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GLUT3基因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郑传宜 杨堃 +2 位作者 李军亮 白恩琪 李方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目的:克隆大鼠葡萄糖转运体3(glucose transporter 3,GLUT3)基因启动子区,并构建其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方法:在对大鼠GLUT3基因5′侧翼区进行详尽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后,设计相应引物,用PCR的方法从大鼠基因组中扩增出GLUT3基因... 目的:克隆大鼠葡萄糖转运体3(glucose transporter 3,GLUT3)基因启动子区,并构建其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方法:在对大鼠GLUT3基因5′侧翼区进行详尽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后,设计相应引物,用PCR的方法从大鼠基因组中扩增出GLUT3基因5′侧翼区-1037~155bp段长为1 292bp的启动子区(以翻译起始点ATG为+1),再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这一启动子区片段定向重组入专门用于启动子活性研究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构建出包含大鼠GLUT3基因启动子区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GLUT3),电泳与测序鉴定,最后再将pGL 3-GLUT3与内参pRL-TK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瞬时共转染PC12和原代培养的神经元中,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鉴定pGL 3-GLUT3的启动子活性,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共转染pGL3-basic与内参pRL-TK。结果:构建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GLUT3。与转染空质粒pGL3-basic组相比,原代神经细胞中转染pGL3-GLUT3组荧光素酶活性升高(5.182 9±0.264 8 vs 2.893 1±0.775 4,P=0.008),在PC12细胞中转染pGL3-GLUT3组荧光素酶活性也升高(2.797 7±0.512 0 vs 1.179 8±0.312 5,P=0.010)。结论:成功克隆GLUT3基因启动子区,并构建出包含GLUT3基因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且在PC12和原代培养的神经元中pGL 3-GLUT3可以表现出启动子活性。这为后续大鼠GLUT3基因转录调控研究提供研究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 大鼠 葡萄糖转运体3(GLUT3)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棉铃虫CYP321 A1基因启动子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春妮 张雅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7-91,共5页
【目的】构建美洲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321 A1启动子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探索CYP321 A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合成PCR引物,从美洲棉铃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并克隆CYP321 A1基因的启动子区;将克隆的启... 【目的】构建美洲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321 A1启动子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探索CYP321 A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合成PCR引物,从美洲棉铃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并克隆CYP321 A1基因的启动子区;将克隆的启动子片段插入载体pGL3-basic构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1 470/+64);用p(-1 470/+64)转染美洲棉铃虫脂肪体细胞系BCIRL-HzFB33,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该启动子活性。【结果】p(-1 470/+64)经双酶切、PCR鉴定及DNA测序分析鉴定准确无误;通过转染细胞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证实所构建的重组载体p(-1 470/+64)可以反映CYP321 A1启动子活性;黄酮、花椒毒素处理极显著地增强了重组载体p(-1 470/+64)的荧光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美洲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321 A1启动子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CYP321A1启动子活性可以被植物次生物质黄酮、花椒毒素高度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棉铃虫 细胞色P450 CYP321 A1 启动子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ATP5B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与活性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段美艳 李安宁 +2 位作者 赵志东 王明明 昝林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9-45,共7页
