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台架疲劳分析的副车架结构改进设计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剑峰 林逸 +2 位作者 张涛 寇宏滨 邱荣英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0-634,共5页
针对某车副车架在道路试验中发生开裂现象,对其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有限元法对改进前后的副车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并经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结构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路试未再发生疲劳失效。
关键词 副车 虚拟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基于耦合测试的虚拟试验台架预测车身疲劳寿命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泽 李光耀 +1 位作者 成艾国 唐传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0-1014,共5页
本文中首次采用与测试数据耦合的方法获取虚拟试验台架的驱动文件,作为准确的路面激励输入,以提高疲劳仿真精度。在某车型耐久性能优化中,运用该技术提高了零件的疲劳寿命。仿真与耐久性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高且资源消耗... 本文中首次采用与测试数据耦合的方法获取虚拟试验台架的驱动文件,作为准确的路面激励输入,以提高疲劳仿真精度。在某车型耐久性能优化中,运用该技术提高了零件的疲劳寿命。仿真与耐久性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高且资源消耗少,能有效指导汽车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试验台 耦合测试数据 车身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修复CAD/CAM系统中的虚拟牙合架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冰 吴国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297,共5页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临床的广泛应用,虚拟架已经成为口腔修复CAD/CAM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本文从虚拟架的分类、特点和设置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介绍,并结合临床实际和国内现有商用虚拟架产品进行了点评。
关键词 CAD/CAM 虚拟牙合 口腔修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颌运动轨迹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模拟调[牙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丽娅 巢家瑞 +2 位作者 刘飞 梅健菘 沈颉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目的 比较下颌运动轨迹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对下颌后牙单冠和三单位桥修复体的虚拟调[牙合]效果。方法选择22名受试者,获取其口腔扫描及下颌运动数据。在牙科设计软件中分别设计具有0.3 mm咬合高点与[牙合]干扰的4种修复体解剖蜡型:4... 目的 比较下颌运动轨迹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对下颌后牙单冠和三单位桥修复体的虚拟调[牙合]效果。方法选择22名受试者,获取其口腔扫描及下颌运动数据。在牙科设计软件中分别设计具有0.3 mm咬合高点与[牙合]干扰的4种修复体解剖蜡型:44、46牙单冠和44-46、45-47牙三单位桥,虚拟拔除对应牙位上的天然牙。分别使用下颌运动轨迹(下颌运动轨迹组)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虚拟[牙合]架组)对修复体进行虚拟调[牙合]。测量天然牙与调[牙合]后修复体[牙合]面间的三维偏差均方根,比较2组虚拟调(牙合)方法的差异。结果 在相同修复体下,下颌运动轨迹组的三维偏差均小于虚拟[牙合]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虚拟调[牙合]方法下,44牙单冠的三维偏差最小,46牙单冠的三维偏差最大,且只有44牙单冠与其他修复体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后牙单冠和三单位桥咬合设计时,使用下颌运动轨迹调[牙合]较基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的虚拟调[牙合]能更有效地去除修复体的咬合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运动分析系统 颌位关系 下颌运动轨迹 虚拟[牙合] 咬合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架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詹聃婷 张帆 郑立舸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28-232,共5页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架作为现代计算机技术与学相结合的产物,相较传统机械架的操作复杂繁琐且难以获得直观的、立体的牙颌运动模拟,以其简单的操作、精确的模拟等各种优点,受到了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视并投入相关的开发研...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架作为现代计算机技术与学相结合的产物,相较传统机械架的操作复杂繁琐且难以获得直观的、立体的牙颌运动模拟,以其简单的操作、精确的模拟等各种优点,受到了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视并投入相关的开发研究,以期实现精确模拟人体口颌系统的各种功能性运动并且辅助修复体的设计。本文将对虚拟架的研究及发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精量育种播种机虚拟台架试验及播种理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云鹏 杨发展 +3 位作者 王黎阳 牟家宏 赵国栋 李建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3,共9页
