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容式传感器性能参数的虚拟标定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宋丽梅 李斐 +2 位作者 余朋清 孙双花 郑义忠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4-76,共3页
图形化软件(LabView)是虚拟现实技术在自动化、测试仪器仪表行业中的应用,是对传统仪器概念的重大突破。电容式测微仪将位移的微变转换为电压的微变,通过A/D采集板(ZTIC8310)将电压的微变传入计算机,然后利用LabView软件中的虚拟仪器模... 图形化软件(LabView)是虚拟现实技术在自动化、测试仪器仪表行业中的应用,是对传统仪器概念的重大突破。电容式测微仪将位移的微变转换为电压的微变,通过A/D采集板(ZTIC8310)将电压的微变传入计算机,然后利用LabView软件中的虚拟仪器模块对逐次采集的信号进行计算,按照不同的评价原理自动得到性能参数,如:线性度,分辨力等。通过虚拟仪器进行的参数标定是评价真实仪器性能指标的有力证明。论述了虚拟仪器LabView对真实仪器的标定原理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传感器 性能参数 虚拟标定方法 图形化软件 LABVIEW 线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标定技术研究柴油机燃油消耗率和NOx排放的鲁棒性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利民 何冠璋 +2 位作者 王辉 李明星 王天友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0-456,共7页
在虚拟标定台架上进行了涡轮增压器废气旁通阀门开启特性和文丘里管压差信号偏移对柴油机燃油消耗率和氮氧化物排放影响的研究,揭示了上述两种因素分别作用下的发动机性能排放的鲁棒性.结果表明:大负荷工况下,废气旁通阀门开启特性正向... 在虚拟标定台架上进行了涡轮增压器废气旁通阀门开启特性和文丘里管压差信号偏移对柴油机燃油消耗率和氮氧化物排放影响的研究,揭示了上述两种因素分别作用下的发动机性能排放的鲁棒性.结果表明:大负荷工况下,废气旁通阀门开启特性正向偏移使泵气损失增大,燃油消耗率显著恶化,在偏移量为10 kPa时,全球统一重型发动机瞬态试验循环(WHTC)平均燃油消耗率相比标准状态升高0.68%;文丘里管压差信号偏移导致实际再循环废气流量变化,发动机原机(不加装后处理系统)氮氧排放变化显著.压差信号偏移量与瞬态测试循环平均燃油消耗率与氮氧排放呈线性变化规律,其中燃油消耗率变化随偏移量正向增大而降低,在偏移量为4 kPa时燃油消耗率相比标准状态降低0.23%;氮氧化物排放与压差信号偏移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偏移量为4 kPa时循环平均氮氧化物排放升高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虚拟标定 文丘里管 废气旁通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虚拟标定及NO_(x)转化率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璐 王贵勇 +1 位作者 王煜华 何述超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71,共9页
基于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物理模型与尿素喷射量控制模型联合仿真的虚拟标定方法,获得了目标NO_(x)转化率脉谱;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尿素喷射量目标值,同时优化了NO_(x)转化率和NH3泄漏值。... 基于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物理模型与尿素喷射量控制模型联合仿真的虚拟标定方法,获得了目标NO_(x)转化率脉谱;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尿素喷射量目标值,同时优化了NO_(x)转化率和NH3泄漏值。分析了原排参数及优化结果对NO_(x)转化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尿素喷射量可实现较高的NO_(x)转化率,在排温200~300℃的条件下NO_(x)转化率平均提高35%左右,同时满足国六排放法规对NH3泄漏限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NO_(x) 虚拟标定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重型共轨柴油机喷油参数虚拟标定 被引量:4
4
作者 焦宇飞 刘瑞林 +3 位作者 周广猛 张众杰 杨春浩 董素荣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2-529,共8页
高原环境下柴油机燃烧恶化导致性能显著下降,喷油参数优化标定是改善柴油机高原性能的关键.为改善柴油机喷油参数的标定效率,有效提升柴油机高原动力、经济性,建立了柴油机虚拟仿真平台.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LHS)将试验标定工况点由2058... 高原环境下柴油机燃烧恶化导致性能显著下降,喷油参数优化标定是改善柴油机高原性能的关键.为改善柴油机喷油参数的标定效率,有效提升柴油机高原动力、经济性,建立了柴油机虚拟仿真平台.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LHS)将试验标定工况点由20580个缩减至210个,提出二次多项式函数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柴油机输入与输出二阶响应曲面模型,得到了重型共轨柴油机不同海拔喷油参数修正Map,并依据修正Map进行了重型共轨柴油机高海拔模拟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虚拟标定可实现柴油机在海拔为2 km以内动力性能保持不降,海拔为3 km时重型柴油机标定功率下降6.8%,海拔为5 km时柴油机标定功率下降30.9%.随着海拔升高,涡前排气温度、增压器转速和最高燃烧压力均未超过限值,证明了该虚拟标定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共轨柴油机 海拔 喷油参数 拉丁超立方抽样 神经网络 虚拟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GT及Matlab的柴油机虚拟标定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斌 吴淑梅 +1 位作者 韩峰 李万洋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9-142,150,共5页
