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脱落酸受体VvPYL4互作蛋白的筛选及互作蛋白基因表达
1
作者 刘丽 王辉 +2 位作者 关天舒 李柏宏 于舒怡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8-197,共10页
【目的】ABA受体PYRl/PYLs/RCARs在ABA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葡萄VvPYL4的互作蛋白,探究VvPYL4在葡萄应答霜霉病菌胁迫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以霜霉病菌侵染‘贝达’葡萄叶片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构... 【目的】ABA受体PYRl/PYLs/RCARs在ABA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葡萄VvPYL4的互作蛋白,探究VvPYL4在葡萄应答霜霉病菌胁迫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以霜霉病菌侵染‘贝达’葡萄叶片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构建诱饵表达载体pGBKT7-VvPYL4,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从cDNA文库中筛选与VvPYL4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候选互作蛋白基因在葡萄霜霉病菌诱导下的表达模式,并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进行互作蛋白的验证。【结果】构建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库容为7.16×107 CFU/mL,重组率100%,插入片段大小在1000 bp左右。成功构建诱饵表达载体pGBKT7-VvPYL4,且在酵母细胞中无自激活活性。诱饵载体与酵母双杂交文库共转酵母AH109菌株后,经多次筛库、测序、BLAST比对和回转验证,最终获得53个候选互作蛋白,这些蛋白涉及信号转导、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胁迫响应等多个方面。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编码4个蛋白的基因均受葡萄霜霉病菌诱导表达。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发现,在共转pSPYCEPP2C24和pSPYNE-PYL4表达载体的本氏烟草叶片中可观察到强烈的黄色荧光信号,表明PYL4与PP2C24蛋白之间能够发生相互作用。【结论】成功构建霜霉病菌侵染葡萄叶片的cDNA文库,并筛选出53个与VvPYL4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其中4个编码蛋白的基因均响应葡萄霜霉病菌的胁迫诱导,验证了VvPYL4与PP2C24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 脱落酸受体PYL4 cDNA文库筛选 酵母双杂交系统 双分子荧光互补 互作蛋白 蛋白磷酸酶2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蛋白磷酸酶TOPP4的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纯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玮 管利萍 +3 位作者 张静 陈亮 李猛 侯岁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37-1943,共7页
以拟南芥野生型Col-0为材料,对其I型蛋白磷酸酶(TOPP)家族进行序列分析,对家族成员之一的TOPP4进行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纯化。结果显示:(1)该研究构建出原核表达载体pEGM-4T-3-TOPP4和pET-28a-GFP-N150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 以拟南芥野生型Col-0为材料,对其I型蛋白磷酸酶(TOPP)家族进行序列分析,对家族成员之一的TOPP4进行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纯化。结果显示:(1)该研究构建出原核表达载体pEGM-4T-3-TOPP4和pET-28a-GFP-N150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2)经IPTG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为62kD的GST-TOPP4和分子量约为34kD的His-GFP-N150可溶性重组蛋白。(3)纯化的重组蛋白GST-TOPP4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后,获得了效价大于1∶400 000的多克隆抗体血清。(4)抗体血清经连接了His-GFP-N150蛋白的溴化氢活化的树脂纯化,得到特异性较高的anti-TOPP4多克隆抗体。研究认为,该研究纯化出了特异的TOPP4蛋白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蛋白磷酸酶 TOpp4 多克隆抗体 抗体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基因VvCBL4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余义和 李秀珍 +4 位作者 郭大龙 杨英军 李桂荣 李学强 张国海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5-392,共8页
【目的】在京秀(Vitis vinifera‘Jingxiu’)葡萄中克隆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基因Vv CBL4及其启动子,分析Vv CBL4的表达特性与逆境胁迫的关系。【方法】用RACE技术克隆Vv CBL4的全长,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v CBL4在不同逆境下的表达;用... 【目的】在京秀(Vitis vinifera‘Jingxiu’)葡萄中克隆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基因Vv CBL4及其启动子,分析Vv CBL4的表达特性与逆境胁迫的关系。【方法】用RACE技术克隆Vv CBL4的全长,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v CBL4在不同逆境下的表达;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Vv CBL4的启动子,在烟草叶片中瞬时表达分析Vv CBL4启动子的活性。【结果】Vv CBL4全长为959 bp,ORF为642 bp,编码213个氨基酸,具有3个EF手钙结合结构域。Vv CBL4在根部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果实。Vv CBL4的转录本能对干旱、低温和盐胁迫处理快速做出响应。Vv CBL4启动子富含与逆境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干旱、低温和盐胁迫处理能够增强启动子活性。【结论】获得Vv CBL4及其启动子序列,Vv CBL4的表达能对逆境胁迫做出响应,Vv CBL4启动子的活性受逆境胁迫诱导,说明Vv CBL4在葡萄逆境胁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 VvCBL4 逆境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2A在三氧化二砷诱导NB4、MR2细胞株凋亡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喜慧 欧阳建 +1 位作者 谢品浩 陈军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021-1025,共5页
