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所见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丽 孙心铨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表现,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1988~2002年CSC患者204例(236 眼),根据FFA...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表现,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1988~2002年CSC患者204例(236 眼),根据FFA分类总结。结果FFA表现形式有5种:①渗漏点型;②局限区RPE渗漏染色型;③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型;④混合复杂型;⑤正常荧光造影所见型。结论FFA的不同表现形式,为激光光凝治疗CSC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诊断 渗漏点型 混合复杂型 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盘旁脉络膜炎眼底改变及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廖萱 彭远光 兰长骏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视盘旁脉络膜炎(Jensen病)的眼底改变及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的特征。方法分析11例(12只眼)Jensen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FFA表现。结果11例患者均为近视。眼底可见视盘旁的灰白色局限性脉络膜渗出病灶,边界不清,轻度隆起;FFA早期... 目的探讨视盘旁脉络膜炎(Jensen病)的眼底改变及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的特征。方法分析11例(12只眼)Jensen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FFA表现。结果11例患者均为近视。眼底可见视盘旁的灰白色局限性脉络膜渗出病灶,边界不清,轻度隆起;FFA早期为低荧光,后期荧光渗漏和染色;非活动病灶荧光着染,萎缩区可见大的脉络膜血管。结论Jensen病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以青壮年多见,多为单眼发病,可复发。眼底表现有特征性,FFA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进展和活动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盘旁脉络膜炎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眼底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晚期视乳头缘晕轮观察
3
作者 张贻转 袁铸 +1 位作者 周宇 姚军平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晚期视乳头缘晕轮(LPH)与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的关系。方法从随机抽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FFA图像清晰、包含完整的视乳头30只眼中,读出LPH的形状、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着色、巩膜环/或弧。... 目的探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晚期视乳头缘晕轮(LPH)与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的关系。方法从随机抽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FFA图像清晰、包含完整的视乳头30只眼中,读出LPH的形状、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着色、巩膜环/或弧。结果有LPH 29只眼,鼻侧弧形1只眼,环形14只眼,上极或/及下极荧光较淡14只眼。在29只眼LPH中,有巩膜环或弧25只眼,其中巩膜环4只眼,颞侧弧7只眼,上或/及下极不清14只眼。有视乳头颞侧脉络膜着色20只眼,与LPH融合成一体11只眼,其中7只眼LPH的荧光亮度更强,4只眼的荧光亮度一致;9只眼与LPH无相融合。结论LPH是视乳头周围脉络膜渗漏的学说证据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晚期视乳头晕轮 巩膜环或弧 脉络膜着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
4
作者 吴海燕 秦小玲 《淮海医药》 1996年第4期29-29,共1页
1992年2月以来,我院眼科开展了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现将220例检查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检查中的配合 准备(FFA)仪器。备好造影剂和急救用品。造影前用1%荧光素钠5ml静脉推注药敏试验,15min后,如无反应,迅速将20%荧光素钠5ml推... 1992年2月以来,我院眼科开展了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现将220例检查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检查中的配合 准备(FFA)仪器。备好造影剂和急救用品。造影前用1%荧光素钠5ml静脉推注药敏试验,15min后,如无反应,迅速将20%荧光素钠5ml推注,速度为(2—4s)。造影完毕,让患者休息片刻,说明24h内小便会呈黄绿色,是因为药物在体内排泄的原因。2 副作用 荧光素钠静脉注射后,一般人有耐受性。24h内大部分从肾脏随小便排出。若注射不慎药物漏出血管外会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少数人发生静脉炎。全身反应有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诊断 护理 副作用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3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8月在渭南市第一医院接受诊治的疑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DR组(78例)和非DR组(20例...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8月在渭南市第一医院接受诊治的疑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DR组(78例)和非DR组(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观察两组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水肿、黄斑结构改变的发生情况,以及视网膜可视区面积、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视网膜新生血管区面积,计算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能值。结果:DR组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水肿、黄斑结构改变发生率分别为83.33%、84.62%、84.62%,高于非DR组的55.00%、60.00%、55.00%(P<0.05)。DR组的视网膜可视区面积、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视网膜新生血管区面积均高于非DR组(P<0.05)。