基于某款欧Ⅵ重型柴油机和GT-Power软件搭建相应的虚拟发动机模型,并进行标定,进行性能预测并验证预测精度。根据自主开发软件和欧Ⅵ法规要求,计算排放区域并选择合理的工况点,进行试验设计(DoE)。利用虚拟发动机预测DoE点的性能及排放... 基于某款欧Ⅵ重型柴油机和GT-Power软件搭建相应的虚拟发动机模型,并进行标定,进行性能预测并验证预测精度。根据自主开发软件和欧Ⅵ法规要求,计算排放区域并选择合理的工况点,进行试验设计(DoE)。利用虚拟发动机预测DoE点的性能及排放。基于Matlab软件的基于模型标定(MBC)工具箱,结合拟定的各排放点及排放循环的排放物控制范围,进行满足原机排放要求及经济性最优的虚拟标定。最终在完全脱离发动机试验的情况下获取优化的电控参数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虚拟标定 基于模型标定 性能优化 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丝离散元接触参数标定及其破碎模型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光 李紫迪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2,共14页
[目的]针对目前烟丝颗粒仿真中离散元接触参数缺乏、破碎模型空缺的问题,进行烟丝接触参数标定,构建烟丝破碎模型,并进行破碎参数标定。[方法]以烟丝为研究对象,构建烟丝离散元接触模型,结合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Box-Behnken试验... [目的]针对目前烟丝颗粒仿真中离散元接触参数缺乏、破碎模型空缺的问题,进行烟丝接触参数标定,构建烟丝破碎模型,并进行破碎参数标定。[方法]以烟丝为研究对象,构建烟丝离散元接触模型,结合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确定烟丝各项物理参数,其中烟丝颗粒泊松比、烟丝间恢复系数、烟丝间静摩擦系数、烟丝间滚动摩擦系数、烟丝与设备恢复系数、烟丝与设备静摩擦系数、烟丝与设备动摩擦系数及烟丝剪切模量的最优值分别为0.35,0.35,0.49,0.03,0.35,0.44,0.12,5.75×10^(6)Pa;构建烟丝破碎模型,通过重球跌落试验标定破碎模型的主要参数,其中黏结半径0.216 mm、单位法向刚度4.62×10^(10)N·m^(-3)、单位切向刚度1.62×10^(10)N·m^(-3)、临界法向力5.10×10^(10)Pa、临界切向力1.89×10^(10)Pa,并通过单轴压缩试验进一步验证破碎参数的有效性。[结果]在烟丝离散元接触参数标定中,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平均值为2.9%,烟丝离散元接触参数标定精确;在烟丝破碎模型的参数标定中,重球跌落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平均值为0.82%,单轴压缩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平均值为4.53%,烟丝破碎模型可靠。[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探究烟丝造碎提供有效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 离散元 虚拟标定 破碎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的‘鲁丽’苹果仿真接触参数标定
7
作者 付函 吴志治 +3 位作者 段洁利 余绍政 刘烽 郑海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18,共12页
【目的】构建基于离散元法的苹果颗粒模型,并精确标定其仿真接触参数。【方法】采用球形颗粒组成的方式构建‘鲁丽’苹果离散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合适的球形颗粒半径。采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恢复系数和摩擦系数等接触... 【目的】构建基于离散元法的苹果颗粒模型,并精确标定其仿真接触参数。【方法】采用球形颗粒组成的方式构建‘鲁丽’苹果离散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合适的球形颗粒半径。采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恢复系数和摩擦系数等接触参数。通过方差分析评估苹果接触部位、果实质量和材料类型对接触参数的影响。调整仿真参数以复现不同试验条件,结合数据拟合得到参数方程,并进行验证。【结果】苹果的接触部位对其恢复系数的影响不显著。确定了颗粒半径为2 mm的苹果离散元模型,并以此为准,标定了苹果与特高密度和高密度泡棉的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61和0.47、0.46和0.61、0.0166和0.0288,而苹果相互之间的对应参数分别为0.65、0.42和0.0320。通过无底圆筒提升试验验证了标定参数的有效性。【结论】成功构建了苹果离散元模型,研究可为振动收获中接近承接或采后处理装置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 离散元法 苹果颗粒模型 接触参数 虚拟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机交互的遥控焊接虚拟环境标定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魏秀权 李海超 +1 位作者 高洪明 高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40,共4页
