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44-5p在不同体型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及靶基因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斯日古楞 于雯 +3 位作者 降晓薇 李子怡 金君健 白浩宇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2-1032,共11页
【目的】探讨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miR-144-5p在脂质代谢中的潜在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不同肥瘦程度的两组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后,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对分离的外泌体进行形态学观察与鉴定。提取外泌体... 【目的】探讨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miR-144-5p在脂质代谢中的潜在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不同肥瘦程度的两组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后,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对分离的外泌体进行形态学观察与鉴定。提取外泌体总RNA后,进行高通量测序,鉴定筛选出在两组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应用TargetScan和miRWalk在线软件预测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并利用DAVID和KEGG在线分析系统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含靶位点的野生型载体和突变型表达质粒载体,通过miR-144-5p与293T细胞共转染进行双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检测,验证miR-144-5p与其候选基因的作用关系,探讨其在脂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呈杯状或圆形,直径约100 nm,粒径分布范围为30~150 nm;两组双峰驼外泌体间共有40个差异表达miRNAs,miR-144-5p是差异最显著的miRNA(P<0.01);miR-144-5p序列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预测其靶基因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α(PGC-1α),该基因主要参与胆固醇平衡和脂质磷酸化等过程,富集于甘油酯代谢、胆固醇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miR-144-5p对野生型PGC-1α-3′-UTR载体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在突变型PGC-1α重组质粒组中,转染后48 h时,miR-144-5p的荧光素酶活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miR-144-5p通过结合PGC-1α基因种子序列来抑制PGC-1α的表达。【结论】本研究揭示了miR-144-5p在不同体型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差异,并证实其通过调控PGC-1α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外泌体 miR-144-5p 脂质代谢 靶基因 荧光酶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黄连幼苗光合参数及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春平 周慧 +4 位作者 何平 胡世俊 段静雨 李岩 么焕开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15-2524,共10页
该实验以2年生黄连幼苗为材料,在100mmol·L-1的NaCl模拟盐胁迫条件下,经不同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后,测定黄连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气体交换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探寻提高黄连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 该实验以2年生黄连幼苗为材料,在100mmol·L-1的NaCl模拟盐胁迫条件下,经不同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后,测定黄连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气体交换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探寻提高黄连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抗性能力的途径。结果显示:(1)NaCl胁迫下黄连幼苗的光合生理受到显著抑制,在经过不同浓度的ALA处理后,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的含量。(2)盐胁迫下,黄连植株的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叶片蒸腾速率(Tr)均发生下降,并且随着胁迫时间和胁迫浓度的增加下降幅度逐渐增大,胞间CO2浓度(Ci)则呈上升趋势,说明盐胁迫下黄连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非气孔因素。(3)用ALA处理后,黄连的Pn、Gs及Tr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i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不同的浓度梯度存在着显著的效果差异。(4)ALA处理还提高了最大荧光(Fm,1.234)、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0.849)、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0.685)、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0.545)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0.872)的水平,有效降低了初始荧光(F0,0.211)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0.251)的水平。研究表明,外源ALA通过提高黄连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减少过剩激发能的耗散,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效率,有效缓解了盐胁迫对黄连叶片PSⅡ的伤害,提高了植株的抗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5-氨基乙酰丙酸 胁迫 叶绿荧光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眶后注射观察鼠视网膜血管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凯 李士清 +6 位作者 李静 蔡萌 李涛 田景毅 林少芬 罗燕 唐仕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2,共4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客观有效地评价视网膜的血管情况是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防治研究的关键。