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点-荧光素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在阿司匹林测定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金文英 廖秀芬 +3 位作者 陶慧林 赵颖 刘绍州 梁永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47-1151,共5页
研究了经L-y半胱氨酸修饰后的碳点(CDs)-荧光素(FAM)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建立了测定阿司匹林(ASP)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λex=330 nm下,于pH 7.0的Tris-HCl缓冲液中,CDs与FAM反应5 min后能发生有效的荧光共振... 研究了经L-y半胱氨酸修饰后的碳点(CDs)-荧光素(FAM)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建立了测定阿司匹林(ASP)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λex=330 nm下,于pH 7.0的Tris-HCl缓冲液中,CDs与FAM反应5 min后能发生有效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能量供体CDs将能量转移到受体FAM,使FAM的荧光显著增强,而ASP的加入可有效猝灭FAM的荧光,且ASP浓度在1.0~150.0 μg/mL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猝灭值ΔI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基于此建立了测定ASP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达0.33 μg/mL(3δ/k,n=11),回收率为 97.1%~105.3%,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4.6%(n=6)。常见的无机离子以及与ASP同类型的药物对测定影响较小,方法的选择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荧光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量子点共振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检测苦味酸
2
作者 邓祥 黄小梅 +2 位作者 邓子禾 龚安界 赵华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74-3182,共9页
苦味酸(PA)作为一种高爆物和环境污染物,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荧光碳量子点(C-dots)探针,可用于快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PA检测.探针采用中药材川木香为碳源,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在荧光碳量子点溶液中加入PA... 苦味酸(PA)作为一种高爆物和环境污染物,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荧光碳量子点(C-dots)探针,可用于快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PA检测.探针采用中药材川木香为碳源,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在荧光碳量子点溶液中加入PA,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机理,碳量子点的荧光被有效猝灭.结果表明,碳量子点最大激发波长为360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415 nm,荧光量子产率为28.4%.方法检测PA响应时间2 min,线性范围0.2—800μmol·L^(-1),检测限(LOD)63 nmol·L^(-1),实际水样中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8.8%—101.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川木香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碳量子点(C-dots) 苦味酸(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定量检测及其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建伟 陈同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7,共6页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活细胞中生物大分子构象变化和分子间动态相互作用的实时研究.针对光谱串扰和供体受体间的浓度比等困扰FRET效率定量检测的两大难题,已经发展了多种定...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活细胞中生物大分子构象变化和分子间动态相互作用的实时研究.针对光谱串扰和供体受体间的浓度比等困扰FRET效率定量检测的两大难题,已经发展了多种定量检测FRET效率的方法.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介绍了多种FRET效率定量检测技术在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fret效率 定量检测 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量子点与罗丹明6G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的构建及机理研究
4
作者 茶文丽 席建伟 +3 位作者 吴正俊 姜丽丽 梁建功 陆冬莲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1-804,共4页
以巯基乙酸为修饰剂,水相合成不同尺寸的CdTe量子点(QDs),研究不同发射波长的CdTe QDs与罗丹明6G(R6G)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规律。结果发现,以发射波长为515nm的CdTe QDs为供体与R6G能量转移效率为58.5%,以R6G为供体与发射波长... 以巯基乙酸为修饰剂,水相合成不同尺寸的CdTe量子点(QDs),研究不同发射波长的CdTe QDs与罗丹明6G(R6G)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规律。结果发现,以发射波长为515nm的CdTe QDs为供体与R6G能量转移效率为58.5%,以R6G为供体与发射波长为605nm的CdTe QDs能量转移效率为49.4%,即在CdTe QDs-R6G的FRET体系中,量子点既可作为供体也可作为受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CdTe QDs(供体)-R6G(第一受体)-CdTe QDs(第二受体)的三元FRET体系,并研究了其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罗丹明6G 三元体系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研究活细胞TLR4与MD-2作用结构域 被引量:6
5
作者 钟田雨 唐靖 +4 位作者 陈登宇 刘亚伟 王蔚 刘靖华 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51-1457,共7页
