稳态 泛素-蛋白酶系统 自噬-溶酶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蛋白质稳态在运动延缓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崔凯茵 李茜 +1 位作者 赵杰修 房国梁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2-80,共9页
梳理运动通过调节线粒体蛋白质稳态从而预防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研究进展与机制。近年研究发现:AD患者脑内线粒体蛋白质稳态失衡,引发线粒体功能紊乱;运动能够调节脑内线粒体蛋白质稳态,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梳理运动通过调节线粒体蛋白质稳态从而预防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研究进展与机制。近年研究发现:AD患者脑内线粒体蛋白质稳态失衡,引发线粒体功能紊乱;运动能够调节脑内线粒体蛋白质稳态,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运动可能通过4条途径调节线粒体蛋白质稳态进而预防和改善AD:1)激活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2)提高线粒体自噬进而清除受损的线粒体;3)调节线粒体蛋白质转运,调控线粒体蛋白质水平;4)改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以及降低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蛋白质稳态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蛋白质输入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晴 叶蕾 徐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88-693,共6页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所以探究AD早期病理生理机制对于深化后续药物治疗尤为关键。异常蛋白质积聚是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特征,也是蛋白质稳态失衡的标志。而蛋白酶体(proteasome)在维持蛋白...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所以探究AD早期病理生理机制对于深化后续药物治疗尤为关键。异常蛋白质积聚是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特征,也是蛋白质稳态失衡的标志。而蛋白酶体(proteasome)在维持蛋白质稳态平衡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主要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降解异常蛋白质或多肽。研究发现,蛋白酶体与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Tau蛋白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并影响神经元功能、胶质细胞稳态以及神经环路调节。深入了解蛋白酶体和AD之间的关系,不仅为探索A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线索,且未来有望成为主要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 20S蛋白酶体 26S蛋白酶体 免疫蛋白酶体 阿尔茨海默病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蛋白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少症发病机制及天然活性成分的缓解作用与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丁晓宇 贾磊 +1 位作者 刘回民 刘景圣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13,共13页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性骨骼肌疾病。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肌少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多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天然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调控蛋白质稳态、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与缓...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性骨骼肌疾病。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肌少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多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天然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调控蛋白质稳态、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与缓解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在缓解肌少症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天然活性成分种类繁多且分子机制复杂,相关应用仍面临挑战。因此,本文结合肌少症的发病机制,系统综述了天然活性成分在体内外实验中的作用机制,并总结了其在相关临床研究中的进展,旨在为天然活性成分在肌少症防治中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活性成分 肌少症 蛋白质稳态 线粒体功能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丽隐杆线虫调节渗透平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沛 童杰文 +1 位作者 潘联云 龚雨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4-8,共5页
维持生物体内渗透压平衡对生物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被广泛用于研究生物在不利环境的抗性机制;同时,由于其进化的保守性,可为研究高等生物的体内渗透压调节提供参考。对秀丽隐杆线虫感知体外渗透压... 维持生物体内渗透压平衡对生物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被广泛用于研究生物在不利环境的抗性机制;同时,由于其进化的保守性,可为研究高等生物的体内渗透压调节提供参考。对秀丽隐杆线虫感知体外渗透压的相关基因和组织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秀丽隐杆线虫调节体积的相关通路,综述了维持蛋白质稳态对渗透压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渗透平衡 TRP通路 WNK/GCK-Ⅶ信号通路 蛋白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转录因子Nrf3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婧 高烂宇 +2 位作者 阳艺琳 杨茂元 任勇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71-1481,共11页
