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引物扩增AMG基因鉴定古代人骨遗骸的性别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树柏 崔银秋 +2 位作者 谢承志 朱泓 周慧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建立一种用荧光标记引物扩增AMG基因的性染色体同源片段方法,对古代人骨遗骸进行性别鉴定.用其测定5个古代遗骸的性别,其结果与形态学结果一致.
关键词 荧光标记引物 AMG基因 性别鉴定 古代人骨遗骸 聚合酶链式反应 考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贺氏菌实时荧光单引物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建昌 胡连霞 +2 位作者 段永生 李静 王金凤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40-45,共6页
以志贺氏菌ipa H基因特异序列为靶序列,设计RNA-DNA组合引物和链终止序列,优化反应体系,建立实时荧光单引物等温扩增检测志贺氏菌的方法,反应时间为44 min。通过对4株不同群志贺氏菌和12株其他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实时荧光单引物等温扩增检... 以志贺氏菌ipa H基因特异序列为靶序列,设计RNA-DNA组合引物和链终止序列,优化反应体系,建立实时荧光单引物等温扩增检测志贺氏菌的方法,反应时间为44 min。通过对4株不同群志贺氏菌和12株其他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实时荧光单引物等温扩增检测,结果表明,除4株志贺氏菌外,其他细菌均未扩增出荧光曲线。进一步研究表明,采用普通热裂解法提取DNA,实时荧光检测福氏志贺氏菌DNA的灵敏度为1.16 fg/μL,纯培养菌液的灵敏度为1.3 CFU/m L;对牛奶模拟样品中福氏志贺氏菌的检出限是1.8 CFU/m L。研究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单引物等温扩增检测志贺氏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耗时短、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引物等温扩增 志贺氏菌 IPAH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荧光标记引物和DNA自动测序仪确定DNA的断裂位点 被引量:2
3
作者 郑伟娟 陈媛 +3 位作者 邵颖 唐忠华 郭子建 华子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99,共3页
Determining the base sequence of DNA broken site is quite crucial for the study on the cleavage site specificity and mechanism of various natural or synthetic DNA cleavage regents,and on developing novel therapeutic d... Determining the base sequence of DNA broken site is quite crucial for the study on the cleavage site specificity and mechanism of various natural or synthetic DNA cleavage regents,and on developing novel therapeutic drugs targeting at DNA.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thod depending on chemical reactions of the Maxam-Gilbert procedure,and the late arising methods used by Rui Ren et al.which were based on Sanger’s DNA sequencing strategy,all had some deficiencies,either the pollution of radioactive materials,or really complicated and difficult to operate.In the present paper,a new method for DNA cleavage site sequence determination was developed.The fluorescence FAM-labeled primer was annealed to the DNA fragments,which has been cleaved by restriction enzymes or other regents,and extended along the template sequence.The products then loaded onto the polyacrylamide electrophoresis gel of ABI 377 DNA Sequencer.Data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ABI PRISM Data Collection Software and ABI PRISM Sequencing Analysis Software.It is proved to be a credible and simple new approach to determine the base sequence of DNA broken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切割 断裂位点 序列特异性 荧光标记引物 DNA自动测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实时荧光单引物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建昌 胡连霞 +2 位作者 段永生 李静 王金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2-1218,共7页