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眶后注射法是评价C57BL...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客观有效地评价视网膜的血管情况是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防治研究的关键。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眶后注射法是评价C57BL/6J小鼠视网膜血管的新方法,但目前少有关于此方法是否适合于其他小鼠及大鼠研究的报道。目的评估用FITC—dextran眶后注射法观察实验常用鼠种视网膜血管的可行性,为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SPF级C57BL/6J小鼠、昆明小鼠、SD大鼠、Wistar大鼠各12只,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只。实验组动物右眼眶后注射9ml/kgFITC—dextran溶液,对照组右眼眶后注射等体积PBS溶液。注射10S后大鼠以过量麻醉法处死,小鼠以颈椎脱臼法处死,摘取双侧眼球,荧光显微镜下行双侧眼球后组织以及视网膜铺片检查。结果C57BL/6J小鼠、昆明小鼠实验组双眼均可以观察到FITC—dextran绿色荧光标识的视网膜血管,但对照组各眼均观察不到视网膜血管形态;SD大鼠、Wistar大鼠实验组及对照组受检眼在荧光显微镜下均未观察到FITC—dextran标识的视网膜血管。小鼠、大鼠实验组右眼均可见由FITC—dextran浸染的绿色球后组织,而左眼球后组织均未见荧光。结论FITC—dextran眶后注射法适合于观察小鼠的视网膜血管,不适于观察大鼠的视网膜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 形态学 异硫氰酸荧光-葡聚糖 眶后注射 小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蛋白-Pb^(2+)“开关”型荧光探针测定尿液中胰蛋白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长青 廖秀芬 +2 位作者 陶慧林 孙超 徐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3,共5页
本文研究了"开关"型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牛血清蛋白(BSA)-Pb2+荧光探针测定胰蛋白酶。实验发现,FITC-BSA探针在Pb2+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存在下,可以发出较强的荧光,此时体系处于"打开"状态。当在pH=7.8的Tris... 本文研究了"开关"型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牛血清蛋白(BSA)-Pb2+荧光探针测定胰蛋白酶。实验发现,FITC-BSA探针在Pb2+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存在下,可以发出较强的荧光,此时体系处于"打开"状态。当在pH=7.8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加入胰蛋白酶后,FITC-BSA-Pb2+发生荧光猝灭,探针被"关闭",并且胰蛋白酶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探针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表明,胰蛋白酶浓度与体系荧光猝灭程度在2.4~24μg/mL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2,方法检出限(3σ/k)为0.80μg/mL。该方法应用于尿液中胰蛋白酶的检测,其相对标准偏差(RSD)≤3.0%,回收率范围为102.1%~1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荧光-牛血清蛋白-Pb^2+ 胰蛋白酶 “开关”型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A2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及与miR-33b-5p的靶向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海红 吴怡雯 +5 位作者 李擎 张以宁 彭晶 谢志忠 雷小勇 杨晓燕(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025-3029,共5页
目的: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HMGA2基因3’-非编码区(3’-UTR)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验证miR-33b-5p与HMGA2之间的靶向关系。方法: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预测miR-33b-5p与HMGA2之间的靶向关系;PCR扩增HMGA2的基因片段,构建HMGA2野生型和突... 目的: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HMGA2基因3’-非编码区(3’-UTR)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验证miR-33b-5p与HMGA2之间的靶向关系。方法: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预测miR-33b-5p与HMGA2之间的靶向关系;PCR扩增HMGA2的基因片段,构建HMGA2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将miR-33b-5p和阴性对照物分别与野生型GV272-HMGA2-wt-3’-UTR或突变型GV272-HMGA2-mut-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然后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成功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HMGA2基因3’-非编码区(3’-UTR)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结果显示,加入miR-33b-5p可使野生型GV272-HMGA2-wt-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但突变型GV272-HMGA2-mut-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则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野生型及突变型HMGA2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成功;miR-33b-5p与HMGA2之间存在靶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A2 3’-非编码区 荧光酶报告载体 miR-33b-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o-miR-30b-5p在葡萄膜炎发病过程中对白细胞介素-10和Toll样受体4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孙园园 郭大东 +4 位作者 陈美清 李少玉 刘滨 唐凯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rno-miR-30b-5p在葡萄膜炎中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IL-10、TLR4基因的3’端非编码区域(3’UTR)荧光素酶质粒载体以及结合位点突变质粒载体,将... 