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基因组中发现的蓖麻毒素B链(ricin B chain)序列数据设计引物,提取感染Nb第8天的家蚕幼虫中肠组织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RBL463-4基因,并将其克隆进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构建重组酵...基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基因组中发现的蓖麻毒素B链(ricin B chain)序列数据设计引物,提取感染Nb第8天的家蚕幼虫中肠组织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RBL463-4基因,并将其克隆进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构建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R4。重组质粒pPIC-R4经SacⅠ线性化后,电击导入毕赤酵母X33中,利用博莱霉素(zeocin)筛选获得重组酵母X33/RBL463-4。以2%甲醇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出现25kD和20kD2种蛋白,其中25kD蛋白与预测融合蛋白大小一致,表明获得了RBL463-4的融合蛋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RBL463-4蛋白在家蚕微孢子虫侵染宿主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奠定了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进行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方法首先,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ALK常见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设计引物和Taq...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进行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方法首先,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ALK常见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设计引物和Taqman水解探针。然后,以包含EML4-ALK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的假病毒颗粒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后,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标本,其中包含3例ALK-荧光原位杂交(FISH)(+)样本。结果在无背景RNA干扰情况下,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达10拷贝/!l。在500拷贝/!l的野生型背景RNA下,其敏感性达1%,在5000拷贝/!l的野生型背景RNA下,其敏感性达0.5%。对于检测特异性,以正常人白细胞及血浆RNA为研究对象,均未见非特异性扩增。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标本进行检测,47例阴性标本检测均为阴性,3例ALK-FISH(+)标本2例检测阳性,1例未检出,未检出原因与标本RNA提取失败有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以及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验证和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其他相关骨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目的探讨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其他相关骨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n=204例)入选本研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BMD,分为正常骨密度组(110例)、骨量减少组(69例)和骨质疏松组(25例)。同时确定血清RBP4和其他生物标志物。结果与正常骨密度组相比,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RBP4、体重、钙和体质量指数(bone mass index,BMI)均与BMD呈正相关。相比之下,年龄、糖尿病病程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与所有测试部位的BMD呈负相关。在未调整的分析中,年龄、性别、糖尿病持续时间、ALP与股骨颈、髋部和腰椎BMD呈负相关,而体重、BMI和RBP4与所有部位的BMD呈正相关。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根据年龄、体重、BMI和其他骨骼相关因素进行校正,结果显示,在所有部位,血清RBP4与BMD之间呈逐级递增关系。结论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骨密度组相比,调整其他因素后,在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组中患者血清RBP4与所有部位的骨密度均呈正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基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基因组中发现的蓖麻毒素B链(ricin B chain)序列数据设计引物,提取感染Nb第8天的家蚕幼虫中肠组织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RBL463-4基因,并将其克隆进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构建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R4。重组质粒pPIC-R4经SacⅠ线性化后,电击导入毕赤酵母X33中,利用博莱霉素(zeocin)筛选获得重组酵母X33/RBL463-4。以2%甲醇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出现25kD和20kD2种蛋白,其中25kD蛋白与预测融合蛋白大小一致,表明获得了RBL463-4的融合蛋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RBL463-4蛋白在家蚕微孢子虫侵染宿主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奠定了基础。
文摘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进行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方法首先,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ALK常见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设计引物和Taqman水解探针。然后,以包含EML4-ALK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的假病毒颗粒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后,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标本,其中包含3例ALK-荧光原位杂交(FISH)(+)样本。结果在无背景RNA干扰情况下,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达10拷贝/!l。在500拷贝/!l的野生型背景RNA下,其敏感性达1%,在5000拷贝/!l的野生型背景RNA下,其敏感性达0.5%。对于检测特异性,以正常人白细胞及血浆RNA为研究对象,均未见非特异性扩增。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标本进行检测,47例阴性标本检测均为阴性,3例ALK-FISH(+)标本2例检测阳性,1例未检出,未检出原因与标本RNA提取失败有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以及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文摘目的探究血清微RNA-191(microRNA-191,miR-191)、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s antigen 21-1,CYFRA21-1)、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水平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15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和121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别纳入恶性组和良性组,另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组。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受试者血清miR-191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YFRA21-1、CA72-4水平。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R-191、CYFRA21-1、CA72-4水平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血清miR-191、CYFRA21-1、CA72-4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均P<0.05)。恶性组患者血清miR-191、CYFRA21-1、CA72-4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均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miR-191、CYFRA21-1、CA72-4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高、中、低分化患者血清miR-191、CYFRA21-1、CA72-4水平依次显著升高(均P<0.05)。血清miR-191、CYFRA21-1、CA72-4预测卵巢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65、0.807、0.770,均明显低于三者联合检测的AUC(0.854)(Z=2.790、2.743、2.256,均P<0.05),且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最高。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miR-191、CYFRA21-1、CA72-4表达水平上调,均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临床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文摘目的探讨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其他相关骨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n=204例)入选本研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BMD,分为正常骨密度组(110例)、骨量减少组(69例)和骨质疏松组(25例)。同时确定血清RBP4和其他生物标志物。结果与正常骨密度组相比,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RBP4、体重、钙和体质量指数(bone mass index,BMI)均与BMD呈正相关。相比之下,年龄、糖尿病病程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与所有测试部位的BMD呈负相关。在未调整的分析中,年龄、性别、糖尿病持续时间、ALP与股骨颈、髋部和腰椎BMD呈负相关,而体重、BMI和RBP4与所有部位的BMD呈正相关。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根据年龄、体重、BMI和其他骨骼相关因素进行校正,结果显示,在所有部位,血清RBP4与BMD之间呈逐级递增关系。结论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骨密度组相比,调整其他因素后,在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组中患者血清RBP4与所有部位的骨密度均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