脂多糖(LPS)的识别和信号转导是宿主发生防御反应的关键,Toll样受体4(TLR4)与髓样分化蛋白-2(MD-2)形成复合物在LPS的识别及其信号转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TLR4与MD-2结合的功能结构域,对于深入了解LPS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内毒素休克的... 脂多糖(LPS)的识别和信号转导是宿主发生防御反应的关键,Toll样受体4(TLR4)与髓样分化蛋白-2(MD-2)形成复合物在LPS的识别及其信号转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TLR4与MD-2结合的功能结构域,对于深入了解LPS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内毒素休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基于强度的三通道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及基因突变和转染技术,研究了活细胞TLR4与MD-2作用的结构域.结果表明:N端Glu24~Met41缺失使TLR4与MD-2结合能力明显下降;LPS刺激后TLR4聚合迅速增加,而缺失Glu24~Met41的TLR4不能聚合.上述结果提示,TLR4的Glu24~Met41不仅是结合MD-2的区域,并且还参与了LPS刺激后TLR4的聚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MD-2 脂多糖(LPS)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检测技术新进展——三色荧光级联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春春 杭海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296,共5页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FRET),是指能量从一种受激发的荧光基团(fluorophore)以非辐射的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荧光基团的物理现象.FRET的能量转移效率是两个荧光基团间距离的函数,并对此距离十分敏感,它的...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FRET),是指能量从一种受激发的荧光基团(fluorophore)以非辐射的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荧光基团的物理现象.FRET的能量转移效率是两个荧光基团间距离的函数,并对此距离十分敏感,它的有效响应距离一般在1~10nm之间,因而可被用于测定原子间及分子间的距离.这一特点使FRET技术在大分子构象变化、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细胞信号通路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但细胞内的生物学过程常常涉及多于两个的大分子间相互作用,二色荧光基团的FRET技术不能满足这种生物学研究的需求.最近,两个研究小组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建立了分别基于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的三色荧光级联FRET技术.这一技术的出现将会极大地促进生物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共聚显微镜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峰 蔡继业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1期58-61,共4页
介绍了基于量子点(QDs)的FRET原理,综述了基于QDs的FRET在生物传感器、蛋白质相互作用、生物分子构像变化和癌症治疗的光敏剂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量子点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供体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为传能对的供体光漂白法测定FRET效率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晓娟 郭慧芳 +1 位作者 刘德龙 孙大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探讨以两种新荧光蛋白MiCy,mKo为传能对并应用供体光漂白法测量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率。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纯化了这两种蛋白,并测量了荧光光谱及光漂白性质,表明MiCy极易光漂白而mKo抗光漂白。进一步以Ni-NTA-agarose为FRE... 探讨以两种新荧光蛋白MiCy,mKo为传能对并应用供体光漂白法测量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率。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纯化了这两种蛋白,并测量了荧光光谱及光漂白性质,表明MiCy极易光漂白而mKo抗光漂白。进一步以Ni-NTA-agarose为FRET模型,在Confocal上对MiCy进行光漂白时间常数的测量,并计算了FRET效率。结果表明MiCy-mKo传能对适合用供体光漂白法测量FRET效率,此传能对将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有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fret效率 光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阳离子染料对的光捕获体系构建及其在光催化CDC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胡金辉 蔡亭伟 +2 位作者 王照朋 何瑾馨 赵强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1,共7页
针对荧光素类染料单独使用中存在光响应范围窄、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利用离子染料之间的静电作用力构建阴阳离子染料对光捕获体系,探究光捕获体系对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的催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染料间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 针对荧光素类染料单独使用中存在光响应范围窄、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利用离子染料之间的静电作用力构建阴阳离子染料对光捕获体系,探究光捕获体系对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的催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染料间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可形成稳定的光捕获体系,以阴、阳离子染料玫瑰红(RB)和吖啶橙(AO)为受体和供体构建了光捕获体系“D_(AO)^(+)A_(RB)^(-)”(浓度为2×10^(-5)mol/L),其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率可达72%。光捕获体系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过程可有效拓宽光响应范围、提高受体光催化性能,“D_(AO)^(+)A_(RB)^(-)”体系对CDC反应展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其光催化反应速率是以RB为催化剂时的1.6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光捕获体系 离子染料对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癌平诱导人肺腺癌(ASTC-a-1)细胞内caspase-3活化的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同生 王小平 +3 位作者 王治平 王龙祥 王会营 邢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27-1331,共5页