目的探讨rno-miR-30b-5p在葡萄膜炎中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IL-10、TLR4基因的3’端非编码区域(3’UTR)荧光素酶质粒载体以及结合位点突变质粒载体,将rnomiR-30b-5p模拟物(mimic)与构建好的报告基因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通过报告基因相对荧光值的表达改变检测rno-miR-30b-5p对IL-10、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模型,通过注射视网膜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乳糜液,在造模后12 d分离EAU大鼠的脾脏和淋巴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no-miR-30b-5p和IL-10、TLR4基因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IL-10和TLR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经rno-miR-30b-5p mimic干预后IL-10、TLR4野生型的报告荧光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对其预测靶位点进行突变后,突变型载体中的报告荧光也存在明显的下调作用,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rno-miR-30b-5p在EAU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为P<0.01),而IL-10 mRNA、TLR4 mRNA表达明显升高(均为P<0.01);ELISA检测发现IL-10、TLR4蛋白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rno-miR-30b-5p对带有IL-10、TLR4基因片段3’UTR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可能不是通过预测到的位点起作用而是通过其他的调控结合位点发挥作用;rno-miR-30b-5p在EAU大鼠脾脏和淋巴结的下调表达导致IL-10和TLR4的表达水平升高,进而调控葡萄膜炎的发展。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icroRNA在葡萄膜炎发生发展进程中的调控作用、治疗葡萄膜炎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o—miR-30b-5p 荧光酶质粒载体 白细胞介-10 TOLL样受体4 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促进荧光素催化的氧化偶联反应合成苯并咪唑[2,1-a]异喹啉-6(5H)-酮衍生物
7
作者 唐裕才 黎敏 +2 位作者 代开明 向星先 黄鸿鑫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01-1506,共6页
室温下,以N-苯并咪唑丙烯酰胺类化合物为自由基受体,1,3-二氧戊烷为自由基来源,荧光素为催化剂,在可见光驱动下通过自由基加成/环化反应制备了苯并咪唑[2,1-a]异喹啉-6(5H)-酮衍生物。以2-甲基-1-[2-苯基-苯并(d)咪唑]-2-烯-1-酮(Ⅰa)和... 室温下,以N-苯并咪唑丙烯酰胺类化合物为自由基受体,1,3-二氧戊烷为自由基来源,荧光素为催化剂,在可见光驱动下通过自由基加成/环化反应制备了苯并咪唑[2,1-a]异喹啉-6(5H)-酮衍生物。以2-甲基-1-[2-苯基-苯并(d)咪唑]-2-烯-1-酮(Ⅰa)和1,3-二氧戊烷为原料,考察了催化剂、氧化剂、溶剂对5-[(1,3-二氧戊基-2-基)甲基]-5-甲基苯并[4,5]咪唑[2,1-a]异喹啉-6(5H)-酮(Ⅲa)产率的影响。得到合成Ⅲ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Ⅰa 0.25mmol、荧光素0.0125 mmol、1,3-二氧戊烷2 mL、叔丁基过氧化氢(氧化剂)0.75 mmol,室温蓝光(LED,10 W,波长450~455 nm)下搅拌反应20 h。在上述反应条件下,以48%~78%产率合成了11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苯并咪唑[2,1-a]异喹啉-6(5H)-酮衍生物,采用^(1)HNMR、^(13)CNMR对终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2 1-a]异喹啉-6(5H)- 1 3-二氧戊烷 可见光 荧光 绿色合成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基川陈皮素对肿瘤细胞糖胺聚糖含量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崔怡迪 唐洋 +4 位作者 韩章润 曾璇 徐玲玲 张丽娟 邱培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2,共7页
糖胺聚糖(GAGs)位于细胞膜及胞外基质,它通过与多种生长因子受体结合来介导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进而调控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研究表明,GAGs结构或含量变化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可影响肿瘤细胞表面GAGs合成,前期... 糖胺聚糖(GAGs)位于细胞膜及胞外基质,它通过与多种生长因子受体结合来介导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进而调控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研究表明,GAGs结构或含量变化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可影响肿瘤细胞表面GAGs合成,前期研究发现,5-羟基川陈皮素(5HPMF)可通过干预细胞内多种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肺癌和结肠癌细胞增殖,然而,5HPMF如何影响GAGs结构和含量的变化进而介导信号转导通路的机制还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利用BaF3细胞模型,流式细胞仪及HPLC技术,首次探讨了5HPMF对肺癌和结肠癌细胞GAGs含量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来源于HT29和A549细胞的GAGs可增强FGF1介导的BaF3细胞生长而5HPMF(10μmol·L-1)则显著地抑制其生长作用,且5HPMF可显著地降低HCT116和A549细胞表面FGF2或FGF8介导的GAGs·FGF·FGFR三元复合物的荧光强度,但是5HPMF对GAGs中葡萄糖胺和半乳糖胺的含量及两者比例无明显影响,由此可推断5HPMF可能通过影响肺癌和结肠癌细胞表面GAGs结构而介导细胞内部信号转导。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5HPMF对肺癌和结肠癌细胞表面GAGs二糖结构的变化与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胺聚糖 5-羟基川陈皮 荧光强度 FGF FG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帅磊 罗石磊 +2 位作者 张文渊 李嘉琪 张国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2-279,共8页