本研究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诱导NB4、MR2细胞凋亡过程中蛋白磷酸酶2A(PP2A)活性与表达的变化。不同浓度ATO单用或与冈田酸(OKA)联合作用于NB4、MR2细胞,然后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 本研究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诱导NB4、MR2细胞凋亡过程中蛋白磷酸酶2A(PP2A)活性与表达的变化。不同浓度ATO单用或与冈田酸(OKA)联合作用于NB4、MR2细胞,然后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丝/苏氨酸磷酸化酶检测试剂盒分析药物对细胞内PP2A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P2A各亚基表达。结果表明:蛋白磷酸酶抑制剂OKA能明显增强ATO对NB4、MR2细胞的增殖抑制;OKA能促进ATO诱导的NB4、MR2细胞凋亡;ATO诱导NB4、MR2细胞凋亡过程中PP2A活性均下降,且随ATO浓度的增加PP2A活性下降越明显;与OKA连用后PP2A活性下降更加明显;在ATO诱导NB4、MR2细胞凋亡过程中,PP2A/A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而B和C亚基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结论:在ATO诱导的NB4、MR2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PP2A/A表达减少,PP2A活性降低,且随ATO浓度增加PP2A活性下降越明显,抑制PP2A活性有助于ATO诱导的NB4、MR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2A NB4细胞株 MR2细胞株 三氧化二砷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4在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中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秀清 龙治涛 +2 位作者 宁丽峰 孙玲玲 桑建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30-737,共8页
蛋白磷酸酶4(PP4)是PP2A亚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已有研究表明PP4在果蝇与线虫中参与了中心体成熟,但作为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PP4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确切功能至今仍知之甚少.选择人肺癌细胞A549为材料,转染发夹型siRNA表达质粒,... 蛋白磷酸酶4(PP4)是PP2A亚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已有研究表明PP4在果蝇与线虫中参与了中心体成熟,但作为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PP4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确切功能至今仍知之甚少.选择人肺癌细胞A549为材料,转染发夹型siRNA表达质粒,筛选鉴定获得了PP4表达抑制细胞株,然后对细胞的形态、生长特性及有丝分裂过程进行观察分析.与对照细胞相比,发现其生长速率明显减慢,细胞群体中DNA含量为4N的细胞比率明显增高.这一结果是由细胞群体中出现了高比例的多核细胞造成的,进一步的分析揭示,高比例多核细胞的产生是由于PP4表达下降,致使细胞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受到严重干扰所导致的.由此推测PP4对于保证细胞有丝分裂及胞质分裂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PP4受到抑制将会导致多核细胞的产生,进而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49 细胞周期 蛋白磷酸酶4(pp4)微管 有丝分裂 胞质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4在棕榈酸降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NOS Ser633位点磷酸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秦思 张倩 +4 位作者 王敬杰 于敏 骆妍蓓 丁菁 陆德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3-809,共7页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4(protein phosphatase 4,PP4)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引起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Ser633位点磷酸化水平降低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4(protein phosphatase 4,PP4)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引起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Ser633位点磷酸化水平降低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终浓度为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和200μmol/L的PA处理HUVECs 36 h,另用100μmol/L PA处理HUVECs 12 h、24 h、36 h和48 h,用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家族抑制剂福司曲星(fostriecin,FST)20 nmol/L或冈田酸(okadaic acid,OA)5 nmol/L分别预处理细胞30 min,然后用蛋白磷酸酶4催化亚基(protein phosphatase 4 catalytic subunit,PP4c)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和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protein phosphatase 2A catalytic subunit,PP2Ac)siRNA分别转染HUVECs。