采用CCK-8技术检测发现传统中药消癌平(XAP)对人肺腺癌(ASTC-a-1)细胞的增殖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利用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成像、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及其受体光漂白技术证实了基于FRET技术构建的SCAT3质粒在ASTC-a-1细胞中的稳... 采用CCK-8技术检测发现传统中药消癌平(XAP)对人肺腺癌(ASTC-a-1)细胞的增殖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利用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成像、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及其受体光漂白技术证实了基于FRET技术构建的SCAT3质粒在ASTC-a-1细胞中的稳定表达。将消癌平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培育细胞,并在不同的时间检测活细胞内SCAT3的荧光发射光谱,从而监测细胞中caspase-3的活化状态。实验结果表明:(1)消癌平可以有效抑制人肺腺癌(ASTC-a-1)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细胞的死亡,消癌平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2)消癌平处理细胞72 h后,细胞内大量的SCAT3被切割,表明细胞内caspase-3的活化水平明显升高。(3)将含消癌平的细胞培养液与细胞共同培养24 h,然后采用没有消癌平的细胞培养液培养细胞48和72 h后,细胞内SCAT3的光谱没有明显改变,表明消癌平作用细胞24 h内没有显著激活细胞内的caspase-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平 荧光光谱 caspae-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ET技术及其在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进军 陈小川 邢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80-984,共5页
简要综述了FRET方法在活细胞生理条件下研究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在整个细胞生命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细胞内各种组分极其复杂 ,因此一些传统研究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方法 ,例... 简要综述了FRET方法在活细胞生理条件下研究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在整个细胞生命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细胞内各种组分极其复杂 ,因此一些传统研究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方法 ,例如酵母双杂交、免疫沉淀等可能会丢失某些重要的信息 ,无法正确地反映在当时活细胞生理条件下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 ,FRET)是近来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此项技术的应用 ,为在活细胞生理条件下对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进行实时的动态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fret 蛋白质 相互作用 活细胞 荧光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诱导不依赖于Caspase-3细胞类似Paraptosis的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同生 王小平 +2 位作者 孙磊 王会营 王龙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23-2627,共5页
研究了紫杉醇(Taxol)诱导人肺腺癌细胞(ASTC-a-1)类似Paraptosis的特征和机理。采用CCK-8技术检测了抑制细胞活性的特性,结果表明大于70μmol.L-1浓度的紫杉醇可以显著抑制细胞活性;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荧光成像从形态上检测了紫杉醇诱... 研究了紫杉醇(Taxol)诱导人肺腺癌细胞(ASTC-a-1)类似Paraptosis的特征和机理。采用CCK-8技术检测了抑制细胞活性的特性,结果表明大于70μmol.L-1浓度的紫杉醇可以显著抑制细胞活性;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荧光成像从形态上检测了紫杉醇诱导细胞死亡的形态特征,表明紫杉醇诱导了类似副凋亡(Paraptosis)特征的细胞肿胀和细胞质空泡化,而且没有细胞膜皱褶、细胞核浓缩等细胞凋亡的特征;通过基因质粒转染在细胞转染稳定表达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质粒SCAT3,并利用FRET受体光漂白技术和荧光光谱检测分析技术研究了紫杉醇诱导细胞类似Paraptosis过程中Caspase-3的活化特性,结果表明在紫杉醇诱导细胞质肿胀和细胞死亡的过程中Caspase-3没有被活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紫杉醇可以通过类似Paraptosis的方式明显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该过程不依赖于Caspase-3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Taxol) Paraptosis 荧光光谱 Caspae-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ARS-CoⅤ 3CL蛋白酶荧光多肽底物的设计、制备及其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惠新 陈莉莉 +4 位作者 李欣 王昕 胡定宇 沈旭 沈竞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2,共4页