以黄瓜品种’新春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中度盐胁迫(50 mmol/L NaCl)条件下,外源喷施0.01 mg/L 2,4-表油菜素内酯(EBL)和24μmol/L油菜素内酯抑制剂(BZR)处理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及相关荧光参... 以黄瓜品种’新春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中度盐胁迫(50 mmol/L NaCl)条件下,外源喷施0.01 mg/L 2,4-表油菜素内酯(EBL)和24μmol/L油菜素内酯抑制剂(BZR)处理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及相关荧光参数的影响,探讨EBL缓解黄瓜幼苗中度盐胁迫伤害的光合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盐胁迫导致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下降,胞间CO_(2)浓度(C_(i))增加,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下降,OJIP曲线中J点、I点显著增加,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片光合性能,且对PSⅡ受体侧的伤害大于供体侧,表现为PSⅡ反应中心损伤,光合电子从Q_(A)向Q_(B)的传递效率降低,电子传递受阻。(2)在50 mmol/L NaCl处理下,外源喷施0.01 mg/L EBL可显著提升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P_(n)、G_(s)、T_(r)、光合性能(PI_(ABS)),降低C_(i),显著增加单位面积内吸收(ABS/CS_(m))、捕获(TR_(o)/CS_(m))、用于电子传递(ET_(o)/CS_(m))的光能以及有活性反应中心的数目(RC/CS_(m))。(3)与NaCl+EBL处理相比,NaCl+EBL+BZR处理后黄瓜幼苗叶片光合性能进一步降低,证明EBL对黄瓜幼苗盐胁迫引起的PSⅡ伤害有缓解作用。研究发现,外源喷施适量2,4-表油菜素内酯能有效缓解黄瓜幼苗叶片在盐胁迫条件下受到的光合电子传递链中(PSⅡ)受体侧的伤害,增加电子从Q_(A)向Q_(B)传递的效率,从而显著改善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的光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胁迫 2 4-表油菜内脂 叶绿荧光动力学曲线 光系统Ⅱ(PS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中miR-339-5p对BCL-6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雪 吴正升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预测和验证miR-339-5p下游直接靶基因。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39-5p潜在靶基因;克隆目标基因3’UTR,将其与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psiCHECK-2连接后,与miR-339-5p mimics共转染乳腺癌细胞株T47D,做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 目的预测和验证miR-339-5p下游直接靶基因。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39-5p潜在靶基因;克隆目标基因3’UTR,将其与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psiCHECK-2连接后,与miR-339-5p mimics共转染乳腺癌细胞株T47D,做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339-5p靶基因;人乳腺癌细胞株T47D转染miR-339-5p mimics(模拟物)后,行Western blot法检测靶基因蛋白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结果显示BCL-6为miR-339-5p潜在靶基因之一;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miR-339-5p可直接调节BCL-6基因3’UTR;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T47D细胞转染miR-339-5p mimics后,BCL-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 miR-339-5p可以调节下游靶基因BCL-6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miR-339-5p BCL-6 荧光酶报告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9-5p调节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内Igf-1的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巍 李庆章 +3 位作者 王春梅 李晔 崔巍 冯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8-553,共6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大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它能通过调控生长因子表达,引发肿瘤形成、细胞增殖和组织器官发育.本文通过构建miR-129-5p靶基因序列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析了miR-129-5p与靶基因之间的关系,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大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它能通过调控生长因子表达,引发肿瘤形成、细胞增殖和组织器官发育.本文通过构建miR-129-5p靶基因序列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析了miR-129-5p与靶基因之间的关系,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技术观察了miR-129-5p在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量及其变化,通过CASY细胞活力仪检测转染后的细胞增殖与活力变化,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Igf-1的变化.结果表明:miR-129-5p在小鼠乳腺青春期表达最高,成功构建了Igf-1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miR-129-5p抑制其荧光素酶活性(P<0.01),转染抑制子后miR-129-5p表达降低(P<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表达增强(P<0.05),细胞增殖和活力增强(P<0.01),结果提示:miR-129-5p可能通过抑制靶基因蛋白Igf-1的表达,进而抑制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9-5p 荧光酶报告载体 胰岛样生长因子(Igf-10 乳腺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miR-98-5p/DKK3信号轴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嘉 李冠乔 +1 位作者 杨时平 苏慧銮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07-816,共10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威胁着全世界女性的健康。