精量播种机的粒距均一稳定是衡量播种机播种性能和播后质量的重要内容,如何保证水稻种子播种时粒距的精准是研发水稻精量直播机械重点考虑的内容。目前,传统的播种机利用田间试验或土槽试验虽能检验播种机的作业效果,但限于试验作业环... 精量播种机的粒距均一稳定是衡量播种机播种性能和播后质量的重要内容,如何保证水稻种子播种时粒距的精准是研发水稻精量直播机械重点考虑的内容。目前,传统的播种机利用田间试验或土槽试验虽能检验播种机的作业效果,但限于试验作业环境和条件的限制,难以深入探究地面-播种机(土地—机械)这一复杂的作用关系。为此,采用三维软件对播种机的整机进行建模,并利用有限元瞬态动力学模型对播种机的整机进行虚拟台架试验,探究地面激励对播种机精密播种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计算播种过程中种距的最大变化率来评估播种机的整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量播种机 精密播种 瞬态动力学:虚拟试验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架的运动模拟和咬合接触点显示的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国星 李彦生 李鸿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194,共3页
文章论述了在建立虚拟牙合架系统的过程中,下颌运动模拟和上下牙咬合接触点显示两大功能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虚拟[牙合] 下颌运动 咬合接触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运动虚拟再现的六自由度测量 被引量:1
8
作者 郝裕一 秦明新 李忠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记录下颌骨六自由度位移的方法,以真实再现下颌的运动过程。方法:使用2个重叠的网格屏和2束成一定夹角的激光束,用一个CCD视频摄像机采集测量图像,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下颌骨的位置与姿态的变化过程。结果:结合上、下牙列... 目的:设计一种记录下颌骨六自由度位移的方法,以真实再现下颌的运动过程。方法:使用2个重叠的网格屏和2束成一定夹角的激光束,用一个CCD视频摄像机采集测量图像,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下颌骨的位置与姿态的变化过程。结果:结合上、下牙列的三维扫描数据,可以三维图形的形式再现咬合运动。所用的计算公式简单,实时性强,连续测量无误差积累,测量精度可用于口腔医学研究。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下颌运动过程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跟踪 虚拟咬合 激光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数字化前伸髁导斜度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哲青 王思谕 +2 位作者 袁泉 岳莉 杨胜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目的 探究一种全数字化前伸髁导斜度(SCI)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对获取的受试者左、右侧SCI值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招募10名咬合关系良好、关节状态正常的受试者,分别使用方法A (传统机械面弓+基于实体架的实体前伸... 目的 探究一种全数字化前伸髁导斜度(SCI)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对获取的受试者左、右侧SCI值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招募10名咬合关系良好、关节状态正常的受试者,分别使用方法A (传统机械面弓+基于实体架的实体前伸咬合记录)、B (基于面部扫描数据构建的虚拟面弓+基于虚拟(牙合)架的数字化前伸咬合记录)、C (电子面弓描记)测量受试者左、右侧SCI值。以传统机械面弓+基于实体架的实体前伸咬合记录组和电子面弓描记组作为对照组,基于面部扫描数据构建的虚拟面弓+基于虚拟(牙合)架的数字化前伸咬合记录组为实验组,对3种方法获得的左、右侧SCI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基于面部扫描数据构建的虚拟面弓+基于虚拟(牙合)架的数字化前伸咬合记录的全数字化方法用于SCI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分析同一受试者左、右侧SCI值之间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 方法 A测量的左、右侧SCI值为41.70°±7.09°、42.80°±8.62°,方法 B测量的左、右侧SCI值为35.09°±12.49°、37.63°±12.10°,方法 C测量的左、右侧SCI值为39.43°±8.72°、38.45°±6.91°。3种方法测量的SCI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同一受试者左、右侧SCI值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虚拟面弓和虚拟咬合记录的全数字化SCI测量方法的准确性与基于机械面弓和实体咬合记录法、电子面弓描记法无差异,同一受试者左、右侧SCI值类似,临床诊疗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SCI测量和设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伸髁导斜度 虚拟面弓 虚拟(牙合) 面部扫描 电子面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运动实时记录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如意 罗锋 万乾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82-188,共7页
传统的颌位关系转移方法一般仅考虑患者的静态咬合关系,而不是模拟患者每一时刻的真实咬合运动。目前,下颌运动实时记录系统可通过下颌运动描记仪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实时记录并重建个性化的下颌运动。与传统机械架相比,下颌运动实... 传统的颌位关系转移方法一般仅考虑患者的静态咬合关系,而不是模拟患者每一时刻的真实咬合运动。目前,下颌运动实时记录系统可通过下颌运动描记仪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实时记录并重建个性化的下颌运动。与传统机械架相比,下颌运动实时记录系统能记录患者的动态咬合关系,并且具有操作便捷、精确度高以及数据可长期保存等优势。另外,在第5代移动通信网络的作用下,该类系统将进一步展现其特有的价值,推动虚拟口腔患者的构建及远程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咬合记录 虚拟架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数字化口腔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颌位调整方法的思考和改进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洋 尹德强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99-505,共7页