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NOS总蛋白、PP4c和PP2Ac蛋白表达水平及eNOS Ser633磷酸化水平,用DAF-FM 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PA(终浓度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和200μmol/L)处理HUVECs 36 h后,eNOS Ser633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100μmol/L PA处理HUVECs 24 h、36 h和48 h后eNOS Ser633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eNOS总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2)与control组相比,FST和OA预处理均可逆转PA处理引起的eNOS Ser633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和细胞内NO产量减少(P<0.05);各组间eNOS总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3)与siControl组相比,si-PP4c转染组PP4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时eNOS Ser633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P<0.05);si-PP2Ac转染组PP2A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eNOS Ser633磷酸化水平表达无显著差异;各组间eNOS总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PA可显著降低HUVECs中eNOS Ser633磷酸化水平及NO产量,其机制可能是由于PA诱导PP2A家族中的PP4而不是PP2A激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蛋白磷酸酶4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磷酸 蛋白磷酸酶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苏氨酸磷酸蛋白磷酸酶4C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耿志军 黄菊 +7 位作者 李晴晴 周芷萱 李静 张小凤 王炼 王月月 宋雪 左芦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1-729,共9页
目的分析丝氨酸/苏氨酸磷酸蛋白磷酸酶4C(PPP4C)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 目的分析丝氨酸/苏氨酸磷酸蛋白磷酸酶4C(PPP4C)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PPP4C和Ki-67的表达水平。培养BGC823和HGC27胃癌细胞,分别转染PPP4C敲减、过表达和对照慢病毒载体,分析PPP4C对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机制。结果PPP4C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01),且与肿瘤的恶性进展呈正相关(P均<0.01)。单因素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PP4C高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基因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提示PPP4C生物学功能可能与细胞周期有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PPP4C与Ki-67的表达量呈正相关(P<0.001)。上调PPP4C增加S期胃癌细胞比例和减缓G2/M期阻滞,并促进细胞增殖以及Cyclin D1和细胞分裂蛋白激酶6(CDK6)、p53的表达(P均<0.05);下调PPP4C减少S期胃癌细胞比例和促进G2/M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以及Cyclin D1、CDK6和p53的表达(P均<0.05)。p53抑制剂促进PPP4C敲减组BGC823和HGC27胃癌细胞的增殖(P<0.001,P<0.001),p53激活剂抑制PPP4C过表达组BGC823和HGC27胃癌细胞的增殖(P<0.001,P=0.002)。结论PPP4C在胃癌中高表达且影响患者预后,其可能通过抑制p53信号通路增加S期胃癌细胞比例和减缓G2/M期阻滞,进而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丝氨酸/苏氨酸磷酸蛋白磷酸酶4C 预后 细胞周期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微管相关蛋白4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在细胞中的表达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房亚东 徐雪 +6 位作者 党永明 郑霁 张西联 张家平 陈渝 张琼 黄跃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80-882,共3页
目的构建大鼠微管相关蛋白4(m icrotubu le-ossoc iated prote in 4,MAP4)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新生大鼠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进行表达和鉴定,为真核表达及有关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设计1对引物,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 目的构建大鼠微管相关蛋白4(m icrotubu le-ossoc iated prote in 4,MAP4)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新生大鼠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进行表达和鉴定,为真核表达及有关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设计1对引物,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大鼠心肌细胞总mRNA中扩增出MAP4 cDNA,并将MAP4 cDNA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2中,构建pShuttle2-MAP4表达质粒。将此表达质粒扩增纯化酶切获得含有目的片段MAP4 cDNA的表达盒与Ad-eno-X V iru l DNA重组并线性化后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产生大鼠MAP4重组腺病毒。并且转染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表达鉴定。结果扩增所得的MAP4 cDNA片段经酶切鉴定、PCR扩增、DNA测序最终确定为大鼠MAP4基因,所得大鼠MAP4重组腺病毒滴度为2.3×108pfu/m l。转染原代心肌细胞48 h后MAP4表达显著增强。结论为研究MAP4的生物学活性及功能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4 腺病毒 CDNA 微管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蓖麻毒蛋白B链基因RBL463-4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能章 潘国庆 +3 位作者 李田 贾立丽 邓远洪 周泽扬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7-961,共5页