虽然已发现大量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乳腺癌中异常表达,但仍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miRNA-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网络。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威胁着全世界女性的健康。虽然已发现大量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乳腺癌中异常表达,但仍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miRNA-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网络。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乳腺癌相关数据集,分析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利用miRDB、miRTarBase和StarBase数据库分析差异miRNA靶向的基因。使用R语言中的ClusterProfiler包对靶基因进行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联合Cytoscape 3.6.2软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及Hub基因的筛选;构建miRNA-Hub mRNA调控网络确定研究信号轴,然后通过细胞实验进行验证。结果:采用TCGA数据集识别出两个差异miRNAs。3个数据库取交集预测得到278个靶基因。共鉴定出10个Hub基因,从构建的miRNA-Hub基因网络图中发现,hsa-miR-98-5p/DKK3轴可能在乳腺癌的进展中起关键作用。细胞功能学实验证实hsa-miR-98-5p可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验证了hsa-miR-98-5p与DKK3的结合作用。结论:本研究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一个与乳腺癌进展相关的hsa-miR-98-5p/DKK3轴,初步证实hsa-miR-98-5p可通过靶向DKK3抑制乳腺癌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sa-miR-98-5p DKK3 荧光酶活性报告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5-LOX和COX-2的表达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家乐 许建明 +1 位作者 梅俏 鲍峻峻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5-LOX)、环氧合酶-2(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9例结肠癌组织、14例结肠腺瘤和35例正常结肠黏膜中5-LOX、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5-LOX在结肠癌及结肠腺瘤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5-LOX)、环氧合酶-2(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9例结肠癌组织、14例结肠腺瘤和35例正常结肠黏膜中5-LOX、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5-LOX在结肠癌及结肠腺瘤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COX-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分别显著高于结肠腺瘤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5-LOX和COX-2表达与结肠癌的Duke′s分期、浸润深度和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肿瘤的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5-LOX和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均高度表达,且二者表达与结肠癌的分期、浸润深度和转移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 结肠肿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前列腺内过氧化物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用于荧光标记的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及在小鼠活体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涛 汤永嘉 +1 位作者 徐亮 刘克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8-1174,共7页
设计合成了新型含有荧光基团的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并与其它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得到产生荧光的聚氰基丙烯酸酯材料.将其包埋在小鼠背部肌肉层,可获得良好的荧光成像效果.通过对荧光强度的监测,初步研究了聚氰基丙烯酸酯材料中的... 设计合成了新型含有荧光基团的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并与其它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得到产生荧光的聚氰基丙烯酸酯材料.将其包埋在小鼠背部肌肉层,可获得良好的荧光成像效果.通过对荧光强度的监测,初步研究了聚氰基丙烯酸酯材料中的侧链酯基在小鼠体内的降解情况.单体合成是以蒽合氰基丙烯酸和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氨基己醇为原料,得到蒽合氰基丙烯酸(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氨基己醇)酯,脱保护后再将异硫氰酸荧光素以化学键合的方式标记在末端氨基上,脱蒽还原烯双键后,得到可用于荧光标记的α-氰基丙烯酸(异硫氰酸荧光素-氨基己醇)酯单体.反应中间体及单体结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进行表征.该单体及其高聚物均可在激发光(488 nm)和发射光(525 nm)条件下观察到明显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氰基丙烯酸酯 异硫氰酸荧光 活体荧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转染沉默5-LOX/COX-2基因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代江 刘纯伦 +1 位作者 张瑶 窦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4-448,共5页
