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高血糖素样肽-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双受体激动剂替西帕肽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竞 侯艺林 +1 位作者 张朝姿 宋光耀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5-600,共6页
新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替西帕肽,临床显示具有较强的降糖效果,并且减轻体质量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具有优越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 新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替西帕肽,临床显示具有较强的降糖效果,并且减轻体质量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具有优越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NASH)的作用,并且副作用小,依从性好。替西帕肽作为双肠道激素激动剂对改善代谢水平显示出强大的潜力。该文就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替西帕肽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西帕 2型糖尿病 GLP-1类似物 胰高血糖素样-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双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双重激动剂——Tirzepatide 被引量:3
2
作者 赵世峰 宋向明 姚建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20-227,共8页
Tirzepatide为全球首个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eptide,GIP)受体双重激动剂,通过模拟天然GLP-1和GIP发挥多种生理效应。在已完成的SURPASS... Tirzepatide为全球首个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eptide,GIP)受体双重激动剂,通过模拟天然GLP-1和GIP发挥多种生理效应。在已完成的SURPASS和SURMOUNT大型Ⅲ期系列临床研究中,Tirzepatide展现了优异的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体质量和改善血脂等代谢指标的效果,并且优于当前获批的GLP-1受体激动剂。胃肠道反应为该药最常见不良事件,一般为轻至中度,随着持续给药而减少。2022年5月13日,Tirzepatide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当前适应症为作为饮食和运动的辅助,以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的血糖控制。除T2D和肥胖外,针对其他多种代谢领域目前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开展。本文现对此作一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rzepatide 2型糖尿病 肥胖 胰高血糖素样-1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基因敲除小鼠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动态改变 被引量:2
3
作者 谢锭 程桦 Carlos M.Isales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观察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受体基因敲除小鼠(GIPR-/-小鼠)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动态改变。【方法】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不同月龄(1月龄、3月龄和5月龄)的雌性GIPR-/-小鼠和野生型对照C57BL/6小鼠不同部位(全身、股... 【目的】观察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受体基因敲除小鼠(GIPR-/-小鼠)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动态改变。【方法】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不同月龄(1月龄、3月龄和5月龄)的雌性GIPR-/-小鼠和野生型对照C57BL/6小鼠不同部位(全身、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和骨骼面积。【结果】1月龄、3月龄和5月龄GIPR-/-小鼠的全身BMD、BMC和骨骼面积以及1月龄和3月龄GIPR-/-小鼠的股骨BMD均低于对照小鼠相应值,而1月龄GIPR-/-小鼠的腰椎BMD则高于对照小鼠相应值(P均<0.05)。5月龄与3月龄相比,GIPR-/-小鼠上述部位的BMD、BMC和骨骼面积无显著变化,而在对照小鼠仍有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与对照小鼠相比,GIPR-/-小鼠的BMD、BMC和骨骼面积均有明显改变,并与部位和月龄相关,提示GIP对小鼠骨转换有一定的作用。进一步提示在营养物的获得和骨代谢之间,除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轴外,还存在着“肠-骨轴”,即肠道与营养代谢相关激素对骨代谢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小鼠 葡萄糖依赖性 不同部位 动态改变 骨密度 胰岛素 受体 多肽 C57BL/6小鼠 双能X线吸收仪 甲状旁腺激素 BMD BMC 不同月龄 骨矿含量 维生素D 调节作用 相关激素 营养代谢 骨代谢 对照 面积 骨骼 野生型 骨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饮食负荷对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重 严励 +2 位作者 傅晓莹 杨华章 邝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31-203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饮食负荷对正常糖耐量人群的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ploypeptide,GIP)分泌模式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分泌、血浆葡萄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14例正常糖耐量受试者先后接受75 g葡萄糖耐... 目的探讨不同饮食负荷对正常糖耐量人群的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ploypeptide,GIP)分泌模式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分泌、血浆葡萄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14例正常糖耐量受试者先后接受75 g葡萄糖耐量及混合餐耐量试验,检测空腹及葡萄糖或混合餐后15,30,60,90和120 min的血糖、胰岛素及GIP。结果(1)葡萄糖负荷后GIP的第一个峰值在糖负荷后15 min(45.09±4.67)pmol/L,短暂下降之后持续上升至120 min(59.66±11.73)pmol/L;(2)混合餐负荷后GIP分泌呈双时相曲线,第一峰值在15 min(71.69±14.19)pmol/L,显著高于同时点的葡萄糖负荷(P<0.05);第二个峰在90 min(55.35±13.19)pmol/L。