【目的】构建牛ATP5B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并检测其在C2C12细胞系中的表达活性。【方法】从牛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方法从牛基因组DNA中克隆获得牛ATP5B基因的5′端转录调控区的1 898bp目的片段,通过设计引... 【目的】构建牛ATP5B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并检测其在C2C12细胞系中的表达活性。【方法】从牛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方法从牛基因组DNA中克隆获得牛ATP5B基因的5′端转录调控区的1 898bp目的片段,通过设计引物逐段缺失后获得7个亚克隆,将其纯化后经SmaⅠ和KpnⅠ双酶切与pGL3-Basic载体连接,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DH5α,得到牛ATP5B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经脂质体基因转染法转染C2C12细胞系后,检测7个重组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运用在线软件Gen-omatix和TFSEARCH对ATP5B启动子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克隆获得7个系列缺失的牛ATP5B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pATP5B-1898、pATP5B-1607、pATP5B-1293、pATP5B-992、pATP5B-678、pATP5B-462和pATP5B-145;通过转染细胞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可知构建的重组质粒均有启动子活性,且重组质粒pATP5B-678和pATP5B-462与空载体pGL3-Basic的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极显著。软件分析结果显示,ATP5B基因启动子区域-763^-85bp存在多个重要转录调控元件。【结论】成功构建了7个系列缺失的牛ATP5B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且证实-763^-230bp为牛ATP5B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ATP5B基因启动子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人雌激素受体β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及脂氧素对其转录活性的调节
4
作者 张丽蓉 白剑冰 +4 位作者 吴荣锋 林典超 黄岱薇 戴淞娟 陈琼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构建含人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探究阿司匹林诱生的脂氧素(LXA_4)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扩增ERβ启动子序列,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 目的:构建含人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探究阿司匹林诱生的脂氧素(LXA_4)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扩增ERβ启动子序列,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构建pGL3-basic-ERβ报告基因载体,行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上述载体与pCMX-βgal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24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0.1、1、10、100 nmol/L)的LXA_4刺激24小时,然后裂解细胞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pGL3-basic-ERβ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序列正确;在293T细胞中,构建的pGL3-basic-ERβ报告基因载体与空载体pGL3-basic相比,pGL3-basic-ERβ报告基因载体的转录活性提高了将近十倍;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表明,LXA4浓度为0.1、1、10、100 nmol/L时其相对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10 nmol/L浓度的相对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浓度(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pGL3-basic-ERβ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证明在一定浓度LXA_4的刺激下ERβ启动子区域转录活性升高,LXA_4浓度为10 nmol/L时转录活性达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受体Β 脂氧 荧光报告基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酪蛋白GAS基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5
作者 员月明 李弘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6-129,共4页
构建人β-酪蛋白GAS基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合成3个连续重复的人β-酪蛋白启动子中干扰素γ活化序列(gamma-activated sequence,GAS)并将其克隆至pGL3-Promote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测序鉴定构建的载体,然后将其转染入人胚肺... 构建人β-酪蛋白GAS基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合成3个连续重复的人β-酪蛋白启动子中干扰素γ活化序列(gamma-activated sequence,GAS)并将其克隆至pGL3-Promote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测序鉴定构建的载体,然后将其转染入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s,HELF)中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活性。测序结果表明,3×GAS序列正确;双报告基因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表明,构建的报告基因具有启动子活性。成功构建的人β-酪蛋白GAS基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干扰素γ诱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提供了必要的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酪蛋白 GAS基序 荧光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脂联素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路玲玲 宰军华 +3 位作者 崔琳 李强 张莎莎 金小琴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克隆不同长度人脂联素基因(AD)启动子片段,构建含人AD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进行测序鉴定。方法:利用PCR技术从人全血基因组DNA中扩增出AD启动子片段,经纯化酶切后克隆入载体pGL-3 basic中,形成重组质粒,筛选阳性克... 目的:克隆不同长度人脂联素基因(AD)启动子片段,构建含人AD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进行测序鉴定。方法:利用PCR技术从人全血基因组DNA中扩增出AD启动子片段,经纯化酶切后克隆入载体pGL-3 basic中,形成重组质粒,筛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并与GenBank比对。结果:从人全血基因组DNA中PCR扩增得到1.1 kb和2.1 kb AD启动子片段,构建2种报告基因载体,将其命名为AD promoter1.1-pGL-3 basic和AD promoter2.1-pGL-3 basic,经测序证实所插入的目的片段与GenBank检索的人AD启动子序列99.6%匹配。结论:成功构建了含人AD启动子片段的报告基因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基因 启动子 克隆人 基因组DNA 荧光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抗炎活性益生菌靶向筛选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7
