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蛋白质作用位点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杜秀全 程家兴 宋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3-204,207,共3页
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的预测是当前生物信息学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蛋白质序列中对界面残基有影响的各种因素,提出将蛋白质的进化信息和保守性作为特征函数,此类信息体现了蛋白质序列中氨基酸之间短程和长程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最大熵模型... 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的预测是当前生物信息学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蛋白质序列中对界面残基有影响的各种因素,提出将蛋白质的进化信息和保守性作为特征函数,此类信息体现了蛋白质序列中氨基酸之间短程和长程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最大熵模型作为蛋白质作用位点识别的分类器,将多源信息融合成一个概率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其他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相比,在特异度和精度上分别提高了2%~8%、3%~11%,且获得了较高的相关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作用位点 最大熵 序列谱 残基保守性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酵母实验数据构建其蛋白质作用网络模型
2
作者 陈幼文 刘曾荣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0,共4页
为考察模型在生物上的可靠性,从真实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所报道的数据出发,选取合适的复制-变异的关键参数,依据复制-变异的建模思想,构建了酵母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模型。实证结果与目前得到认同的酵母蛋白质网络的稀疏性、无标度性和... 为考察模型在生物上的可靠性,从真实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所报道的数据出发,选取合适的复制-变异的关键参数,依据复制-变异的建模思想,构建了酵母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模型。实证结果与目前得到认同的酵母蛋白质网络的稀疏性、无标度性和小世界性吻合。由此可知,复制-变异模型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演化模拟中是个可靠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复制 变异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互作用蛋白质的质谱鉴定揭示高尔基体蛋白73对RNA剪接效率的调控作用
3
作者 张畅 刘慕仪 +3 位作者 杨孟欣 万禄明 钟辉 魏从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14,共11页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细胞的生化功能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深入解析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是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关键。本研究以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为研究对象,利用经典的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技术系统挖掘了GP73的相...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细胞的生化功能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深入解析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是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关键。本研究以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为研究对象,利用经典的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技术系统挖掘了GP73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力求进一步解析GP73的分子功能。选取肝癌细胞系HepG2,利用慢病毒感染技术构建过表达GP73-3Flag的稳定细胞系,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检测鉴定出78个高置信的GP73相互作用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GP73与近40个细胞核蛋白质存在相互作用,并参与RNA运输、剪接和翻译等生物学过程,进一步的免疫荧光和细胞核蛋白质分离实验证实,GP73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的细胞核定位,在78个相互作用蛋白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与mRNA剪接相关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免疫共沉淀验证了GP73与HNRNPH3、SMN1、RBM14、NCBP1等7种蛋白质存在相互作用。Minigene剪接实验提示,过表达GP73抑制细胞对pre-mRNA的剪接效率。本研究拓展了对GP73蛋白功能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解释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角色及其与疾病的潜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高尔基体蛋白73 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检测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细胞核定位 剪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标记技术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4
作者 许昕薷 仇本华 鄢秀敏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5-635,共11页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细胞内的几乎所有生物过程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邻近标记技术作为一种前沿实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和亚细胞区室空间蛋白质组等方面的研究。这项技术通过在目标蛋白质周围引入...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细胞内的几乎所有生物过程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邻近标记技术作为一种前沿实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和亚细胞区室空间蛋白质组等方面的研究。这项技术通过在目标蛋白质周围引入化学标记物,实现对邻近蛋白质的标记和捕捉。结合质谱鉴定与分析,邻近标记技术能够以高时空分辨率捕捉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及细胞区室的蛋白质组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邻近标记技术凭借其高时空分辨率和高灵敏度,成为研究细胞内蛋白质功能、相互作用及蛋白质空间组学的重要工具。本文系统介绍了蛋白质邻近标记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其应用,以期为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技术视角,促进蛋白质邻近标记技术在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疾病机制研究中的更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标记技术 蛋白质相互作用 空间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新方法-PELSA
5
作者 唐致恒 刘小云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共2页
