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中肠组织在变态发育不同时期的蛋白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志君 邓小娟 +5 位作者 陈芳艳 母培强 杨婉莹 钟仰进 夏庆友 曹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5,共9页
分析了家蚕在变态期不同发育时段中肠组织蛋白表达差异的信息。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从家蚕吐丝前1 d到化蛹72 h的中肠蛋白分离到相对明显的16条泳带,其中分子量约为30、45、70 kD的蛋白组分含量较大,且比较稳定,分子量约为50、60、62... 分析了家蚕在变态期不同发育时段中肠组织蛋白表达差异的信息。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从家蚕吐丝前1 d到化蛹72 h的中肠蛋白分离到相对明显的16条泳带,其中分子量约为30、45、70 kD的蛋白组分含量较大,且比较稳定,分子量约为50、60、62 kD的蛋白组分在不同时期存在着显著的表达差异。进而通过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发现家蚕中肠组织蛋白的表达种类和差异蛋白数目的变化在化蛹1~3 d非常明显:蛋白表达种类的变化呈现2个高峰,分别为化蛹0 h和化蛹41 h;差异蛋白数目的变化呈现3个波峰,分别在吐丝98 h至化蛹0 h、化蛹30~41 h和化蛹41~58 h。在化蛹1~3 d,这种显著峰值变化的时期刚好与家蚕中肠组织发生旧肠壁细胞退化死亡和新生肠壁细胞分化增殖的盛期相吻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蚕中肠组织在变态期活跃的发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变态期 中肠组织 蛋白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AQ技术探究不同毒力猫杯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蛋白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帅 臧铭慧 周振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1-1268,共8页
为研究不同毒力猫杯状病毒(FCV)感染宿主细胞后蛋白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特征和潜在关键蛋白。本实验将FCV强毒株2280与弱毒株F9分别接种猫肾细胞(F81)24 h后,收获细胞裂解液,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分析... 为研究不同毒力猫杯状病毒(FCV)感染宿主细胞后蛋白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特征和潜在关键蛋白。本实验将FCV强毒株2280与弱毒株F9分别接种猫肾细胞(F81)24 h后,收获细胞裂解液,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分析不同毒力FCV感染细胞后差异表达的蛋白,并经基因本体论(GO)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差异表达蛋白参与的信号通路及其相互作用。从差异表达蛋白中选取2个蛋白通过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共筛选出103个核心差异蛋白,其中表达上调蛋白39个,表达下调蛋白64个。GO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应答、活性氧代谢调控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差异蛋白显著富集于NF-κB、IL-17、p53、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Western blot验证IVNS1ABP和EIF4B两个差异表达蛋白的表达变化与iTRAQ结果一致,证明iTRAQ技术结果可靠。上述结果表明,致炎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显著改变与FCV 2280株与F9株毒力差异相关。本实验为进一步探究FCV毒力差异机制及该病毒感染的防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 ITRAQ 差异表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豆响应低温胁迫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3
作者 唐军 王文强 +3 位作者 陈志坚 马向丽 毕玉芬 郭凤根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3,共12页
木豆为热带及部分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食饲兼用作物,南方低温会导致木豆的减产,开展木豆的耐寒性研究可为耐寒木豆新品种培育提供数据支撑。为探究不同耐寒性木豆的蛋白表达差异特性,本试验以耐低温的缅甸木豆(MD)和低温敏感型的琼中木豆(... 木豆为热带及部分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食饲兼用作物,南方低温会导致木豆的减产,开展木豆的耐寒性研究可为耐寒木豆新品种培育提供数据支撑。为探究不同耐寒性木豆的蛋白表达差异特性,本试验以耐低温的缅甸木豆(MD)和低温敏感型的琼中木豆(QZ)种质为材料,4℃低温胁迫96 h后,进行蛋白组测序和DIA分析,结果表明:MD和QZ材料中差异表达蛋白(DEPs)分别为56个和57个;GO分析发现DEPs主要涉及催化活性、结合、细胞过程和代谢过程等,MD中显著富集在氧化还原酶活性、应激反应、信号转导等功能,QZ中显著富集在水解酶活性、水解O-糖基化合物和蓝光光感受体活性等;KEGG分析显示,DEPs涉及代谢通路、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等途径,在MD中显著富集在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内质网蛋白加工过程和RNA聚合酶途径,而在QZ中显著富集在氨基糖和核糖代谢、植物昼夜节律和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大部分DEPs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叶绿体和细胞核中。蛋白组学分析表明,过氧化物酶是参与提高木豆耐寒能力的关键蛋白,氧化还原酶活性、应激反应、信号转导、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内质网蛋白加工过程等生物学途径参与木豆响应低温胁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低温胁迫 蛋白组学 差异表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野茄M239响应黄萎病病菌侵染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4
