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蒜氨酸和蒜氨酸酶的制备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强 刘圣红 +1 位作者 索菲娅 苟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0-233,共4页
从大蒜(Allium Sativum L.)分离纯化了蒜氨酸酶和蒜氨酸,对它们抑菌作用的研究表明,蒜氨酸酶对一些致病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尤其对白色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us)和克柔假丝酵母菌(Candida krusei)两种真菌... 从大蒜(Allium Sativum L.)分离纯化了蒜氨酸酶和蒜氨酸,对它们抑菌作用的研究表明,蒜氨酸酶对一些致病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尤其对白色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us)和克柔假丝酵母菌(Candida krusei)两种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氨酸酶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氨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乔旭光 张振华 秦晓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共4页
采用 (NH4 ) 2 SO4 盐析、SephadexG 2 0 0凝胶过滤和ConA Sepharose亲和层析方法对蒜氨酸酶进行了部分纯化 ,并研究了其酶动力学特性 ,结果表明其最适反应温度为 3 0℃ ,最适pH值为6 2 4,以蒜氨酸为底物 ,最大反应速度Vmax =1 2 0u/mg... 采用 (NH4 ) 2 SO4 盐析、SephadexG 2 0 0凝胶过滤和ConA Sepharose亲和层析方法对蒜氨酸酶进行了部分纯化 ,并研究了其酶动力学特性 ,结果表明其最适反应温度为 3 0℃ ,最适pH值为6 2 4,以蒜氨酸为底物 ,最大反应速度Vmax =1 2 0u/mg(蛋白质 ) ,米氏常数 Km =6 0 2× 1 0 - 3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氨酸酶 亲和层析 动力学 分离纯化 抑制 凝胶过滤 影响 米氏常数 最适PH值 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伟 乔旭光 秦晓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8-120,共3页
旨在对大蒜中的蒜氨酸酶和蒜氨酸进行提取的基础上,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活性有影响,其中Mg2+、Fe3+、Ca2+、Fe2+、Mn2+对蒜氨酸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且这种激活作用在有甘油、葡萄... 旨在对大蒜中的蒜氨酸酶和蒜氨酸进行提取的基础上,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活性有影响,其中Mg2+、Fe3+、Ca2+、Fe2+、Mn2+对蒜氨酸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且这种激活作用在有甘油、葡萄糖、蔗糖等多羟基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激活效果更好;Cu2+对蒜氨酸酶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氨酸酶 抑制 激活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氨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测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曾哲灵 徐仁华 熊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31-434,共4页
大蒜中功能成分含硫化合物是由蒜氨酸酶(alliinase,E C4.4.1.4)催化蒜氨酸(alliin)生成的。本实验通过提取、盐析、透析及层析,自新鲜大蒜中分离纯化出蒜氨酸酶,并测定了蒜氨酸酶的酶学性质。蒜氨酸酶的适宜分离纯化过程及条件为:pH7.0N... 大蒜中功能成分含硫化合物是由蒜氨酸酶(alliinase,E C4.4.1.4)催化蒜氨酸(alliin)生成的。本实验通过提取、盐析、透析及层析,自新鲜大蒜中分离纯化出蒜氨酸酶,并测定了蒜氨酸酶的酶学性质。蒜氨酸酶的适宜分离纯化过程及条件为:pH7.0Na+/K+磷酸缓冲液提取,45%饱和度NH4(SO4)2盐析,10000×g离心沉淀30min,pH6.5的Na+/K+磷酸缓冲液溶解,截留1.4万分子量透析袋透析,Sephadex G-200层析,收集洗脱时间4.75h的洗脱液。蒜氨酸酶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6.3,Mg2+、Zn2+、Fe2+、Fe3+、EDTA-Na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有激活作用,Fe3+激活作用最明显,Cu2+严重抑制蒜氨酸酶活性。以合成S-烯丙基-L-半胱氨酸亚砜为底物,蒜氨酸酶的Km为5.91mmol/L、Vmax为1.55μmo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氨酸酶 分离纯化 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中蒜氨酸酶的分离纯化及纯度测定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瑜 许时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66,共4页