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15%(75/78)、95.00%(19/20)、95.92%(94/98)。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较高,可观察到患者视网膜、黄斑的病变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度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田敏 李友谊 +3 位作者 吕红彬 段成霞 周琦 董敏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检查患者的眼底疾病构成,以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我科行FFA检查的糖尿病患者565例(1063只眼),诊断患者视网膜病变情...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检查患者的眼底疾病构成,以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我科行FFA检查的糖尿病患者565例(1063只眼),诊断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和分级,并根据诊断结果指导治疗。结果 565例糖尿病患者1063只眼中DR 697只眼(65.6%)、老年黄斑病变37只眼(3.5%)、视网膜静脉阻塞20只眼(1.9%)、高度近视眼底改变10只眼(0.9%)、视神经炎9只眼(0.8%)、视网膜色素变性6只眼(0.6%)、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只眼(0.3%)、其他3只眼(0.3%),未发生DR 366只眼(34.4%),正常眼底278只眼(26.1%);除外视网膜其他病变,共计975只眼,其中无明显视网膜病变(28.5%)、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16.7%)、中度NPDR(14.4%)、重度NPDR(22.1%)、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18.3%);局限性黄斑水肿(33.1%)、弥漫性黄斑水肿(35.1%)、囊样黄斑水肿(23.1%)、缺血性黄斑水肿(3.8%)、增生性黄斑水肿(4.9%);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DR的发病率逐渐增加(χ2=54.927 P<0.0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DR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χ2=11.798 P<0.05);随着DR严重程度的增加,黄斑水肿的程度增加(χ2=63.15 P<0.05)。结论FFA能够及早发现程度不同的DR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改变以及是否伴随其它的视网膜病变,可更好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增加糖尿病患者对DR的认知能力,对预防患者视力下降及失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及相干光断层扫描的影像学改变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郑瑜 沙翔垠 +2 位作者 姚达强 郭露萍 吴兴萍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PM)黄斑出血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28例(31只眼)进行FFA、ICGA及OCT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图像。结果单纯型出... 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PM)黄斑出血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28例(31只眼)进行FFA、ICGA及OCT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图像。结果单纯型出血15只眼(48.4%),FFA表现:出血部位遮蔽荧光,其中8只眼(53.5%)可见漆样裂纹透见荧光;ICGA表现:造影期间出血部位为淡的低荧光,晚期均可见漆样裂纹性条状低荧光;OCT表现:9只眼(60%)在神经上皮层下和4只眼(26.7%)在色素上皮(RPE)下可见中高反射光团,周围神经上皮无水肿增厚,其下脉络膜光带连续,其中2只眼(13.3%)OCT无明显改变;新生血管(CNV)型出血16只眼(51.6%),FFA表现:14只眼(87.5%)为典型性CNV,2只眼(12.5%)为隐匿性CNV;ICGA表现:14只眼(87.5%)为焦点状CNV,无明显染料渗漏,2只眼(12.5%)未见CNV改变;OCT表现:14只眼(87.5%)为RPE光带断裂,RPE上梭形或类圆形中、高反射光团,2只眼(12.5%)为RPE层断裂伴不规则增厚中高反射信号,神经上皮层均增厚水肿。结论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分为单纯型和新生血管型,新生血管多表现为典型CNV,不同类型的出血其FFA、ICGA、OCT的改变各具特征,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率,节省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黄斑出血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鸽 姜媛 +2 位作者 孙红芬 薛晓辉 郑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7-679,共3页
目的评价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诊断、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4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确诊患者的传统FFA和超广角FFA资料。所有患者造影检查的早中期均行传... 目的评价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诊断、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4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确诊患者的传统FFA和超广角FFA资料。所有患者造影检查的早中期均行传统FFA,晚期均行欧堡超广角FFA。分析比较2种检查的视网膜可视范围、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视网膜所需激光面积。结果与传统FFA图像比较,超广角FFA检查图像所显示的视网膜可视面积以及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所需激光面积分别是前者的2.03倍、1.57倍、1.96倍(均为P<0.01)。未行激光治疗的27眼中22眼有无灌注区,其中同时合并黄斑水肿者15眼,这15眼中无灌注区在赤道部以前者14眼;已行激光治疗的14眼中9眼存在黄斑水肿的表现,9眼中7眼合并无灌注区,其中6眼的无灌注区在赤道部以前。结论超广角FFA使可观测病变检查范围扩大到远周边,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角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传统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视网膜静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标准7视野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杰 刘长颖 +1 位作者 陈芳 刘庆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71-127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标准7视野检查结果,以期为DR的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收集2018-06/2020-06唐山市眼科医院诊治的120例DR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超广角荧光素眼底...