作者 蔚亚楠 黎志彬 +5 位作者 龚亚菊 鲍锐 桂敏 杜光辉 刘家迅 吴丽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为了探索植物响应黄萎病病原菌侵染的作用机制,以黄萎病高感野茄材料大理野茄(M239)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方法,首先测定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0,6,12,24,48 h的根部4个关键生理指标,即过氧化物酶(POD)、过... 为了探索植物响应黄萎病病原菌侵染的作用机制,以黄萎病高感野茄材料大理野茄(M239)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方法,首先测定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0,6,12,24,48 h的根部4个关键生理指标,即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变化。结果确定接种大丽轮枝菌后12,24 h为蛋白组分析取样的关键时间点;在此基础上,利用iTRAQ技术分析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根部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与清水接种(CK)相比,M239接种大丽轮枝菌后12 h有463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其中305个下调,158个上调;接种后24 h,有456个DEPs被病原菌诱导表达,包括296个下调,160个上调。这些蛋白主要富集在碳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新陈代谢等途径。通过与已报道的黄萎病抗性材料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M239在响应大丽轮枝菌的侵染过程中,参与防御响应的蛋白数量和代谢通路较少,未能形成有效的防御网络,最终表现为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茄 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iTRAQ技术 差异表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乳冷藏过程中差异表达蛋白的表征与比较分析
5
作者 庄姣 剧柠 +6 位作者 朱晓雪 李亚凤 丁雨红 高岩 陈彦辉 齐瑾 杨秉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5-232,共8页
采用数据独立采集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4℃冷藏6 d的原料乳差异蛋白质组成及其生物学功能。冷藏过程中,共鉴定到902种蛋白质。其中,冷藏前期(d 0 vs d 3)和冷藏后期(d 3 vs d 6)分别筛选出70种和71种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冷... 采用数据独立采集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4℃冷藏6 d的原料乳差异蛋白质组成及其生物学功能。冷藏过程中,共鉴定到902种蛋白质。其中,冷藏前期(d 0 vs d 3)和冷藏后期(d 3 vs d 6)分别筛选出70种和71种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冷藏前期差异蛋白具有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刺激反应和细胞组织的调控等功能,主要参与了细胞的生物学过程;冷藏后期差异蛋白具有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和RNA代谢过程的调节等功能,主要参与了糖代谢途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分析表明,细胞分裂控制蛋白42同源物(CDC42)是两个冷藏阶段共有的关键节点蛋白,该蛋白与细胞的吞噬作用密切相关。上述结果揭示了冷藏过程中的蛋白质组成差异和功能的多样性,为原料乳的冷藏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原料乳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乳 冷藏 蛋白组学 差异表达蛋白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古菌Haloferax sp. H4蛋白质表达差异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杰 高凯 +1 位作者 陈晨 陈绍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599-7600,共2页
[目的]研究嗜盐古菌Haloferax sp.H4在不同环境中的蛋白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不同NaCl浓度、pH、温度、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H4菌株蛋白表达差异。[结果]H4菌株在不同NaCl浓度、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 [目的]研究嗜盐古菌Haloferax sp.H4在不同环境中的蛋白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不同NaCl浓度、pH、温度、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H4菌株蛋白表达差异。[结果]H4菌株在不同NaCl浓度、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蛋白表达存在明显特异性;而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其蛋白表达差异性不明显。[结论]嗜盐古菌对不同环境因子的调控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古菌 HALOFERAX sp.H4 蛋白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毛虫取食和剪叶刺激胁迫下油松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银翠 周国娜 +2 位作者 张斌 陈明叶 高宝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75,共8页
