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菊欧氏杆菌 被引量:7
1
作者 殷晓敏 陈弟 +1 位作者 吴红萍 郑服丛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5,共6页
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园区,从生长正常香蕉假茎内分离获得一株细菌E353菌株。经对峙培养、孢子萌发抑制测定,E353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具有良好抑制效果。盆栽试验表明,E353活菌培养液(750ml/株)浸根处理,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为6... 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园区,从生长正常香蕉假茎内分离获得一株细菌E353菌株。经对峙培养、孢子萌发抑制测定,E353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具有良好抑制效果。盆栽试验表明,E353活菌培养液(750ml/株)浸根处理,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为60.67%。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比对,将E353鉴定为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欧氏杆菌 香蕉枯萎病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欧氏杆菌质粒和染色体在Echcin类抗生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景晶 王金生 方中达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66-371,共6页
含有22kb质粒的菊欧氏杆菌野生株B3能产生Echcins,脱质粒菌株B1丧失了产生Echcin的能力,转座子Tn5插入质粒也可以使菊欧氏杆菌产生Echcin的能力丧失,表明质粒上的基因与Echcin类抗生素生物合成... 含有22kb质粒的菊欧氏杆菌野生株B3能产生Echcins,脱质粒菌株B1丧失了产生Echcin的能力,转座子Tn5插入质粒也可以使菊欧氏杆菌产生Echcin的能力丧失,表明质粒上的基因与Echcin类抗生素生物合成有关。将菊欧氏杆菌质粒接合转移到大肠杆菌中,并不能使大肠杆菌成为Echcin生产菌,说明除了质粒上的基因外,菊欧氏杆菌染色体的基因也参与了Echcin的生物合成。四种Echcin的抑菌谱,理化特性和结构特点的系统比较结果提示它们是由同一代谢途径合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欧氏杆菌 抗生素 质粒 染色体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产生新抗生素Echcin Ⅰ的化学结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景晶 王金生 方中达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51-551,共1页
Echcin Ⅰ是一种新的广谱抗生素,EI/MS谱显示Echcin Ⅰ的分子离子峰为654,FAB/MS和SCI/MS谱均有一强的655峰(M+H)^+,根据高分辨质谱和元素分析结果显示Echcin Ⅰ的分子式为C_(10)H_(87)ON_5,精确分子量为653,6856。Echcin Ⅰ的紫外吸收... Echcin Ⅰ是一种新的广谱抗生素,EI/MS谱显示Echcin Ⅰ的分子离子峰为654,FAB/MS和SCI/MS谱均有一强的655峰(M+H)^+,根据高分辨质谱和元素分析结果显示Echcin Ⅰ的分子式为C_(10)H_(87)ON_5,精确分子量为653,6856。Echcin Ⅰ的紫外吸收为189nm;主要的红外吸收峰是3367,3282,1605(-NH_2)∶2920,2849(-CH_2-),722(-C-(CH_2)_n-C-)。~1H-NMR的主要谱线有(δ_(TMS)^(CD_3OD))∶0.84t,1.25s,1.36d,1.46m,1.55m,2.63s,2.70m和3.56d。尽管使用了高分辨的核磁共振仪进行测量,Echcin Ⅰ的^(13)C-NMR谱仅出现15条谱线,即(ppm)∶14.7(-CH_3),23.9,26.9,27.0,27.1,27.2,30.8,31.1,33.4,37.6,39.0,39.7,40.9(-CH_2-),52.5(-CH-)和71.2(-CH-),结合使用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法分析,得出Echcin Ⅰ的化学结构为3-羟基-11,19,27,35-四氨基-正四十烷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欧氏杆菌 抗生素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对新月弯孢霉等香蕉病原真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菊欧氏杆菌 被引量:1
4
作者 殷晓敏 陈弟 郑服丛 《热带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38-40,共3页
研究了香蕉内生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 Burkholder,McFadden et Dimock)E353菌株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Wakker) Boedijn]等4钟香蕉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对峙培养法和孢子萌发悬滴法检测结果表明,... 研究了香蕉内生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 Burkholder,McFadden et Dimock)E353菌株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Wakker) Boedijn]等4钟香蕉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对峙培养法和孢子萌发悬滴法检测结果表明,E353菌株对新月弯孢霉具有良好抑制效果。E353培养液滤液明显抑制靶标菌菌丝扩展,形成的抑菌带宽0.6cm;E353滤液使病原真菌芽管的生长点致畸膨大成串珠状,其半致死浓度EC50为4.48%(E353滤液的体积分数)。E353滤液对香蕉枯萎病菌香蕉镰刀菌、香蕉炭疽病菌芭蕉炭疽菌、香蕉链格孢叶斑病菌番茄链格孢亦有良好的拮抗活性,其EC50分别为6.14%、4.57%、7.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菊欧氏杆菌(文氏菌) 新月弯孢霉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 拮抗 抑制 真菌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岚皋魔芋软腐病病原细菌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斐 段佳丽 +4 位作者 罗宝芳 张忠良 刘列平 张小明 薛泉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1-98,共8页