小分子-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参与几乎所有的生物学过程。蛋白质与小分子配体(如药物、代谢物、金属离子和核酸等)的结合能够调控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生物学活性。因此,研究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对于药物... 小分子-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参与几乎所有的生物学过程。蛋白质与小分子配体(如药物、代谢物、金属离子和核酸等)的结合能够调控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生物学活性。因此,研究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对于药物开发、生物分子功能解析及疾病机制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与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相比,研究小分子-蛋白质互作的有效工具则明显不足。例如,如何规模化筛选小分子的蛋白靶标并实现其精准鉴定至今仍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互作 广泛参与 生物分子 功能解析 分子相互作用 药物开发 有效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haFold时代的蛋白质相关人工智能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雨楠 叶川 赵东宇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209,共8页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因此解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至关重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模型的利用极大地推进了蛋白质空间结构预测算法的开发,AlphaFold2是该领域里程碑...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因此解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至关重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模型的利用极大地推进了蛋白质空间结构预测算法的开发,AlphaFold2是该领域里程碑式的成果,使得快速、准确且大规模的蛋白质空间结构预测成为可能。此外,蛋白质语言模型、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以及蛋白质设计等领域均在AlphaFold时代迎来快速发展,代表性的模型包括ESM2、ScanNet、RFdiffusion和RoseTTAFold-All Atom等。这些基于人工智能的新算法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蛋白质功能、诱发疾病的机制和药物设计等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结构预测 AlphaFold2 蛋白质语言模型 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 蛋白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变性质谱和紫外激光解离在蛋白质结构和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
7
作者 薛洁滢 刘哲益 王方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1-692,共12页
蛋白质结构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对蛋白质结构及相互作用进行精准探测和分析面临着巨大挑战。非变性质谱(nMS)是一种能够在近生理条件下将蛋白质及其复合物通过电喷雾离子化引入气相离子并进行质谱分析的方法。... 蛋白质结构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对蛋白质结构及相互作用进行精准探测和分析面临着巨大挑战。非变性质谱(nMS)是一种能够在近生理条件下将蛋白质及其复合物通过电喷雾离子化引入气相离子并进行质谱分析的方法。通过直接测定溶液中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组成或整合多种质谱解离技术,nMS可获取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计量关系、组装形式、解离常数、构象变化、结合界面及作用位点等关键信息,以揭示蛋白质相互作用与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紫外激光解离(UVPD)技术,特别是采用了193 nm准分子激光的UVPD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质谱解离技术,其可以高效解离非变性蛋白质骨架,并保留碎片离子中的氢键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力,从而实现单氨基酸位点分辨的蛋白质动态结构和相互作用质谱解析。本综述主要介绍了nMS和UVPD技术在蛋白质动态结构和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包括由位点突变及配体结合等引起的蛋白质动态结构和相互作用变化,最后对蛋白质nMS表征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变性质谱 紫外激光解离 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相互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聚集在白内障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昭兴 万修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蛋白质聚集在白内障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和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聚集现象的研究,其内在机制被逐渐阐明。基因突变、异构化与共价修饰、化合物和离子作用、蛋白质相互作用均是蛋白质聚集发生的... 蛋白质聚集在白内障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和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聚集现象的研究,其内在机制被逐渐阐明。基因突变、异构化与共价修饰、化合物和离子作用、蛋白质相互作用均是蛋白质聚集发生的原因。本文围绕上述四点对蛋白质聚集在白内障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蛋白 白内障 基因突变 共价修饰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条形码技术:扩展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通量的新方法
9
作者 李林鑫 秦晓红 米立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1-294,共14页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几乎参与了机体内所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在细胞的基本生命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开发高通量的PPI检测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目前,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几乎参与了机体内所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在细胞的基本生命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开发高通量的PPI检测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目前,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发展快速,能在几天内测定超过10亿个模板的DNA序列。由于并行DNA测序技术所特有的敏感性、特异性、高通量和多路复用优势,其已被用作广谱分子计数器,应用于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物组测序等领域。核酸条形码技术通过将寡核苷酸标签与目标蛋白质连接起来,从而标记编码蛋白质。之后,利用高通量的测序方法检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实现了PPI的高通量检测。这一技术推动了PPI检测方法的飞速发展,提升了单次实验检测的通量,为构建PPI网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详细阐述了核酸条形码在PPI检测方法中的设计、生成和读取;通过分析核酸条形码技术在PPI研究中的应用范例,探讨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评估了数据的可靠性,讨论了基于核酸条形码技术的PPI检测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核酸条形码检测技术 下一代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分类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伟 郝江锋 +1 位作者 项俊平 胡茂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8-103,共6页