以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gyr B基因特异序列为靶序列,设计RNA-DNA组合引物和链终止序列,优化反应体系,建立实时荧光单引物等温扩增(Real-time fluorescence single primer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实时荧光SPIA)检测... 以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gyr B基因特异序列为靶序列,设计RNA-DNA组合引物和链终止序列,优化反应体系,建立实时荧光单引物等温扩增(Real-time fluorescence single primer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实时荧光SPIA)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实时荧光SPIA在40 min反应时间内,对3株副溶血性弧菌和16株其他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实时荧光SPIA检测,结果表明除3株副溶血性弧菌外,其他细菌均未扩增出荧光曲线。进一步研究表明,实时荧光SPIA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纯培养DNA的灵敏度为8.2 fg/μL,对副溶血性弧菌菌悬液的检测灵敏度为13.5 CFU/m L;对鳕鱼、海蟹、牡蛎和咸鸭蛋等4种模拟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限均为14.7 CFU/g。研究结果表明,实时荧光SPIA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耗时短,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引物等温扩增 副溶血性弧菌 gyr 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病毒荧光双链引物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军 吴时友 +1 位作者 尹燕博 牛钟相 《家畜生态学报》 2006年第4期89-93,共5页
根据鸡新城疫F糖蛋白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一对正引物。根据正引物设计一对与之相互补的负引物。正引物的5’端标记FAM,负引物的3’标记淬灭剂DABCYL。反应体系中进行引物杂交后,由于正、负引物完全互补,FAM产生的荧光被标记在负引物上的... 根据鸡新城疫F糖蛋白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一对正引物。根据正引物设计一对与之相互补的负引物。正引物的5’端标记FAM,负引物的3’标记淬灭剂DABCYL。反应体系中进行引物杂交后,由于正、负引物完全互补,FAM产生的荧光被标记在负引物上的DAB-CYL淬灭掉。然后利用杂交后生成的荧光双引物对鸡新城疫及AIVI、LTVI、BV四种病毒和MG进行了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只有以鸡新城疫标准毒株的克隆质粒为模板的管中能够检测到荧光信号,其他管中没有信号产生。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在鸡新城疫临床诊断和出入境检疫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 荧光双链引物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色荧光标记引物复合扩增技术在STR基因座鉴定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斌 俞卫东 +1 位作者 冯燕 闵涯邻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五色荧光标记引物 扩增技术 基因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荧光双链引物特异扩增并定量核酸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秋平 李庆阁 +1 位作者 栾国彦 梁基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8-111,共4页
描述了一种利用特殊的双链引物———突触引物 ,用于核酸扩增的特异定量检测 .在传统的引物的 5’端标记荧光物质 ,而在引物的互补序列的 3’端标记荧光淬灭剂以封闭其延伸 .二者杂交即成双链突触引物 .在制备PCR反应混合物阶段以及加... 描述了一种利用特殊的双链引物———突触引物 ,用于核酸扩增的特异定量检测 .在传统的引物的 5’端标记荧光物质 ,而在引物的互补序列的 3’端标记荧光淬灭剂以封闭其延伸 .二者杂交即成双链突触引物 .在制备PCR反应混合物阶段以及加热的初期 ,突触引物保持稳定的双链结构而不能引导扩增 ,在退火阶段 ,突触引物部分解链导致引物延伸 ,荧光物质与淬灭剂分开而产生荧光 .利用人 β珠蛋白基因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 .这种可自行退火的荧光引物不仅简单地实现了实时扩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引物 定量检测 荧光双链引物 核酸 聚合酶链式反应 特异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自淬灭引物的沙门氏菌新型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开发
8
作者 丰敏 李舒婷 +5 位作者 张洋子 粟元 朱龙佼 曹际娟 刘海燕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85-292,共8页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位居榜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是一种准确、可靠的用于核酸定量的扩增技术,常用的荧光探针法使得扩增...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位居榜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是一种准确、可靠的用于核酸定量的扩增技术,常用的荧光探针法使得扩增体系复杂、引物合成成本高。为了简化FQ-PCR的扩增体系,减少标记基团的修饰,拟通过单标记的荧光自淬灭引物实现新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innovative FQ-PCR,IFQ-PCR)用于模板DNA的定量检测。根据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设计单标记发卡型荧光自淬灭引物,并将其应用于FQ-PCR实现了沙门氏菌的检测。设计的自淬灭引物探针一体化,只需单标记,无需额外探针或染料的加入,简化了扩增体系,降低了检测成本;同时引物的发卡结构提高了检测特异性。在最优的引物浓度(0.4μmol/L)下,沙门氏菌在10^(1)-10^(5) CFU/mL的浓度范围内其浓度的对数值与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值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高达0.99,检测限低至2 CFU/mL,并且在1.5 h内即可完成扩增检测,方法的稳定性符合要求。因此,一种基于荧光自淬灭引物的IFQPCR方法被开发出来并实现了沙门氏菌的简便、快速、灵敏、特异、低成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荧光自淬灭引物 沙门氏菌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泡性口炎病毒血清型特异LUX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9
作者 陈茹 刘中勇 +5 位作者 曾碧健 曹永长 陈俊伟 赵吟 林志雄 毕英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2-528,共7页