咬合与颌位二者相互关联,处在不断变化的平衡状态中。咬合改变,可以导致颌位改变;反之亦然。临床工作中,既有可能因为改变咬合而导致口颌系统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也有可能通过调改颌位,重建口颌系统的功能平衡状态... 咬合与颌位二者相互关联,处在不断变化的平衡状态中。咬合改变,可以导致颌位改变;反之亦然。临床工作中,既有可能因为改变咬合而导致口颌系统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也有可能通过调改颌位,重建口颌系统的功能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因为工具的局限性,传统调整干预颌位的方法有较大的系统误差,操作难度大,临床治疗效果不稳定。借助数字化技术构建患者个性化的口颌面部精细咬合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调整颌位和咬合关系,可以消除传统面弓架系统的系统误差,实现精准调控,改善临床疗效,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数字化降低了技术门槛,实现了临床操作流程标准化,方案设计远程化;是未来开展远程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位调整 虚拟 远程诊断 AVIA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视点序列图像的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测量方法
12
作者 李忠科 石成英 +1 位作者 秦永元 王勇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37-540,共4页
为了记录下颌的运动过程 ,设计了两种刚体六自由度位移测量方法。方法一使用三束相互正交的激光和一个半透明的漫反射屏 ,方法二使用两个重叠的网格屏和两束成一定夹角的激光束 ,用一个CCD视频摄像机采集测量图像 ,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 为了记录下颌的运动过程 ,设计了两种刚体六自由度位移测量方法。方法一使用三束相互正交的激光和一个半透明的漫反射屏 ,方法二使用两个重叠的网格屏和两束成一定夹角的激光束 ,用一个CCD视频摄像机采集测量图像 ,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刚体的位置与姿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介绍的方法 ,计算公式简单 ,实时性强 ,连续测量无误差积累 ,测量精度可满足口腔医学要求。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下颌运动过程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跟踪 虚拟咬合 激光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对数字化转移上颌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腾 张敏迪 +2 位作者 彭体武 杨志康 任光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研究在齿科设计软件中应用不同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对数字化转移上颌位置的影响。方法:使用下颌运动分析系统对10位受试者进行下颌运动记录,通过口内扫描获得上下颌数字模型及咬合关系。本实验共涉及5种上颌颌板-上颌牙... 目的:研究在齿科设计软件中应用不同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对数字化转移上颌位置的影响。方法:使用下颌运动分析系统对10位受试者进行下颌运动记录,通过口内扫描获得上下颌数字模型及咬合关系。本实验共涉及5种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包括:整体扫描组(ES组)、单次扫描组(SS组)与双面扫描组(DS组)、单次扫描匹配上颌组(SSU组)、双面扫描匹配上颌组(DSU组)。将口内扫描数据、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数字模型与下颌运动数据导入至CAD软件中,以完成数字化上牙合架,测量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左侧髁球距离、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右侧髁球距离、上颌中切牙近中切点至虚拟牙合架左、右髁球距离。每种方法重复3次,所得结果取平均值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上述5种方法转移的上颌位置,所测量的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左侧髁球距离、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右侧髁球距离、上颌中切牙近中切点至虚拟牙合架左、右髁球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选取的5种获得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数字模型的扫描匹配方式均可用于齿科设计软件中上颌位置的数字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颌板 上颌位置 下颌运动分析系统 虚拟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通长江大桥钢梁制造管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贵忠 《中国铁路》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沪通长江大桥钢梁制造规模大,采用箱桁组合新结构、两节间大节段悬拼架设新工法,对制造工艺、制造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钢梁制造工艺、安全质量以及工效需要,指挥部深入推广标准化管理,以"工厂化、专业化"制造模式为依... 沪通长江大桥钢梁制造规模大,采用箱桁组合新结构、两节间大节段悬拼架设新工法,对制造工艺、制造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钢梁制造工艺、安全质量以及工效需要,指挥部深入推广标准化管理,以"工厂化、专业化"制造模式为依托,设计使用新型工装胎具、引进成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制造设备,推动生产线、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机械化"制造,促进制造工艺优化与提升。与此同时,探索BIM技术、焊缝信息管理、虚拟拼装等信息化手段,使自动化制造、智能化管理与传统制造工艺有机结合,对智能化建桥做出了有益尝试。沪通长江大桥钢梁制造管理体系保证了钢梁制造高精度、高质量、高产出,为优质高效的钢梁安装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梁制造 制孔工艺 BIM技术 无码组装 虚拟 预拼装系统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