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大豆品种鼓粒期茎秆力学特性与抗倒伏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瑶 张锐 +2 位作者 董守坤 马春梅 龚振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5-912,共8页
大豆在鼓粒期最易发生倒伏,且对产量损失影响很大,倒伏已经成为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为探讨大豆的抗倒伏性与植株形态指标和茎秆力学特性的关系,选用了30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鼓粒期对大豆形态指标和茎秆基部挫折力等力学特... 大豆在鼓粒期最易发生倒伏,且对产量损失影响很大,倒伏已经成为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为探讨大豆的抗倒伏性与植株形态指标和茎秆力学特性的关系,选用了30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鼓粒期对大豆形态指标和茎秆基部挫折力等力学特性进行测定,研究了大豆株型差异和茎秆力学特性对大豆茎秆抗倒伏倒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鼓粒期,大豆品种的抗倒伏性与株高、鲜重和茎粗均呈现显著负相关,而与茎粗/株高呈显著正相关,茎粗/株高能更好的反映品种的抗倒伏性;随大豆株高的增加,大豆茎秆的挫折力、弯矩和重力矩均增加,并且重力矩对倒伏的影响更大,供试大豆品种中高秆品种的抗倒伏性比矮秆品种差;株高相近的大豆品种的抗倒伏性与茎秆挫折力关系较大,而株高相差较大的大豆品种的抗倒伏性与株型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株高 茎秆力学特性 抗倒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夏玉米成熟期茎秆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士龙 贾海涛 +1 位作者 贺正华 黄益勤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4期9-12,17,共5页
本文对长江中游夏玉米生理成熟期前后茎秆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地区夏玉米籽粒机械收获抗倒品种的选育及机械粒收时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同品种同密度同生长时期各节位的茎秆穿刺强度、抗折力呈第3节>第4节&... 本文对长江中游夏玉米生理成熟期前后茎秆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地区夏玉米籽粒机械收获抗倒品种的选育及机械粒收时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同品种同密度同生长时期各节位的茎秆穿刺强度、抗折力呈第3节>第4节>第5节>第6节的规律;同品种同密度同节位的茎秆穿刺强度、抗折力随生长时间延长均呈逐渐减小趋势,不同年份趋势一致;同品种同生长时期同节位的茎秆穿刺强度、抗折力随密度增加呈不同变化,3个品种各具特点;在生理成熟期,品种、密度及年份均会影响各节位的茎秆穿刺强度和抗折力变化,且三者间存在互作效应,是影响茎秆穿刺强度和抗折力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生理成熟期 茎秆力学特性 影响因素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PTA和ETH复配剂对玉米茎秆力学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可攀 顾万荣 +3 位作者 李丽杰 谢腾龙 李晶 魏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9-820,共12页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及与产量的关系,以东农253为试材,在玉米9叶期喷施2种外源物质:玉黄金、自配的DCPTA和ETH复配剂(代号KP),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施处理后,分别在玉米抽雄前10 d、抽雄期、灌浆初期、...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及与产量的关系,以东农253为试材,在玉米9叶期喷施2种外源物质:玉黄金、自配的DCPTA和ETH复配剂(代号KP),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施处理后,分别在玉米抽雄前10 d、抽雄期、灌浆初期、乳熟期和完熟期取其茎秆研究力学特性,并在收获期测产。结果表明,与CK相比,喷施KP和玉黄金后,株高分别下降8.87%和6.65%,穗位高分别下降17.79%和4.04%,扁率最高下降45.86%和15.86%;茎秆横折强度、穿刺强度、单位节间长度干物重、节间横截面积及皮厚最高分别提高150.17%、103.56%、215.79%、85.03%、110.48%和115.46%、56.44%、53.33%、76.19%、27.41%。收获期玉黄金处理下籽粒水分含量较CK显著下降4.97%。KP和玉黄金处理下的产量较CK增加9.23%和5.78%。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生长复配剂处理后茎秆的皮厚、穿刺强度、横折强度、横截面积、单位节间长度干物重和田间致倒伏推力与产量呈正相关;株高、穗位高和扁率与产量呈负相关。由此可见,植物生长复配剂可以提高玉米茎秆强度以及籽粒产量。本研究结果为黑龙江玉米化控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DCPTA ETH 茎秆力学特性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区不同燕麦品种(系)表型性状和茎秆力学特征与抗倒伏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梁国玲 张永超 +2 位作者 贾志锋 马祥 刘文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69,共12页