以邻氨基苯甲酸(Abz)为荧光发射基团、2,4-二硝基苯基乙二胺(Eddnp)为荧光猝灭基团,设计合成了SARS-CoⅤ3CL蛋白酶的新型荧光多肽底物:H2N-E(Eddnp)STLQSGLK(Abz)-CONH2.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进行了表征,表明该多肽底物能被SA... 以邻氨基苯甲酸(Abz)为荧光发射基团、2,4-二硝基苯基乙二胺(Eddnp)为荧光猝灭基团,设计合成了SARS-CoⅤ3CL蛋白酶的新型荧光多肽底物:H2N-E(Eddnp)STLQSGLK(Abz)-CONH2.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进行了表征,表明该多肽底物能被SARS-CoⅤ3CL蛋白酶识别,并在QS之间被专一性酶解.另外,利用该多肽底物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特性,对SARS-CoⅤ3CL蛋白酶的酶解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荧光多肽底物可以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SARS-CoⅤ3CL蛋白酶活性的测定及其抑制剂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SAPS-CoY 3CL蛋白酶 荧光探针 液相色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B多层荧光纳米微球对Hg^2+的检测
14
作者 米超 张纪梅 +2 位作者 张志秋 范咏梅 蔡宇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101,105,共5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掺杂锌的碲化镉量子点(CdTe∶Zn QDs),并采用反相微乳法将SiO_2包覆在量子点表面形成多层SiO_2纳米微球。通过接枝方法将罗丹明B衍生物连接在硅球上,利用Hg^(2+)可以使罗丹明B衍生物的螺环结构发生开环反应并产生荧光...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掺杂锌的碲化镉量子点(CdTe∶Zn QDs),并采用反相微乳法将SiO_2包覆在量子点表面形成多层SiO_2纳米微球。通过接枝方法将罗丹明B衍生物连接在硅球上,利用Hg^(2+)可以使罗丹明B衍生物的螺环结构发生开环反应并产生荧光增强这一特性,构建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比率探针,并成功实现了对水溶液中Hg^(2+)的比率检测。结果表明,该探针在波长为521nm和577nm时对Hg^(2+)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检测限是0.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罗丹明B CdTe∶Zn量子点 汞离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Se/ZnS量子点荧光生物传感器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志英 孙泽坤 +2 位作者 冯泳林 邵丽萍 白忠臣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7期150-153,共4页
设计了一种由CdSe/ZnS量子点和荧光染料Cy3(C31H37KN2O8S2)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原理的生物传感器,并进行了该体系下不同浓度和不同pH溶液中荧光转移强度的实验。实验表明:CdSe/ZnS荧光半导体量子点作为供体对Cy3(C31H37KN2O8S2)... 设计了一种由CdSe/ZnS量子点和荧光染料Cy3(C31H37KN2O8S2)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原理的生物传感器,并进行了该体系下不同浓度和不同pH溶液中荧光转移强度的实验。实验表明:CdSe/ZnS荧光半导体量子点作为供体对Cy3(C31H37KN2O8S2)染料的荧光增强作用明显。在CdSe/ZnS量子点与Cy3的比例为1∶1.2时,荧光转移效率达到83.68%,对细胞外液p H值荧光变化敏感(pH=5.93~8.36)。此外,该生物传感器可以清楚地识别前列腺癌细胞。该实验结果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早期诊断和前列腺癌生物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fret) CdSe/ZnS量子点 Cy3荧光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ET原理构建AtLHT1转运底物筛选探针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志伟 李本杰 +3 位作者 刘志兵 林菲 徐汉虹 舒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84,共8页
【目的】为提高导向药物筛选通量,加快导向农药分子设计、合成、筛选等研发速度,构建基于拟南芥氨基酸转运蛋白AtLHT1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探针作为导向农药筛选平台。【方法】构建CFP-LHT1... 【目的】为提高导向药物筛选通量,加快导向农药分子设计、合成、筛选等研发速度,构建基于拟南芥氨基酸转运蛋白AtLHT1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探针作为导向农药筛选平台。【方法】构建CFP-LHT1-YFP的三明治探针,分别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原核细胞和BY4741酵母细胞中进行表达、鉴定和纯化。采用荧光酶标仪和激光共聚焦检测FRET效率的变化。【结果】CFPAtLHT1-YFP融合蛋白探针纯化后,分别与供试氨基酸和草甘膦混合,供试氨基酸和草甘膦的加入导致探针蛋白的FRET比率发生明显变化,草甘膦处理使D535 nm/D480 nm升高7%~12%,其变化趋势与阳性配体甘氨酸和谷氨酸接近,而加入阴性配体精氨酸则没有明显变化。同时,FRET比率呈现底物浓度依赖。样品中分别加入1、5和30 mmol/L的草甘膦溶液,20 min后检测到D535 nm/D480 nm分别升高3%、1%和13%,阳性配体也存在FRET比率随着底物浓度上升而升高的趋势,而阴性配体变化不规则。利用光漂白法检测到氨基酸或草甘膦处理后单个酵母细胞的FRET效率发生明显变化。加入阳性对照的甘氨酸和谷氨酸后,FRET效率变化明显,其中,甘氨酸和谷氨酸的FRET效率分别达到30%和26%;加入草甘膦处理的FRET效率与谷氨酸接近,达26%;含PBS的空白对照组没有明显的FRET效率变化。【结论】AtLHT1-FRET探针可以与中性氨基酸甘氨酸和酸性氨基酸谷氨酸结合,但不结合碱性氨基酸精氨酸;FRET效率因不同底物有所差异,且具有一定的底物浓度依赖性;同时,证明了草甘膦能够被氨基酸转运蛋白AtLHT1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AtLHT1 fret探针 导向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参与调控蟾酥诱导人肺腺癌(ASTC-a-1)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同生 王小平 +2 位作者 孙磊 王会营 王龙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90,共6页