蛋白质-蛋白质作用面上的结构特征对于研究蛋白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统计直方图提取蛋白质作用面特征的方法,并且利用提取出的作用面特征,结合概率神经网络,实现了对作用面结构类型的分类预测。从预测结果来看,统... 蛋白质-蛋白质作用面上的结构特征对于研究蛋白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统计直方图提取蛋白质作用面特征的方法,并且利用提取出的作用面特征,结合概率神经网络,实现了对作用面结构类型的分类预测。从预测结果来看,统计直方图提取出的特征,对蛋白质作用面结构具有很好的区分能力,而且可以通过调节划分的区间个数和节点的选取方式,达到对作用面结构的不同粒度的描述,以适用于不同目的的研究,这可能对与结构有关的某些生物信息学问题的研究具有启发性。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对作用面结构进行分类预测,避开了费时的结构比对和数据库搜索,且训练快速,扩展能力强,正确率高,对独立测试集的911个蛋白复合物视在正确率达到90.67%。基于该算法的MATLAB分类器软件可以通过E-Mail与作者联系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直方图 蛋白质作用 概率神经网络 结构比对 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PSSM直方图和随机森林集成的蛋白质交互作用位点预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魏志森 杨静宇 於东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9-385,共7页
为了提高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预测的精度,该文基于蛋白质位置特异性得分矩阵(Position specific scoring matrix,PSSM),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权得分矩阵直方图特征表示方法;针对训练数据的极端不平衡,结合下采样和分类器集成方法,训练随机森... 为了提高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预测的精度,该文基于蛋白质位置特异性得分矩阵(Position specific scoring matrix,PSSM),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权得分矩阵直方图特征表示方法;针对训练数据的极端不平衡,结合下采样和分类器集成方法,训练随机森林集成分类器。相对于传统的特征,该文所提新特征具有更低的维数,同时拥有更好的鉴别性。分类器集成则缓解了下采样带来的信息丢失,并提高了分类精度。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是有效的,在标准数据集上的结果优于其他最新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作用 位置特异性得分矩阵 加权得分矩阵直方图 随机森林 分类器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功能模块检测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12
作者 冀俊忠 刘志军 +1 位作者 刘红欣 刘椿年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7-593,共17页
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是生命活动中一种极其重要的生物分子关系网络,利用计算方法从PPI网络中检测功能模块是目前生物信息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功能模块检测过程的基本流程,说明了预... 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是生命活动中一种极其重要的生物分子关系网络,利用计算方法从PPI网络中检测功能模块是目前生物信息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功能模块检测过程的基本流程,说明了预处理和后处理的作用;其次,提出了一种模块检测方法的分类体系,并对其中一些代表性的检测算法进行了阐述;再次,给出了模块检测常用的数据库、评价指标和相关软件工具,并通过实验对代表性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最后,通过对该领域挑战性问题的分析预测了模块检测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功能模块检测 检测流程 分类体系 性能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merger:一个整合生物学通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Cytoscape插件(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汉昌 李栋 +4 位作者 王建 刘中扬 朱云平 谢红卫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13-1616,共4页
Cytoscape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分子相互作用网络可视化的软件.发展了一个基于java的Cytoscape插件PNmerger.对于一个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Nmerger能够使用KEGG数据库中的通路信息自动注释网络中的蛋白质.并通过网络和通路的比较发现网络中... Cytoscape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分子相互作用网络可视化的软件.发展了一个基于java的Cytoscape插件PNmerger.对于一个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Nmerger能够使用KEGG数据库中的通路信息自动注释网络中的蛋白质.并通过网络和通路的比较发现网络中已知的通路元件,预测可能的通路元件及通路交联元件.该软件可以可视化网络中存在的通路模块,并将连接不同通路间的潜在交联元件显示出来.PNmerger软件能够有效地帮助实验人员发现网络中重要的功能线索,帮助实验人员进行实验设计.用户可以通过网站http://www.hupo.org.cn/PNmerger下载PNmerger插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生物学通路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交联元件 通路扩展 cytoscape插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化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中扬 李栋 +1 位作者 朱云平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24,共12页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可利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开始出现.这些数据为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模体、模块直到整个网络五个层次,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化研...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可利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开始出现.这些数据为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模体、模块直到整个网络五个层次,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化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侧重于探讨蛋白质相互作用、模体、模块直到整个网络对蛋白质进化的约束作用,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不同于随机网络特性的起源和进化等问题.总结了前人工作给学术界的启示,探讨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进化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加权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赛 熊慧军 +2 位作者 赵碧海 李学勇 王晶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93-1900,共8页
一个蛋白质可能在不同条件或不同时刻与不同的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这称为蛋白质的动态特性.蛋白质在分子处理的不同阶段参与到不同的模块,与其他的蛋白质共同完成某项功能.因此,动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蛋白质功能预测的准确... 一个蛋白质可能在不同条件或不同时刻与不同的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这称为蛋白质的动态特性.蛋白质在分子处理的不同阶段参与到不同的模块,与其他的蛋白质共同完成某项功能.因此,动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蛋白质功能预测的准确率.结合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时间序列基因表达数据,构建动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为降低PPI网络中假阴性对功能预测产生的负面影响,结合结构域信息和复合物信息,预测和产生新的相互作用,并对相互作用加权.基于构建的动态加权网络,提出一种功能预测方法 D-PIN(Dynamic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基于三个不同的酵母相互作用网络实验结果表明,D-PIN方法的综合性能比现有方法提高了14%以上.结果验证了构建的动态加权蛋白质相互网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加权网络 功能预测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结构与相互作用研究新方法--交联质谱技术 被引量:10