为明确不同燕麦品种(系)间抗倒伏能力差异及其原因,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对选育的I-D品系及父本(青海甜燕麦)、母本(青海444),以抗倒伏较强的林纳和抗倒伏较弱的青引1号燕麦为对照,在开花期和乳熟期开展了表型性状、器官鲜重和茎秆力学特... 为明确不同燕麦品种(系)间抗倒伏能力差异及其原因,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对选育的I-D品系及父本(青海甜燕麦)、母本(青海444),以抗倒伏较强的林纳和抗倒伏较弱的青引1号燕麦为对照,在开花期和乳熟期开展了表型性状、器官鲜重和茎秆力学特征等指标与抗倒伏性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找出影响燕麦倒伏的主要性状,探明燕麦抗倒伏评价的主要指标,为今后抗倒伏型燕麦品种选育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个燕麦品种(系)乳熟期抗倒性强弱依次为林纳>I-D品系>青海甜燕麦>青海444>青引1号。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表观倒伏率与穗长、穗位高、株高、重心高度、各器官鲜重、节间长呈正相关,与茎粗、秆壁厚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茎秆力学特性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燕麦第二茎节对抗倒伏性的影响大于第三茎节。茎粗、秆壁厚、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折断弯矩、弯曲力矩和弯曲性能可作为燕麦抗倒性评价指标。株高对燕麦品种倒伏性的影响大于穗部特征,秆壁厚和茎粗对燕麦的抗倒性影响最大,穿刺强度最能反映燕麦品种抗倒伏能力,提高茎秆厚度和折断性能是提高燕麦抗倒伏能力的重要途径。选育的I-D品系燕麦株高适中,茎粗、秆壁厚、节间长及茎秆力学特性等方面优于亲本,其抗倒性显著优于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区 燕麦 表型性状 茎秆力学特性 抗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利和激动素对玉米茎秆抗倒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文彬 冯乃杰 +6 位作者 张盼盼 李东 张洪鹏 何天明 赵晶晶 徐延辉 王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26-1334,共9页
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探明不同时期喷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选用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为试验材料,在5、7、9展叶期分别喷施乙烯利(ETH)和激动素(KT),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测定灌... 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探明不同时期喷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选用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为试验材料,在5、7、9展叶期分别喷施乙烯利(ETH)和激动素(KT),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测定灌浆期基部茎秆形态、力学、化学组分及成熟后的倒伏率和产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德美亚1号’5展叶期喷施KT,节间直径显著增加21.11%,节间密度增加13.23%;与对照相比,‘德美亚2号’7展叶期喷施ETH,使基部节间总长度显著降低14.41%,节间直径显著增加10.70%,节间密度显著增加15.46%。‘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7展叶期喷施ETH,分别与对照相比,折断力显著增加26.04%和16.77%,穿刺强度显著增加22.77%和14.62%。‘德美亚2号’9展叶期喷施ETH,节间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的化学组分总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加25.49%。KT对两个品种茎秆力学影响表现不同,ETH对两个品种茎秆力学调控效果优于KT处理。两种调节剂处理均降低了两种玉米收获期的倒伏率。节间直径与折断力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5**),节间化学组分总含量和节间直径与倒伏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两个品种9展叶期喷施KT,产量比对照极显著增加22.24%和19.98%,喷施ETH对产量影响不显著。综上,KT于两个品种9展叶期喷施可显著增加产量,ETH于两个品种7展叶期喷施对抗倒伏性调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激动素 玉米 形态 茎秆力学特性 抗倒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收获机割台砍劈式茎秆粉碎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立军 张志恒 +3 位作者 刘天华 王奕娇 贾飞 姜佳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9-117,共9页
在保证玉米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的前提下,为了增加茎秆的破碎程度、加快秸秆还田后的分解速率,基于玉米茎秆的力学特性,设计了一种可以安装在玉米收获机割台下方的茎秆粉碎装置。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影响粉碎效果的作业参数和结构参数,选取... 在保证玉米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的前提下,为了增加茎秆的破碎程度、加快秸秆还田后的分解速率,基于玉米茎秆的力学特性,设计了一种可以安装在玉米收获机割台下方的茎秆粉碎装置。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影响粉碎效果的作业参数和结构参数,选取茎秆粉碎装置的刀轴转速、安装角、刀尖倾角为试验因素,以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和秸秆破碎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单因素及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采用响应曲面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运用Design-Expert软件的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刀轴转速、刀尖倾角、安装角,各因素对秸秆破碎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刀轴转速、安装角、刀尖倾角;该装置最优参数组合为:刀轴转速1090 r/min、安装角41°、刀尖倾角83°。田间验证试验表明,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和秸秆破碎率分别达到90.21%和85.78%,远高于目前甩刀式茎秆粉碎装置的作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联合收获机 茎秆力学特性 粉碎装置 砍劈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