基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基因组中发现的蓖麻毒素B链(ricin B chain)序列数据设计引物,提取感染Nb第8天的家蚕幼虫中肠组织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RBL463-4基因,并将其克隆进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构建重组酵... 基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基因组中发现的蓖麻毒素B链(ricin B chain)序列数据设计引物,提取感染Nb第8天的家蚕幼虫中肠组织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RBL463-4基因,并将其克隆进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构建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R4。重组质粒pPIC-R4经SacⅠ线性化后,电击导入毕赤酵母X33中,利用博莱霉素(zeocin)筛选获得重组酵母X33/RBL463-4。以2%甲醇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出现25kD和20kD2种蛋白,其中25kD蛋白与预测融合蛋白大小一致,表明获得了RBL463-4的融合蛋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RBL463-4蛋白在家蚕微孢子虫侵染宿主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孢子虫 蓖麻毒素B链蛋白 RBL463-4基因 毕赤酵母表达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静 赵金银 +6 位作者 陈志霞 钟巍 李龙芸 刘利成 胡小许 陈唯军 王孟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3-649,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进行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方法首先,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ALK常见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设计引物和Taq...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进行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方法首先,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ALK常见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设计引物和Taqman水解探针。然后,以包含EML4-ALK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的假病毒颗粒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后,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标本,其中包含3例ALK-荧光原位杂交(FISH)(+)样本。结果在无背景RNA干扰情况下,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达10拷贝/!l。在500拷贝/!l的野生型背景RNA下,其敏感性达1%,在5000拷贝/!l的野生型背景RNA下,其敏感性达0.5%。对于检测特异性,以正常人白细胞及血浆RNA为研究对象,均未见非特异性扩增。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标本进行检测,47例阴性标本检测均为阴性,3例ALK-FISH(+)标本2例检测阳性,1例未检出,未检出原因与标本RNA提取失败有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以及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4N端蛋白序列分析与真核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黎霞 张鹏 +1 位作者 张建军 安健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2-66,共5页
[目的]为了获得重组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4N端蛋白。[方法]根据Genebank设计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4N端基因特异引物,RT-PCR扩增该基因,经Blast与Genebank公布的该基因比对,而后构建该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EtMIC4N,用毕赤酵母表达系... [目的]为了获得重组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4N端蛋白。[方法]根据Genebank设计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4N端基因特异引物,RT-PCR扩增该基因,经Blast与Genebank公布的该基因比对,而后构建该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EtMIC4N,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小规模表达该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的蛋白鉴定,再以摇瓶的方式进行大规模表达。[结果]RT-PCR扩增获得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4N端基因序列,大小为773 bp,经比较,与目的基因开放阅读框相似度99.5%,其中有4个碱基发生突变,1个gap。PCR证实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电转后的毕赤酵母用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发现在上清中有45 kD的条带,说明成功表达该蛋白,且该表达系统可持续获得较高纯度的目的蛋白,以摇瓶的方式进行大规模表达,每升能够纯化到约10 mg的目的蛋白。[结论]毕赤酵母成功表达重组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4N端蛋白,为该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毕赤酵母 线4N端蛋白 序列分析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微RNA-191、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糖类抗原72-4水平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微RNA-191(microRNA-191,miR-191)、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s antigen 21-1,CYFRA21-1)、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水平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2017年... 