16
作者 樊盛博 吴妍洁 +8 位作者 杨兵 迟浩 孟佳明 卢珊 张昆 邬龙 孙瑞祥 董梦秋 贺思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9-1125,共17页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信息以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信息对于研究蛋白质的功能有重要意义.研究蛋白质结构与相互作用的传统技术,如核磁共振技术、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等,对于蛋白质的纯度、结晶性和绝对量均有比较高的要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交...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信息以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信息对于研究蛋白质的功能有重要意义.研究蛋白质结构与相互作用的传统技术,如核磁共振技术、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等,对于蛋白质的纯度、结晶性和绝对量均有比较高的要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交联质谱技术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将质谱技术与交联技术相结合,在研究蛋白质结构与相互作用方面具有速度快、成本小、蛋白质各方面性状要求低等优势.本文就交联质谱技术各个环节的技术方法加以综述,包括交联质谱实验分离富集技术、常见交联剂特性、交联质谱数据库搜索算法、结果验证研究和交联质谱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并展望了该研究方向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质谱技术 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组学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相互作用及互作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超 郜尽 +1 位作者 袁运生 俞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469,共5页
后基因组时代的最终目标是认识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学功能,即蛋白质组学研究。关键的挑战之一就是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将有助于从系统角度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并且为新药靶位点的发现和药物... 后基因组时代的最终目标是认识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学功能,即蛋白质组学研究。关键的挑战之一就是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将有助于从系统角度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并且为新药靶位点的发现和药物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目前,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主要包括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绘制与显示、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析、网络结构模块的研究及网络的比对等。文章试图从生物信息学的角度认识蛋白质相互作用,并总结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保守性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真核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松 夏学峰 +1 位作者 沈金城 孙之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1-535,共5页
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是进行蛋白质功能研究的重要信息.蛋白质合成后被转运到特定的细胞器中,只有转运到正确的部位才能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有效地发挥功能.尝试了将保守序列及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编码信息结合传统的氨基酸组成编码... 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是进行蛋白质功能研究的重要信息.蛋白质合成后被转运到特定的细胞器中,只有转运到正确的部位才能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有效地发挥功能.尝试了将保守序列及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编码信息结合传统的氨基酸组成编码,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在真核生物中5轮交叉验证精度达到91.8%,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胞定位 氨基酸组成 序列保守性 蛋白质相互作用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彦 戴宗 邹小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44-1350,共7页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近年来迅速发展为用于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无需标记、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小,可实现在线连续实时检测。目前SPR已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学、蛋白质组学、药物筛选、细胞信号转导、受体/配体...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近年来迅速发展为用于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无需标记、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小,可实现在线连续实时检测。目前SPR已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学、蛋白质组学、药物筛选、细胞信号转导、受体/配体垂钓等领域。该文阐述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综述了SPR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研究、蛋白质突变和碎片分析、信号转导中的应用以及SPR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多项关键技术。指出SPR通过与光谱、电化学等多技术联用后,可以获得更加详实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HCMV pUL23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振岭 李实骞 +2 位作者 姚火旺 周天鸿 李弘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6-570,共5页
将UL23基因的ORF序列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GBKT7构建诱饵质粒pGBKT7-UL23,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胚肾cDNA文库中与人巨细胞病毒pUL23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分子,再通过回复酵母双杂交再次确认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酵母双杂交,回复... 将UL23基因的ORF序列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GBKT7构建诱饵质粒pGBKT7-UL23,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胚肾cDNA文库中与人巨细胞病毒pUL23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分子,再通过回复酵母双杂交再次确认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酵母双杂交,回复酵母双杂交试验证明宿主蛋白分子eIF3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3,subunit E interacting protein)能够与人巨细胞病毒UL23蛋白相互作用.宿主蛋白分子eIF3e能够与人巨细胞病毒UL23蛋白相互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pUL23蛋白在HCMV生活周期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23 人巨细胞病毒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相互作用 eIF3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