两种饮食负荷后GIP曲线下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3)随着混合餐负荷时GIP早期分泌(15 min)第一峰值升高幅度较葡萄糖负荷大,胰岛素达峰时间提前(30 min vs 60min),同时混合餐负荷后15 min血糖升高幅度明显低于葡萄糖负荷(P<0.05)。结论正常糖耐量人群两种饮食负荷后GIP分泌曲线明显不同,混合餐后GIP分泌呈典型的双相分泌,其第一峰值显著高于葡萄糖负荷,提示混合餐(含脂肪)刺激GIP释放较强,使胰岛素达峰时间提前,可能是混合餐血糖峰值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糖耐量 胰岛素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在胃肠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鹏洲 朱晒红 +4 位作者 张大伟 刘岩 王国慧 朱利勇 叶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17-1020,共4页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eptide,GIP)是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合成、分泌的一种肠促胰岛素。长期高脂饮食可以刺激GIP的大量分泌,引起脂质在胰岛细胞和外周组织中沉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分泌功能受损...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eptide,GIP)是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合成、分泌的一种肠促胰岛素。长期高脂饮食可以刺激GIP的大量分泌,引起脂质在胰岛细胞和外周组织中沉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分泌功能受损;抑制GIP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胃肠转流手术通过对近端小肠的旷置,从而减少GIP的分泌可能是其能够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 胃肠转流术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8
6
作者 熊静 莫朝晖 +3 位作者 谢艳红 胡平安 刘敏 何红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3951-3953,共3页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肠促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1例初诊T2DM患者(T2DM组)和17例血糖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两组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0、30、120min时静脉血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肠促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1例初诊T2DM患者(T2DM组)和17例血糖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两组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0、30、120min时静脉血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 T2DM组患者OGTT中各时点的GLP-1水平[分别为(11.6±4.4)、(14.2±5.4)、(15.1±7.3)pmol/L]较对照组[分别为(18.8±3.1)、(21.8±4.2)、(23.7±4.8)pmol/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各时点GIP水平无显著变化;但T2DM组患者各时点胰高血糖素水平[(16.1±4.3)、(25.1±5.4)、(25.2±5.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4.8±5.9)、(18.7±4.7)、(15.7±5.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诊的T2DM患者,空腹及糖负荷后30、120min时GLP-1水平显著下降,GIP水平无变化,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样1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多肽 胰高血糖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旁路术与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肠促胰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大会 沈未 +1 位作者 王春红 贾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82-686,共5页
目的:观察胃肠旁路术与应用二肽基肽酶-IV(DPP-IV)抑制剂治疗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变化及肠-胰岛轴激素分泌,进一步了解术后代谢改变机制。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胃肠旁路术组(n=42)与DPP-IV抑制剂治疗... 目的:观察胃肠旁路术与应用二肽基肽酶-IV(DPP-IV)抑制剂治疗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变化及肠-胰岛轴激素分泌,进一步了解术后代谢改变机制。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胃肠旁路术组(n=42)与DPP-IV抑制剂治疗组(n=33)。观察并比较治疗后各项代谢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血糖均有明显下降。胃肠旁路术组患者血糖、血脂、体质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DPP-IV抑制剂治疗组体质量、血脂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肠旁路术组饮食刺激后胰升糖素样肽-1(GLP-1)水平增加。结论:术后肠促胰素水平的增加可能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下降起关键作用。手术治疗明显优于DPP-IV抑制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旁路术 2型糖尿病 葡萄糖依赖胰岛素分泌多肽 胰升糖素样-1 酶-IV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降糖药物替西帕肽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丽娜 王岩 +1 位作者 张抗怀 李友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902-1908,共7页