作者 苗梦雅 邵君琳 +5 位作者 王光强 宋馨 杨昳津 熊智强 艾连中 夏永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6-144,共9页
为快速筛选获得具有抗炎活性的益生菌,构建一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筛选方法。将含有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响应元件的双荧光素酶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通过优化转染条件以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 为快速筛选获得具有抗炎活性的益生菌,构建一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筛选方法。将含有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响应元件的双荧光素酶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通过优化转染条件以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浓度等条件,建立筛选系统。采用该系统对筛选得到的86株菌株抗炎活性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佳转染条件为:pNF-κB-luc质粒与pRL-TK质粒比50∶1、质粒与转染试剂比1∶1、转染时间24 h、LPS诱导质量浓度100 ng/mL。对比结果显示,本实验建立的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具有可靠性(Z’=0.6632)与稳定性(R^(2)=0.74699),菌株筛选结果与RAW264.7炎症模型筛选结果一致。通过本方法最终获得植物乳植杆菌x30、发酵粘液乳杆菌x58与融合魏斯氏菌x83共3株具有良好抗炎活性的菌株,可有效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NF-κB p65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IL-10的表达。本系统为靶向筛选具有抗炎活性的益生菌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活性 靶向筛选 荧光报告基因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8
作者 冯龙 马云云 +6 位作者 曹珊 李晓娟 王媛媛 陈肖楠 孙倩倩 吴建博 赵国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并扩增海肾荧光素酶基因hRLUC,将其插入到双酶切的含有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Firefly)的载体pGL4.10中,得到pGL4.10-hRLUC;使用lipofectamine3000将pGL4.10和pGL4.10-hRLUC...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并扩增海肾荧光素酶基因hRLUC,将其插入到双酶切的含有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Firefly)的载体pGL4.10中,得到pGL4.10-hRLUC;使用lipofectamine3000将pGL4.10和pGL4.10-hRLUC分别转染入HEK293细胞,检测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以未转染细胞作对照。结果:使用PCR方法获得hRLUC表达单元(2 350 bp);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4.10-hRLUC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插入正确。转染pGL4.10组荧光素酶活性相对值为(220.311±2.082);转染pGL4.10-hRLUC的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低于pGL4.10转染细胞,高于未转染细胞(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hRLUC和Firefly)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报告基因 表达载体 hRLU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测定废气中二噁英类物质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志广 任明 +4 位作者 许鹏军 李楠 张烃 刘爱民 黄业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16-1421,共6页
研究二噁英类生物检测法的主要目的是简化二噁英类分析流程,并找出快速检测的结果与HRGC-HRMS(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结果之间的换算系数,从而可以利用快速检测的结果和换算系数来推算HRGC-HRMS的结果.介绍了CALUX(荧光素酶报告基... 研究二噁英类生物检测法的主要目的是简化二噁英类分析流程,并找出快速检测的结果与HRGC-HRMS(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结果之间的换算系数,从而可以利用快速检测的结果和换算系数来推算HRGC-HRMS的结果.介绍了CALUX(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分析废气中二噁英类物质的原理,并采用该方法分析了我国27个废气样品,以期找出其测定结果与HRGC-HRMS结果之间的换算系数.结果表明,这2种测试方法数据相关性显著,R2为0.994 8,数据间的换算系数为0.379.试验表明,CALUX法具有很好的推广性,如果再适当增加废气样品的数量,对换算系数进行适当的优化,则所得换算系数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报告基因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换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的构建及丹参酮类药物筛选 被引量:5
10