【目的】研究自然环境条件下剪叶和油松毛虫不同取食刺激程度双重诱导对油松体内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揭示油松诱导防御反应的蛋白质基础。【方法】在河北省平泉县的油松-山杏混交林中,选取15年生左右生长势一致的油松,进行树上套笼饲养10... 【目的】研究自然环境条件下剪叶和油松毛虫不同取食刺激程度双重诱导对油松体内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揭示油松诱导防御反应的蛋白质基础。【方法】在河北省平泉县的油松-山杏混交林中,选取15年生左右生长势一致的油松,进行树上套笼饲养10头、30头油松毛虫和剪叶处理,以未处理油松为对照,采用双向电泳法测定油松体内蛋白质表达差异。【结果】通过蛋白质点表达量的计算,与对照相比,油松毛虫取食及剪叶刺激后,均有特异表达蛋白点、消失蛋白点、上调蛋白点及下调蛋白点,但不同处理间蛋白点的表达差异不同。对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数据库检索结果表明,油松毛虫取食后特异表达的蛋白点是叶绿体ATP合酶CF0β亚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噻唑生物合成酶、Lhcb5蛋白、ATP合酶β亚基以及蛋白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下调表达的蛋白点是蛋白酶亚基和假定蛋白CL304Contig1_01;剪叶刺激后特异表达的蛋白点是tau蛋白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Rubisco加氧酶,下调表达的蛋白点是磷酸甘油酸激酶Ⅰ和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进一步分析表明,取食刺激处理后,胁迫和防御相关蛋白高度表达,并且30头松毛虫取食后,与蛋白合成相关的蛋白质也特异表达;剪叶处理后,胁迫和防御相关蛋白也有特异表达,而且能量代谢相关蛋白下调。说明取食和创伤刺激可明显诱导油松防御有关蛋白的表达、光合作用的增强、蛋白质的合成和能量代谢的降低等防御反应。【结论】取食和剪叶刺激可明显诱导油松防御有关蛋白的高表达、促进光合作用的增强和蛋白质的合成,降低能量代谢等,这些变化应是构成油松防御反应的蛋白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油松毛虫 诱导防御反应 取食 剪叶 蛋白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穴针刺预防应激性胃溃疡的效应比较及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朝辉 单纯筱 +2 位作者 周丹 严兴科 王富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1-447,F0002,共8页
目的:观察不同配穴的预防性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组织损伤情况及蛋白质谱的影响,阐明不同配穴针刺预防应激性胃溃疡效果,获得相关差异表达蛋白。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捆绑对照组、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组、募... 目的:观察不同配穴的预防性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组织损伤情况及蛋白质谱的影响,阐明不同配穴针刺预防应激性胃溃疡效果,获得相关差异表达蛋白。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捆绑对照组、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组、募穴组、下合穴组、合募配穴组、背俞穴组和俞募配穴组,每组15只。各组大鼠针刺后采用水浸-束缚法制备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形态学表现,计算溃疡指数;提取胃组织蛋白,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胃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的蛋白进行梯度分离,采用纳升级电喷雾高效液相仪联合LTQ线性离子阱质谱仪(Eksigent-Thermo LTQ-MS)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合募配穴组大鼠溃疡指数低于募穴组、下合穴组、背俞穴组和俞募配穴组(P<0.05)。筛选出的感兴趣差异表达蛋白有以下几种:①酶类,包括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碳酸酐酶1(Car1)、碳酸酐酶3(Car3)、乌头合酶(Aco2)、α-烯醇化酶(Eno1)、β烯醇化酶(Eno3)和γ烯醇化酶;②运动(骨架)蛋白质,包括alpha 1肌动蛋白(Actc1)、β肌动蛋白(Actb)、α肌动蛋白(Acta1)和相对分子质量为43 000的蛋白质(Actg2);③运输蛋白质,包括血清铁传递蛋白(TF亚型1)和钙网蛋白(Calr);④热休克蛋白,包括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的热休克蛋白(Hspe1)。结论:合募配穴预防应激性胃溃疡效果优于单穴组及俞募配穴组,机制可能与多种蛋白的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募配穴 针刺 应激性胃溃疡 差异表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杂交种与亲本雌穗花器官形成期蛋白差异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宝健 宋方威 +3 位作者 冯万军 隋志鹏 孙其信 倪中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5-854,共10页
为探讨玉米穗粒数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制,以玉米强优势杂交种豫玉22及其亲本综3和87-1的花器官形成期雌穗为材料,采用高通量的2-DE和MALDI TOF MS技术,建立蛋白差异表达谱,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质谱鉴定。结果显示,在检测到的1290个蛋白... 为探讨玉米穗粒数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制,以玉米强优势杂交种豫玉22及其亲本综3和87-1的花器官形成期雌穗为材料,采用高通量的2-DE和MALDI TOF MS技术,建立蛋白差异表达谱,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质谱鉴定。结果显示,在检测到的1290个蛋白点中,有114个(8.84%)在杂交种与亲本之间的表达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表现单亲沉默、偏高亲、中亲表达、偏低亲、杂种上调、杂种下调、亲本特异和杂种特异表达模式的蛋白点分别为27、25、15、13、11、11、10和2个。另外,成功鉴定出其中的104个差异表达蛋白点,涉及代谢、信号转导、能量、转录、蛋白质合成、蛋白运输与储藏、细胞生长与分裂、细胞结构、抗病防御、次生代谢、转座子及功能未知和假定蛋白等12个功能类别。玉米杂交种与亲本蛋白在丰度上的明显差异及涉及多个功能类别,可能与玉米穗粒数杂种优势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雌穗 杂种优势 蛋白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差异蛋白表达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余永芳 赵丹丹 +3 位作者 李玉琴 牛银银 田保明 臧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91,112,共4页
