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植物水分利用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 1
-
-
作者
陈小丽
陈亚宁
陈亚鹏
-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2-979,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025025
41371515)资助
-
文摘
本文分析了荒漠河岸林植物水分来源, 辨明不同植物种的水分利用关系。根据植物水分来源的空间差异, 探讨植物种间关系, 为荒漠河岸林生态建设中的物种选择和搭配提供依据, 避免物种间因水分利用而过激竞争。结合对黑河下游植物胡杨、柽柳、苦豆子、黑刺、花花柴、骆驼蓬的木质部水及其潜在水源——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稳定氧同位素组成(δD、δ^18O)测定分析, 应用"同位素质量守恒多元"分析方法, 探讨了不同潜在水源对植物的贡献。结果表明: ①不同种类植物木质部δD、δ^18O值不同, 表明不同种类植物的吸水深度不同, 胡杨(幼苗)主要利用0-20 cm的土壤水, 柽柳主要吸收200-300 cm的深层土壤水, 黑刺主要利用0-20 cm的土壤水, 花花柴的主要吸水层位为50-100 cm, 骆驼蓬的主要吸水层位为0-20 cm, 而苦豆子主要利用0-5 cm的土壤水。②不同潜在水源对植物的贡献率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 草本植物主要利用浅层土壤水, 灌木因植物种类不同, 水分来源有差异, 而乔木胡杨(幼苗)主要利用浅层土壤水; ③根据试验结果, 黑河下游胡杨(幼苗)与黑刺、骆驼蓬之间水分利用存在竞争关系, 胡杨(幼苗)、柽柳与其他物种之间水分利用可能存在协助关系。④蒸发是导致黑河下游土壤水分中氢、氧稳定性同位素富集的主要原因; 但随深度加大, 土壤水受地下水的影响加大, 稳定同位素值也相应发生改变。
-
关键词
荒漠河岸林植物
稳定性同位素
木质部水
潜在水源
吸水深度
黑河
-
Keywords
Desert riparian forest
Stable isotope
Xylem water
Potential water source
Water absorption depth
Heihe River
-
分类号
S-3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