目的探究血清微RNA-191(microRNA-191,miR-191)、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s antigen 21-1,CYFRA21-1)、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水平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15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和121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别纳入恶性组和良性组,另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组。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受试者血清miR-191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YFRA21-1、CA72-4水平。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R-191、CYFRA21-1、CA72-4水平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血清miR-191、CYFRA21-1、CA72-4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均P<0.05)。恶性组患者血清miR-191、CYFRA21-1、CA72-4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均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miR-191、CYFRA21-1、CA72-4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高、中、低分化患者血清miR-191、CYFRA21-1、CA72-4水平依次显著升高(均P<0.05)。血清miR-191、CYFRA21-1、CA72-4预测卵巢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65、0.807、0.770,均明显低于三者联合检测的AUC(0.854)(Z=2.790、2.743、2.256,均P<0.05),且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最高。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miR-191、CYFRA21-1、CA72-4表达水平上调,均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临床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RNA-191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糖类抗原72-4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蛋白、水通道蛋白4和K+通道蛋白4.1在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铁戈 郭永强 +6 位作者 王明 张东亮 夏亚一 汪静 伍亚民 党跃修 张海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51-1158,共8页
目的探究微管骨架、水通道蛋白4(AQP4)和K+通道4.1(Kir4.1)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 90只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组为假手术组(n=30)和损伤组(n=60),损伤组设6 h、1 d、3d、5 d、7 d,每个亚组12只大鼠。用A... 目的探究微管骨架、水通道蛋白4(AQP4)和K+通道4.1(Kir4.1)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 90只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组为假手术组(n=30)和损伤组(n=60),损伤组设6 h、1 d、3d、5 d、7 d,每个亚组12只大鼠。用Allen打击法制备T10打击损伤模型。损伤后各时间点各组行脊髓含水量检测、脊髓HE染色,观察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行微管蛋白、AQP4和Kir4.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观察急性损伤后三组蛋白的表达变化及相对灰度值分析。结果损伤组各时间点脊髓含水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5 d时最高。HE染色显示,损伤后6 h,灰质主要以出血为主;损伤后1 d,灰质出血严重,神经元肿胀加重;损伤后3 d,灰质坏死面积加大,水肿现象明显;损伤后5 d、7 d,灰质坏死更加明显,水肿现象更加严重。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损伤后AQP4在灰质表达逐渐增高,且5 d表达为高峰,微管蛋白和Kir4.1表达趋势基本相同,为损伤后表达逐渐下降,5 d表达最低。结论脊髓损伤后微管蛋白表达与Kir4.1表达趋势相似,与AQP4表达趋势相反,可能共同参与水肿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水肿 微管 水通道蛋白4 K+通道4.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微环境下微管相关蛋白4在人表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鑫 张一鸣 +2 位作者 石小花 邱欣 樊东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426-2429,共4页
目的在缺氧微环境下观察微管相关蛋白4(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4,MAP4)在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株)中的表达变化及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早期缺氧后(1%O2,缺氧时间分别为0.5、1、3 h)MAP4... 目的在缺氧微环境下观察微管相关蛋白4(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4,MAP4)在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株)中的表达变化及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早期缺氧后(1%O2,缺氧时间分别为0.5、1、3 h)MAP4在HaCaT细胞中的表达变化;设立正常细胞组、干扰MAP4组及阴性对照组(空病毒转染),采用免疫荧光、体外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缺氧后(1%O2)其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α-微管蛋白(α-tubulin)的变化情况以及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①缺氧0.5 h,细胞中MAP4的表达会升高,随着缺氧时间延长(缺氧1、3 h),表达又迅速降低;②早期缺氧后各组细胞的微管动力学均发生变化,细胞骨架趋于松散解聚以利于迁移;③缺氧24 h后正常细胞组和阴性对照组的迁移能力较常氧24 h明显增强(P<0.05);常氧状态下,干扰MAP4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比正常细胞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明显减弱(P<0.01),缺氧后细胞迁移能力未见明显增强。结论缺氧微环境调控了HaCaT细胞MAP4的表达,进而影响了细胞微管动力学的变化,增强了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表皮细胞 迁移 微管相关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相关蛋白-4和β-微管蛋白在小鼠磨牙牙胚发育中表达的研究