以油菜品种中油821为材料,利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足磷和缺磷条件下油菜幼苗叶片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而为揭示油菜耐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经电泳、PDQuest分析后,缺磷处理下差异显著的蛋白质点有38个,19个表达量显著上调... 以油菜品种中油821为材料,利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足磷和缺磷条件下油菜幼苗叶片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而为揭示油菜耐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经电泳、PDQuest分析后,缺磷处理下差异显著的蛋白质点有38个,19个表达量显著上调,19个显著下调。磷胁迫下蛋白表达量的差异说明逆境下植物体可通过多种蛋白的协调作用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磷胁迫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学 差异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绒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慧琴 金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9期46-47,共2页
绒山羊以其独特的绒毛产品而成为重要的经济动物,在动物生产中享有重要的地位。绒毛的质地如柔软度、光泽度、保暖度等指标都与绒蛋白有直接的关系。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在绒蛋白方面所做的主要研究,以便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 绒山羊以其独特的绒毛产品而成为重要的经济动物,在动物生产中享有重要的地位。绒毛的质地如柔软度、光泽度、保暖度等指标都与绒蛋白有直接的关系。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在绒蛋白方面所做的主要研究,以便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羊绒蛋白 蛋白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质的方法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吉村 药立波 赵忠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36,共4页
分离和鉴定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质不仅有助于发现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 ,更有助于揭示某些疾病的发生机理 .目前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主要有差异显示PCR方法 (differentialdisplayRT PCR ,DDRT PCR)、消减杂交法 (subtractivehybridizati... 分离和鉴定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质不仅有助于发现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 ,更有助于揭示某些疾病的发生机理 .目前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主要有差异显示PCR方法 (differentialdisplayRT PCR ,DDRT PCR)、消减杂交法 (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H )、基因芯片技术 (DNAchiptechnique)和基因表达的系统分析 (serialanalysisofgeneexpression ,SAGE)等 ,其中消减杂交法中又先后建立了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 (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 ,RDA)、抑制消减杂交法 (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SH)和获得全长基因的消减杂交法 (full length gene obtainable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的方法主要有双向电泳技术(two dimentionalgelelectrophoresis)和噬菌体全套抗体库技术 (phagedisplayantibodyrepertoirelibrarytechnique)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 ,各有利弊 ,研究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差异表达基因 差异表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两种不同形态藻丝体的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重阳 沈晓文 +2 位作者 赵振坤 吴韩志 徐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52-1157,共6页
从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中分离纯化获得了螺旋形和直线形两种不同形态的藻丝体.通过对二者光合作用的研究发现,螺旋形藻丝体具有较高的光饱和光合作用速率(PmChla)和光饱和点,比直线形藻丝体更能适应较高光强的环境;而直线形... 从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中分离纯化获得了螺旋形和直线形两种不同形态的藻丝体.通过对二者光合作用的研究发现,螺旋形藻丝体具有较高的光饱和光合作用速率(PmChla)和光饱和点,比直线形藻丝体更能适应较高光强的环境;而直线形藻丝体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能在更低的光强下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对两种不同形态藻丝体的总蛋白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了9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和数据库检索,结果表明,3个蛋白与肽聚糖代谢有关,2个蛋白与光合作用有关,1个蛋白与细胞分裂调控相关,1个蛋白为外膜通道蛋白,2个蛋白为功能未知的假想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形态差异 光合作用 双向电泳 差异表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组织和胰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红 狄扬 +2 位作者 陈耀辉 傅德良 杨芃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2-307,共6页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生物质谱技术,对12对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品、3个胰腺良性疾病样品、3个正常胰腺组织样品的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和鉴定,获得了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鉴定了胰腺癌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发现了30个差异...