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验式营销视角下的英德茶旅研学创新研究
1
作者 王翊卿 《广东茶业》 2025年第3期2-5,共4页
在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发展战略的实施背景下,英德茶旅研学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本文结合体验式营销理论和实地调研,发现英德茶旅研学在用户感官体验、情感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等四个维度存在相应问题。基于体验式营销理... 在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发展战略的实施背景下,英德茶旅研学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本文结合体验式营销理论和实地调研,发现英德茶旅研学在用户感官体验、情感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等四个维度存在相应问题。基于体验式营销理论,作者提出优化策略,构建“感官矩阵重构—文化IP深挖—数字技术赋能—社交裂变传播”的四维创新模型,为英德茶旅研学发展提供创新路径,同时为广东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德红 体验式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生优质高产绿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3号’选育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阳 刘振 +3 位作者 赵洋 杨培迪 成杨 璩馥榕 《茶叶通讯》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湘茶研3号’(原名88-03)是采用系统选育法从安化群体种天然杂交后代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湘茶研3号’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芽叶黄绿色,有较多茸毛,持嫩性强,一芽一叶期、一... ‘湘茶研3号’(原名88-03)是采用系统选育法从安化群体种天然杂交后代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湘茶研3号’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芽叶黄绿色,有较多茸毛,持嫩性强,一芽一叶期、一芽二叶期和一芽三叶期与早生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相当。春季平均水浸出物含量38.85%±1.67%,茶多酚含量18.13%±1.93%,氨基酸含量4.16%±1.20%,酚氨比4.36。制烘青绿茶外形条索紧细多毫,色泽翠绿,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明亮。品比试验4年(4~7龄)平均年产鲜叶871.86 kg/667 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42.25%。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品种 ‘湘3号’ 早生 优质 高产 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双减”背景下茶旅研学行为意向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芹瑶 刘润芳 +1 位作者 方宇欣 曹海艳 《中国茶叶》 2024年第5期30-40,共11页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法,以福建福州为例,探析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生家长对茶旅研学旅行的感知差异与意愿选择,并厘清影响其行为意向的因素。研究表明,家长对教育“双减”政策内涵理解全面且自身有较高茶文化认...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法,以福建福州为例,探析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生家长对茶旅研学旅行的感知差异与意愿选择,并厘清影响其行为意向的因素。研究表明,家长对教育“双减”政策内涵理解全面且自身有较高茶文化认知水平是影响其选择茶旅研学的重要因素,茶旅研学的教育性、游憩性感知,以及主观规范与知觉控制行为与茶旅研学选择意向成正相关,对家长的选择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基于此,茶旅研学产品设计者和旅游行业需打造集游憩性、教育性和安全性为一体的茶旅研学基地,同时通过提升研学导师专业水平、丰富课程内容、完善宣传网络和交通设施等措施,进一步推动研学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为“农业、旅游、教育”三大体系实现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个研究新视角与理论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文化传承 计划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港市覃塘区茶旅研学开发路径
4
作者 刘文洁 《福建茶叶》 2024年第3期69-71,共3页
