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现代转向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友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3-85,共3页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从主体生理心理角度去阐述美学问题,悬搁了对于客观“美的本质”的追问,在研究方法上注重采用经验实现的心理学方法,并开启了美学上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从而为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现代转向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 现代 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想象的政治局限——略论崇高美学的两种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金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9-133,共5页
崇高看似美学问题,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内涵。伯克、康德、席勒、黑格尔的崇高论述都渗透着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关注,并由此形成了英国经验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两种不同叙述模式。前者通过崇高与美的互补来确保社会的合理有序,后者则寄希... 崇高看似美学问题,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内涵。伯克、康德、席勒、黑格尔的崇高论述都渗透着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关注,并由此形成了英国经验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两种不同叙述模式。前者通过崇高与美的互补来确保社会的合理有序,后者则寄希望于崇高来寻求超越性的主体。由于偏重于德国模式,中国的民族国家叙述中的启蒙话语和革命话语都深受崇高美学的影响,其弊端有二:一是削弱了市民社会的美学基础,二是将民族国家叙事狭窄化为了革命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高 政治 英国经验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克批判天赋论的前提及内在悖论 被引量:4
3
作者 于炳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77,共6页
洛克对天赋知识论进行了异常有力的批判。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批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洛克对天赋知识本身的分析和否定上,而这个批判的前提与内在矛盾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成为西方哲学界关注的问题。这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它在... 洛克对天赋知识论进行了异常有力的批判。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批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洛克对天赋知识本身的分析和否定上,而这个批判的前提与内在矛盾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成为西方哲学界关注的问题。这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它在哲学史上应有的地位。洛克的批判所依据的两个基本前提是:"心中清楚分明的观念都为心灵所知觉"和"一事物不能同时既存在又不存在于心中"。它们是巴克莱和休谟推进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它们也导致了英国经验主义自身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批判 天赋论 英国经验主义 知识论 内在矛盾 两个基本 基本原则 哲学史 哲学界 巴克莱 知觉 休谟 西方 问题 弱化 集中 观念 分析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亨利·霍姆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2
4
作者 章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69,共5页
亨利·霍姆是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美学史的贡献是:对"美"这个范畴的研究达到了当时美学的最高峰;创造了"宏伟"这一新的美学范畴。文章辨析了霍姆的美学思想与其他经验主义美学家的美学思想的... 亨利·霍姆是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美学史的贡献是:对"美"这个范畴的研究达到了当时美学的最高峰;创造了"宏伟"这一新的美学范畴。文章辨析了霍姆的美学思想与其他经验主义美学家的美学思想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霍姆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 形式美学 宏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康德的美学心路──读朱志荣的《康德美学思想研究》
5
作者 汪裕雄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6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康德美学 思想研究 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美学思想 审美判断力 自然目的论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 西方美学 心路 合目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思想的新地平——“笛卡尔革命”与近代西方哲学
6
作者 高国希 《中州学刊》 1988年第5期37-40,共4页
西方近代哲学,是以两部方法沦巨著为宣言书的,这就是弗·培根的《新工具》和笛卡尔的《方法谈》。这两部划时代的著作抨击了陈腐不堪、空洞烦琐的经院哲学,倡导了新的科学方法,使哲学的发展有了全新的方向——它们分别引导了英国经... 西方近代哲学,是以两部方法沦巨著为宣言书的,这就是弗·培根的《新工具》和笛卡尔的《方法谈》。这两部划时代的著作抨击了陈腐不堪、空洞烦琐的经院哲学,倡导了新的科学方法,使哲学的发展有了全新的方向——它们分别引导了英国经验主义和大陆理性主义两股思潮。但目前的研究却只把弗·培根作为近代哲学的创始人,我们认为这并不是近代哲学的完整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卡尔 西方近代哲学 科学方法 经院哲学 近代西方哲学 近代思想 创始人 培根 理性主义 英国经验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美学研究分类的断想
7
作者 葛慧芬 《宁夏社会科学》 1985年第3期94-96,共3页
美学研究一开始是沿着两条主要途径进行。一是重于对美的形式的研究,认为美在于物体的形式,注重从客体即对象本身的结构关系、形式构成、要素排列等方面去探讨美学问题。另一条途径是注重对美的本质的研究,即着重从哲学上探讨事物存在... 美学研究一开始是沿着两条主要途径进行。一是重于对美的形式的研究,认为美在于物体的形式,注重从客体即对象本身的结构关系、形式构成、要素排列等方面去探讨美学问题。另一条途径是注重对美的本质的研究,即着重从哲学上探讨事物存在的最后本性。随着十七、十八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经验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开创了从心理学、从感觉经验方面研究美学的新领域。它成为近代美学主流的先导。在近代美学中,形式派的美学仍然占有一定的席位。近代艺术中出现的一股强大的形式主义潮流便极力主张,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感情的或理智的内容,而在于线条、颜色或体积等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所谓“有意义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史 美学研究 研究分类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 审美心理学 近代美学 美学问题 审美意识 美感经验 审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谟与博克论美思想之比较研究
8
作者 王才勇 《云南社会科学》 1986年第2期86-89,46,共5页
斯宾诺莎说:“任何规定都同时是否定”。事物的特性都是在比较中相对地确定的。 休谟(David Hume,1711—1776)与博克(Edmund Burke,1729—1797)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杰出代表。
关键词 博克 休谟 审美现象 心理构造 调状 定因 感性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 主客体协调 主体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