采用LUX荧光核酸扩增技术原理,以水泡性口炎病毒(VSV)NJ、IND型NS基因为模板分别设计并合成单标记LUX荧光引物,建立血清型特异的VSV荧光RT-PCR检测方法。试验表明,两种型特异的LUX荧光RT-PCR能分别特异地鉴定VSV血清型,对口蹄疫、猪水... 采用LUX荧光核酸扩增技术原理,以水泡性口炎病毒(VSV)NJ、IND型NS基因为模板分别设计并合成单标记LUX荧光引物,建立血清型特异的VSV荧光RT-PCR检测方法。试验表明,两种型特异的LUX荧光RT-PCR能分别特异地鉴定VSV血清型,对口蹄疫、猪水泡病等病毒以及对照细胞、健康动物组织RNA样品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比检测试验表明,LUX荧光RT-PCR的检测敏感性比常规RT-PCR提高达10倍以上,对VSV细胞增殖病毒液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 TCID50。对人工感染豚鼠样品以及临床样品的检测试验证实,该LUX荧光RT-PCR可有效检测到人工感染动物组织以及进口牛临床样品中的水泡性口炎病毒,并能鉴定感染病毒血清型。所报道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核酸提取、LUX荧光RT-PCR以及熔解曲线分析,可在3 h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性口炎病毒 实时荧光RT—PCR LUX荧光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流行热病毒LUX^(TM)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志玲 陈茹 +3 位作者 邱索平 马静云 曾碧健 周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4-179,共6页
采用LUXTM荧光PCR技术原理,以牛流行热病毒(BEFV)糖蛋白抗原G基因保守序列为模板设计特异荧光PCR扩增引物,建立BEFV LUXTM实时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荧光RT-PCR可特异检测牛流行热病毒RNA,而对蓝舌病病毒、牛... 采用LUXTM荧光PCR技术原理,以牛流行热病毒(BEFV)糖蛋白抗原G基因保守序列为模板设计特异荧光PCR扩增引物,建立BEFV LUXTM实时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荧光RT-PCR可特异检测牛流行热病毒RNA,而对蓝舌病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牛白血病病毒以及与BEFV同种属的狂犬病病毒核酸检测呈阴性反应。敏感性试验表明LUXTM荧光RT-PCR对BEFV RNA的检测敏感性比常规RT-PCR方法提高达100倍以上。该LUXTM荧光RT-PCR的批内检测变异系数0.64%-1.17%,批间检测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检测体系稳定、重复性好。通过人工添加灭活病毒液的方法制备30份模拟感染牛血清样品,采用上述所建立的BEFV LUXTM荧光RT-PCR方法检测均呈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流行热病毒 LUXTM荧光引物 实时荧光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基于荧光多重cPCR的小鼠基因拷贝数检测方法
11
作者 晁天柱 李鹏翔 +3 位作者 徐福意 李凯 周宇荀 肖君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1-596,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竞争性聚合酶链式反应(competi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PCR)小鼠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野生小家鼠来源一号染色体替换系群体(population of specific chromosome 1 subs... 目的建立基于竞争性聚合酶链式反应(competi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PCR)小鼠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野生小家鼠来源一号染色体替换系群体(population of specific chromosome 1 substitution strains,PCSSs)的CNVs。方法选取小鼠一号染色体上11个CNVs位点,及7、9和X染色体上各1个内对照位点,分别构建克隆质粒为竞争性粒模板,应用cPCR技术,建立荧光通用引物多重cPCR检测方法。结果多重cPCR方案适用于小鼠一号染色体上11个CNV位点的拷贝数检测,且能准确检测X染色体的拷贝数。结论实现小鼠快速、高通量的CNVs检测,可准确检测小鼠1号染色体中11个CNV位点的拷贝数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拷贝数变异 竞争性模板 通用荧光引物 CPCR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凯 宋婉 +1 位作者 张春庆 贾继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6-258,共3页
采用常规PCR试剂和合成的接头和引物 ,其中MseⅠ引物为荧光标记物FAM标记 ,并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程序进行了改进 ,优化了PCR反应和电泳条件 ,建立了一个新的、有效的反应体系 ,降低了实验费用 ,经比较实验结果与AFLP荧光标记... 采用常规PCR试剂和合成的接头和引物 ,其中MseⅠ引物为荧光标记物FAM标记 ,并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程序进行了改进 ,优化了PCR反应和电泳条件 ,建立了一个新的、有效的反应体系 ,降低了实验费用 ,经比较实验结果与AFLP荧光标记试剂盒的实验效果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测序 荧光标记引物 扩增片长度多态性 AFLP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复合扩增4个Y染色体STR的单倍型及其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美森 李英碧 +5 位作者 应斌武 云利斌 吴谨 颜静 张霁 侯一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一套Y染色体STR的双色荧光复合扩增系统,调查4个Y-STR基因座单倍型分布情况及其在混合斑物证检验中的法医学应用前景。方法荧光标记引物复合扩增Y-GATA-A10、DYS531、DYS557和DYS448四个Y染色体特异性STR基因座,并用ABⅠ310遗... 目的建立一套Y染色体STR的双色荧光复合扩增系统,调查4个Y-STR基因座单倍型分布情况及其在混合斑物证检验中的法医学应用前景。方法荧光标记引物复合扩增Y-GATA-A10、DYS531、DYS557和DYS448四个Y染色体特异性STR基因座,并用ABⅠ310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分型。结果在成都汉族120名无关男性个体中,四个基因座分别检出5、5、8、7个等位基因,共检出78种单倍型,单倍型基因多样性为0.9881。对3例本教研室不能用常规常染色体STR对男性成份作出同一认定的混合斑检材,该系统成功的作出了与嫌疑人血液Y-STR基因型一致的鉴定结论。结论建立的Y-ST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具有很高的识别能力,对建立Y染色体STR数据库,研究群体遗传学和进行法医学混合斑物证鉴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Y-STR Y-GATA-A10 DYS531 DYS557 DYS448 荧光标记引物 复合扩增 混合斑 法医物证检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荧光标记定量PCR方法检测PRV
