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特有“藤条茶”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1
作者
方成刚
杨高中
+5 位作者
杨莹彪
张丽秋
陈霞
李连超
吕海鹏
林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15,共17页
云南特有的藤条茶,源于当地茶农在长期生产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留采法,因能促使茶树树干形似藤条而得名。为探究藤条茶留采管理模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选取藤条茶园一芽二叶鲜叶制作晒青茶、红茶、白茶,以现代茶园同类鲜叶制样为对照,结合...
云南特有的藤条茶,源于当地茶农在长期生产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留采法,因能促使茶树树干形似藤条而得名。为探究藤条茶留采管理模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选取藤条茶园一芽二叶鲜叶制作晒青茶、红茶、白茶,以现代茶园同类鲜叶制样为对照,结合感官审评和品质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藤条茶树鲜叶制成的晒青茶一般具有更高爽的香气和浓醇的滋味,白茶则具有更浓郁的香气及甘和的滋味,而现代茶园红茶一般具有更高甜的香气和甘爽的滋味。藤条茶的儿茶素总量均显著低于现代茶园茶树鲜叶,尤其是藤条白茶中的儿茶素总量为67.11 mg·g^(-1),显著低于现代茶园白茶(84.19 mg·g^(-1))。藤条晒青茶中的茶氨酸含量为16.79 mg·g^(-1),显著高于现代茶园晒青茶(14.69 mg·g^(-1))。藤条晒青茶和藤条白茶具有更低的酚氨比。在所有茶样中共鉴定出205个初级代谢产物,藤条白茶中积累更丰富的糖类。此外,在所有茶样中检测出127种挥发性物质,醇类和酯类是不同茶样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藤条白茶中挥发物总量显著高于现代茶园白茶;藤条红茶中香叶醇含量更高,而现代茶园红茶的芳樟醇含量更高。可见,采用晒青茶和白茶的加工工艺一般更有利于获得高品质藤条茶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条茶
感官审评
化学成分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独特的茶树管理技术——藤条茶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琼仙
陈玫
+4 位作者
杨毅坚
陈红伟
马玲
何雨淇
陈继伟
《福建茶叶》
2021年第12期193-196,共4页
本文从现代云南大叶种茶园常见的两种茶树形态,即矮化密植茶园的灌木形态及古茶园中乔木形态大树茶状茶树差异分析,认为大树茶比矮化密植茶树具有明显的个体优势,是追求个体产量最大化的一种方法;其次,对大树茶中的藤条茶的采摘及茶园...
本文从现代云南大叶种茶园常见的两种茶树形态,即矮化密植茶园的灌木形态及古茶园中乔木形态大树茶状茶树差异分析,认为大树茶比矮化密植茶树具有明显的个体优势,是追求个体产量最大化的一种方法;其次,对大树茶中的藤条茶的采摘及茶园管理进行分析,认为(1)藤条茶采摘能更好的抑制茶树的花果生殖生长,更好的供应茶树营养生长;(2)藤条茶采摘促进茶树根系粗壮深广。最后总结,藤条茶是云南省茶农根据大叶种品种优点,在云南亚热带气候下,形成独特的云南大叶乔木茶树种植、茶叶采摘、茶园管理的配套技术,是全国全球茶叶供过于求新形势下,云南茶产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种
茶
园
矮化密植
古
茶
树
藤条茶
大树
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藤条茶的光合特性及品质形成
被引量:
2
3
作者
师梦楠
李果
+1 位作者
张杰
熊昌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6-181,共6页
为探究藤条茶栽培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选取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与普洱市镇沅县、景谷县的藤条茶园和部分现代茶园及其茶叶,进行光合作用的测定并结合生化成分及感官审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测定光合作用发现,不同茶园...
