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东晋南朝的“草诏之臣”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泰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5-89,共15页
东晋南朝的天子纶诏绝大部分都是人臣代笔的。草诏之臣作为国家行政里不可或缺的一环在4-6世纪中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政治文化与身份意识。在君主集权与诏令文学的双重引导下,草诏权力由东晋前期的中书监、令转移到宋、齐间之中书侍郎再...
东晋南朝的天子纶诏绝大部分都是人臣代笔的。草诏之臣作为国家行政里不可或缺的一环在4-6世纪中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政治文化与身份意识。在君主集权与诏令文学的双重引导下,草诏权力由东晋前期的中书监、令转移到宋、齐间之中书侍郎再到梁、陈时的中书舍人。这种职官体制的发展脉络寓示了权力结构与思想观念的深层变化。对"笔翰之才""神思敏速"与"情思周契"一类特定文学技艺的需求,使铨选标准中的门第限制从开始的"唯选高门"开放到一般士族,最后发展成"不限资地"。"擢以文义"也与"天子直选"一起成为构成草诏之臣"身份集团"的基础要素。血统界限的模糊伴随的是新的精英标准与词臣评判体系的产生,"文"的力量与价值也在这种语境中发展壮大,最终架构出奠定唐代词臣文化的重要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诏之臣
诏令
中书
文学技艺
门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东晋南朝的“草诏之臣”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泰廷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5-89,共15页
文摘
东晋南朝的天子纶诏绝大部分都是人臣代笔的。草诏之臣作为国家行政里不可或缺的一环在4-6世纪中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政治文化与身份意识。在君主集权与诏令文学的双重引导下,草诏权力由东晋前期的中书监、令转移到宋、齐间之中书侍郎再到梁、陈时的中书舍人。这种职官体制的发展脉络寓示了权力结构与思想观念的深层变化。对"笔翰之才""神思敏速"与"情思周契"一类特定文学技艺的需求,使铨选标准中的门第限制从开始的"唯选高门"开放到一般士族,最后发展成"不限资地"。"擢以文义"也与"天子直选"一起成为构成草诏之臣"身份集团"的基础要素。血统界限的模糊伴随的是新的精英标准与词臣评判体系的产生,"文"的力量与价值也在这种语境中发展壮大,最终架构出奠定唐代词臣文化的重要传统。
关键词
草诏之臣
诏令
中书
文学技艺
门第
Keywords
imperial edict drafters
imperial edicts
the art of litterateur
executive secretariat
family status
分类号
K20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东晋南朝的“草诏之臣”
刘泰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