茶旅融合背景下,茶旅研学开发成为众多茶产区产业链延伸的重要举措。贵港市覃塘区是广西重要茶产区,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其发展茶旅研学进行分析,发现覃塘区茶历史悠久,茶旅资源丰富,具有茶旅研学开发的先天条件,但存在缺乏文化符号、... 茶旅融合背景下,茶旅研学开发成为众多茶产区产业链延伸的重要举措。贵港市覃塘区是广西重要茶产区,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其发展茶旅研学进行分析,发现覃塘区茶历史悠久,茶旅资源丰富,具有茶旅研学开发的先天条件,但存在缺乏文化符号、缺乏茶旅研学开发经验等短板,开发机会与挑战并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客源特点设计差异化茶旅研学内容、坚持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线上线下联合营销、重视安全预案与演练四个方面开发路径,以期助力覃塘区茶旅研学开发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覃塘区 开发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生优质绿茶新品种湘茶研2号选育研究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赛君 雷雨 +7 位作者 黄飞毅 段继华 罗意 康彦凯 陈宇宏 丁玎 张曙光 董丽娟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0,共4页
79-6-16是以云南大叶茶为母本、福鼎大白茶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并经系统选育程序育成的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茶树新品种(命名为湘茶研2号)。1988-1996年的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表明,其产量高,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11.6%,抗寒和抗旱性均较强... 79-6-16是以云南大叶茶为母本、福鼎大白茶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并经系统选育程序育成的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茶树新品种(命名为湘茶研2号)。1988-1996年的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表明,其产量高,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11.6%,抗寒和抗旱性均较强;内含成分丰富,一芽二叶春梢氨基酸3.29%、茶多酚21.6%、水浸出物36.9%;制茶品质优异,尤其是制绿茶品质突出。制红碎茶颗粒紧结尚重实,香气鲜尚浓,汤色红亮,滋味鲜尚浓;制烘青绿茶白毫满披,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品种 2号 杂交 特早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生优质高产绿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号’选育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阳 刘振 +4 位作者 赵洋 杨培迪 成杨 宁静 刘勇 《茶叶通讯》 2022年第4期453-457,482,共6页
‘湘茶研1号’系采用系统选育法从安化群体品种天然杂交后代的实生苗中分离选育出的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湘茶研1号’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多,持嫩性强,一芽一叶期与早生茶... ‘湘茶研1号’系采用系统选育法从安化群体品种天然杂交后代的实生苗中分离选育出的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湘茶研1号’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多,持嫩性强,一芽一叶期与早生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相当。春季平均水浸出物41.45%±2.96%、茶多酚25.40%±4.35%、氨基酸4.10%±0.83%、酚氨比6.20。制烘青绿茶翠绿多毫,条索紧细,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叶底黄绿嫩。品比试验4年(树龄4~7龄)平均年产鲜叶1001.45 kg/667 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63.99%。抗寒、抗旱、抗病虫性均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选育 ‘湘1号’ 早生 优质 高产 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香红绿兼制型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2号选育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赛君 段继华 +7 位作者 雷雨 黄飞毅 康彦凯 罗意 陈宇宏 丁玎 廖汉昌 董丽娟 《茶叶通讯》 2021年第1期28-32,共5页
湘茶研12号(选育代号为2011-12-6)系从金萱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出的优质高香红绿兼制型茶树新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绿,叶面微隆起,芽叶黄绿,茸毛中等。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达5.17%... 湘茶研12号(选育代号为2011-12-6)系从金萱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出的优质高香红绿兼制型茶树新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绿,叶面微隆起,芽叶黄绿,茸毛中等。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达5.17%;制绿茶品质优,汤色嫩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制红条茶汤色红亮,蜜香带花香,滋味醇厚带花香。抗逆性和适应性均较强,生长势强,产量较高,扦插繁殖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品种 12号 高香 红绿兼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香型红绿茶兼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8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雷雨 李赛君 +6 位作者 段继华 黄飞毅 罗意 康彦凯 陈莹玉 丁玎 董丽娟 《茶叶通讯》 2023年第4期454-459,共6页
