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检测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苏凤宜 邢新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589-2595,共7页
使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实现了对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QAS)在水溶液中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准确测量及其在CMC以下的浓度定量。用该法测得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水中的CMC分别为12~13mmol... 使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实现了对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QAS)在水溶液中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准确测量及其在CMC以下的浓度定量。用该法测得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水中的CMC分别为12~13mmol·L-1和0.70~0.96mmol·L-1,与电导率法、表面张力法和芘荧光法的检测值相近。对DTAB和CTAB的检测下限分别是0.11mmol·L-1和1.7μmol·L-1,定量范围分别为0.11~9.73mmol·L-1(0.034~3.0g·L-1)和1.7μmol·L-1~0.27mmol·L-1(6.2×10-4~0.1g·L-1)。结果表明,使用FITC荧光探针检测QAS具有安全、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异硫氰酸酯 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荧光探针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分离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衍生的氨基酸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楠 陈恒武 +2 位作者 何巧红 方群 贾志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研究了用芯片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分离多种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衍生氨基酸的实验条件.通过实验优化了夹流式进样的电压条件.采用以乙醇作有机添加剂的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分离体系(50mmol/LSDS,15%乙醇,5mmol/LpH9.2的硼... 研究了用芯片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分离多种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衍生氨基酸的实验条件.通过实验优化了夹流式进样的电压条件.采用以乙醇作有机添加剂的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分离体系(50mmol/LSDS,15%乙醇,5mmol/LpH9.2的硼砂缓冲液),在72mm长的通道上实现了10种常见氨基酸的分离,一次分离的时间小于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 氨基酸 荧光素异硫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团簇的比率型pH荧光探针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朝用 刘琳 +3 位作者 傅艺颖 白艳丽 梁建功 陈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82,共6页
在合成牛血清白蛋白(BSA)修饰的金纳米团簇(金簇)的基础上,将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与金簇偶联,构建一种新型比率型p H荧光探针。当体系p H值在4.0~10.0之间变化时,FITC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加,而金簇的荧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在p H... 在合成牛血清白蛋白(BSA)修饰的金纳米团簇(金簇)的基础上,将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与金簇偶联,构建一种新型比率型p H荧光探针。当体系p H值在4.0~10.0之间变化时,FITC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加,而金簇的荧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在p H为5.5~8.0之间,该探针对于p H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72X-8.8,相对标准偏差为0.994,同时该探针在p H为6.0~9.0之间还具有良好的可逆性。此外,将此p H荧光探针与PK15细胞共培养,通过MTT实验证明该比率型p H荧光探针对细胞几乎没有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团簇 荧光素异硫氰酸酯 比率型pH荧光探针 MTT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易自聚合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效率的一种简单方法
4
作者 王莹 孙达权 刘定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对蛋白质、DNA和RNA的相互作用(结合)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基本课题.多数DNA和RNA的结合蛋白都具有自聚合倾向,在体外实验中会造成难以和DNA或RNA形成结合物而影响实验的结果.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标记蛋白质能显著抑制这种自聚合倾... 对蛋白质、DNA和RNA的相互作用(结合)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基本课题.多数DNA和RNA的结合蛋白都具有自聚合倾向,在体外实验中会造成难以和DNA或RNA形成结合物而影响实验的结果.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标记蛋白质能显著抑制这种自聚合倾向,而大幅度提高其与核酸分子的结合效率.这一简单方法已用于在细胞角蛋白18与转录因子C/EBPβ3′UTR RNA结合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自聚合 核酸蛋白相互作用 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微渗透泵测定清醒大鼠肾小球滤过率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静波 王海涛 汪照寒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51-55,共5页