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标准7视野检查结果,以期为DR的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收集2018-06/2020-06唐山市眼科医院诊治的120例DR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标准7视野检查,以眼底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标准7视野检查在DR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眼底病变特征的异同以及对DR分期评估价值。结果: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DR视网膜可视区面积、视网膜NP区面积、视网膜NV区面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区面积、黄斑区拱环结构改变较标准7视野的明显高(P<0.05),取图平均时间明显短于标准7视野检查(P<0.05)。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对DR病情程度正确检出率为94.8%(165/174),明显高于标准7视野的87.4%(152/174)(P<0.05)。结论: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在DR诊断中,在检查时间和检查空间方面较标准7视野检查更具优势,且前者更利于DR患者黄斑区、视盘区病变的检出,此外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更利于DR患者病情程度的判断,可为DR的早期诊治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标准7视野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沈伟 蔡琴华 +2 位作者 王熹 毛惠琴 程振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连续进行的2078例FFA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大部分在注射荧光素钠后2min内发生并在2min...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连续进行的2078例FFA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大部分在注射荧光素钠后2min内发生并在2min内好转,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79.17%)、荨麻疹(12.50%)及晕厥(4.17%)。在本文涉及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气候、药品批号、有无“诱导”等中,仅年龄1项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t=4,82,P〈0.01),并以20~40岁年龄组最为多发(10.17%)。结论FFA是基本安全的眼科检查手段,年龄是不良反应发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过敏反应和精神紧张、迷走兴奋可能是主要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膜荧光血管造影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士清 王志立 +2 位作者 李萍 李晓华 董应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虹膜荧光血管造影(iri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IFA)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目的探讨虹膜荧光血管造影(iri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IFA)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PRP术后的65例123眼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IFA联合FFA检查。采用非参数检验法对比分析裂隙灯和IFA检测虹膜新生血管灵敏性的差异。结果 FFA显示123眼中,21眼视网膜无灌注区,39眼视网膜新生血管,12眼玻璃体积血和32眼黄斑水肿。IFA显示123眼中,97眼无糖尿病虹膜病变,13眼非增生型虹膜病变,11眼增生型虹膜病变,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所有非增生型虹膜病变眼不能被裂隙灯发现,能被IFA检测。IFA检查发现虹膜新生血管眼(11眼)比裂隙灯检查(5眼)更灵敏(P=0.03)。结论 IFA联合FFA检查能及早发现PRP术后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病虹膜病变患者,为及时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虹膜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虹膜荧光血管造影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部缺血综合征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汪军 张继濂 +1 位作者 郭佳 孟忻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615-1617,共3页
目的:研究眼部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征。方法:对41例眼部缺血综合征的患者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彩色多普勒血管检查(doppler)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 目的:研究眼部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征。方法:对41例眼部缺血综合征的患者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彩色多普勒血管检查(doppler)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undus flu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FFA提示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臂-视网膜循环时间不同程度延长,视网膜静脉扩张,微血管瘤,血管壁着染以及黄斑水肿和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等改变。结论:眼部缺血综合征的FFA检查呈现特征性改变。为与其相关的全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缺血综合征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像序列的自动配准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小燕 王皓浩 +3 位作者 孙刚 张谱 刘敏 高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19-1926,共8页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FFA)是眼底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造影过程中病人不可避免地转动眼球,造成FFA图像序列中感兴趣区域(例如视网膜血管分支、新生血管)的位置发生变化,给后续的图像定量分析与病情准确评估诊断带来困难。