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生物质谱技术,对12对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品、3个胰腺良性疾病样品、3个正常胰腺组织样品的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和鉴定,获得了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鉴定了胰腺癌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发现了3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应用MALDI-TOF-MS/MS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鉴定,共有24个蛋白质得到鉴定,其中15个蛋白质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9个蛋白质表达下调.这些蛋白质与胰腺癌的发生相关,可能成为胰腺癌的分子标志物和药物治疗的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蛋白质组差异表达 双向凝胶电泳 生物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麦47幼苗叶片水分胁迫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锋贵 金秀锋 +5 位作者 叶石 任万杰 张帆 鞠丽萍 王宏礼 张晓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6-572,共7页
为了从蛋白质水平进一步揭示小麦抗旱机理,以旱地小麦品种晋麦47为试验材料,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质谱鉴定技术,研究幼苗在正常供水与水分胁迫(-0.5 MPa的PEG-6000溶液处理48h)后叶片蛋白质组表达谱间的差异,分析水分胁迫差异表... 为了从蛋白质水平进一步揭示小麦抗旱机理,以旱地小麦品种晋麦47为试验材料,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质谱鉴定技术,研究幼苗在正常供水与水分胁迫(-0.5 MPa的PEG-6000溶液处理48h)后叶片蛋白质组表达谱间的差异,分析水分胁迫差异表达的蛋白种类及其功能。研究发现,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处理两种条件下,幼苗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均可重复检测到850个蛋白点;31个蛋白点在两种供水水平间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7个蛋白点在水分胁迫处理下表达量明显增加,14个蛋白点表达量明显减少。对这些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并利用Mascot软件在NCBInr数据库搜索,最终有26个蛋白点被成功鉴定;其中,未知功能蛋白7个;已知功能蛋白19个,主要涉及能量、代谢、抗病与防御、细胞结构、转录与翻译以及信号转导等功能类别。结果表明,小麦体内的多个代谢及调控途径参与了对干旱的应激反应。最后,本文还对鉴定到的差异蛋白点与水分胁迫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水分胁迫 双向电泳 差异表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aq技术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提取物作用下铜绿微囊藻细胞差异表达蛋白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莹莹 白羽 +1 位作者 王艳 孔海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22-1830,共9页
为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提取物对藻类生长抑制作用的分子机理,应用iTraq技术结合LC-MS-MS,分析了铜绿微囊藻细胞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共鉴定出261种差异蛋白(变化倍数≥1.5),其中表达上调的220种,表达下调的41种.GO功能分类显示,加拿大一枝... 为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提取物对藻类生长抑制作用的分子机理,应用iTraq技术结合LC-MS-MS,分析了铜绿微囊藻细胞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共鉴定出261种差异蛋白(变化倍数≥1.5),其中表达上调的220种,表达下调的41种.GO功能分类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提取物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过程、蛋白质催化和结合功能等方式抑制藻细胞生长.KEGG通路分析表明,通路大类中富集程度位于前3位的均是代谢通路,包括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通路中富集程度最高的是糖酵解/糖异生通路.本研究发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提取物对藻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分子靶点,为从分子层面阐明其抑藻作用提供参考,也为研究植物化感物质的抑藻机理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raq标记 化感作用 差异表达蛋白 抑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及不同世代龙须菜可溶性总蛋白的差异表达初探
17
作者 蔡文龙 孟春晓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62-465,共4页
以采自广东、福建和青岛海域的龙须菜雌配子体、栽培和野生龙须菜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它们的形态和适应性差别,并研究了各样品可溶性总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这些样品之间不仅在形态和适应性方面有较大差异,而且至少有16种可溶性蛋白... 以采自广东、福建和青岛海域的龙须菜雌配子体、栽培和野生龙须菜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它们的形态和适应性差别,并研究了各样品可溶性总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这些样品之间不仅在形态和适应性方面有较大差异,而且至少有16种可溶性蛋白在它们之间差异表达,这为龙须菜遗传育种提供了更可信的分子标识。该方法有望成为比传统的形态鉴定和分子标记更简便、有效的含胶藻鉴定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形态 适应性 蛋白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毒素蛋白CagA诱导的蛋白的差异表达分析及其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娴 周建奖 +3 位作者 谢渊 赵艳 徐文杰 王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25-1132,共8页