目的观察沉默环氧合酶2(COX-2)基因和5-脂氧合酶(5-LOX)基因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5-LOX/COX-2基因的靶向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共同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单独转染组(P... 目的观察沉默环氧合酶2(COX-2)基因和5-脂氧合酶(5-LOX)基因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5-LOX/COX-2基因的靶向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共同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单独转染组(P-sh5-LOX或P-shCOX-2)及共同转染组(P-sh5-LOX+P-shCOX-2)。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2/5-LOX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质粒组比较,5-LOX和COX-2基因单独转染组及共同转染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P-sh5-LOX组(27.38%±0.64%)、P-shCOX-2组(29.05%±0.61%)及共同转染组(50.23%±1.73%)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高于空质粒组(3.78%±0.39%,P<0.05),共同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独转染组(P<0.05)。P-sh5-LOX组、P-shCOX-2组及共同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31%±1.53%、16.69%±1.28%、27.27%±1.18%)均显著高于空质粒组(0.99%±0.46%,P<0.05),且共同转染组显著高于单独转染组(P<0.05)。结论同时沉默胃癌细胞SGC-7901的5-LOX及COX-2基因,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效果优于单独沉默其中一个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沉默 胃肿瘤 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 前列腺内过氧化物合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8-5p靶向H型血管调控因子Slit3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赛楠 黄云梅 +1 位作者 林燕萍 黄美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59-965,共7页
目的 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H型血管调控因子Slit3表达差异,进一步探讨其上游靶向调控miRNAs。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和模型组,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骨组织Sli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可能与Slit3-3′UTR... 目的 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H型血管调控因子Slit3表达差异,进一步探讨其上游靶向调控miRNAs。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和模型组,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骨组织Sli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可能与Slit3-3′UTR互作的miRNAs,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Slit3-3′UTR重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和miRNAs表达载体共转染293 T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验证miRNA对Slit3-3′UTR的靶向作用。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lit3 mRNA表达水平略上调和平均光密度显著上调,生物信息学预测Slit3-3′UTR与miR-148a-5p、miR-148b-5p、miR-410-3p、miR-129-5p和miR-374-5p存在碱基结合位点,野生型Slit3-3′UTR共转染miR-148b-5p荧光活性下调至空白对照组的68.91%,突变型Slit3-3′UTR共转染miR-148b-5p荧光活性未见下调。结论 Slit3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H型血管的调控基因,miR-148b-5p与Slit3-3′UTR的靶向结合直接调控Slit3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H型血管 Slit3 miR-148-5p 荧光酶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超声对HEK-29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晓红 罗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探讨诊断超声照射对体外培养的HEK-29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HEK-293细胞,构建超声照射模型,采用4个超声照射剂量浓度(0min、10min、20min和30min),每个浓度设3个平行瓶,重复三次。处理后行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行... 目的探讨诊断超声照射对体外培养的HEK-29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HEK-293细胞,构建超声照射模型,采用4个超声照射剂量浓度(0min、10min、20min和30min),每个浓度设3个平行瓶,重复三次。处理后行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行凋亡细胞计数;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aspase-3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显示,随着超声照射剂量的增加,流式计数的细胞凋亡率增加,20min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min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可使凋亡蛋白酶Caspase-3表达水平增加。结论特定剂量的超声聚焦照射可引起部分细胞凋亡改变,并具有一定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凋亡 钙磷酯结合蛋白 荧光素-5-异硫氰酸盐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脱氧核酶在表达荧光素酶HepG2细胞中的活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乐成 顾长海 +3 位作者 王升启 毛青 陈忠斌 王宇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70-873,共4页