针对上述问...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FFA)是眼底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造影过程中病人不可避免地转动眼球,造成FFA图像序列中感兴趣区域(例如视网膜血管分支、新生血管)的位置发生变化,给后续的图像定量分析与病情准确评估诊断带来困难。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的FFA图像序列配准方法。首先采用多尺度线性滤波方法分割出图像中的血管,并利用图像金字塔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下采样,然后利用互信息计算待配准图像与参考图像的相似性,通过进化策略对配准参数进行优化,获得互信息最大时图像的空间变换矩阵,实现FFA图像的配准。采用上述方法,对4位患者共计1039帧FFA图像进行测试,总体配准率达到93%,失败率仅为1%;与常用的配准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配准率、配准速度和鲁棒性等综合性能良好,为FFA影像的定量分析在未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图像序列 互信息 血管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注射雷珠单抗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 被引量:6
14
作者 佘洁婷 张国明 +3 位作者 苏康进 田汝银 陈懿 赵东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注射雷珠单抗后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11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确诊为ROP的15例(30眼)患者纳入研究,其中... 目的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注射雷珠单抗后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11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确诊为ROP的15例(30眼)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急进性后部型ROP(aggressive posteri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AP-ROP)8眼,阈值期ROP 13眼,阈值前期Ⅰ型ROP 9眼。在表面麻醉下,经颞下方睫状体平坦部进针,向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3 m L。在注药术后1~2个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FFA检查,观察附加病变消退情况及视网膜周边血管发育情况。结果注射雷珠单抗后,所有眼底附加病变消退,但周边视网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无血管区。8眼AP-ROP中6眼Ⅲ区无血管形成,继续随访观察;2眼Ⅱ区大范围无血管形成,血管末梢分支增多呈毛刷样,无荧光素渗漏,1周后再次注射雷珠单抗。13眼阈值期ROP中,1眼可见颞下方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行局部激光光凝;12眼嵴完全消退,其中2眼视网膜血管基本发育完全;4眼Ⅲ区无血管形成,4眼Ⅲ区及Ⅱ区鼻侧2个钟点无血管形成,均无荧光素渗漏,继续随访观察;2眼Ⅱ区累计4个钟点无血管区伴末梢血管扩张及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行激光光凝。9眼阈值前期Ⅰ型ROP中7眼嵴全部消退,2眼嵴变低平;4眼Ⅲ区及Ⅱ区鼻侧2个钟点范围无血管形成,5眼Ⅲ区无血管形成,均见末梢血管扩张,但无荧光素渗漏,继续随访观察。结论注射雷珠单抗可促使ROP病变消退,且不干扰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雷珠单抗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筱云 王瑶 +2 位作者 张晶 江秀华 王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4期68-69,共2页
回顾分析 3 2 96例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期间的护理 ,包括造影前后的健康教育 ,对症护理和心理护理 ,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认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精神状态、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密切相关 。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护理 健康教育 护患关系 不良反应 眼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对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肖华 熊全臣 +2 位作者 郑玉萍 权彦龙 佘华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850-1852,共3页
目的:分析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rescein angiography,FFA)特点,确定FFA对该病的诊断作用。方法:收集经临床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CDI)检查确诊的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患者... 目的:分析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rescein angiography,FFA)特点,确定FFA对该病的诊断作用。方法:收集经临床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CDI)检查确诊的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共9例9眼。分析3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并总结该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点。结果:共9例患者中,仅有两例患者在初诊中诊断为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其余患者均通过FFA得到确诊。所有患者FFA和颈部血管CDI的诊断均一致,FFA和CDI的诊断符合率达到100%。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多样但FFA具有特征性,FFA的主要特征包括:(1)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平均为17.5±10.2s,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也延长,平均为15.5±9.2s;(2)大部分患者视网膜周边部可见大量微动脉瘤、小血管渗漏;(3)静脉可呈串珠状;(4)视网膜新生血管主要位于周边部。结论: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容易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病混淆。但其特征性的FFA表现可使该病得到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管边缘特征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像拼接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栋 刘敏敏 +1 位作者 郭永新 焦青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81-184,共4页
