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纳米结构氧化镍缓冲层对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英文)
1
作者
孙永哲
郑礴
+10 位作者
李海蓉
王芳
员朝鑫
曹中涛
常芳芝
钱坤
雷琦
雷栋
薛鑫
韩根亮
宋玉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2-498,共7页
在阳极和空穴传输层分别引入氧化镍纳米结构缓冲层,制备了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对二极管的电学和光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了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的氧化镍纳米结构对器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结构氧化镍缓冲层能够有效地提高空穴-电...
在阳极和空穴传输层分别引入氧化镍纳米结构缓冲层,制备了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对二极管的电学和光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了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的氧化镍纳米结构对器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结构氧化镍缓冲层能够有效地提高空穴-电子对的产生和复合效率,它的引入带来了高效的空穴注入及发光层中的载流子平衡,能有效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特性。氧化镍缓冲层沉积时间为30 s的器件具有最高的亮度和电流效率,分别为42 460 cd/m^2和24 cd/A,该器件的CIEx,y色坐标为(0.212 9,0.325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
阳极缓冲层
氧化镍纳米结构
电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结构氧化镍缓冲层对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英文)
1
作者
孙永哲
郑礴
李海蓉
王芳
员朝鑫
曹中涛
常芳芝
钱坤
雷琦
雷栋
薛鑫
韩根亮
宋玉哲
机构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甘肃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
兰州大学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2-498,共7页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606RJZA026)
兰州市城关区科技计划(2016cgkj280)资助项目~~
文摘
在阳极和空穴传输层分别引入氧化镍纳米结构缓冲层,制备了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对二极管的电学和光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了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的氧化镍纳米结构对器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结构氧化镍缓冲层能够有效地提高空穴-电子对的产生和复合效率,它的引入带来了高效的空穴注入及发光层中的载流子平衡,能有效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特性。氧化镍缓冲层沉积时间为30 s的器件具有最高的亮度和电流效率,分别为42 460 cd/m^2和24 cd/A,该器件的CIEx,y色坐标为(0.212 9,0.325 2)。
关键词
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
阳极缓冲层
氧化镍纳米结构
电化学法
Keywords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BOLED)
anode buffer layers
NiO nanoparticles
electrochemical method
分类号
TN312.8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纳米结构氧化镍缓冲层对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英文)
孙永哲
郑礴
李海蓉
王芳
员朝鑫
曹中涛
常芳芝
钱坤
雷琦
雷栋
薛鑫
韩根亮
宋玉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