采用基因质粒转染技术、荧光发射谱检测分析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受体光漂白技术,首次在活细胞中实时检测中药蟾酥(Chan-Su,CS或bufonis venenum)诱导人肺腺癌(ASTC-a-1)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活化特性.采用CCK-8(Cell Counei... 采用基因质粒转染技术、荧光发射谱检测分析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受体光漂白技术,首次在活细胞中实时检测中药蟾酥(Chan-Su,CS或bufonis venenum)诱导人肺腺癌(ASTC-a-1)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活化特性.采用CCK-8(Cell Couneing Kit-8)技术检测发现,蟾酥对细胞的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蟾酥处理稳定表达FRET质粒SCAT3的人肺腺癌细胞后,在不同的时间检测活细胞中SCAT3的荧光光谱;利用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检测蟾酥处理后细胞的形态,从而进一步证实蟾酥诱导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a.蟾酥可以有效抑制人肺腺癌(ASTC-a-1)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细胞的死亡.蟾酥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b.蟾酥处理细胞6h后能检测到明显的细胞凋亡小体,连续作用24h后细胞全部皱褶,并有部分细胞破碎;c.蟾酥作用细胞2h就能明显切割细胞内的SCAT3,细胞内SCAT3的切割程度随着蟾酥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h内细胞内的SCAT3完全被切割.受体光漂白实验也证实了该结论,表明caspase-3参与调控了蟾酥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荧光光谱 caspae-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与细胞事件的光学可视化——解读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被引量:8
18
作者 储军 施华 +2 位作者 杨杰 张智红 骆清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04-1111,共8页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及其突变体作为报告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空间定位、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转基因动物以及药物药效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随着光电...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及其突变体作为报告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空间定位、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转基因动物以及药物药效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随着光电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荧光报告基因的光学分子成像技术将在细胞、细胞网络、组织、器官和个体等不同层次实现分子与细胞事件的实时可视化,从而在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GFP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 多色标记 光学分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Bim/Bax途径在TNF-α诱导分化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岚 邢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0-380,共11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AD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有研究证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合成过量会造成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导致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AD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有研究证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合成过量会造成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导致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然而人们对TNF-α造成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并不了解.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成像技术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在活细胞中实时对TNF-α诱导分化PC12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实验结果证明,TNF-α诱导的分化PC12细胞凋亡会经过线粒体和非线粒体途径,并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NF-κB)上调Bcl-xL的表达来抑制经过线粒体的凋亡途径.进一步的研究证明,BimL会在线粒体上替换原来被Bcl-xL抑制的Bax,从而让Bax寡聚化,进而引发细胞凋亡,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可以抑制Bax寡聚化.此外,在未分化PC12细胞中共表达GFP-BimL和YFP-Bax质粒,发现BimL可以促进Bax发生聚集,并且它们二者之间不是直接发生相互作用.上述结果证明,BimL在TNF-α诱导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BimL在TNF-α诱导分化PC12细胞凋亡的过程中间接激活了B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BAX BimL 分化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环扩增阳离子共轭聚合物均相检测microRNA 被引量:1
20
作者 成永强 贾海莲 +2 位作者 唐志远 赵晶晶 李正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结合恒温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lification,RCA)、单链特异性核酸外切酶Ⅰ(exonucleaseⅠ,ExoⅠ)和阳离子共轭聚合物(Cationic conjugated polymer,CCP)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建立... 结合恒温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lification,RCA)、单链特异性核酸外切酶Ⅰ(exonucleaseⅠ,ExoⅠ)和阳离子共轭聚合物(Cationic conjugated polymer,CCP)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建立了一种特异、灵敏的均相检测microRNA(miRNA)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荧光标记探针与RCA扩增的长链DNA产物杂交,当加入CCP时,其与杂交的标记探针通过静电力结合,发生高效的FRET.未杂交的标记探针利用ExoⅠ水解成单核苷酸,其与CCP相互作用力弱,不能发生有效的FRET.基于此,无需分离和洗涤步骤,实现了RCA扩增miRNA的均相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线性为0.5~20pmol/L,检出限为0.2pmol/L.方法为miRNA均相检测和原位成像分析以及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MICRORNA 滚环扩增 阳离子共轭聚合物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