目前全球有多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但仍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未能达到推荐的目标血糖水平,研发和应用新型降糖药迫在眉睫。2022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双重受体激动剂... 目前全球有多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但仍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未能达到推荐的目标血糖水平,研发和应用新型降糖药迫在眉睫。2022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双重受体激动剂替西帕肽上市,辅助饮食和运动,每周注射1次以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多项临床研究已验证其用于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该药在肥胖症、心血管风险相关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疾病治疗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替西帕肽的作用机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综述,为其在我国上市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降血糖药 替西帕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胰高糖素样-1受体激动剂 肥胖症 有效性 安全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促胰素在PCOS中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孟茹 李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5-690,共6页
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关系为近年研究热点之一,肠-脑轴可能参与肥胖、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肠道菌群种类数量庞大,肠-脑轴的神经分泌调节机制尚不清楚,肠道菌群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的作用靶点难... 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关系为近年研究热点之一,肠-脑轴可能参与肥胖、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肠道菌群种类数量庞大,肠-脑轴的神经分泌调节机制尚不清楚,肠道菌群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的作用靶点难以准确定位。肠道内分泌激素近期受到关注,肠促胰素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这两种肠源性激素均可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并降低血糖。目前国内外有关肠促胰素与HPO轴的研究较少,肠促胰素对PCOS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将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聚焦肠促胰素在PCOS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素 胰高血糖素样-1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对正常动物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乐嘉静 李湛君 +2 位作者 邱财荣 宫泽辉 徐康森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目的 :观察rhGLP 1(7 36 )对正常动物的降血糖和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以及该作用的葡萄糖依赖性。方法 :用不同动物模型sc不同剂量的rhGLP 1(7 36 )后 ,收集血清 ,测定血糖值及胰岛素值。结果 :正常C5 7小鼠和家兔sc不同剂量的rhGLP 1(7 36 ... 目的 :观察rhGLP 1(7 36 )对正常动物的降血糖和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以及该作用的葡萄糖依赖性。方法 :用不同动物模型sc不同剂量的rhGLP 1(7 36 )后 ,收集血清 ,测定血糖值及胰岛素值。结果 :正常C5 7小鼠和家兔sc不同剂量的rhGLP 1(7 36 )后 ,血糖和胰岛素分泌均无明显改变 ,提示rh GLP 1(7 36 )并不影响血糖正常动物的胰岛素分泌及血糖 ;对于给糖负荷动物 ,rhGLP 1(7 36 )使其胰岛素分泌增加 ,并进而使升高的血糖明显降低 ,表明rhGLP 1(7 36 )具有明显的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在C5 7小鼠和家兔糖耐量实验中发现 ,rh GLP 1(7 36 ) 16 μg·kg-1使糖负荷家兔胰岛素分泌增加 ,血糖升高曲线明显降低 ,说明rhGLP 1(7 36 )能明显增加动物对糖的耐受。结论 :rhGLP 1(7 36 )通过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作用降低过高血糖 ,而不降低正常血糖 ,同时用量小 ,起效快 ,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 血糖 胰岛素 糖耐量实验 葡萄糖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探索生品黑豆、淡豆豉对二肽基肽酶-4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晶 黄文娟 +3 位作者 卢军 张彦 范芳芳 赵生俊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70-74,80,共6页
目的:比较生品黑豆、淡豆豉对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二肽基肽酶-4(DPP-4)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生品黑豆低剂量组、生品黑豆... 目的:比较生品黑豆、淡豆豉对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二肽基肽酶-4(DPP-4)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生品黑豆低剂量组、生品黑豆中剂量组、生品黑豆高剂量组、淡豆豉低剂量组、淡豆豉中剂量组、淡豆豉高剂量组。给药期间监测动物血糖变化情况,采用酶法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DPP-4活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水平。结果:药物干预期间,阳性对照组和淡豆豉高剂量组血糖下降最为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淡豆豉中剂量组中仅HDL-C水平相对升高,淡豆豉高剂量组中TC、TG、LDL-C、HDL-C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生品黑豆高剂量组、淡豆豉中剂量组、淡豆豉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DPP-Ⅳ活性抑制率均有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和淡豆豉高剂量组GLP-1、GIP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淡豆豉提取物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对2型糖尿病小鼠DPP-4活性有抑制作用,同时可以提高GLP-1、GI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生品黑豆 酶-4 胰高血糖素样-1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 2型糖尿病小鼠 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促胰素与骨代谢 被引量:1
12
作者 鲍洁 金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7期521-524,共4页
