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虚假破产罪中的“实施虚假破产” 被引量:9
1
作者 贺丹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0-68,共9页
在对虚假破产罪的定罪中,对"实施虚假破产"的认定,是对该罪犯罪客观方面进行认定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学界对此的学理解释无法满足在相对复杂的企业破产情况下,追究虚假破产行为刑事责任的需要。对虚假破产罪客观方面的科学认... 在对虚假破产罪的定罪中,对"实施虚假破产"的认定,是对该罪犯罪客观方面进行认定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学界对此的学理解释无法满足在相对复杂的企业破产情况下,追究虚假破产行为刑事责任的需要。对虚假破产罪客观方面的科学认定应以破产法的理论和实践作为基础。虚假破产罪应被认定为公司、企业的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的自然人犯罪;这里的"破产"概念不仅解释为公司企业的破产申请或者破产程序的进入,也应包括公司企业出现破产状态以及破产程序因出现法定情形而被宣告终结的情况;其犯罪客观方面的重点在于因行为人实施的非法财产处置行为而导致的破产基础的虚假性,并且不需要证明非法处分行为与公司企业破产状态的出现之间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破产 破产 破产状态 非法财产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颇清偿可构成虚假破产罪 被引量:2
2
作者 丁慧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5-52,共8页
虚假破产罪的法益是破产程序,即保障同一地位债权人债权的公正清偿。偏颇清偿侵犯了虚假破产罪的法益,应属该罪兜底性规定的行为范围,即"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偏颇清偿只有在"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 虚假破产罪的法益是破产程序,即保障同一地位债权人债权的公正清偿。偏颇清偿侵犯了虚假破产罪的法益,应属该罪兜底性规定的行为范围,即"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偏颇清偿只有在"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并且行为人对此有故意时,才能入罪。破产法上的临界期不是虚假破产罪的构成要件要素。偏颇清偿中的本旨清偿也可构成虚假破产罪,但对其入罪应当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破产 偏颇清偿 临界期 本旨清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假破产罪的立法解读与适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龙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0-96,共7页
《刑法修正案(六)》规定的虚假破产罪,积极回应了对假破产的债务欺诈行为予以刑事救济的立法诉求。基于逃避债务、为自己谋利益的目的,本罪的实行行为是复合行为,包括虚构破产原因的手段行为和虚假的破产申请的目的行为;行为主体仅限于... 《刑法修正案(六)》规定的虚假破产罪,积极回应了对假破产的债务欺诈行为予以刑事救济的立法诉求。基于逃避债务、为自己谋利益的目的,本罪的实行行为是复合行为,包括虚构破产原因的手段行为和虚假的破产申请的目的行为;行为主体仅限于具有破产主体资格的公司、企业;法定结果的发生是入罪的必备要素,也是成立犯罪既遂的标志,但刑法不处罚本罪的未遂形态;行为是否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是本罪与妨害清算罪区别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破产 破产程序 行为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虚假破产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晶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0-192,共3页
破产是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能够淘汰不健全或者无法存续的公司、企业。虚假破产罪与妨碍清算罪以是否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为界分标准不够科学,应将两者合并为破产诈欺一罪;虚假破产罪应取消"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q... 破产是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能够淘汰不健全或者无法存续的公司、企业。虚假破产罪与妨碍清算罪以是否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为界分标准不够科学,应将两者合并为破产诈欺一罪;虚假破产罪应取消"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的规定;虚假破产罪犯罪主体设定范围不合理,应当肯定自然人和单位都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破产 成立时间 既遂标准 犯罪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产犯罪中的客观处罚条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行江 朱俊卿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3-39,共7页
虽然德国、日本刑法理论界对客观处罚条件的存废有较大争论,但现行两国的破产犯罪,对客观处罚条件有着明确的规定。研究德国、日本典型客观处罚条件之规定,分析客观处罚条件相关理论,探讨客观处罚条件之犯罪论体系,对在我国的刑法理论... 虽然德国、日本刑法理论界对客观处罚条件的存废有较大争论,但现行两国的破产犯罪,对客观处罚条件有着明确的规定。研究德国、日本典型客观处罚条件之规定,分析客观处罚条件相关理论,探讨客观处罚条件之犯罪论体系,对在我国的刑法理论中引入此概念及此概念在虚假破产罪中的具体运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犯罪 客观处罚条件 虚假破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产欺诈的法律规制:以类型化为视角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88,共10页
我国破产法面临最新修改,在实践中存在破产欺诈及破产逃债难题。破产欺诈与民事可撤销及无效行为紧密相关,也存在差别。破产法益包括秩序法益和个人法益,且存在不同的法益类型形态,秩序法益可还原为个人法益,根据个人法益实际所受侵犯程... 我国破产法面临最新修改,在实践中存在破产欺诈及破产逃债难题。破产欺诈与民事可撤销及无效行为紧密相关,也存在差别。破产法益包括秩序法益和个人法益,且存在不同的法益类型形态,秩序法益可还原为个人法益,根据个人法益实际所受侵犯程度,确定将破产秩序法益纳入刑法保护范围。刑法中主要涉及虚假破产罪、妨害清算罪、虚假诉讼罪及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对于破产欺诈侵权与犯罪行为,应在把握犯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综合适用各部门法,以实现刑民(行)衔接,破解破产逃债难题;破产立法修改应确立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并限制适用,完善破产欺诈法律规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欺诈 虚假破产 破产逃债 破产免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刑法修正案(六)》 被引量:19
7
作者 何泽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5-171,共7页
《刑法修正案(六)》增设了群众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等新的犯罪,对有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进行了修改,从而需要对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等犯罪的罪名予以变更,个别罪名(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因已丧失独立存在价值而应当取消。
关键词 刑法 修正案 重大安全事故 虚假破产 金融欺诈 商业贿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