对大蒜中的蒜氨酸酶进行分离纯化以研究其酶学及光谱学性质。首次采用Sephacryl S-200凝胶柱对新鲜大蒜以及微波真空与真空联合干燥(MV/VD)大蒜中的蒜氨酸酶进行了一步分离纯化,并采用反相HPLC和SDS-PAGE电泳测定柱分离后新鲜大蒜的蒜... 对大蒜中的蒜氨酸酶进行分离纯化以研究其酶学及光谱学性质。首次采用Sephacryl S-200凝胶柱对新鲜大蒜以及微波真空与真空联合干燥(MV/VD)大蒜中的蒜氨酸酶进行了一步分离纯化,并采用反相HPLC和SDS-PAGE电泳测定柱分离后新鲜大蒜的蒜氨酸酶和MV/VD大蒜的蒜氨酸酶的纯度。结果表明,经Sephacryl S-200凝胶柱一步分离的蒜氨酸酶可达很高的纯度,电泳结果显示达到电泳纯。采用Sephacryl S-200凝胶柱分离纯化后的蒜氨酸酶的纯度可以达到用于酶学性质和光谱学特性研究所需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真空与真空联合干燥 蒜氨酸酶 纯化 纯度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铵盐析法分步分离大蒜SOD和蒜氨酸酶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孔祥智 黄雪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5-166,258,共3页
为从大蒜中获得SOD和蒜氨酸酶两种产品,以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为指标,确定分步盐析法提取SOD和蒜氨酸酶的硫酸铵饱和度。以40%和90%为分步盐析的最佳硫酸铵饱和点,结果表明,分步盐析法可以从大蒜中获得SOD和蒜氨酸酶两种产品。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 蒜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中蒜氨酸酶的氨基酸组成分析和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瑜 许时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5-68,共4页
本文对首次采用SephacrylS-200凝胶柱从新鲜大蒜中分离纯化出来的蒜氨酸酶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蒜氨酸酶的催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热失活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蒜氨酸酶中酸性氨基酸的含量比较高,其中Asp含量最多,摩尔百分... 本文对首次采用SephacrylS-200凝胶柱从新鲜大蒜中分离纯化出来的蒜氨酸酶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蒜氨酸酶的催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热失活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蒜氨酸酶中酸性氨基酸的含量比较高,其中Asp含量最多,摩尔百分含量达到15.51%;蒜氨酸酶催化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即可进行且蒜氨酸酶是不耐高温的酶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氨酸酶 分析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海藻酸钠-淀粉固定化蒜氨酸酶 被引量:2
8
作者 曹阳 相姝楠 +6 位作者 甘芝霖 刘萍 胡雪芳 李淑燕 陈芹芹 姜莎 倪元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2-166,170,共6页
探讨了海藻酸钠-淀粉固定化蒜氨酸酶技术,对影响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和硬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固定化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和硬度受刀豆球蛋白A浓度、海藻酸钠浓度和氯化钙浓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探讨了海藻酸钠-淀粉固定化蒜氨酸酶技术,对影响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和硬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固定化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和硬度受刀豆球蛋白A浓度、海藻酸钠浓度和氯化钙浓度的影响较为显著,所得到优化条件为:刀豆球蛋白浓度1·02mg/mL,海藻酸钠浓度2·25%,氯化钙浓度2·22%,由此得到的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可达78·15%,硬度为2076·69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淀粉 刀豆球蛋白A 蒜氨酸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大蒜的蒜氨酸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瑜 许时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83,共4页
主要研究了冷冻干燥法以及微波真空干燥与真空干燥联合干燥法这两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对大蒜的蒜氨酸酶活力的影响,提取了两种干燥方法得到的干燥大蒜中的蒜氨酸酶,并以合成的蒜氨酸为底物进行了蒜氨酸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新鲜大蒜和... 主要研究了冷冻干燥法以及微波真空干燥与真空干燥联合干燥法这两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对大蒜的蒜氨酸酶活力的影响,提取了两种干燥方法得到的干燥大蒜中的蒜氨酸酶,并以合成的蒜氨酸为底物进行了蒜氨酸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新鲜大蒜和冷冻干燥大蒜中蒜氨酸酶的最适温度为40℃,微波真空干燥与真空干燥联合干燥大蒜中酶的最适温度为45℃,新鲜大蒜和两种不同干燥方法干燥的大蒜片中,蒜氨酸酶的最适pH均为6.5。冷冻干燥大蒜及微波真空干燥与真空干燥联合干燥大蒜的酶活保留率分别为96%和87.8%,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大蒜的质量略优于微波真空干燥与真空干燥联合干燥法干燥的大蒜。但由于冷冻干燥能耗大,因此微波真空干燥与真空干燥联合干燥法仍是一种生产优质大蒜片的干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氨酸酶 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氨酸酶的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瑜 许时婴 +1 位作者 庞凌云 乔明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62,共3页