机体内不断进行着骨代谢转换。凡是能增加骨吸收、减少骨生成的因素均能使骨密度(BMD)下降,进而发生骨质疏松症(OP)。最新研究发现,人体胃肠道内分泌的肠促胰素,不仅能促进胰岛素释放、调节血糖代谢,对骨代谢转换过程也具有良好的调节... 机体内不断进行着骨代谢转换。凡是能增加骨吸收、减少骨生成的因素均能使骨密度(BMD)下降,进而发生骨质疏松症(OP)。最新研究发现,人体胃肠道内分泌的肠促胰素,不仅能促进胰岛素释放、调节血糖代谢,对骨代谢转换过程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这类肠促胰素包括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它们对骨代谢的作用主要通过相应的受体来完成,达到调节钙平衡、影响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增生与凋亡、影响其他骨代谢生化指标等目的。其中,GIP、GLP-1均有减少骨吸收和增加骨生成的双相调节作用,而GLP-2仅能抑制骨的吸收,而不影响骨的生成。肠促胰素的这些特性,将为骨质疏松现有的治疗模式发展出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 胰高血糖素样-1 胰高血糖素样-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胃多肽主动免疫治疗对大鼠行为活动的影响
13
作者 田建卿 王越 +4 位作者 林宁 邹大进 孙树汉 曹怡 王奇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39-943,共5页
目的:观察抑胃多肽(GIP)靶向的主动免疫干预治疗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高脂喂养的SD大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如期皮下多点注射GIP靶向的人工抗原(GIP-KLH);对照组如期皮下多点注射KLH。检测血清中GIP抗体滴度水平,观察疫苗... 目的:观察抑胃多肽(GIP)靶向的主动免疫干预治疗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高脂喂养的SD大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如期皮下多点注射GIP靶向的人工抗原(GIP-KLH);对照组如期皮下多点注射KLH。检测血清中GIP抗体滴度水平,观察疫苗诱生抗体对GIP促进胰岛β细胞MIN6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及两组在行为学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实验组首次免疫接种后4周,即产生了高滴度GIP特异性抗体,如期继续免疫接种,抗体水平进一步增高;实验组血清较对照组可以显著抑制GIP的促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作用(P<0.01);行为学实验中,自发活动测试实验组总路程(P<0.01)、平均速度(P<0.01)、活动时间(P<0.05)、活动次数(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休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Morris水迷宫测试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抗原GIP-KLH能打破机体免疫耐受,诱生GIP特异性抗体;GIP靶向的主动免疫干预治疗使大鼠自发活动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胃多肽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多肽 自发活动 学习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新型降糖多肽ODA的设计及其口服降糖活性
14
作者 安东贤 姚文兵 +1 位作者 高向东 田浤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1-518,共8页
肠促胰岛素分泌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GIP)能通过血糖依赖机制促进胰岛素分泌,其特异性结合受体GLP-1R和GIPR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良好靶点。以本实验室前期设计的口服降糖多肽OHP2为基础,设计了可口... 肠促胰岛素分泌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GIP)能通过血糖依赖机制促进胰岛素分泌,其特异性结合受体GLP-1R和GIPR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良好靶点。以本实验室前期设计的口服降糖多肽OHP2为基础,设计了可口服的新型降糖多肽——ODA。ODA较OHP2的亲脂性提高,在Caco-2细胞中的胞吞能力及跨细胞转运能力更强。ODA保留了OHP2对GLP-1R的激活能力,增强了与GIPR的结合能力。口服低剂量ODA(0.53 mg/kg)即可达到与口服OHP2(1.06 mg/kg)相当的降糖水平。研究结果显示,ODA是治疗2型糖尿病极具潜力的口服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样-1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多肽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引发摄食抑制和内脏不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瑞 郭思齐 张启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6-1210,共5页
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先前的研究表明,GDF15与表达在大脑最后区和孤束核的受体结合,激活下游多个与摄食相关的脑区,抑制摄食,降低体质量,展现出治疗肥胖的潜力。但GD... 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先前的研究表明,GDF15与表达在大脑最后区和孤束核的受体结合,激活下游多个与摄食相关的脑区,抑制摄食,降低体质量,展现出治疗肥胖的潜力。但GDF15也引起恶心、呕吐等内脏不适症状,可能限制其进一步应用。该文将探讨GDF15抑制摄食,引发内脏不适的神经通路以及阻断其内脏不适效应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内脏不适 摄食 条件性味觉厌恶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GIP蛋白的原核优化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质毅 龙綮新 王珣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86-1093,共8页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或抑胃肽(glucose-dependentinsulinotropicpolypeptideorgastricinhibitorypeptide,GIP)是由42个氨基酸组成的胃肠调节肽,在高血糖背景下能够刺激胰岛素释放,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促进神经细胞增生,具有广泛的...