15
作者 刘飞 李新明 高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5-439,共5页
目的:以小鼠磨牙为发育模型,研究其不同发育时期微管相关蛋白-4(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4,MAP-4)和β-微管蛋白(β-tubulin)的表达特点,分析两者在牙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取不同胎龄的胎鼠,制作其下颌第一磨牙切片,进行免疫... 目的:以小鼠磨牙为发育模型,研究其不同发育时期微管相关蛋白-4(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4,MAP-4)和β-微管蛋白(β-tubulin)的表达特点,分析两者在牙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取不同胎龄的胎鼠,制作其下颌第一磨牙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AP-4和β-tubulin的表达。结果:MAP-4和β-tubulin在牙胚蕾状、帽状、钟状期牙源性上皮和牙乳头内均有表达,随着发育的成熟表达逐渐增强,到硬组织形成期,二者的表达开始减弱。结论:MAP-4和β-tubulin参与了成釉器和牙乳头的发育和分化过程的调节,与牙胚细胞的增殖以及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相关蛋白-4 Β-微管蛋白 牙胚 牙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9a及水通道蛋白4与创伤性脑损伤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婷 杨娟 +1 位作者 曹双 张吉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6-719,共4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29a(miR-29a)/水通道蛋白(AQP)4在早期急性创伤性脑水肿(TBE)中的表达和术后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疾病中心收治的老年重型脑挫伤患者50例,根据术前头... 目的探究微小RNA-29a(miR-29a)/水通道蛋白(AQP)4在早期急性创伤性脑水肿(TBE)中的表达和术后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疾病中心收治的老年重型脑挫伤患者50例,根据术前头颅CT检查结果分为阴性组5例、轻度组11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14例。检测患者血清及组织miR-29a水平、组织AQP4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价患者预后情况,GCS4~5分纳入预后良好组11例,GCS<4分纳入预后不良组39例。结果阴性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组织AQP4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同时组织和血清miR-29a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P<0.01);血清和组织miR-29a相对表达量与组织AQP4蛋白表达量均呈负相关性(r=-0.748、r=-0.538,P<0.01);组织AQP4蛋白表达量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性(r=0.634,P<0.01),而血清和组织miR-29a相对表达量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性(r=-0.700、r=-0.801,P<0.01)。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组织AQP4蛋白表达量升高,组织、血清miR-29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血清miR-29a相对表达量预测患者预后不良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0.746~1.000)。结论老年患者早期急性TBE后脑水肿程度越严重,组织中AQP4表达越高,同时组织与血清中miR-29a表达越低,与术后神经功能下降有关。检测血清miR-29a相对表达量可提供一定的预后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水肿 循环RNA 水通道蛋白4 预后 数据相关性 小RNA-29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蛋白亲和力调节激酶4作为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周箭 叶和杨 +1 位作者 尹秀山 李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22-1430,共9页
微管蛋白亲和力调节激酶4(microtubule affinity-regulating kinase,MARK4)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重要成员之一,主要功能是磷酸化微管结合蛋白(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MAP),进而导致MAP从微管中分离,从而改变细胞形状,促进... 微管蛋白亲和力调节激酶4(microtubule affinity-regulating kinase,MARK4)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重要成员之一,主要功能是磷酸化微管结合蛋白(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MAP),进而导致MAP从微管中分离,从而改变细胞形状,促进细胞分裂,调控细胞周期等。研究表明,MARK4与微管束形成、神经系统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等密切相关,并且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比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代谢紊乱、癌症以及心衰心梗等疾病,因此MARK4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药物靶点。本文综述了MARK4的三维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MARK4介导的相关疾病,并且总结了MARK4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蛋白亲和力调节激酶4 微管结合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心衰心梗 代谢紊乱 药物靶点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lncRNA-Tubb4b的蛋白编码能力及其对微管基因的调控