跨膜转录因子Nrf3属于CNC-bZIP家族的重要一员,相较于同家族研究最多的成员Nrf1和Nrf2,人们对Nrf3的生物学功能仍有太多未知。近年来,结合多组学研究技术的应用,Nrf3的生物学功能逐渐被揭示,在组织发育与功能特化、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 跨膜转录因子Nrf3属于CNC-bZIP家族的重要一员,相较于同家族研究最多的成员Nrf1和Nrf2,人们对Nrf3的生物学功能仍有太多未知。近年来,结合多组学研究技术的应用,Nrf3的生物学功能逐渐被揭示,在组织发育与功能特化、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蛋白质稳态、脂代谢稳态、能量代谢和固有免疫调节等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运用和临床研究发现,Nrf3主要参与糖代谢、胆固醇代谢、蛋白质修饰、内质网应激以及慢性炎症、神经退行性病变等生理病理过程,尤其是介导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糖脂代谢重编程。为更好理解Nrf3的作用,对其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C-bZIP Nrf3 分子结构 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硫素干扰微管与线粒体动力学抗肿瘤机制
7
作者 周妍 吴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3-369,共7页
萝卜硫素及其代谢物(sulforaphanes,SFNs)是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诸如西兰花、甘蓝、红萝卜的天然活性物质。SFNs主要代谢物是萝卜硫素-N-乙酰半胱氨酸(SFN N-acetylcysteine,SFN-NAC)、萝卜硫素半胱氨酸(SFN cysteine,SFN-Cys)和萝卜硫素... 萝卜硫素及其代谢物(sulforaphanes,SFNs)是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诸如西兰花、甘蓝、红萝卜的天然活性物质。SFNs主要代谢物是萝卜硫素-N-乙酰半胱氨酸(SFN N-acetylcysteine,SFN-NAC)、萝卜硫素半胱氨酸(SFN cysteine,SFN-Cys)和萝卜硫素谷胱甘肽(SFN glutathione,SFN-GSH)等。萝卜硫素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对正常组织毒性较低,但其在循环中的半衰期仅为2 h。然而,SFN-NAC和SFN-Cys在循环中的半衰期较长,给小鼠注射SFN后,SFN-NAC和SFN-Cys 72 h才经尿液排泄干净。十多年来笔者对SFNs的抑癌机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除了半衰期不同外,几种SFNs的抑癌机制高度一致。笔者发现SFNs是一类微管抑制剂,通过干扰微管的结构,调节微管动力学平衡,以及抑制线粒体功能导致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微管 自噬 凋亡 蛋白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丽隐杆线虫模型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唐晓丽 杨依 +1 位作者 刘悦 方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7-321,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秀丽隐杆线虫以其神经系统结构简单、遗传信息清晰等优势而作为一种AD研究的模式生物,尤其是人源Aβ1-42和Tau转...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秀丽隐杆线虫以其神经系统结构简单、遗传信息清晰等优势而作为一种AD研究的模式生物,尤其是人源Aβ1-42和Tau转基因线虫(CL2006/P301L)已被广泛应用。本文简述秀丽隐杆线虫及其AD模型,总结近几年应用模型线虫研究AD病理机制的文献,为进一步筛选治疗AD的药物提供可靠的线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秀丽隐杆线虫 Aβ毒性 TAU蛋白 氧化应激 蛋白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相关质量控制与核糖体自噬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郑丽玉 姚人骐 姚咏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48-1657,共10页
细胞中蛋白质处于不断合成和降解的动态更新过程中,其稳态与细胞功能密切相关。细胞中存在多种蛋白质质量控制(protein quality control,PQC)机制来监测蛋白质合成和降解过程的异常,以确保蛋白质组的完整性和细胞适应性。核糖体是细胞... 细胞中蛋白质处于不断合成和降解的动态更新过程中,其稳态与细胞功能密切相关。细胞中存在多种蛋白质质量控制(protein quality control,PQC)机制来监测蛋白质合成和降解过程的异常,以确保蛋白质组的完整性和细胞适应性。核糖体是细胞内数量最多的细胞器,系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现已明确,核糖体相关质量控制(ribosome-associated quality control,RQC)与核糖体自噬能通过溶酶体依赖和非依赖途径调节细胞内核糖体数量及功能以维持蛋白质稳态,从而增强细胞在应激状态下的适应能力。RQC失调、核糖体自噬障碍则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靶向RQC和核糖体自噬可能成为防治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本综述聚焦核糖体相关的PQC途径,并进一步讨论了它们在蛋白质稳态维持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相关质量控制 核糖体自噬 蛋白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应激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慧 金宏福 +4 位作者 郭沈睿 冯奕源 尹雅芙 王辉 程维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5-760,共6页
整合应激反应是细胞受到应激刺激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由多个磷酸激酶、磷酸酶及其他蛋白严格调控,从而维持蛋白质稳态。研究表明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整合应激反应被异常激活;靶向调控整合应激反应通路的不同蛋白则可抑制异常激活的整合应... 整合应激反应是细胞受到应激刺激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由多个磷酸激酶、磷酸酶及其他蛋白严格调控,从而维持蛋白质稳态。研究表明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整合应激反应被异常激活;靶向调控整合应激反应通路的不同蛋白则可抑制异常激活的整合应激反应,恢复蛋白质稳态,并缓解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的神经病理改变及记忆障碍。这些证据提示整合应激反应或许可成为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病程的新靶点。该文对整合应激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异常激活、调控机制,以及以其为靶点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模型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应激反应 阿尔茨海默病 整合应激反应抑制剂 蛋白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核糖体翻译质量控制系统与疾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慧 李毅夫 刘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74-1179,共6页