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或抑胃肽(glucose-dependentinsulinotropicpolypeptideorgastricinhibitorypeptide,GIP)是由42个氨基酸组成的胃肠调节肽,在高血糖背景下能够刺激胰岛素释放,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促进神经细胞增生,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化学提取或人工合成GIP,成本过高,不宜规模化生产,故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重组人GIP(rhGIP)并探讨其生物活性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人工合成具有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的编码GIP成熟肽的cDNA序列,利用pET32a(+)系统进行原核表达;在小规模发酵条件下,进行优化诱导表达和目的蛋白的亲和纯化;通过检测SD大鼠胃酸分泌和血糖浓度,对纯化后的rhGIP进行生理活性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培养基中NO含量测定,检测rhGIP对PC12细胞NO自由基生成量的影响;应用Aβ25-35加入培养基造成PC12细胞神经损伤模型,分别以高、中、低剂量rhGIP作用于此模型,通过MTT(2-(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法测定PC12细胞的活性.结果显示,成功克隆了人GIP基因,诱导表达的rhGIP占细胞总蛋白质的35%,部分可溶,部分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过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26ku,与理论值相符.纯化后的rhGIP具有免疫活性.优化诱导表达条件为表达菌生长密度A600值0.50,IPTG浓度0.5mmol/L,温度37℃,诱导表达时间4h.裂解上清液经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一步法层析后,表达的水溶性rhGIP融合蛋白的最后得率为1.2mg/L菌液,纯度为85%.纯化后的rhGIP能够使SD大鼠胃液pH值增高,其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rhGIP组和标准品GI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高血糖背景下,注射rhGIP15min后,大鼠血浆血糖浓度较基础血糖显著降低(P<0.05),30min时与单独注射葡萄糖的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rhGIP组和标准品GIP组其差异不显著.在rhGIP对神经细胞的营养和对PC12细胞免受神经损伤和缺氧损伤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用rhGIP培养PC12细胞32h后,rhGIP组NO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细胞存活较多,神经突起延伸较好,中、高剂量rhGIP组均较神经损伤和缺氧损伤组活性显著升高(P<0.05),且细胞活性呈剂量依赖关系,rhGIP组与标准品GIP组差异不显著,与正常对照组亦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已得到高效表达的rhGIP融合蛋白,该蛋白质具有免疫活性,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和降低大鼠血浆血糖浓度的生理活性,并且对神经细胞有营养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胃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 原核表达 PC12细胞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P/GIPR经Akt-TCF4-GIPR正反馈增强GIP效应
17
作者 叶华琼 安翠平 +4 位作者 张凯艺 谢宁 毕延震 杨述林 李升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20-2129,共10页
旨在从GIP/GIPR下游的Akt和PKA信号通路中筛选出调控GIPR表达的调控因子,并解析GIPR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以小鼠胰岛瘤细胞系Min6为试验材料,在Akt、PKA信号通路阻断的条件下,通过Western blot筛选出与GIPR表达相关的转录因子T细胞因... 旨在从GIP/GIPR下游的Akt和PKA信号通路中筛选出调控GIPR表达的调控因子,并解析GIPR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以小鼠胰岛瘤细胞系Min6为试验材料,在Akt、PKA信号通路阻断的条件下,通过Western blot筛选出与GIPR表达相关的转录因子T细胞因子4(TCF4);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确定TCF4对GIPR表达调控的影响,再通过敲除或过表达TCF4进一步验证两者之间的调控关系;采用CCK8法检测TCF4介导的促增殖作用,ELISA检测胰岛素分泌能力。结果显示,GIP可激活Akt磷酸化,并促进GIPR表达;在GIP激活及Akt、PKA信号通路阻断时,GIPR蛋白表达趋势与TCF4始终一致;TCF4可与GIPR核心启动子区结合,进而调控其表达;TCF4过表达时,GIPR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并促进β细胞增殖及胰岛素分泌;干扰TCF4显著降低GIP作用下GIPR的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β细胞增殖。综上,GIP结合GIPR后,经Akt信号通路上调TCF4进而增强GIPR表达,形成正反馈加强GIP信号,提高β细胞增殖和胰岛素分泌的功能,维持血糖稳态。因此,在胰岛素抵抗阻断Akt及上游信号通路时,经转录因子TCF4增强GIPR表达可作为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 T细胞因子4 AKT信号通路 MIN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鱼腥草合剂对db/db小鼠糖尿病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房芸 王海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7-790,I0001,共5页
目的:比较复方鱼腥草合剂水提物、醇提物、挥发油以及完整成分对db/db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并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8只db/m小鼠为正常组;48只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复方鱼腥草合剂水提物组、醇提物组、挥发油组以及... 目的:比较复方鱼腥草合剂水提物、醇提物、挥发油以及完整成分对db/db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并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8只db/m小鼠为正常组;48只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复方鱼腥草合剂水提物组、醇提物组、挥发油组以及完整成分组,每组8只,给药8周,记录小鼠体质量以及血糖,8周后检测小鼠血糖、肾功能指标及肾脏指数,ELISA试剂盒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TGF-β1、FN、GLP-1、GIP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醇提物、挥发油、完整成分组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BUN、Scr水平有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TGF-β1,FN,GIP水平降低(P<0.05),GLP-1含量升高(P<0.05)。肾脏组织病理改善明显,且以完整成分组改变最为显著。结论:复方鱼腥草合剂对糖尿病所致肾损伤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FN水平,减少ECM沉积,调节GLP-1、GIP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鱼腥草合剂 肾损伤 转化生长因子 胰高血糖素样-1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