对于工作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机器人遥控焊接系统,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的一致性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可靠性、作业精度和工作效率。虚拟环境标定技术可以通过远端真实环境的信息反馈校正虚拟环境中机器人模型与工作环境模型的位姿关系。采用... 对于工作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机器人遥控焊接系统,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的一致性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可靠性、作业精度和工作效率。虚拟环境标定技术可以通过远端真实环境的信息反馈校正虚拟环境中机器人模型与工作环境模型的位姿关系。采用人机交互的图像特征提取方式和线性与非线性结合的最小二乘算法,实现了摄像机在线标定和工件定位,完成了遥控焊接系统的虚拟环境标定任务。在标定试验中,当采用较大的摄像机焦距时,最大标定误差为2.9 mm,平均标定误差为1.5 mm。根据试验的过程和结果,分析了影响标定精度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环境标定 人机交互 遥控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补偿的虚拟网格二维映射标定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兵 隋连升 蒋庄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5-327,共3页
提出了虚拟网格二维映射的标定方法 ,消除了在激光线扫描三维物体轮廓测量技术中 ,摄像机 (CCD)镜头边缘畸变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对三维直线导轨的形位误差进行了分析和测试 ,在计算机中建立了各导轨的误差数值表 ,并在标定过程中根据测... 提出了虚拟网格二维映射的标定方法 ,消除了在激光线扫描三维物体轮廓测量技术中 ,摄像机 (CCD)镜头边缘畸变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对三维直线导轨的形位误差进行了分析和测试 ,在计算机中建立了各导轨的误差数值表 ,并在标定过程中根据测头所在位置进行实时误差修正 ,使测量系统精度在± 5 0mm的景深范围内达到了 0 0 5mm .通过实际测量实体样件 ,验证了该标定方法具有高精度、全自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网络二维映射标定 轮廓测量 误差补偿 逆向工程 激光扫描三维测量 非接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运动捕捉的虚拟人体标定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永隆 宁涛 王可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6-131,45,共7页
分析关节对骨骼段运动的约束,基于光学运动捕捉设备给出两种关节中心参数估计模型——双骨骼段模型和球模型。对两种模型分别给出最小二乘解法,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关节中心位置。利用虚拟铰链测试了两种解法的精度,选取精度较高的... 分析关节对骨骼段运动的约束,基于光学运动捕捉设备给出两种关节中心参数估计模型——双骨骼段模型和球模型。对两种模型分别给出最小二乘解法,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关节中心位置。利用虚拟铰链测试了两种解法的精度,选取精度较高的双骨骼段模型,结合虚拟人的关节结构提出一种虚拟人体标定技术。比较某表演者四肢的测量值和标定值,得出标定误差在4.3%以内。对标定后的虚拟人进行驱动,标定后的虚拟人逼真地复制了表演者的动作,并减少了肢体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运动捕捉 关节中心参数估计 最小二乘法 虚拟人体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摄像机运动的简单虚拟场景生成 被引量:5
11
作者 史迎春 周献中 +2 位作者 丁泉 刘哲 王韬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19-321,336,共4页
利用摄像机标定技术和视频融合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摄像机运动的简单虚拟场景生成系统。首先对摄像机进行标定,然后利用摄像机的运动参数根据摄像机成像模型计算出3-D实景中特定的位置在2-D视频图像上的映射,最后利用映射结果对虚拟景物... 利用摄像机标定技术和视频融合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摄像机运动的简单虚拟场景生成系统。首先对摄像机进行标定,然后利用摄像机的运动参数根据摄像机成像模型计算出3-D实景中特定的位置在2-D视频图像上的映射,最后利用映射结果对虚拟景物进行透视变换,并把它实时融合到视频图像特定位置中形成新的视觉效果,实现了一种类似于虚拟演播室的简单、有效、实用的视频制作新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实时性好、生成的虚拟场景效果逼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场景:摄像机标定 视频融合 成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风洞测力系统结构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金洲 张小庆 +2 位作者 赵晓男 陈光雄 吴颖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5-1313,共9页