目的 对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Cvirus ,HCV) 5′ 非编码区 ( 5′ Noncodingregion ,5′ NCR)靶向性脱氧核酶 (De oxyribozymes ,DRz)在靶基因调控性荧光素酶表达HepG2细胞中的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HCV 5′ NCR中符合 5′…Y↓R... 目的 对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Cvirus ,HCV) 5′ 非编码区 ( 5′ Noncodingregion ,5′ NCR)靶向性脱氧核酶 (De oxyribozymes ,DRz)在靶基因调控性荧光素酶表达HepG2细胞中的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HCV 5′ NCR中符合 5′…Y↓R… 3′(Y =A/G ,R =U/C)特征的位点及 5′ NCR的二级结构选择靶位 ,采用 10 2 3DRz基序 ,设计并合成HCV靶向性脱氧核酶DRz 2 3 2、DRz 12 7、DRz 84、DRz1以及两端被硫代修饰的DRz(Phosphorothioatedeoxyribozymes ,TDRz)和活性中心区人工突变的硫代DRz(MutantphosphorothioateDRz ,MDRz)。直接将其加入体外培养的受HCV 5′ NCR调控的表达荧光素酶HepG2细胞 (HepG2 970 6细胞株 )中 ,或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靶细胞。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荧光素酶活性 ,计算抑制率。结果 转染终浓度为 0 5 μmol/L的药物 2 4h后 ,DRz 2 3 2 /TDRz 2 3 2、DRz 12 7/TDRz 12 7、DRz 84/TDRz 84和DRz1/TDRz1的抑制率分别约14 3 %/ 14 9%、5 3 2 %/ 5 0 6%、2 5 6%/ 2 3 8%和 44 7%/ 43 3 %,均高于对应的MRz ,其中DRz 12 7/TDRz 12 7与MRz 12 7( 4 1 2 %)相比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5 )。直接将TDRz 12 7或MRz 12 7加入细胞培养体系中被动作用 5h和 2 4h ,抑制率无明显差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酶 肝炎病毒 丙型 5-非编码区 荧光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21基因转染的Sp2/0瘤苗细胞的抗肿瘤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褚莉莉 窦骏 +4 位作者 赵枫姝 唐权 张爱凤 王永仿 顾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IL-21瘤苗-Sp2/0-mIL-21抗肿瘤效应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p2/0-mIL-2瘤苗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及CD80分子的表达。以瘤苗细胞接种BALB/c小鼠,以CFSE,7-AAD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观察肿... 目的:探讨小鼠IL-21瘤苗-Sp2/0-mIL-21抗肿瘤效应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p2/0-mIL-2瘤苗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及CD80分子的表达。以瘤苗细胞接种BALB/c小鼠,以CFSE,7-AAD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观察肿瘤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用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CXC家族趋化因子I-TAC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瘤苗细胞膜表面MHC-Ⅰ类分子的表达明显上调。瘤苗接种组小鼠NK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明显增强。病理分析发现,肿瘤组织中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并检测到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趋化因子(I-TAC)的表达上调。结论:肿瘤细胞瘤苗Sp2/0-mIL21可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T细胞的增殖、活化,促进NK细胞的分化成熟,淋巴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以及增强NK细胞和CTL的细胞毒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21 瘤苗 羧基荧光二醋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 7-氨基放线菌D(7-AAD) 干扰诱导的T细胞α趋化因子(I-TAC) 抗肿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3通过负调控GLI3基因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迁移 被引量:6
20
作者 钟文 何本夫 +3 位作者 朱成全 肖烈钢 周思朗 彭心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探讨miR-143在鼻咽癌细胞迁移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miR-143靶基因,分别将预测靶基因GLI3的3'UTR及其突变体构建到荧光素酶载体psiCHECK-2骨架中。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miR-143对... 目的探讨miR-143在鼻咽癌细胞迁移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miR-143靶基因,分别将预测靶基因GLI3的3'UTR及其突变体构建到荧光素酶载体psiCHECK-2骨架中。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miR-143对靶基因GLI3的调控作用,并检测转染miR-143 mimics、inhibitor和siGLI3后鼻咽癌5-8F细胞miR-143和GLI3的表达水平及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Hh信号通路转录基因GLI3可能是miR-143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表明miR-143能够作用于GLI3的3'UTR;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进一步证明5-8F细胞中miR-143与GLI3的表达呈负相关,并影响5-8F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 MiR-143可通过负调控靶基因GLI3抑制鼻咽癌细胞的迁移,为进一步研究miR-143及Hh信号通路在鼻咽癌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3 GLI3 荧光酶报告基因 5-8F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