为了研究胃癌细胞中幽门螺杆菌(Hp)毒素蛋白CagA诱导的蛋白差异表达及其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用Hp感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AGS及用含CagA基因的表达载体稳定转染SGC-7901细胞,构建3组实验模型.提取各组细胞的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 为了研究胃癌细胞中幽门螺杆菌(Hp)毒素蛋白CagA诱导的蛋白差异表达及其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用Hp感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AGS及用含CagA基因的表达载体稳定转染SGC-7901细胞,构建3组实验模型.提取各组细胞的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筛选3组重叠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进行质谱鉴定.共获得13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上调蛋白质73个,下调蛋白质62个.鉴定出1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有6个差异表达蛋白是首次发现,它们主要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和信号转导等.最后定量检测了这10个差异表达蛋白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发现有4个基因高表达和1个基因低表达.本结果将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癌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蛋白差异表达 胃癌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约氏疟原虫前后大劣按蚊血淋巴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英 张锡林 +4 位作者 段建华 许颖 张艳玲 张健 黄复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735-1738,共4页
目的获得并分析感染约氏疟原虫前后大劣按蚊血淋巴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利用二维电泳方法分别分离感染约氏疟原虫前后的大劣按蚊血淋巴蛋白,进行考马斯亮蓝染色,并利用PDQuest 2D E lite软件分析和比较凝胶结果;对感染约氏疟原虫前后的... 目的获得并分析感染约氏疟原虫前后大劣按蚊血淋巴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利用二维电泳方法分别分离感染约氏疟原虫前后的大劣按蚊血淋巴蛋白,进行考马斯亮蓝染色,并利用PDQuest 2D E lite软件分析和比较凝胶结果;对感染约氏疟原虫前后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质谱分析,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利用M ascot软件系统,在Sw iss-Prot等数据库中检索和分析所获得的肽质量指纹图谱。预测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和在卵囊黑化中的功能。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二维电泳图,感染组凝胶可见120个蛋白点,正常组凝胶可见95个蛋白点,二者比较分析后发现有37个差异蛋白点;质谱分析获得3个肽质量指纹图谱,于蛋白数据库检索后未发现匹配分值很高的相关蛋白,其中差异蛋白点1与冈比亚按蚊一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获得了感染约氏疟原虫前后大劣按蚊血淋巴的差异蛋白和部分差异蛋白的相关信息,这为从蛋白水平认识蚊媒和疟原虫的相互关系和更深入地利用大劣按蚊-约氏疟原虫模型开展卵囊黑化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电泳 差异表达蛋白 约氏疟原虫 大劣按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差异表达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明理 刘新宇 +3 位作者 杨金亮 王黎明 张勇刚 胡火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220,共9页
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前后的大鼠脊髓全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借助PDQuest软件从中找出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质谱,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成功鉴定出18种蛋白质.脊髓损伤3d后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巨噬细胞... 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前后的大鼠脊髓全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借助PDQuest软件从中找出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质谱,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成功鉴定出18种蛋白质.脊髓损伤3d后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S期激酶相关蛋白1、热休克蛋白27、多配体蛋白聚糖3、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膜联蛋白Ⅲ、腺苷酸激酶1、半乳凝素3、丙酮酸脱氢酶、磷脂酶B、嗜铬粒蛋白A、热休克蛋白70凝结蛋白1;同时表达下调的蛋白质有磷酸丙糖异构酶、神经鞘氨醇磷酸化受体、热休克蛋白10、肽酰-脯氨酰-顺反式异构酶A.多数差异蛋白质涉及到神经细胞的增殖、凋亡、应激反应等过程,为进一步阐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和修复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差异表达蛋白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学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