以‘金萱’为母本、‘薮北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通过系统选种程序选育出高香型红绿茶兼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8号’(选育代号2011-4-8-1)。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开张,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芽叶绿带浅紫,茸毛中,发芽密度... 以‘金萱’为母本、‘薮北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通过系统选种程序选育出高香型红绿茶兼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8号’(选育代号2011-4-8-1)。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开张,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芽叶绿带浅紫,茸毛中,发芽密度中;花瓣白色,质地薄,子房有茸毛;产量高,内含物丰富,春茶茶多酚平均含量为23.74%(>20%),属茶多酚含量略高的优良茶树种质资源。制绿茶香气清香带花香,滋味尚鲜醇;制红茶香气花香持久,滋味甜醇带花香,综合评分高于对照‘槠叶齐’。抗寒性、抗旱性强,扦插繁殖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品种 ‘湘18号’ 高香型 红绿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系湘茶研10号的选育 被引量:1
9
作者 段继华 李赛君 +5 位作者 雷雨 黄飞毅 罗意 康彦凯 丁玎 董丽娟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13-16,共4页
湘茶研10号是以槠叶齐为母本、薮北种为父本,经杂交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红绿茶兼制型茶树新品系,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绿,叶面微隆起,芽叶黄绿,茸毛中等;产量高,生长势和扦插繁殖能力强,抗逆性和适应性均较... 湘茶研10号是以槠叶齐为母本、薮北种为父本,经杂交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红绿茶兼制型茶树新品系,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绿,叶面微隆起,芽叶黄绿,茸毛中等;产量高,生长势和扦插繁殖能力强,抗逆性和适应性均较强。湘茶研10号的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制绿茶汤色黄绿明亮,嫩栗香,高长,滋味鲜醇;制红茶汤色红浓明亮,有甜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槠叶齐 薮北种 杂交育种 10号 优质高产 红绿兼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时期的研茶与碾茶 被引量:2
10
作者 阚能才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2-95,共4页
唐宋时期,茶叶制造需要经过捣、拍、研、焙,茶叶煎煮饮用之前,则需要进行碾磨。研茶、碾茶在唐宋时期的茶叶制造和饮茶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茶是制茶工艺,对饼茶,特别是贡茶的外形和内质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明代条形绿茶逐步... 唐宋时期,茶叶制造需要经过捣、拍、研、焙,茶叶煎煮饮用之前,则需要进行碾磨。研茶、碾茶在唐宋时期的茶叶制造和饮茶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茶是制茶工艺,对饼茶,特别是贡茶的外形和内质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明代条形绿茶逐步取代了饼茶,揉捻工艺也就取代了研茶工艺。碾茶是唐宋时期茶叶煎煮饮用之前的必要程序,通过碾磨、筛分,然后煎煮或者烹点,这主要是因为古代饮茶和茶叶一起饮用。随着冲泡饮用茶叶方法的出现,碾茶的过程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红茶新品种湘茶研4号选育报告
11
作者 黄飞毅 李赛君 +7 位作者 段继华 雷雨 康彦凯 陈宇宏 丁玎 罗意 张曙光 廖汉昌 《中国茶叶》 2020年第1期29-33,共5页
江华苦茶是湖南珍稀地方茶树资源,原产于南岭山脉,具有大叶种特征,适制优质红茶。20世纪70年代,经系统选育程序,从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中选育出优质红茶新品种37-2,后命名为湘茶研4号,2019年经农业农村部登记,编号GPD茶树(2019) 430029。... 江华苦茶是湖南珍稀地方茶树资源,原产于南岭山脉,具有大叶种特征,适制优质红茶。20世纪70年代,经系统选育程序,从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中选育出优质红茶新品种37-2,后命名为湘茶研4号,2019年经农业农村部登记,编号GPD茶树(2019) 430029。湘茶研4号为小乔木型、中叶类、中晚生种、芽叶黄绿,春季一芽二叶游离氨基酸3.01%、茶多酚33.49%、咖啡碱4.92%、水浸出物47.23%,制红条茶外形紧结、乌黑较润、显金毫,汤色红亮,香气带甜香,滋味醇和略苦,叶底红亮较匀,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均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华苦 品种选育 4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4号选育研究
12
作者 雷雨 李赛君 +6 位作者 段继华 黄飞毅 康彦凯 罗意 丁玎 陈宇宏 董丽娟 《中国茶叶》 2022年第4期23-27,共5页