目的分析以荧光素异硫氰酸酯标记的菊粉(FITC-菊粉)作为标记物,通过微渗透泵,在大鼠清醒状态下,采用菊粉尿排泄率方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可行性。方法将FITC-菊粉溶解在生理盐水中配成浓度为24%的溶液,经滤过后(浓度降至8%)装在微渗透... 目的分析以荧光素异硫氰酸酯标记的菊粉(FITC-菊粉)作为标记物,通过微渗透泵,在大鼠清醒状态下,采用菊粉尿排泄率方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可行性。方法将FITC-菊粉溶解在生理盐水中配成浓度为24%的溶液,经滤过后(浓度降至8%)装在微渗透泵内。大鼠腹腔植入2个盛有上述FITC-菊粉溶液的微渗透泵,随机分成2组(需要收集24 h尿量组及无需收集尿量组每组各10只),分别关在代谢笼内。植泵后第7天,需要收集24 h尿量组收集24 h尿量及代谢笼上残留的FITC-菊粉,在大鼠清醒状态下采集血液标本;无需收集尿量组仅采集血液标本。分别根据不同的公式计算GFR。GFR的计量单位为mL/min,分别用大鼠体重及双肾重量校正后的单位为mL/min.kg体重和mL/min.g体重。结果需要收集24 h尿量和无需收集尿量2种方法计算出来的GFR分别为(2.31±0.33)mL/min和(2.53±0.33)mL/min,P=0.564,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已发表文献相比大鼠GFR平均值3.24 mL/min降低了30%,说明麻醉对GFR有较明显影响,去除麻醉因素的影响后,两者数值相近。结论采用微渗透泵方法,用FITC-菊粉作为标记物,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清醒状态下大鼠GFR,尤其是无需收集尿量方法更加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荧光素异硫氰酸酯标记菊粉 微渗透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酰胺脂质体对灵芝发酵液中大分子极性成分的经皮递送效果研究
6
作者 汤清涵 高洁 +2 位作者 董洁 张启清 陈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酰胺脂质体(Cerosomes,CS)对灵芝发酵液(Ganoderma lucidum fermentative liquid,GLFL)大分子极性成分的经皮递送效果及机制,为GLFL高效经皮给药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水溶性大分子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Fluorescei... 目的研究神经酰胺脂质体(Cerosomes,CS)对灵芝发酵液(Ganoderma lucidum fermentative liquid,GLFL)大分子极性成分的经皮递送效果及机制,为GLFL高效经皮给药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水溶性大分子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dextran,FD)为荧光探针,采用Franz扩散池和大鼠离体皮肤考察神经酰胺对脂质体经皮递送效果的影响,并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皮内荧光分布。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载有灵芝发酵液的神经酰胺脂质体(GLFL-CS),考察其形态、粒径、包封率及稳定性。应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研究经皮渗透机制。结果体外经皮递送实验表明,神经酰胺和大豆磷脂比例为1∶6的FD-GLFL-CS[C/S(1∶6)]12 h皮内滞留量最高,分别为FD-GLFL及FD-GLFL-CL的2.87倍和1.78倍。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CS能够促进更多的药物向皮肤深层渗透。所制备的GLFL-CS呈类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59.3±16.7)nm,GLFL蛋白多肽类成分的包封率为(43.03±0.90)%。ATR-FTIR结果表明,CS可以改变皮肤水合能力以及角质层脂质和角蛋白的主要特征峰位移及峰面积。结论CS可能通过增强角质层水合作用,改变皮肤角质层结构,降低屏障作用,从而显著提高水溶性大分子极性物质的经皮递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发酵液 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 神经酰胺脂质体 经皮递送 促渗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毛细管电泳分离多种FITC衍生的氨基酸
7
作者 何巧红 王楠 +2 位作者 陈恒武 方群 贾志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87-188,共2页
用芯片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研究了分离多种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衍生氨基酸的实验条件.采用以乙醇为有机添加剂的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分离体系(50 mmol/L SDS,体积分数为15%的乙醇,5 mmo1/L pH 9.2的硼砂缓冲液),在72 mm长... 用芯片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研究了分离多种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衍生氨基酸的实验条件.采用以乙醇为有机添加剂的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分离体系(50 mmol/L SDS,体积分数为15%的乙醇,5 mmo1/L pH 9.2的硼砂缓冲液),在72 mm长的通道上实现了10种常见氨基酸的分离,一次分离的时间小于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玻璃芯片 毛细管电泳 异硫氰酸荧光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