作者 韦忠红 朱智杰 +8 位作者 刘玉萍 刘兆国 盛晓波 汪思亮 陶丽 祝娉婷 陈文星 王爱云 陆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p GL3-TNF-α3'端非翻译区(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DLR)表达系统,以此基于调控TNF-α转录后水平对丹参酮类成分进行筛选。方法反转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mRNA成c DNA,以之为模板,PCR扩增含TNF-α3'-UTR的DN... 目的构建并鉴定p GL3-TNF-α3'端非翻译区(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DLR)表达系统,以此基于调控TNF-α转录后水平对丹参酮类成分进行筛选。方法反转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mRNA成c DNA,以之为模板,PCR扩增含TNF-α3'-UTR的DNA片段全长,经酶切后连接至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 GL3-control上,构建出p GL3-TNF-α3'UTR全长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进行鉴定。将所构建的p GL3-TNF-α3'UTR与p SVRenilla质粒组成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共转染至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经脂多糖诱导后利用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系统判定丹参酮类成分对TNF-α转录后调控是否有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 GL3-TNF-α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克隆获得的DNA片段大小及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一致。脂多糖(LPS)可以明显诱导转入p GL3-TNF-α3'UTR载体细胞的荧光强度。丹参酮类成分中隐丹参酮可以明显降低LPS诱导的p GL3-TNF-α3'UTR载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结论成功构建含TNF-α3'UTR区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系统,并以此从丹参酮类化合物中筛选出隐丹参酮,可以对TNF-α的转录后水平进行抑制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3′非编码区 荧光报告基因 转录后调控 隐丹参酮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余琴 林晓琳 +7 位作者 贾俊双 谢饶英 樊全荣 赵尊兰 杨升 高飞 姚开泰 肖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1-328,共8页
背景与目的: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与荧光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Cyt及dyes等)进行标记,利用一套非常灵... 背景与目的: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与荧光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Cyt及dyes等)进行标记,利用一套非常灵敏的光学检测仪器,能够直接监控活体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生物发光成像具有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生物发光信号可用于精确定量,而荧光成像具有方便、便宜、直观、标记靶点多样和易于被大多数研究人员接受的优点。本研究基于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制备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和Luc双报告基因转基因小鼠(即RL转基因小鼠),将这两种技术融为一体。方法:制备携带RFP和Luc基因(简写RL基因)的慢病毒,然后将携带RL基因的慢病毒注入小鼠单细胞受精卵卵周隙以感染受精卵,胚胎移植进假孕母鼠以获得仔鼠,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体视荧光显微镜和PCR等在蛋白和DNA水平上筛选和鉴定,并获得RL转基因小鼠。结果:移植卵周隙注射有慢病毒的胚胎125枚给6只假孕母鼠,其中4只假孕母鼠怀孕,共生仔鼠20只;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RFP和Luc表达,在蛋白水平证实20只F0代中,3只高表达RFP和Luc;DNA水平检测证实,3只RFP和Luc阳性的小鼠基因组中确实整合有外源转基因RL,预示基因型鉴定结果很好验证了小动物活体成像仪筛选和鉴定结果。此外,RL转基因首建鼠基因组中整合的RL转基因可稳定遗传至下一代,并能正常表达。RL转基因小鼠主要脏器均可见红色荧光和Luc信号,但不同脏器间荧光和Luc强度有差异。结论:成功制备RL双报告基因转基因小鼠,为后续研究干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和造血重构等提供双报告基因标记的各种移植用供体细胞,并对此供体细胞及其在体内衍生的细胞进行灵敏的非损伤、实时可视化体内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蛋白 荧光 慢病毒载体 肿瘤干细胞 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3基因3′-非翻译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及其活性鉴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晓宁 林季 +2 位作者 李永辉 王莉莉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694-697,共4页
为分析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tyrosine kinase3,FLT3)基因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可能的微小RNA(miRNA)调控位点,构建FLT3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与miRNA共转染293T细胞,分析miRNA对其调控作用。采用... 为分析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tyrosine kinase3,FLT3)基因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可能的微小RNA(miRNA)调控位点,构建FLT3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与miRNA共转染293T细胞,分析miRNA对其调控作用。采用PCR方法从HepG2细胞基因组DNA中扩增FLT3基因3′-UTR区序列,插入经PstI和EcoRI双酶切的经过改造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control(pGL3-control-m);通过Target Scan5.1软件预测可能与FLT3基因3′-UTR作用的miRNA;采用FuGENEHD转染试剂包裹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和miRNA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有804bp的FLT3基因3′-UTR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通过酶切和基因测序的方法鉴定正确;miRNA靶位点预测显示,FLT3基因3′-UTR可能是miRNA-15a、miRNA-15b、miRNA-16、miRNA-195、miRNA-424、miRNA-497的作用靶点;与对照组相比,miRNA-15a、15b、195可使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20%左右。结论:成功构建了FLT3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而miRNA-15a、miRNA-15b、miRNA-195可抑制其荧光素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T3基因 microRNA 3’-非翻译区 荧光报告载体 基因调控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CYP3A4* 1G增强CYP3A4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卫红 闫良 +3 位作者 刘利娥 赵登职 张卫 张莉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5-768,共4页
