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蓄水期末预留库容与蓄满次序研究 |
曹辉
邱斌
徐杨
卢佳
汪涛
蒋志强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蓄满产流模型在辽东山区的应用研究 |
郭芳琴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
2024 |
0 |
|
|
3
|
半湿润流域蓄满超渗空间组合模型研究 |
李致家
黄鹏年
张永平
姚成
颜梅春
霍文博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5
|
|
|
4
|
考虑蓄满产流机制的流域分布式产汇流模型 |
金保明
高兰兰
李光敦
|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
5
|
蓄满—超渗兼容水文模型的改进及应用 |
胡彩虹
王金星
李析男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
6
|
超渗和蓄满同时作用的产流模型研究 |
雒文生
胡春歧
韩家田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42
|
|
|
7
|
基于蓄满率的三峡水库蓄水时期研究 |
耿旭
毛继新
晋碧瑄
|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
8
|
超渗-蓄满混合产流公式在梅江流域的适用性研究 |
江平
陈璐
易彬
张寒松
刘一卓
郭鹤翔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9
|
土地利用变化对蓄满-超渗兼容模型参数的影响分析 |
胡彩虹
查斌
李常青
杨帆
荐圣淇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10
|
基于蓄满超渗时空动态组合的网格新安江模型 |
杜若愚
姚成
刘玉环
李致家
张珂
朱跃龙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
11
|
蓄满产流模型的改进及应用——以盐城地区为例 |
丁晓红
陆建林
程吉林
曹明霞
朱春龙
张焕林
许仁康
|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
12
|
基于蓄满超渗兼容模型的山洪灾害临界雨量探讨 |
韩跃鸣
马细霞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
13
|
华北地区分布式蓄超空间动态组合TOKASIDE-D模型研究 |
刘玉环
刘志雨
李致家
张珂
刘开磊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
14
|
基于对数指数型蓄水容量曲线改进新安江模型 |
贾云飞
闫志方
杜鑫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
15
|
北方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及补给机制:以羊庄岩溶水系统为例 |
康凤新
郑婷婷
冯亚伟
徐秋晓
刘彬涛
王义生
李传谟
|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6
|
基于水文模型的山东半岛典型流域产流模式探讨 |
丁启
王宗志
刘克琳
王坤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7
|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三峡水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
赵丽平
刘晓阳
任明磊
郭率
陈先俊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8
|
降雨-径流关系的区域规律 |
李致家
于莎莎
李巧玲
姚成
余钟波
颜梅春
芮孝芳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0
|
|
|
19
|
基于网格的精细化降雨径流水文模型及其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
李致家
姚成
张珂
朱跃龙
刘志雨
李巧玲
童冰星
黄小祥
黄鹏年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1
|
|
|
20
|
新安江模型理论研究的进展与探讨 |
刘金涛
宋慧卿
张行南
陈喜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