湘茶研14号是从金萱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红绿茶兼制型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4号属灌木型、中生种、中叶类;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披针形,叶色绿,叶身平,叶质中,叶面微隆,叶缘平,叶尖急尖;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 湘茶研14号是从金萱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红绿茶兼制型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4号属灌木型、中生种、中叶类;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披针形,叶色绿,叶身平,叶质中,叶面微隆,叶缘平,叶尖急尖;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春茶样2年平均水浸出物含量37.12%、茶多酚23.58%、氨基酸3.58%、咖啡碱4.97%。制绿茶品质优,汤色黄绿明亮,嫩栗香高长,滋味鲜醇;制红茶汤色红浓明亮,有甜香。湘茶研14号生长势强,产量较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扦插繁殖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品种 14号 优质高产 红绿兼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莫干山茶旅研学交流中心项目设计——德清云鹤茶园方案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力维 陈佳裕 陈钰 《福建茶叶》 2023年第1期66-68,共3页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的建设与改造如火如荼,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产研学结合的乡村实践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莫干山茶旅研学交流中心项目——德清云鹤茶园方案的解读,旨在为打造产研学教学基地提供一个范例,加强研学基地的建...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的建设与改造如火如荼,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产研学结合的乡村实践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莫干山茶旅研学交流中心项目——德清云鹤茶园方案的解读,旨在为打造产研学教学基地提供一个范例,加强研学基地的建设与完善,同时丰富研学活动课程模块,推动茶旅研学和本土行业的融合,加强地域合作,提升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莫干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代地域间制茶技术的流变 被引量:3
14
作者 关剑平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前有辉煌的唐代,后有典雅的宋代,动荡、短暂的五代对于茶文化的贡献容易被忽视。唐代成熟起来的茶业成为五代重要的经济来源,茶马贸易逐渐定型,相应的榷茶制度也建立起来,而饮茶习俗是这些社会经济活动的坚实基础。因此,发展茶业也成为... 前有辉煌的唐代,后有典雅的宋代,动荡、短暂的五代对于茶文化的贡献容易被忽视。唐代成熟起来的茶业成为五代重要的经济来源,茶马贸易逐渐定型,相应的榷茶制度也建立起来,而饮茶习俗是这些社会经济活动的坚实基础。因此,发展茶业也成为各个政权的课题,产业界做了切实的工作,其中福州、建州对于研膏技术的吸收以及升级产品腊面茶的成功创制最引人瞩目。被福州、建州取而代之的湖州在失去研膏技术优势之后,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因势利导发展草茶,不仅成为茶叶市场的主角,而且最终在文化上把草茶的地位提升到与蜡茶分庭抗礼的高度,甚至今天日本的碾茶技术也源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 腊面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家那个锡罐茶听……
15
作者 刘盛龙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157-159,共3页
我家那个锡罐茶听……四川宜宾刘盛龙每当我看见我家那个锡罐茶听,一种人去物留的惆怅之感,一种痛失故人的怀念之情,便一起涌上心头。不由得思绪绵绵,感慨万千。这是个装乌龙茶的锡罐茶听,为五十年代的产品。茶听上贴的是白色彩印... 我家那个锡罐茶听……四川宜宾刘盛龙每当我看见我家那个锡罐茶听,一种人去物留的惆怅之感,一种痛失故人的怀念之情,便一起涌上心头。不由得思绪绵绵,感慨万千。这是个装乌龙茶的锡罐茶听,为五十年代的产品。茶听上贴的是白色彩印纸标签,正面为“武夷品种”,福建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进出口公司 大革命后期 陈先生 茶研所 乌龙 四川省 叶科技 经济效益 树品种 招待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讹传九百年可以休矣——常衮与建州茶业无关
16
作者 林今团 《中国茶叶》 2016年第2期36-38,共3页
北宋张舜民《画墁录》一书中关于"唐贞元中常衮为建州刺史……"的那段记载,九百多年来,引用、转引者很多。除了不少文献引用外,一些大主流搜索引擎都可看到不断有人在转引,导致以讹传讹,更有甚者以此推演、臆断。笔者查考新、旧《唐书... 北宋张舜民《画墁录》一书中关于"唐贞元中常衮为建州刺史……"的那段记载,九百多年来,引用、转引者很多。除了不少文献引用外,一些大主流搜索引擎都可看到不断有人在转引,导致以讹传讹,更有甚者以此推演、臆断。笔者查考新、旧《唐书》,《福建通忐》,《八闽通志》和明、清《建宁府志》等史料有关记载,证实常衮与建州茶业无关,张舜民那段记载纯系杜撰。九百年讹传,可以休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衮 八闽通志 张舜民 州刺史 建宁府 贞元 观察使 《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