目的:探讨CYP3A4*1G增强CYP3A4基因表达的负调控作用。方法:设计合成包含CYP3A4*1G G或A等位基因的一系列基因片段(外显子10与内含子10交界处287和181 bp),构建CYP3A4*1G正向位于CYP3A4启动子上游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与内参质粒pRL... 目的:探讨CYP3A4*1G增强CYP3A4基因表达的负调控作用。方法:设计合成包含CYP3A4*1G G或A等位基因的一系列基因片段(外显子10与内含子10交界处287和181 bp),构建CYP3A4*1G正向位于CYP3A4启动子上游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与内参质粒pRL-TK共转染Hep G2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与CYP3A4启动子相比较,G与A等位基因在287 bp DNA片段中均降低了荧光素酶表达(F=795.575,P<0.001),且G与A等位基因对CYP3A4启动子活性的抑制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YP3A4启动子相比较,G与A等位基因在181 bp DNA片段中均降低了荧光素酶表达(F=23.218,P<0.001),而G与A等位基因对CYP3A4启动子活性的抑制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YP3A4内含子10与外显子10交界处CYP3A4*1G存在与CYP3A4*1G变异无关的CYP3A4启动子的抑制元件,该抑制元件对CYP3A4*1G增强CYP3A4基因表达起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3A4*1G CYP3A4启动子 荧光报告基因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2α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构建及在BMPs诱导成骨分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梦嘉 周建武 毕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71-1576,共6页
目的构建一种携带转录蛋白AP2α效应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应用于筛选BMPs对AP2α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4个串联的AP2α效应元件(AP2α-RE),将其克隆至经Bam HⅠ和MluⅠ双酶切的pBG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构建pBGLuc-AP2α... 目的构建一种携带转录蛋白AP2α效应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应用于筛选BMPs对AP2α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4个串联的AP2α效应元件(AP2α-RE),将其克隆至经Bam HⅠ和MluⅠ双酶切的pBG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构建pBGLuc-AP2α-RE载体。重组腺病毒Ad-AP2α及其两种显性负性突变体Ad-dnAP2α感染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AP2α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EMSA检测AP2α的DNA结合能力。pBGLuc-AP2α-RE转染C3H10细胞,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同上各组AP2α的转录活性。Ad-BMPs感染pBGLuc-AP2α-RE转染的C3H10细胞,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筛选BMPs对AP2α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AP2α-RE正确克隆至pBGLuc-AP2α-R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Ad-AP2α感染能显著提高AP2α的表达及结合DNA的能力。显性负性突变体可以表达各自的突变体,EMSA结果显示Ad-dnAP2α-△bHLH组能显著抑制AP2α结合DNA的能力,而Ad-dnAP2α-△TAD组结合的DNA探针强于对照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提示AP2α过表达组能促进AP2α转录活性,而两种显性负性突变体均能抑制AP2α转录活性。重组腺病毒BMPs感染组的AP2α转录活性均有增高,其中BMP9最为显著。结论成功构建携带转录蛋白AP2α效应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用于检测AP2α的转录活性,并初步发现BMP9对AP2α的转录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蛋白AP2α 荧光报告基因 显性负性突变体 骨形态发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基因3'-UTR段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及其活性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邵新宏 韩渊 +1 位作者 于游 张才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2-316,共5页