为探究藤条茶栽培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选取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与普洱市镇沅县、景谷县的藤条茶园和部分现代茶园及其茶叶,进行光合作用的测定并结合生化成分及感官审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测定光合作用发现,不同茶园净光合速率呈现单峰曲线与双峰曲线,出现峰值的时间与变幅不同,但峰值时间都在10:00—14:00范围内,其中,勐库藤条茶园最大净光合速率8.23μmol/(m^(2)·s)明显高于勐库现代茶园3.43μmol/(m^(2)·s);对5个藤条茶样的研究发现,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分别为37.04%~42.70%、26.61%~36.29%、2.27%~3.25%。由于不同的栽培模式,普通晒青茶和藤条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就茶多酚含量而言,勐库藤条春茶以及秧塔藤条春茶含量高于当地普通晒青茶;勐库藤条茶水浸出物含量略高于勐库普通晒青春茶,但是差异不显著。2个地区的藤条茶咖啡碱含量都小于普通晒青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感官审评上,藤条茶总体表现为香气高扬、持久度好、协调性佳、滋味鲜爽,优于普通晒青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条茶
光合作用
感官审评
管理模式
茶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特有“藤条茶”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1
作者
方成刚
杨高中
杨莹彪
张丽秋
陈霞
李连超
吕海鹏
林智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特种经济动植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双江七彩寻根茶业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15,共17页
基金
地理标志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2102AE090051)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19)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4-TRICAAS)。
文摘
云南特有的藤条茶,源于当地茶农在长期生产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留采法,因能促使茶树树干形似藤条而得名。为探究藤条茶留采管理模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选取藤条茶园一芽二叶鲜叶制作晒青茶、红茶、白茶,以现代茶园同类鲜叶制样为对照,结合感官审评和品质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藤条茶树鲜叶制成的晒青茶一般具有更高爽的香气和浓醇的滋味,白茶则具有更浓郁的香气及甘和的滋味,而现代茶园红茶一般具有更高甜的香气和甘爽的滋味。藤条茶的儿茶素总量均显著低于现代茶园茶树鲜叶,尤其是藤条白茶中的儿茶素总量为67.11 mg·g^(-1),显著低于现代茶园白茶(84.19 mg·g^(-1))。藤条晒青茶中的茶氨酸含量为16.79 mg·g^(-1),显著高于现代茶园晒青茶(14.69 mg·g^(-1))。藤条晒青茶和藤条白茶具有更低的酚氨比。在所有茶样中共鉴定出205个初级代谢产物,藤条白茶中积累更丰富的糖类。此外,在所有茶样中检测出127种挥发性物质,醇类和酯类是不同茶样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藤条白茶中挥发物总量显著高于现代茶园白茶;藤条红茶中香叶醇含量更高,而现代茶园红茶的芳樟醇含量更高。可见,采用晒青茶和白茶的加工工艺一般更有利于获得高品质藤条茶产品。
关键词
藤条茶
感官审评
化学成分
挥发性成分
Keywords
rattan tea
sensory evalua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volatile component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独特的茶树管理技术——藤条茶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琼仙
陈玫
杨毅坚
陈红伟
马玲
何雨淇
陈继伟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21年第12期193-196,共4页
基金
绿色食品牌打造科技支撑行动(茶叶)专项
世界大叶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及成果产业化(项目编号202102AE090038)。
文摘
本文从现代云南大叶种茶园常见的两种茶树形态,即矮化密植茶园的灌木形态及古茶园中乔木形态大树茶状茶树差异分析,认为大树茶比矮化密植茶树具有明显的个体优势,是追求个体产量最大化的一种方法;其次,对大树茶中的藤条茶的采摘及茶园管理进行分析,认为(1)藤条茶采摘能更好的抑制茶树的花果生殖生长,更好的供应茶树营养生长;(2)藤条茶采摘促进茶树根系粗壮深广。最后总结,藤条茶是云南省茶农根据大叶种品种优点,在云南亚热带气候下,形成独特的云南大叶乔木茶树种植、茶叶采摘、茶园管理的配套技术,是全国全球茶叶供过于求新形势下,云南茶产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大叶种
茶
园
矮化密植
古
茶
树
藤条茶
大树
茶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藤条茶的光合特性及品质形成
被引量:
2
3
作者
师梦楠
李果
张杰
熊昌云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热区健康饮料研究中心
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6-18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2160726)
云南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体系项目(编号:2021KJTX007)。
文摘
为探究藤条茶栽培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选取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与普洱市镇沅县、景谷县的藤条茶园和部分现代茶园及其茶叶,进行光合作用的测定并结合生化成分及感官审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测定光合作用发现,不同茶园净光合速率呈现单峰曲线与双峰曲线,出现峰值的时间与变幅不同,但峰值时间都在10:00—14:00范围内,其中,勐库藤条茶园最大净光合速率8.23μmol/(m^(2)·s)明显高于勐库现代茶园3.43μmol/(m^(2)·s);对5个藤条茶样的研究发现,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分别为37.04%~42.70%、26.61%~36.29%、2.27%~3.25%。由于不同的栽培模式,普通晒青茶和藤条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就茶多酚含量而言,勐库藤条春茶以及秧塔藤条春茶含量高于当地普通晒青茶;勐库藤条茶水浸出物含量略高于勐库普通晒青春茶,但是差异不显著。2个地区的藤条茶咖啡碱含量都小于普通晒青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感官审评上,藤条茶总体表现为香气高扬、持久度好、协调性佳、滋味鲜爽,优于普通晒青茶。
关键词
藤条茶
光合作用
感官审评
管理模式
茶
多酚
分类号
S571.10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特有“藤条茶”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方成刚
杨高中
杨莹彪
张丽秋
陈霞
李连超
吕海鹏
林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独特的茶树管理技术——藤条茶
罗琼仙
陈玫
杨毅坚
陈红伟
马玲
何雨淇
陈继伟
《福建茶叶》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藤条茶的光合特性及品质形成
师梦楠
李果
张杰
熊昌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