蛋白质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特定情况下,翻译过程中会发生异常核糖体停滞导致无法有效回收核糖体及翻译的元件,从而影响细胞内正常的转录效率。同时,异常翻译的新生多肽通过积累聚集而扰乱蛋白质稳态环境,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核糖... 蛋白质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特定情况下,翻译过程中会发生异常核糖体停滞导致无法有效回收核糖体及翻译的元件,从而影响细胞内正常的转录效率。同时,异常翻译的新生多肽通过积累聚集而扰乱蛋白质稳态环境,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核糖体翻译质量控制(ribosome associated protein quality control pathway, RQC)为真核细胞核糖体回收、降解错误的新生多肽提供一条拯救途径。最新研究表明,线粒体表面也存在RQC调控,称为线粒体RQC(mitochondrial ribosome associated protein quality control, mitoRQC)。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参与能量生成和物质代谢的重要细胞器。线粒体中超过98%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的,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运输到线粒体内,这些蛋白质可能会受到mitoRQC的调控。mitoRQC与线粒体内部调控机制共同维持线粒体的稳定性。阐明线粒体蛋白质翻译的调控机制对研究人类线粒体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讨论RQC系统和mitoRQC系统的功能及与疾病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翻译质量控制 线粒体核糖体翻译质量控制 蛋白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转录因子Nrf1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芳 贾蔓 +1 位作者 代荣阳 向远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2-594,共13页
跨膜转录因子Nrf1是CNC-bZIP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蛋白质稳态、内质网与线粒体稳定等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小鼠不同的组织器官中敲除Nrf1后会导致多种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近几年... 跨膜转录因子Nrf1是CNC-bZIP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蛋白质稳态、内质网与线粒体稳定等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小鼠不同的组织器官中敲除Nrf1后会导致多种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近几年来,随着多种动物模型的运用及临床上的发现,Nrf1的新功能逐渐被揭示,尤其是参与棕色脂肪组织生热适应(冷适应)、胆固醇代谢、糖代谢、内质网应激以及先天性去糖基化疾病发生等过程.因此,为更好地理解Nrf1的作用,本文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f1 蛋白质稳态 内质网应激 脂代谢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病机制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雁 易航 +1 位作者 廖巧 毕方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83-1489,共7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罕见的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患者最终因吞咽、呼吸困难而死亡。ALS的病因众多,其中遗传因素相关性极大。神经元中蛋白质...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罕见的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患者最终因吞咽、呼吸困难而死亡。ALS的病因众多,其中遗传因素相关性极大。神经元中蛋白质内稳态失衡、异常蛋白质的朊病毒样增殖和传播、线粒体功能障碍、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神经元内物质运输障碍是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对发病机制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将搭起ALS分子水平研究和细胞水平研究的桥梁,从而加深对ALS的发生和发展及基因突变在其中扮演角色的了解,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基因突变 蛋白质失衡 朊病毒样增殖和传播 线粒体功能障碍 兴奋性毒性 运输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学外文学术论文摘要选译
14
《广西蚕业》 2020年第1期68-70,共3页
1.WANG Y M,XIE E Y,GUO H Z,et al.Overexpression of Bmhsp19.9 protects BmE cells and transgenic silkworm against extreme temperatures.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DOI: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19.10.121(2019).... 1.WANG Y M,XIE E Y,GUO H Z,et al.Overexpression of Bmhsp19.9 protects BmE cells and transgenic silkworm against extreme temperatures.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DOI: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19.10.121(2019).[题目]Bmhsp19.9过表达保护BmE细胞及转基因家蚕抵御极端温度[摘要]温度胁迫破坏生物细胞内蛋白质的稳态。高温导致家蚕死亡,低温导致家蚕生长缓慢。小分子热休克蛋白(sHsps)在维持蛋白质稳态和保护细胞免受各种有害条件的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西南大学的王玉梅等人采用RT-PCR和PCR来分析Bmhsp19.9的表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玉梅 学术论文摘要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 极端温度 蛋白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