本实验采用Sephacryl S-200 凝胶柱对新鲜大蒜中的蒜氨酸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纯化后的蒜氨酸酶的紫外 - 可见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圆二色性等光谱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蒜氨酸酶的α- 螺旋结构大约占27%~30%,几乎不存在β- 折... 本实验采用Sephacryl S-200 凝胶柱对新鲜大蒜中的蒜氨酸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纯化后的蒜氨酸酶的紫外 - 可见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圆二色性等光谱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蒜氨酸酶的α- 螺旋结构大约占27%~30%,几乎不存在β- 折叠结构,β- 转角结构大约占 30% 左右,无规卷曲所占比例大约占 40%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氨酸酶 光谱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调控蒜氨酸酶反应制备洋葱油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晓波 马永昆 +3 位作者 江霆 王振斌 孙乐六 夏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7-100,共4页
采用超高压技术调控蒜氨酸酶酶解反应制备洋葱油,并用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制备条件为处理压力660MPa、时间5min;酶解压力150MPa、温度35℃、时间20min、pH6.6;蒸馏真空度7kPa,提取时间4.5h,氯化钠溶液添... 采用超高压技术调控蒜氨酸酶酶解反应制备洋葱油,并用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制备条件为处理压力660MPa、时间5min;酶解压力150MPa、温度35℃、时间20min、pH6.6;蒸馏真空度7kPa,提取时间4.5h,氯化钠溶液添加量90g/1000mL。结果表明:洋葱油得率为0.47%;检测到27种成分,含硫化合物占其成分的90.43%,主要是硫醚、噻吩、硫醇、含硫杂环类化合物,其中硫醚类物质含量最高,占到其成分的5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蒜氨酸酶 洋葱油 提取 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敏 胡秋辉 辛志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60-166,共7页
以新鲜大蒜为原料,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PEG6000沉淀法、葡聚糖G-200柱层析法提取分离蒜氨酸酶,获得适宜蒜氨酸酶粗分离的条件为:4℃、pH6.5磷酸盐缓冲液浸提,20%的PGE6000盐析,2000×g离心30min。再采用SDS-PAGE电泳法鉴定其纯度... 以新鲜大蒜为原料,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PEG6000沉淀法、葡聚糖G-200柱层析法提取分离蒜氨酸酶,获得适宜蒜氨酸酶粗分离的条件为:4℃、pH6.5磷酸盐缓冲液浸提,20%的PGE6000盐析,2000×g离心30min。再采用SDS-PAGE电泳法鉴定其纯度,发现纯度是粗酶液的16.85倍,回收率为41.26%,蒜氨酸酶亚基的分子质量约为54.7kD。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金属离子交互作用对蒜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研究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反应动力学及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离子组合对蒜氨酸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Mn2+是影响蒜氨酸酶活性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离子交互作用最佳条件为:Mn2+浓度10mmol/L、Fe3+浓度10mmol/L、Ca2+浓度5mmol/L、辅助因子蔗糖浓度5mmol/L,此条件下蒜氨酸酶相对酶活性为155.59%。而10mmol/L的Cu2+能够显著抑制蒜氨酸酶的活性;以蒜氨酸为底物,测得蒜氨酸酶Km值为0.25mmol/L,Vmax为1.29μmol/min;紫外-可见光谱证实了辅基磷酸吡哆醛的存在,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的激活与抑制机制可能是因为激活剂和抑制剂影响了蒜氨酸酶辅助因子5,-磷酸吡哆醛的结构以及其与蒜氨酸酶主链的结合,从而影响了蒜氨酸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蒜氨酸酶 分离纯化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葱中蒜氨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一帆 周宇 +3 位作者 李星鑫 刘莹 王鲁峰 潘思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9-133,共5页