目的:构建含NOTCH1基因3'-UTR段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验证其活性。方法:使用PCR方法扩增含NOTCH1基因3'-UTR区序列,插入到双酶切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中;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可能与NOTCH1基因3'-UTR相互作用的miRNA;使... 目的:构建含NOTCH1基因3'-UTR段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验证其活性。方法:使用PCR方法扩增含NOTCH1基因3'-UTR区序列,插入到双酶切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中;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可能与NOTCH1基因3'-UTR相互作用的miRNA;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将重组质粒或空质粒和miR-34a inhibitor或control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得到含NOTCH1基因3'-UTR(1 648 bp)序列的双荧光素酶报告重组质粒,并用凝胶电泳和基因测序的方法验证。NOTCH1基因3'-UTR上可能有miR-34a的调控作用靶点;用重组质粒和miR-34a inhibitor共转染的HEK293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比空质粒组高45%。结论:含NOTCH1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成功,miR-34a对NOTCH1基因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微小RNA 3'非编码区 荧光报告载体 基因调控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hsa-miR-1291对ARHGAP29基因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倩 汪沙 +3 位作者 刘麒薇 吕承晓 甘露 柳鑫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验证hsa-miR-1291对ARHGAP29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方法利用PCR方法,根据目的基因ARHGAP29的3′非编码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序列信息设计扩增引物,以293T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ARHGAP29基因的野生型3′UTR片段(ARHGA... 目的验证hsa-miR-1291对ARHGAP29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方法利用PCR方法,根据目的基因ARHGAP29的3′非编码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序列信息设计扩增引物,以293T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ARHGAP29基因的野生型3′UTR片段(ARHGAP 29-WT 3′UTR)及突变型3′UTR片段(ARHGAP29-MUT 3′UTR),并将其分别克隆到双荧光素酶报告pmiR-RB-Report载体中,构建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即野生型载体ARHGAP29-WT 3′UTR pmiR-RB-Report和突变型载体ARHGAP29-MUT 3′UTR pmiR-RB-Report。将hsa-miR-1291 mimic、阴性对照(non-target control,NC组)同野生型载体、突变型载体载体分别共转染于293T细胞中,进一步检测相对荧光值。结果成功构建ARHGAP29-WT 3′UTR pmiR-RB-Report载体(野生型载体)、ARHGAP29-MUT 3′UTR pmiR-RB-Report载体(突变型载体)。荧光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载体转染hsa-miR-1291 mimic后,其荧光表达较NC组明显下降(0.67±0.04 vs 1.00±0.08,P=0.014);转染hsa-miR-1291 mimic后,突变型载体的荧光表达相对于野生型载体的荧光表达有所上升(1.20±0.05 vs 0.67±0.04,P<0.001)。结论初步证实hsa-miR-1291很可能对ARHGAP 293′UTR上的该位点有靶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报告基因系统 hsa-miR-1291 ARHGAP29 宫腔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荧光色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7
作者 马春玲 王芳 +1 位作者 刘琳琳 王法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00-904,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虫荧光色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腺病毒中和抗体流行水平的定量检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腺病毒表达系统(ViraPower Adenoviral Expression System)构建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首先利用PCR的方法扩增虫荧光色素酶基因... 目的:构建表达虫荧光色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腺病毒中和抗体流行水平的定量检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腺病毒表达系统(ViraPower Adenoviral Expression System)构建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首先利用PCR的方法扩增虫荧光色素酶基因使其具备特定的CACC接头,以连接、转化、提取质粒等方法克隆入载体pENTR/D-TOPO以获得入门克隆,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用重组酶(LR ClonaseTM Ⅱ Enzyme Mix)进行入门克隆与表达载体(pAd-CMV/V5-DEST)间的重组反应,以获得表达克隆rAd-Luci。表达克隆鉴定后,用限制性内切酶PacⅠ线性化后转染HEK293A包装细胞得到重组腺病毒。经过扩增后,用极限稀释法检测病毒滴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Ad-Luci载体是否能正确表达虫荧光色素酶蛋白,并检测此酶蛋白的功能活性。结果:用PCR的方法扩增到具有CACC接头的虫荧光色素酶基因,其重组入门和腺病毒表达克隆经PCR和测序鉴定构建正确,重组表达克隆转染HEK293A细胞并扩增后获得的病毒滴度为1.8×1011 pfu/ml,此病毒能正确表达虫荧光色素酶蛋白,并且具有较强的功能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虫荧光色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为此重组载体用于腺病毒中和抗体的定量检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报告基因 5型腺病毒 腺病毒表达载体 定量检测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8基因3’-非翻译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及其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闵敏 彭丽华 +1 位作者 郭明洲 杨云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6-878,共3页