【目的】研究岚皋魔芋软腐病病原细菌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魔芋软腐病球茎及叶柄中的致病菌,通过魔芋球茎、胡萝卜及马铃薯块的侵染试验初步确定其致病性,再利用魔芋球茎侵染致病及盆栽致病性试验确认其致病性;... 【目的】研究岚皋魔芋软腐病病原细菌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魔芋软腐病球茎及叶柄中的致病菌,通过魔芋球茎、胡萝卜及马铃薯块的侵染试验初步确定其致病性,再利用魔芋球茎侵染致病及盆栽致病性试验确认其致病性;经菌落与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RNA序列测定确定病原菌的类型。【结果】从魔芋软腐病球茎及叶柄中共分离获得16株细菌,侵染试验表明,其中CDS1-B1、CDS1-B2、CDS2-B1、CDS2-B2、CZS-B4和CZS-B6共6株细菌可使魔芋球茎表现软腐症状,并导致盆栽魔芋发病;6株细菌的菌落与细胞形态均存在差异;在魔芋、胡萝卜及马铃薯块上的侵染能力不同;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CDS1-B1、CDS1-B2、CDS2-B1及CDS2-B2均与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亲缘关系最近,菌株CZS-B4与菊欧文氏菌(Dickeya dadantii)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为98.8%,菌株CZS-B6与菊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的相似度达99.9%。【结论】导致岚皋县魔芋软腐病的致病细菌存在生物多样性,其致病性也存在差异,其中新发现的魔芋软腐病原菌菊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致病性最强,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和菊欧文氏菌(Dickeya dadantii)致病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软腐病 果胶杆菌 文氏菌 菊欧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羽细菌性软腐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永强 李梅 +2 位作者 牟登科 杨秀楷 曾大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8-80,84,共4页
春、夏雨水季节,在中山市横栏镇等地花本场发现春羽(Philodendron selloum)小苗叶片发生软腐症状,株发病率达70%~80%,损失严重。经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菊欧氏杆... 春、夏雨水季节,在中山市横栏镇等地花本场发现春羽(Philodendron selloum)小苗叶片发生软腐症状,株发病率达70%~80%,损失严重。经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此病在国内首次报道;室内药剂筛选显示硫酸链霉素可作为有效防治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羽 细菌病 软腐病 鉴定 菊欧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番华彩 白亭亭 +4 位作者 郭志祥 杨佩文 李迅东 尹可锁 曾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5-790,共6页
为了明确引起云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该病害防控提供基础,在植蕉区采集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病害标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寄主范围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均有... 为了明确引起云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该病害防控提供基础,在植蕉区采集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病害标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寄主范围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均有致病性,病原菌形态特征、寄主范围、生理生化测定结果与Erwinia chrysanthemi相符。16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代表性菌株的测序结果与E.chrysanthemi(序列登录号:GU811708)的同源性达到99%以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与之一致,表明引起云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菊欧氏杆菌(E.chrysanthemi),该病害是近年来发生在云南植蕉区的一种新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细菌性软腐病 病原鉴定 菊欧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及稻粒黑粉病防治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荣明 《农家致富》 2014年第17期34-35,共2页
一、细菌性基腐病该病 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江苏省新发现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在江苏省苏南、沿江、里下河、沿海局部地区零星发生。1.发生规律病原菌为菊欧氏杆菌,可在病稻桩、病稻草和杂草上越冬,翌年主要从根部和... 一、细菌性基腐病该病 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江苏省新发现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在江苏省苏南、沿江、里下河、沿海局部地区零星发生。1.发生规律病原菌为菊欧氏杆菌,可在病稻桩、病稻草和杂草上越冬,翌年主要从根部和茎基部伤口侵入,在水稻生育期中可反复多次侵染,扩大危害。单季晚稻可有4个发病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基腐病 水稻生育期 稻粒黑粉病 防治方法 细菌性病害 菊欧氏杆菌 发生规律 单季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