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血管边缘特征的图像拼接方法。首先,对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像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小波边缘检测算法检测出血管的图像边缘;然后,基于链码描述方法进行特征匹配;最后,采用了一种基于... 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血管边缘特征的图像拼接方法。首先,对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像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小波边缘检测算法检测出血管的图像边缘;然后,基于链码描述方法进行特征匹配;最后,采用了一种基于局部区域灰度信息的图像融合方法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像进行拼接。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较理想的拼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像 血管边缘特征 图像配准 图像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过敏史患者250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吕沛霖 李英泰 +2 位作者 朱秀萍 赵燕麟 赵俊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观察对药物过敏史眼科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时静脉注射荧光素钠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有药物过敏史250例和同期无药物过敏史250例眼病患者,静脉注射荧光素钠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ceinangiography,FFA),观察有无... 目的:观察对药物过敏史眼科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时静脉注射荧光素钠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有药物过敏史250例和同期无药物过敏史250例眼病患者,静脉注射荧光素钠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ceinangiography,FFA),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药物反应情况。结果:有药物过敏史250例中25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荧光造影检查中发生药物反应20例,检查后发生过敏反应5例;无药物过敏史250例中有23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荧光造影检查中发生药物反应18例,检查后发生过敏反应5例。两组均无1例发生心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反应。两组过敏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χ2=0.165,P<0.01)。结论:药物过敏史眼科患者并非FFA绝对禁忌症,但应当强调严格观察注射稀释荧光素钠进行的过敏试验,检查室内常规准备各种急救药品和条件,以便预防万一出现的严重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血管造影 荧光素钠 过敏反应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药物过敏史 无不良反应 眼科患者 临床分析 过敏反应 荧光素钠 静脉注射 药物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荧光素钠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6
19
作者 章淑华 黄海燕 吴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943-1944,共2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荧光素钠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10-06/2012-07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1759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患者1759例发生不良反应共267例,占15.17%;其中恶心181例,占10.29%;呕吐32... 目的:观察及分析荧光素钠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10-06/2012-07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1759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患者1759例发生不良反应共267例,占15.17%;其中恶心181例,占10.29%;呕吐32例,占1.82%;打喷嚏6例,占0.34%;皮肤瘙痒及皮疹27例,占1.53%;喉痒、咳嗽8例,占0.45%;一过性心慌、胸闷8例,占0.45%;头昏、头晕、胸闷、乏力、出冷汗5例,占0.28%。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荧光素钠不良反应轻重不一,多数轻微,但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反应做好及时救治的准备,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荧光素钠注射液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郑志坤 黎铧 +1 位作者 李娟娟 胡竹林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分析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及FFA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眼底特征性表现为,视盘颞侧一条索样皱襞,该部分视网... 目的分析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及FFA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眼底特征性表现为,视盘颞侧一条索样皱襞,该部分视网膜血管分支密集、数目较多,终止与周边视网膜。周边视网膜检查可见一边界清晰的片状灰白色病灶,此处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FFA特征为:周边视网膜FFA显示血管分支增多、迂曲扩张,呈"树枝样"改变,走行平直。血管末端发生吻合、呈扇形终止,此部分血管渗漏。结论眼底检查、FFA结合患者病史、家族史可明确诊断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眼底照相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