14
作者 邱昌庆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8期6-6,共1页
为了对感染猪组织中的伪狂犬病病毒(PRV)基因组拷贝数定量测定,德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定量性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本方法是以使用一内标准序列(其是编码猪核酸因子1的基因)为基础,该序列不同于缺失10个碱基对的目标DNA,并用此目标DNA... 为了对感染猪组织中的伪狂犬病病毒(PRV)基因组拷贝数定量测定,德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定量性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本方法是以使用一内标准序列(其是编码猪核酸因子1的基因)为基础,该序列不同于缺失10个碱基对的目标DNA,并用此目标DNA进行复合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PCR 荧光标记 伪狂犬病病毒 复合扩增 定量测定 荧光引物 标准序列 德国科学家 基因组 三叉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分析四个大黄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文文 常玉梅 梁利群 《水产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6-11,共6页
为保护人工养殖大黄鱼的种质资源,用15对微卫星标记对来自浙江沿海地区的四个大黄鱼养殖群体共171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标记在四个群体中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检测到206个等位基因;各基因座观测等位基因数7~23... 为保护人工养殖大黄鱼的种质资源,用15对微卫星标记对来自浙江沿海地区的四个大黄鱼养殖群体共171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标记在四个群体中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检测到206个等位基因;各基因座观测等位基因数7~23个,平均等位基因数13.73,大小在88~318bp之间。四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和度(Ho)为0.5981~0.6893,期望杂和度(He)为0.7319~0.7944,多态信息含量(PIC)0.7138~0.7836,表明四个养殖群体在所检测位点均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对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表明闵粤东群体与反交群体较近,聚类结果中首先聚到一起。本研究首次选择微卫星标记评估人共选育大黄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高精度的377DNA测序仪进行检测,将对大黄鱼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大黄鱼 遗传多样性 荧光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汉族人群13个STR基因座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振原 马骏 +2 位作者 徐永城 樊栓良 方俊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6-237,240,共3页
关键词 STR基因座 汉族人群 西安地区 多态性分析 DNA分析技术 短串联重复序列 荧光标记引物 复合扩增 毛细管电泳 多态性分布 检测方法 扫描检测 个体识别 亲权鉴定 系统分析 Plus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饲养蓝狐微卫星DNA的多态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凯 白素英 金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4,87,共4页
选取16个微卫星位点对5个蓝狐群体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利用PopGen32和MEGA4对5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频率、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群体137个个体共计检出162... 选取16个微卫星位点对5个蓝狐群体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利用PopGen32和MEGA4对5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频率、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群体137个个体共计检出16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4~13。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17~0.84,5个群体中3个群体为高度多态性,其余2个群体为中度多态。位点的观测杂合度为0.18~0.89,位点的期望杂合度为0.18~0.86,茂兴湖群体的杂合程度均高于其他4个种群。选取的16个微卫星位点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在蓝狐多样性分析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用于蓝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狐 荧光标记引物 微卫星DNA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