对香葱中蒜氨酸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通过均浆、离心、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层析技术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蒜氨酸酶,并利用SDS-PAGE电泳对其纯度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分离... 对香葱中蒜氨酸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通过均浆、离心、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层析技术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蒜氨酸酶,并利用SDS-PAGE电泳对其纯度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可得纯化倍数为19.6倍的蒜氨酸酶,酶比活力为11.44U/mg,酶活回收率为32.1%,达到电泳纯,其亚基的分子质量约为54.5ku。纯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pH7.0,以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为底物,蒜氨酸酶的Km为45.31mmol/L,Vmax为40.32μmol/(mg.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葱 蒜氨酸酶 分离纯化 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蒜氨酸酶酶促反应条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育卉 王静 +1 位作者 胡秋辉 辛志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93-197,共5页
以纯化的蒜氨酸酶为对象,研究影响蒜氨酸酶活性的不同因素并优化反应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蒜氨酸酶活性的4个主要因素包括酶与底物比、反应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进行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酶促反应速率。Des... 以纯化的蒜氨酸酶为对象,研究影响蒜氨酸酶活性的不同因素并优化反应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蒜氨酸酶活性的4个主要因素包括酶与底物比、反应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进行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酶促反应速率。Design-experts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蒜氨酸酶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酶与底物比0.20、反应温度36℃、pH6.4、Mn2+浓度8.15mmol/L,该条件下蒜氨酸酶活力为(0.156±0.0053)U/mL。而Cu2+在10mmol/L的浓度条件下使蒜氨酸酶活力降低了一半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氨酸酶活性 影响因素 金属离子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氨酸酶动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炘 葛艳辉 +3 位作者 赵俊英 闵笛 刘瞳 乔旭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8883-8884,8892,共3页
[目的]研究蒜氨酸酶的动力学性质。[方法]分别测定温度、pH值、底物浓度及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并计算最大反应速度及米氏常数。[结果]蒜氨酸酶为热不稳定性酶,其最适反应温度为29℃,最适pH值为6.1;以其天然抽提物为底物测得... [目的]研究蒜氨酸酶的动力学性质。[方法]分别测定温度、pH值、底物浓度及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并计算最大反应速度及米氏常数。[结果]蒜氨酸酶为热不稳定性酶,其最适反应温度为29℃,最适pH值为6.1;以其天然抽提物为底物测得最大反应速度及米氏常数分别0.492IU/mg、0.483mmol/L;K+、Mg2+、Ca2+、Na+和Cd2+对蒜氨酸酶活性有一定的激活作用,Cu2+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应用蒜类药用产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氨酸酶 动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氨酸酶粗提液的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丹 杨雪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210-5211,5234,共3页
以安徽舒城大蒜为材料,采用离心、盐析、透析等方法从大蒜匀浆中提取蒜氨酸酶粗提液,以L-半胱氨酸亚砜为底物研究蒜氨酸酶的特性及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离心、盐析、透析纯化的蒜氨酸酶的比活分别为粗提时的2.519,3.497,3.703倍。该... 以安徽舒城大蒜为材料,采用离心、盐析、透析等方法从大蒜匀浆中提取蒜氨酸酶粗提液,以L-半胱氨酸亚砜为底物研究蒜氨酸酶的特性及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离心、盐析、透析纯化的蒜氨酸酶的比活分别为粗提时的2.519,3.497,3.703倍。该粗酶液的最适pH值为6.4,最适温度为30℃。当底物浓度低于3μmol/ml时表现为一级反应;当底物浓度在3~5μmol/ml时表现为混合级反应;当底物浓度大于5μmol/ml时属于零级反应。Zn2+、Ca2+、Fe2+可以提高蒜氨酸酶活性170%~200%;EDTA可以提高20%;Cu2+抑制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氨酸酶 粗提液 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洋葱中蒜氨酸酶的活性
17