目的:构建水通道蛋白8(AQP8)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与microRNA(miRNA)共转染HT29细胞,分析miRNA对其调控作用。方法:以HT29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AQP8基因3’-UTR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M上;根据生物信息学... 目的:构建水通道蛋白8(AQP8)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与microRNA(miRNA)共转染HT29细胞,分析miRNA对其调控作用。方法:以HT29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AQP8基因3’-UTR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M上;根据生物信息学软件Targetscan和miRanda预测可能与AQP8基因3’-UTR作用的miRNA,将pGL3-AQP8 3’-UTR和预测miRNA共转染,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成功构建AQP8基因3’-UTR序列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NA靶点显示AQP8基因3’-UTR可能是miR-214、miR-15a、miR-330、miR-137、miR-32、miR-612、miR-200a/141、miR-16的作用靶点;与对照组相比,miR-15a、miR-330、miR-32、miR-612、miR-200a、miR-16可使荧光素酶活性降低10%~45%。结论:成功地构建AQP8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miR-15a、miR-330、miR-32、miR-612、miR-200a和miR-16可抑制其荧光素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8 MICRORNA 3’-非翻译区 荧光报告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3基因3′-UTR区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及其突变载体的构建与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翟博 李旭 +4 位作者 王春昕 赵云辉 孙铭 张立春 张明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4-650,共7页
试验旨在构建锌指蛋白3(KLF3)基因3′-UTR区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及其突变载体,初步分析可能调控KLF3基因表达的miRNAs。首先通过PCR方法扩增KLF3基因的3′-UTR序列,将其克隆到经XhoⅠ、NotⅠ双酶切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中;运用Target... 试验旨在构建锌指蛋白3(KLF3)基因3′-UTR区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及其突变载体,初步分析可能调控KLF3基因表达的miRNAs。首先通过PCR方法扩增KLF3基因的3′-UTR序列,将其克隆到经XhoⅠ、NotⅠ双酶切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中;运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可能与KLF3基因3′-UTR相互作用的miRNA;使用脂质体2000转染试剂将miRNAs mimics与构建好的KLF3基因3′-UTR段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或突变载体共转染于常规培养的293T细胞中,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KLF3基因3′-UTR可能是miR-21的作用靶位点;双荧光报告显示,miR-21 mimics组(0.6900±0.0144)比突变组(1.000±0.0688)和空白对照组(1.000±0.0159)KLF3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和突变载体的活性降低了31%(P<0.01)。本试验成功构建了含有KLF3基因3′-UTR段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与突变载体,初步证实miR-21对KLF3基因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F3基因 荧光基因报告载体 MIR-21 3′-非编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构建及检测能力评估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博 杨泽健 +6 位作者 张妙 田碧霞 宋少苒 孙伟 高小倩 周灿 刘培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3-467,共5页
目的构建R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并检测Rb基因的活化和抑制水平,为多种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筛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通过双酶切将人工合成的Rb反应原件基因序列连接到报告基因载体pGL6-TA的多克隆位点区,并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 目的构建R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并检测Rb基因的活化和抑制水平,为多种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筛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通过双酶切将人工合成的Rb反应原件基因序列连接到报告基因载体pGL6-TA的多克隆位点区,并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构建载体pGL6-Rb-Luc。将基因测序序列正确的pGL6-Rb-Luc质粒和对照pGL6-TA质粒分别转染人肾上皮细胞系HEK293,通过抗性基因筛选,可获得稳定表达R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EK293-Rb-Luc单克隆细胞株和对照细胞株,再分别通过血清刺激和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来检测报告基因检测系统HEK293-Rb-Luc的激活作用以及抑制作用。结果分析载体的测序结果并进行比对,确定构建的载体pGL6-Rb-Luc中Rb反应元件基因序列已正确插入载体多克隆位点区。HEK293-Rb-Luc细胞株经无血清培养同步后,恢复血清培养6、12、24 h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P<0.001),对照细胞未发生显著变化。相比于0 nmol/L Palbociclib组,25、50、75、100 nmol/L的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使Rb活性的抑制率分别达6.90%、40.23%、50.57%、52.07%(P<0.05)。结论已成功构建并筛选出R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HEK293-Rb-Luc且能够有效地检测Rb的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基因 荧光 RB 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