18
作者 冯美莹 卫恒习 +1 位作者 李莉 张守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9-187,共9页
旨在探索长链非编码Tubb4b基因(lncRNA-Tubb4b)是否具有蛋白编码能力及其对Tubb4b基因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在lncRNA-Tubb4b中添加起始密码子ATG、0/1/2个的T尾和Flag标记,通过构建载体、脂质体转染和Western blot等技术对lncRNA-Tubb4b... 旨在探索长链非编码Tubb4b基因(lncRNA-Tubb4b)是否具有蛋白编码能力及其对Tubb4b基因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在lncRNA-Tubb4b中添加起始密码子ATG、0/1/2个的T尾和Flag标记,通过构建载体、脂质体转染和Western blot等技术对lncRNA-Tubb4b蛋白编码能力进行分析;随后,构建过表达载体和合成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lncRNA-Tubb4b对微管基因Tubb4b的影响。结果表明,我们扩增了添加0、1和2个T尾的Flag片段,其与lncRNA-Tubb4b融合后,成功构建到pcDNA3.1(-)载体中;转染小鼠精原细胞后发现,添加0、1和2个T尾的lncRNA-Tubb4b均没有FLAG蛋白条带;以pcDNA 3.1(-)-EGFP载体为对照,在小鼠精原细胞中过表达lncRNA-Tubb4b时,对照组细胞有荧光产生,试验组Tubb4b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地降低(P<0.01);在小鼠精原细胞中干扰lncRNA-Tubb4b表达后,极显著地提高Tubb4b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P<0.01)。这表明,lncRNA-Tubb4b确实不编码蛋白质,过表达或干扰lncRNA-Tubb4b的表达会极显著地降低或升高Tubb4b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Tubb4b 微管 Tubb4b 蛋白编码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CD4^(+)T细胞浸润、MFAP5与膀胱癌患者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庆磊 满其荣 +3 位作者 李平 王磊 王翔 程广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19-1723,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微环境中CD4^(+)T细胞浸润、微纤维相关蛋白5(MFAP5)与膀胱癌(UCB)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保存的80例UCB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D4^(... 目的:研究肿瘤微环境中CD4^(+)T细胞浸润、微纤维相关蛋白5(MFAP5)与膀胱癌(UCB)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保存的80例UCB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D4^(+)T细胞密度及MFAP5表达。分析不同临床分期、疾病分级、分化程度患者CD4^(+)T细胞密度及MFAP5表达。根据患者病灶CD4^(+)T细胞密度,将71例患者分为CD4^(+)T细胞低密度组45例(<中位数)、高密度组26例(≥中位数);根据患者病灶中MFAP5表达,将71例患者分为MFAP5低表达组48例(0~4分)、高表达组23例(5~12分)。对比分析各组患者复发、转移、生存情况(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二年生存率)。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CD4^(+)T细胞密度、MFAP5表达、阳性率均升高(P<0.05)。UCB发展过程中CD4^(+)T细胞、MFAP5表达存在明显差异,与临床分期Ta~T1期、病理分级G_(1)、G_(2)级、高分化患者相比,临床分期T_(2)~T_(4)期、病理分级G3级、低分化患者CD4^(+)T细胞密度及MFAP5表达升高(P<0.05)。与低密度组相比,高密度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缩短,二年生存率降低,复发率、转移率升高(P<0.05);与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缩短,二年生存率降低,复发率、转移率升高(P<0.05)。结论:UCB中CD4^(+)T细胞浸润、MFAP5表达与患者分期、疾病分级、分化程度呈正相关。CD4^(+)T细胞浸润密度高、MFAP5高表达患者预后复发率、转移率较高,生存率较低,是影响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环境 CD4^(+)淋巴T细胞 纤维相关蛋白5 膀胱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与骨密度的联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一平 靳思思 李金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其他相关骨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 目的探讨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其他相关骨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n=204例)入选本研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BMD,分为正常骨密度组(110例)、骨量减少组(69例)和骨质疏松组(25例)。同时确定血清RBP4和其他生物标志物。结果与正常骨密度组相比,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RBP4、体重、钙和体质量指数(bone mass index,BMI)均与BMD呈正相关。相比之下,年龄、糖尿病病程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与所有测试部位的BMD呈负相关。在未调整的分析中,年龄、性别、糖尿病持续时间、ALP与股骨颈、髋部和腰椎BMD呈负相关,而体重、BMI和RBP4与所有部位的BMD呈正相关。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根据年龄、体重、BMI和其他骨骼相关因素进行校正,结果显示,在所有部位,血清RBP4与BMD之间呈逐级递增关系。结论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骨密度组相比,调整其他因素后,在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组中患者血清RBP4与所有部位的骨密度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4 骨密度 体质量指数 碱性磷酸酶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