作者 段海燕 李炳奇 +2 位作者 孙倩 陈思羽 曹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67,共3页
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对洋葱中蒜氨酸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方法有效地消除了由于背景值及光谱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校正了因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所产生的基线倾斜。分别于波长426nm(λ1)、446nm(λ2)、506nm(λ3... 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对洋葱中蒜氨酸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方法有效地消除了由于背景值及光谱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校正了因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所产生的基线倾斜。分别于波长426nm(λ1)、446nm(λ2)、506nm(λ3)处测定吸光度A1、A2和A3,求ΔA=A2-[(λ2-λ3)A1+(λ1-λ2)A3]/(λ1-λ3)。丙酮酸钠的质量浓度在8.8~44.0mg.L-1之间与ΔA呈线性关系。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8%,相对标准偏差(n=5)为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活性 蒜氨酸酶 洋葱 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微球吸附-交联法固定洋葱蒜氨酸酶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卫 曹红 +4 位作者 高佳 康标 王彩霞 谢雨涵 陈思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15-218,222,共5页
以壳聚糖微球为固定化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吸附-交联方法制备固定化洋葱蒜氨酸酶。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最佳实验条件为:给酶量217.25U/g,吸附时间6h,戊二醛浓度0.50%,交联3h,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10min。重复使用7次后酶活回收率仍... 以壳聚糖微球为固定化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吸附-交联方法制备固定化洋葱蒜氨酸酶。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最佳实验条件为:给酶量217.25U/g,吸附时间6h,戊二醛浓度0.50%,交联3h,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10min。重复使用7次后酶活回收率仍在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蒜氨酸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蒜氨酸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熙然 胡红华 +1 位作者 张相年 赵树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44-247,共4页
目的:以蒜氨酸酶竞争性抑制剂S-烷基-L-半胱氨酸为配基,制备亲和层析胶分离纯化蒜氨酸酶。方法:以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活化剂,在碱性条件下,活化载体SepharoseCL-4B,偶联半胱氨酸,作为蒜氨酸酶的亲和层析胶。低温粉碎大蒜所得的大... 目的:以蒜氨酸酶竞争性抑制剂S-烷基-L-半胱氨酸为配基,制备亲和层析胶分离纯化蒜氨酸酶。方法:以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活化剂,在碱性条件下,活化载体SepharoseCL-4B,偶联半胱氨酸,作为蒜氨酸酶的亲和层析胶。低温粉碎大蒜所得的大蒜液,经25%PEG-5000沉淀,得到粗酶。用制得的亲和胶分离纯化,并利用SDS-PAGE对酶纯度进行检验。结果:大蒜液用25%PEG-5000沉淀可以较简便地分离出粗酶,经制得的亲和胶层析,活力回收达到68.42%,比活力为9.493U/mg,纯化倍数达到22.17倍。提纯的蒜氨酸酶为电泳纯,亚基约为52kD。纯酶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6.23,Km=9.845mmol/L,Vmax=24.93U/mg。结论:以S-烷基-L-半胱氨酸为配基制得了适合于蒜氨酸酶分离纯化的亲和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氨酸酶 分离纯化 亲和层析 S烷基-L-半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钝化蒜氨酸酶对洋葱降辣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倩 潘见 +1 位作者 张鑫 张文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0期12157-12159,共3页
[目的]建立超高压钝化洋葱中蒜氨酸酶以降低洋葱辣味的新工艺。[方法]以洋葱为原料,采用丙酮酸法考察了超高压处理(压力、保压时间、温度)钝化洋葱蒜氨酸酶的效果。[结果]试验得出,在压力300 MPa,保压时间30 min,温度60℃的条件下,洋葱... [目的]建立超高压钝化洋葱中蒜氨酸酶以降低洋葱辣味的新工艺。[方法]以洋葱为原料,采用丙酮酸法考察了超高压处理(压力、保压时间、温度)钝化洋葱蒜氨酸酶的效果。[结果]试验得出,在压力300 MPa,保压时间30 min,温度60℃的条件下,洋葱的蒜氨酸酶残留酶活可以降到41.54%,明显降低了洋葱的辣度和刺激性气味。[结论]此加工方法提高了洋葱的食疗价值,并可为开发洋葱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蒜氨酸酶 钝化 降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