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东晋南朝的“草诏之臣”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泰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5-89,共15页
东晋南朝的天子纶诏绝大部分都是人臣代笔的。草诏之臣作为国家行政里不可或缺的一环在4-6世纪中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政治文化与身份意识。在君主集权与诏令文学的双重引导下,草诏权力由东晋前期的中书监、令转移到宋、齐间之中书侍郎再... 东晋南朝的天子纶诏绝大部分都是人臣代笔的。草诏之臣作为国家行政里不可或缺的一环在4-6世纪中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政治文化与身份意识。在君主集权与诏令文学的双重引导下,草诏权力由东晋前期的中书监、令转移到宋、齐间之中书侍郎再到梁、陈时的中书舍人。这种职官体制的发展脉络寓示了权力结构与思想观念的深层变化。对"笔翰之才""神思敏速"与"情思周契"一类特定文学技艺的需求,使铨选标准中的门第限制从开始的"唯选高门"开放到一般士族,最后发展成"不限资地"。"擢以文义"也与"天子直选"一起成为构成草诏之臣"身份集团"的基础要素。血统界限的模糊伴随的是新的精英标准与词臣评判体系的产生,"文"的力量与价值也在这种语境中发展壮大,最终架构出奠定唐代词臣文化的重要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诏之臣 诏令 中书 文学技艺 门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