脉冲风洞试验过程时,试验气流引起测力系统强烈振动对测试结果产生严重干扰.为解决测力系统振动对测力结果干扰的问题,首先根据测力系统结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其次,对其进行了虚拟标定和模态分析;第三,对测力系统进行了瞬态... 脉冲风洞试验过程时,试验气流引起测力系统强烈振动对测试结果产生严重干扰.为解决测力系统振动对测力结果干扰的问题,首先根据测力系统结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其次,对其进行了虚拟标定和模态分析;第三,对测力系统进行了瞬态分析和惯性补偿,获得了相应的瞬态输出;最后,对测力系统进行了风洞试验,分别获得了相应的弹性输出结果和惯性输出结果.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惯性补偿后,测力系统均值测量精度略有提高,瞬态测量精度大幅提高;惯性补偿后瞬态测量精度最低为87.4%,出现在测力系统共振时,其他状态下,瞬态测量精度超过91%;惯性补偿后的测力系统输出结果振动基本消失,说明惯性补偿方法能够消除振动对输出结果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力系统 虚拟标定 瞬态仿真 惯性补偿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壤土力学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梅占舰 李骅 +2 位作者 齐新丹 胡童 李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5-612,共8页
为研究土壤与机具的相互作用,需要测试砂壤土的基本力学特性和物性参数,从而为该类土壤与机具互作机理的研究和相关农业机器的数值化精确设计提供基本的理论参数。利用筛分法测得土壤的质地组成,再通过直接剪切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对砂... 为研究土壤与机具的相互作用,需要测试砂壤土的基本力学特性和物性参数,从而为该类土壤与机具互作机理的研究和相关农业机器的数值化精确设计提供基本的理论参数。利用筛分法测得土壤的质地组成,再通过直接剪切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对砂壤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进行测定;采用试验结合数值分析的方法,对砂壤土的滚动摩擦系数和粘结参数进行测定,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测试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对于含水率和密度为21.8%、1.1g·cm-3的砂壤土,土壤的平均坚实度为57.99N·cm-2,直剪试验测得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均值为18.6°和44.3kPa,而三轴试验测得的数据为10°和43.8kPa。砂壤土与钢的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65和0.08;砂壤土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176,通过虚拟标定试验得到砂壤土间的滚动摩擦系数为0.22。法向刚度系数为170MN·m-3,切向刚度系数为90MN·m-3,法向临界应力为45kPa,切向临界应力为6kPa时的粘结参数能表征含水率为21.77%的砂壤土。砂壤土的部分力学性能存在差异,主要由于试验仪器的差异造成;摩擦系数采用的是自制的仪器测得的,建议采用高精度的仪器;滚动摩擦系数的测量由于小钢球等差别,建议采取更加新颖的方法;粘结参数的仿真试验因素不够全面,仅考虑了两个因素。该研究还可为相关土壤作业农机具的设计及分析土壤与机械互作机理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壤土 力学性能 离散单元法 虚拟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刀三维轮廓快速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兵 罗意平 +1 位作者 王昭 蒋庄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8-741,共4页
提出了一种三维自由曲面多光刀快速测量方案 ,阐述了此方法的测量原理 ,讨论了多光刀阵列的实现方法 ,分析了影响其测试精度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采用虚拟网格标定法对各光刀分别进行标定 ,以及运用光刀编码的方法实现对复杂自由曲面测量... 提出了一种三维自由曲面多光刀快速测量方案 ,阐述了此方法的测量原理 ,讨论了多光刀阵列的实现方法 ,分析了影响其测试精度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采用虚拟网格标定法对各光刀分别进行标定 ,以及运用光刀编码的方法实现对复杂自由曲面测量的方法 ,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 多光刀测量 三维轮廓快速测量方法 多光刀阵列 测试精度 虚拟网格标定 光刀编码 汽车 钣金覆盖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SUITE的乘用车驾驶性仿真与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浩 郑广勇 +1 位作者 张彩霞 孔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59-1165,共7页
为了在整车性能开发早期对驾驶性进行评价,本文中使用GT-SUITE软件,考虑发动机瞬态响应和转矩控制策略,建立乘用车驾驶性仿真模型。利用仿真模型对部分典型的驾驶性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并通过试验数据校正模型,确保仿真误差在10%以内。以... 为了在整车性能开发早期对驾驶性进行评价,本文中使用GT-SUITE软件,考虑发动机瞬态响应和转矩控制策略,建立乘用车驾驶性仿真模型。利用仿真模型对部分典型的驾驶性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并通过试验数据校正模型,确保仿真误差在10%以内。以某6速自动挡汽油车为例,针对3种驾驶模式的不同需求,分别对油门特性和换挡规律进行虚拟标定。最后对虚拟标定结果进行试验验证,仿真与试验误差在8%以内,充分验证了驾驶性虚拟标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性 瞬态响应 转矩控制策略 虚拟标定 GT-SU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